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观察

2022-06-01 03:57
光明中医 2022年10期
关键词:外感葛根桂枝

孙 夺

外感发热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患者出现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进而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恶寒、发热以及烦躁等。在中医学中为“壮热”“寒热”等。小儿外感发热属于上呼吸道疾病范畴,其主要特点是发病急与病程周期较短等。近些年,临床上西医治疗该疾病主要采用抗病毒、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虽可在短期内达到缓解症状的效果,但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如疾病反复发作等。本研究通过对铁岭市银州区医院收治的100例外感发热患儿进行治疗观察,以探究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通过对铁岭市银州区医院收治的100例外感发热患儿进行观察,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患儿各50例。将2组患儿进行对比,其一般资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外感发热患儿一般资料对比 (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经由临床检查确诊疾病类型;患儿家属均知情本次研究内容并自愿加入;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完整;对研究用药均不存在过敏症状;症见患儿瘤体、咳嗽、喷嚏,咽部轻度充血或无充血,肺部听诊无异常;舌脉见脉浮缓,舌苔薄白。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疾病患儿;合并严重精神性障碍、认知障碍、先天性疾病患儿;严重免疫功能缺陷、代谢功能障碍患儿;在使用药物治疗后出现严重过敏症状患儿;先天性脏器功能障碍患儿;合并肺炎患儿其他严重并发症患儿。

1.3 方法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气雾剂:喷雾吸入,喷入鼻腔与咽喉。鼻腔1喷,咽喉1~2喷,每4~5 h一次,3~5 d,如若患儿体温>38.5 ℃时,可采取辅助治疗,药物选择布洛芬混悬口服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桂枝加葛根汤进行治疗,组方包括:桂枝、白芍、炙甘草、炒麦芽、山药、山楂各6 g,生姜9 g,葛根12 g,红枣3枚。水煎服,每天早晚用药2次,每次约为 50 ml即可。

1.4 观察指标①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主要有4个评价等级,分别为痊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痊愈是指患儿经过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体温恢复正常,且在中医证候积分中降低到 5%左右;显效是指患儿经过治疗后症状趋近消失,体温趋近正常,且在中医证候积分中降低到 30%左右;有效是指患儿经过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体温有明显降低,且在中医证候积分中降低到 70%左右;无效是指患儿经过治疗后症状未发生变化,体温未降低,且在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到 95%左右。②比较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状况,主要包括皮疹,腹痛,腹泻等。③比较2组患儿家属对治疗满意程度,主要有3个等级评价患儿家属满意程度,分别为满意、一般、不满意。④比较2组患儿退热起效时间,定义退热起效时间为患儿体温降至正常水平,继续对患儿体温进行观察记录,直至体温不再上升为止,则为退热时间。退热起效时间,患儿在用药后体温下降范围>0.5 ℃的用时。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 (例,%)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儿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例,%)

2.3 家属对治疗结果满意程度观察组家属显著高于对照组家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儿家属对治疗结果满意程度对比 (例,%)

2.4 退热时间与退热起效时间观察组患儿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患儿退热时间对比

3 讨论

小儿外感发热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症,其发病时期多以婴幼儿为主,根据相关研究统计分析,在儿科急性感染疾病中,小儿外感发热的发病率排名第一[1]。中医学认为小儿的体质特点为“稚阳体,邪易干”,认为其发热的原因在于饮食不合理与风寒的侵袭,幼儿时期抵抗力较为低下的时候,受正邪相争的影响,导致发热。如若患儿未及时接受有效治疗,严重时甚至会对患儿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2]。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时需注意患儿免疫系统尚未成熟,体质较弱,因而很容易出现防御功能失调,出现各种病症[3]。有学者研究表明,小儿外感发热时如不对患儿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可能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而中医对小儿外感发热有着独特的治疗优势。小儿具有“邪易干、稚阳体”等特征,容易受到饮食的影响、感染风邪,同时,由于患儿本身的抵抗力较低,正邪相争,因此更容易发热[4]。一般在中医的治疗中主要遵循以下治疗饲料:①由于小儿的免疫系统并未发育完善,因此,患儿的体质相较于成年人更弱,正气不足,而由于患儿多喜欢冰冻食物,对阳气长时间造成影响,容易引起防御功能失调,当外邪入侵机体时则更容易出现病症。②小儿属于纯阳之体,易热易寒,被风寒之邪入侵后表寒虽散但不能除热,因此在使用驱寒解表辛温药物治疗时需要联合退热机制的药物进行治疗[5]。

在《伤寒杂病论》中就有关于桂枝加葛根汤的记载,该药方在治疗伤寒方面的疗效较好。本药中葛根起祛寒运气与扶本固阳疗效,桂枝味辛甘温,葛根有具有祛风解肌、升阳发表、生津润燥、宣通经论等功效,具有阻断β受体阻断剂的作用,可明显提高解热的效果;而桂枝则具有扶本固阳等功效,具有较强的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对中枢系统均具有解热镇痛、镇静等的治疗效果,又可达到抗炎的作用,将上述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起到宣通经气以及解肌发表的效果。白芍具有止汗收敛的效果,性微寒味微酸,可达到镇痛抗炎的功效,对中枢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能够减轻患儿体内炎症,增强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将其与桂枝联合使用可发挥温中养胃的效果;炒麦芽具有消食运气与开胃健脾作用,可有利于患儿的消化,对胃酸与胃蛋白酶的分泌有一定的促进效果,同时对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山药具有健脾行气与消食开胃的作用;山楂味酸,微温,具有化积消食与散瘀行气的疗效;生姜味辛温解表祛寒与暖胃和中,将其应用治疗后可见患儿抗炎效果更高,可达到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等功效,属于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用药,能够明显缓解患儿呕吐等症状,对致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可抗过敏,且并无明显毒性;红枣有安内养营与生津酸甘的作用,其性甘温;炙甘草主要作用为对各类药物的功效进行调解与调和中气的作用,其性味甘平,同时,在患儿的临床治疗中,炙甘草同时也具有补和脾胃、益气复脉等功效,对多种炎症性疾病均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山药、炒麦芽以及山楂联合使用治疗可达到消食开胃、健脾行气等功效,这主要是由于山药具有益肺生津、养胃健脾等功效,而炒麦芽具有开胃健脾、消食运气等功效,而山楂则可达到散瘀行气、化积消食等功效。将上述诸位药进行联合使用可达到退热疏风以及健脾运气等功效。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如若只是采用西药对患儿进行治疗,虽可达到快速改善患儿症状的效果,但患儿会表现出复发率较高等状况,因而其治疗效果难达到理想状况。根据本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观察组患儿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家属显著高于对照组家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退热时间以及退热起效时间方面,观察组患儿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李崇进等[6]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采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方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能够有效提升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并且在提升治疗效果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方面,同样具有显著效果。

猜你喜欢
外感葛根桂枝
经常饮酒者喝葛根陈皮茶
葛根药膳用处多
穴位贴敷联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喊魂
葛根妈妈和她的雁宝宝
我的发现
葛根复合胶囊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宣肺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临床观察
Big Head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