比较帕拉米韦与炎琥宁对儿童流行性感冒发热的临床疗效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2022-06-01 05:47梁慧
当代医学 2022年14期
关键词:帕拉流感病毒流感

梁慧

(瑞金市人民医院儿科,江西 瑞金 342500)

流行性感冒(即流感)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传染源为流感病毒,具有传染性强、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1]。静脉注射抗病毒药物是临床治疗流感的主要手段,其中炎琥宁有较强的解热抗炎作用,临床疗效显著,但患儿易出现呼吸短促、过敏性休克、发热等严重不良反应;帕拉米韦属于一种特异性抑制剂,可特异性抑制流感病毒活性,从而阻断流感病毒的释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2]。基于此,本研究选取92 例儿流感发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比较帕拉米韦与炎琥宁对其临床疗效及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至2020 年5 本院收治的92 例儿童流行性感冒发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观察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2~12岁,平均(7.53±2.18)岁。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3~13岁,平均(7.62±2.27)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临床呼吸病学儿童流行性感冒发热的诊断标准,均存在咳嗽、鼻塞、咽喉痛等症状;均经流感病毒抗原检测且呈阳性;患儿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心、肾等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治疗前服用过抗过敏药物;肺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炎症病变;精神异常,沟通困难;临床资料不完整。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炎琥宁注射液(重庆药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1628,规格:40 mg)6~10 mg/kg,使用5%葡萄糖溶液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治疗5 d。观察组采用帕拉米韦[广州南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0004,规格:100 ml∶帕拉米韦(按C15H28N4O4计)0.15 g与0.9 g氯化钠]静脉滴注治疗,用药剂量为6~10 mg/kg,每天1次,连续治疗5 d;同时给予奥司他韦(宜昌长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763)口服,体质量<15 kg的患儿每次28 mg;体质量15~22 kg的患儿每次42 mg;体质量22~42 kg的患儿每次58 mg;体质量>42 kg的患儿每次72 mg;均每天2次,持续治疗5 d,治疗过程中根据患儿的实际临床表现给予止咳、退热、抗感热等对症支持性治疗。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咳嗽、鼻塞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治疗后,体温有明显下降,咳嗽、鼻塞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为有效;治疗后,体温未下降甚至有所上升,咳嗽、鼻塞等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CRP水平:于治疗前、治疗5 d后抽取患者晨起空腹肘静脉血3 ml,以3 000 r/min 离心10 min,取上层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CRP 水平。③症状缓解时间:包括咳嗽、鼻塞、发热、咽喉痛症状缓解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CRP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CR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CRP 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RP水平比较(±s,mg/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RP水平比较(±s,mg/L)

?

2.3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观察组咳嗽、鼻塞、发热、咽喉痛等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s,d)

表3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s,d)

?

3 讨论

流感发热是流感病毒入侵体内引发的,病毒变异能力强,传播途径广,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流感发热多见于儿童,由于儿童免疫功能较弱,呼吸道功能发育尚不完全,易受流感病毒的入侵引发流感发热,常伴有继发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如果不及时给予正确的治疗,患儿不仅需承受巨大痛苦,还会增加家庭与社会负担[3]。据临床资料显示,我国儿童流行性感冒发热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积极地进行防控及正确治疗至关重要[4]。

目前,抗病毒药物静脉注射是临床治疗儿童流感发热的主要手段,特异性抗病毒治疗可缓解流感症状。临床控制流感的重点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发病48 h 内接受治疗,可较大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炎琥宁是穿心莲提取物经酯化、脱水、晒盐等步骤精制而成,可抑制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防止其通透性增高及炎症渗出和水肿,对垂体-肾上腺皮质有特异性兴奋的作用[4-5]。此外,通过释放促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增加垂体前叶中促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合成。炎琥宁在体外具有灭活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等多种作用,但患儿较易产生乏力、高热、过敏性休克等全身性不良反应,对患儿身体危害较大。帕拉米韦是一种新型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属于环戊烷衍生物类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甲型和乙型流感均可起效,可有效抑制和杀灭流感病毒[6]。帕拉米韦的半衰期较长,耐受性好,起效快,作用于患儿体内的时间较长,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抗病毒候选药物,临床应用前景广阔[7]。相关研究显示,采用帕拉米韦治疗流感性感冒发热患儿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帕拉米韦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流感发热患儿效果优于炎琥宁注射液,帕拉米韦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分析原因为,帕拉米韦对流感病毒包膜上的神经氨酸酶具有特异性抑制作用,可有效阻断病毒继续释放,遏制病情发展,并通过有效灭活病毒活性改善临床症状,最终提高临床疗效。

另有研究指出,CRP水平是评价机体内炎症反应的重要时相蛋白,同时,也是评价患儿临床病情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帕拉米韦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患儿体内CRP 水平[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CRP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采用帕拉米韦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可降低CRP水平。分析原因为,帕拉米韦具有抗病毒作用,能有效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减少促炎因子的分泌,从而改善CRP 水平。此外,疾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可较直观地评估临床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相关研究显示,炎琥宁应用于流感发热患儿中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较长,而应用帕拉米韦进行抗病毒治疗,可有效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应用帕拉米韦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可显著缩短各种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分析原因为,帕拉米韦作为一种特异性抑制剂,具有较强的生物利用率,且帕拉米韦神经氨酸酶亲和力较强,可与神经氨酸酶特异性位点结合,且一旦结合基本不会再次脱离,耐药性和安全性均较高,因此,有利于咳嗽、鼻塞、咽喉痛等临床症状得到快速缓解,且基本不会复发,进一步提示采用帕拉米韦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采用帕拉米韦静脉滴注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发热较炎琥宁静脉滴注临床效果更佳,可有效降低CRP水平,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帕拉流感病毒流感
流感大作战
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NL R表达对比分析
小心,流感来了
印景点拍照要交“清洁税”
国际
流感病毒为何肆虐冬春
新研究有助于开发流感广谱疫苗
小心!流感来了
为何要如此重视H7N9型禽流感
帕拉的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