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探究

2022-06-03 14:00赵春义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渗透策略小学英语

赵春义

摘 要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具有深刻的教育意蕴和很高的时代价值。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和良好品格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以译林版小学英语教科书为例,探讨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有效策略,即通过挖掘劳动教育素材,培养正确劳动观念,掌握一定劳动技能,塑造美好劳动品质等策略,更好地推动劳动教育的落地,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 小学英语 劳动教育 英语教学 渗透策略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1]。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加强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2]。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3]。基于此,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具有深刻的教育意蕴和很高的时代价值。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和良好品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劳动,树立积极向上的劳动观,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品质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之一。如何结合英语学科教学渗透劳动教育,以及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时应注意哪些要点,这是广大英语教师必须予以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挖掘劳动教育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结合教材内容挖掘出适切的劳动教育素材是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译林版小学英语教科书每单元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基本涵盖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只要仔细研读教科书,就会发现其蕴含着许多与劳动主题高度相关的内容。笔者对整套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共八册)教科书进行了梳理,发现其中与劳动高度相关的话题主要涉及五个单元(见表1),包括“家务劳动”“服务劳动”“生产劳动”三个类别,话题主要聚焦日常生活中的“做家务”“餐馆用餐”“职业认知”等方面,这为英语教师依托英语教学渗透劳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

表1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科书有关劳动内容单元一览

[所属类别 单元 相关话题 家务劳动 5下 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 帮助父母做家务 5下 Unit 6  In the kitchen 厨房做饭生活场景 服务劳动 4上 Unit 6  At the snack bar 餐馆就餐 6上 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 环境保护;劳动品质培养 生产劳动 5上 Unit 5  What do they do? 劳动职业认知;职业及具体工作内容 ]

此外,笔者还注意到教科书中有很多单元的标题看似与劳动的关联性不大,但是单元内的某一板块或某一章节的内容却与劳动主题高度相关。例如,六年级下册Unit 2 Good habits中的Cartoon time部分,本板块讲述的内容是Tina邀请她的好朋友小鸭和小兔去家中做客,好朋友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Tina的家,对干净整洁的客厅和卧室赞不绝口,而当他们走进Bobby的卧室时,看到的却是杂乱无章的景象:地板上摆满了玩具和书籍,而卧室的主人公Bobby却还在床底下找玩具,Tina看到此情景,毫不客气地批评了这个不爱整洁的弟弟,告诉他You should put your books and toys in order.对于本板块的内容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學时可以进行追问: 为什么Tina受到了表扬而Bobby却受批评了?通过追问,意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得出结论:我们要向Tina那样,做个会收拾房间、热爱家务劳动的好孩子。

英语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资源意识,要善于发掘蕴含于教材中的、适合渗透劳动教育的相关素材资源,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找准英语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渗透的平衡点,从而最终取得学生学科素养培养和人文素养培育的双丰收。

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劳动教育首先在于劳动观的培养[4]。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是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方面最重要的任务。在教学中,笔者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设计,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劳动,增强劳动意识,培育积极的劳动情感和态度,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例如,四年级上册Unit 6 At the snack bar的Story time的教学内容是关于Mike和Helen在小吃店就餐的场景,文本对话涉及服务员和顾客两个角色,笔者在课堂上利用道具为学生创设了“小吃店就餐”的生活场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服务员”这一职业劳动的特点,感受其工作的辛苦,体悟劳动的艰辛与价值,意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要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又如,五年级下册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的教学内容是关于家务劳动,本单元学习的时态是现在进行时,单元的主题意义旨在让学生关爱父母,体贴父母,让学生懂得家庭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义务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而形成美好的劳动意识和情感。在教学本单元内容时,笔者将劳动教育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设计了两个渗透劳动教育的教学环节,意在培养学生积极的劳动意识和高尚情操。

教学环节1:Look and say

为了上好本节课,笔者在课前请几个家长协助拍摄了学生在家做家务的短视频,做成ppt(见图1),师生主要对话如下:

T: Boys and girls, please watch the video. What are they doing?

(逐一呈现学生做家务的视频,引导学生用现在进行时来描述)

S1: Wang Xing is cooking dinner.

S2: Zhou Yong is sweeping the floor.

S3: Li Qiang is washing the dishes.

T: Yes. They are doing housework. They do well at home. They are good boys, because they often help their parents do housework.

[教学说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笔者利用本班学生做家务的视频教授本课重点词组cook dinner、sweep the floor、wash the dishes,让学生感受、理解现在进行时的意义与用法,同时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劳动教育渗透,因为视频中的人物都是班级中的学生,这会在无形中对其他学生起到示范效果。笔者在教学中特别强调They are good boys, because they often help their parents do housework.意在向学生施加“帮助父母做家务是好孩子”的教育影响,充分发挥学生身边的榜样在劳动教育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教学环节2:Think and say

为了对文本的内容进行主题意义升华,凸显劳动教育的内涵,在本课的结尾,笔者设计了Think and say环节(见图2),师生主要对话如下:

T: Boys and girls, 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answer my question. What do you often do at home? (让学生根据图片描述)

S1:I often make the bed.

S2:I often clean the window.

S3:I often put rubbish in the bin.

...

T: Good. You did a good job at home. Now please fill in one word in the blank. Doing housework is __________. (让学生认真思考在横线上填入一个词使句子意思表达完整)

S4:Doing housework is happy.(下划线单词为学生填的词)

S5:Doing housework is meaningful.

S6:Doing housework is valuable.

T: Great. Labour is meaningful and valuable. It makes us happy, so we should take an active part in the labour activities in our daily life.

[教学说明]让学生完善句子Doing housework is ________,促进了学生对课文主题意义的探究,使学生感悟到“劳动使人快乐”“劳动有意义”“劳动有价值”的道理,将语言学习与劳动教育有机融为一体,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得到了正面强化,对劳动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学生的劳动观正是在如此的教育环境中得到了熏陶,学科育人价值得到了充分彰显。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自然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

三、培養一定劳动技能

依靠英语学科教学,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劳动技能训练是可行的。译林版小学英语教科书中有不少适合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技能的内容,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Unit 6 In the kitchen的Story time内容时,某位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做“土豆肉丝”的场景,上课的地点设在学校的综合实践教室,授课教师向学生展示了做这道菜的完整程序,师生一起烹饪,让学生在多感官的参与中,既习得语言知识,又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主要实施步骤如下:

事先准备好如下食材和工具:two potatoes,a little meat,salt,oil,scallion,garlic,water,a cutting board,a knife,an electrical pot and so on.

Step 1 Wash the ingredients.

T: We are going to cook meat with potatoes today. First of all, let’s wash the ingredients. OK?

Ss:OK.

T: What are these?

Ss:They are salt,oil, meat, potatoes...

[步骤分析]师生一起清洗食材,做好烹饪前的各种准备。在操作的过程中,进行师生问答,学习语言目标词汇。

Step 2 Learn how to cut the potatoes and the meat.

T: Boys and girls, please look carefully. Now I want to show you how to cut the potatoes and the meat. We should cut the potatoes and meat into pieces. Be careful, the knife is sharp.

[步骤分析]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切土豆、肉丝的操作过程,同时强调Be careful. The knife is sharp. 提醒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防止伤到手指,在实践中要有安全意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对土豆和肉进行切取,锻炼操作技能。

Step 3 Learn how to cook it.

First,turn on the electrical pot and put some oil,scallion, garlic into the pot.

Next, put the meat into the pot. Wait a minute.

Then, put the potatoes into the pot. And put a little salt, chicken essence into it. Mix them up. Wait for about two minutes. The food is ready. It’s very yummy.

[步骤分析]教师边操作边用英语向学生描述炒菜的过程,向学生传授烹饪这道菜的技能。然后,仍然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合作,动手实践。在实际操作中,要求学生用英语介绍烹饪步骤及注意事项,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既习得了语言知识,又较好地掌握了做这道菜的操作技能。

Step 4 Share and summarize.

[步骤分析]师生共享美食,享受劳动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对“土豆肉丝”的烹饪过程进行总结,共同体验并感悟Cooking is fun. Enjoy cooking. Enjoying working,让学生明白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

Step 5 Homework:Cook a dish for your family.

[步骤分析]授课教师布置一个实践作业,要求学生为家人做一道菜,并用英语介绍做菜的过程,在家长的帮助下,拍成微视频发至班级微信群分享。作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家长配合,就像《天天饮食》栏目一样,孩子们的作品(美食)做得是有模有样。学生在完成此项作业的过程中,迸发出巨大的潛力,即使有的孩子以前从未做过菜,也能积极主动向家长请教,大胆实践,在实践中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做家务劳动的意识,形成了一定的操作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塑造良好劳动品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5]。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从而形成崇高的人文素养。仍以五年级下册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的教学内容为例,笔者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外,还连续两周每天都布置学生主动分担家务劳动的实践类作业,把做家务的图片、视频等及时发到班级微信群中分享。经过一段时间的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意识和行为较之以往有了明显的提升和改观。

又如,六年级上册Unit 5 Keep our city clean的内容聚焦环境保护,教材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污染问题,以实际行动保护周围环境,提高人文素养。笔者在教学本单元内容时,将课内教学延展至课外实践中。课内,设计了指向学生环保意识提升的教学活动;课外,开展了一个环保公益劳动,倡导学生走进社区,以实际行动践行环保行为,提升人文素养。

课内主要教学片段如下:

T: Boys and girls, there are some pictures. What can you find from the pictures?

(出示数张校园周边环境的图片)

S1: I can find there is some rubbish around our school.

S2: I can find there are many plastic bags in the garden.

S3: I can find the road behind our school is messy and dirty.

S4: I can find some parents throw rubbish on the ground.

...

T: What should we do now?

(引发学生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法)

S5: We should take ac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S6: We should pick up the rubbish and put it in the bin.

S7: We should tell people not to throw rubbish on the ground.

...

(话题转向实践行动层面)

T: Boys and girls, you are right. Tomorrow is Saturday.

Are you willing to take part in 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tivity?

Ss: Yes.

T: OK. Let’s meet at the school gate at 8 o’clock.

[教学说明]课堂上用PPT向学生呈现数张学校周边环境遭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课外,倡导学生走进社会,对校园周边的垃圾进行清理,以实际行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雕塑美好的劳动品质。通过公益劳动,把课堂上形成的积极的“劳动意识”牵引至“劳动行为”层面,实现质的提升和跨越。

依托英语学科教学渗透劳动教育:一是,应坚持内容契合原则。英语教学仍然应把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放在最重要位置,不能为了“劳动教育”而教育,必须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努力探寻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的契合点。对那些较适合开展劳动教育的素材要充分加以利用,对那些不太适合渗透劳动教育的内容,则要果断弃之,切不可把英语课上成纯粹的劳动教育课,导致英语教学变味。二是,应坚持潜移默化原则,劳动教育的痕迹不能过于明显,以免引起学生反感,适得其反。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毕竟不是劳动课,要把对学生正确劳动观的培养放在首位,且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滴水无声地浸润。同时,尽可能多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来渗透劳动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高尚情操。

[参 考 文 献]

[1]新华社.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09-10)[2022-02-12].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EB/OL].(2019-07-08)[2022-02-12].http://www.gov.cn/zhengce/2019-07/08/content_5407361.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2020-07-15)[2022-02-13].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7/15/content_5526949.htm.

[4]顾建军.刍议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一体化设计[J].人民教育,2019(5):11-17.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责任编辑:武 亮)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渗透策略小学英语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