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多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皮炎湿疹患者的临床价值

2022-06-01 05:47凌东
当代医学 2022年14期
关键词:雷公藤咪唑组胺

凌东

(南京南岗医院皮肤科,江苏 南京 210035)

皮炎湿疹的主要特点为多样性皮疹、剧烈瘙 痒、顽固难治、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生活质量。一般认为,该病由内因、外因共同作用所致,常见内因包括精神、遗传、代谢、免疫,外因包括花粉、动物毒素、化学制剂、化妆品等。临床多应用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皮炎湿疹,虽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停药后复发率较高,且易导致免疫功能低下。雷公藤多苷是一种中药制剂,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抑制人体淋巴细胞,改善机体微循环及免疫功能[1]。有研究指出,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基础上联合应用雷公藤多苷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机体免疫状态[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皮炎湿疹患者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门诊治疗的92例皮炎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观察组男27 例,女19 例;年龄24~69 岁,平均(37.78±6.15)岁;病程4 个月~5 年,平均(3.20±0.89)年。对照组男29例,女17例;年龄25~68岁,平均(36.69±6.34)岁;病程6 个月~5 年,平均(3.18±0.93)年。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根据《湿疹诊疗指南(2011年)》确诊为皮炎湿疹[3];表现为皮肤丘疹、红斑、水疱、渗出、糜烂等症状,分布于躯干及四肢部位;年龄>18岁;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存在细菌、真菌、病毒感染者;入组前使用过抗组胺、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者;心、肝、肾功能损害者;神经、精神疾病者;免疫系统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咪唑斯汀缓释片(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294,规格:10 mg)口服治疗,每次10 mg,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雷公藤多苷片(贵州汉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2020369,规格:10 mg)口服治疗,每次20~30 mg,每次3次。两组均治疗3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根据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指数下降率评估临床疗效,包括红斑、丘疹、浸润渗出、糜烂、自觉瘙痒等,无症状,记0分;少量淡红色红斑、1~2 cm2丘疹、少量渗出及糜烂、轻度瘙痒,记1分;明显红斑(轻压消退)、3~5 cm2丘疹、明显渗出及糜烂、中度瘙痒,记2分;明显红斑(轻压不消退)、≥6 cm2丘疹、大量渗出及糜烂、剧烈瘙痒,记3分。症状积分指数下降>95%,为治愈;症状积分指数下降61%~95%,为显效;症状积分指数下降20%~60%,为有效;症状积分指数下降<20%,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炎症因子水平: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3 ml,3 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清。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局部刺痛感、脱屑、局部烧灼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4.78%(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IL-2、IL-6、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IL-2、IL-6、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注:IL-2,白细胞介素-2;IL-6,白细胞介素-6;CRP,C反应蛋白

?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出现局部刺痛感或脱屑2 例,局部烧灼感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3/46);对照组患者出现局部烧灼感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4/4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5,P=0.694)。

3 讨论

皮炎湿疹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皮肤疾病,与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肥大细胞激活有关,由于血管活性递质大量释放,组胺水平升高,可引起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增加通透性,诱发局限性水肿反应,需长期维持治疗。以往临床主要采用抗组胺药和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皮炎湿疹,但长期应用不良反应较多,疗效欠佳,且停药后易反复发作。抗组胺药是临床治疗皮炎湿疹的常用药物,如第3代组胺H1受体拮抗药咪唑斯汀,可发挥抗炎症介质、抗组胺双重作用,通过干扰5-脂氧合酶代谢,抑制多种炎症介质的释放[4]。同时,在合理控制用药剂量的情况下,几乎无心血管、镇静、抗胆碱等不良反应,给药后可迅速吸收,与血浆蛋白结合,代谢物可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无毒性、无积蓄,安全性较好,可用于治疗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5]。但其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相同,单一用药的不良反应较多,因此,一般建议联合其他药物应用。

雷公藤多苷是一种从雷公藤根中提取、精制的脂溶性物质,有证据表明,其有效成分可调节Toll样受体-核因子КB 信号传导通路,抑制核因子КB、Toll 样受体4 表达,调节机体免疫[6]。同时,雷公藤多苷还能抑制IL-12 p40,从而抑制T 细胞增殖、诱导活化T 细胞凋亡,达到降低机体炎症反应的目的[7]。此外,雷公藤多苷对机体微循环也有改善作用,给药后,可改善患者毛细血管壁通透性,缓解其水肿等临床症状。但该药对生殖系统、消化系统、肾脏具有一定毒性,且大剂量应用时会抑制免疫系统,因此,使用时需严格控制剂量,且需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8]。以往有研究显示,咪唑斯汀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皮炎湿疹效果显著,具有可行性[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4.78%(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52%,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7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咪唑斯汀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皮炎湿疹可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分析原因为,咪唑斯汀与雷公藤多苷均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可发挥协同作用。同时,若长期应用咪唑斯汀治疗可降低机体免疫力,而雷公藤具有调节免疫、改善微循环作用,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用药安全性[10]。此外,IL-2是诱发炎症反应的重要因子,可增加Th0、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而IL-6可加剧吞噬反应,促进IL-2及受体的表达。CRP是一种急性反应蛋白,可反映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IL-2、IL-6、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雷公藤多苷联合咪唑斯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

综上所述,雷公藤多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皮炎湿疹,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炎症因子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雷公藤咪唑组胺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雷公藤药材及制剂雷公藤多苷片中7个质控成分
雷公藤甲素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肾脏足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关于唑类骨架构建的进展研究
甲咪唑烟酸对紫花苜蓿的安全性评价
抗组胺药物的合理应用
绝经前不宜服用雷公藤
咪唑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展
镝氨基酸(Tyr,Trp)咪唑配合物的合成与抗菌性能研究
慢性荨麻疹抗组胺药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