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网络情绪化传播特点分析

2022-06-04 14:24李环宇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情绪化媒体传播

摘要:近年来,新闻事实反转现象屡见不鲜。其不断反转的背后,是受众在网上表现出的情绪化言论,这往往会推动一些不真实信息广泛传播,进一步扩大人们对新闻事件所产生的正面或负面情绪,引发人们对新闻事件真相作进一步探索。过度的情绪宣泄往往会带来网暴,有时甚至会引发严重的悲剧。文章分析了后真相是如何产生的,即由于受众的甄别能力薄弱,外加算法推送,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海洋,容易出现先入为主的心理。基于此,文章探讨网络情绪型舆情特点及网络情绪化带来的后果,并对这种现象引发的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建议。首先,应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网络受众的情绪控制能力;其次,媒体平台管理者应健全相关举措;最后,主流媒体作为引导社会舆论的主力军,需积极引导网络受众情绪。

关键词:后真相时代;网络;情绪化;传播;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5-0121-03

一、引言

近年来,新闻反转的情况越来越多。新闻反转这一现象被更多的学者称之为“后真相(post-truth)”[1]。在传播学领域,有学者对后真相在新媒体语境下的新内涵进行了分析。在传统媒体的框架下,新闻报道要客观地还原事实真相,但在对整个新闻事件进行表述的过程中,新闻报道者(记者、采访人员)或多或少会掺杂个人情感,这导致客观事实和主观情感掺杂在一起,形成了所谓的事实报道。这样描述的事实往往被当作新闻事件的真相,而真相会引导受众产生某种共鸣从而形成情感,情感又能影响受众构建出某种价值观念。这就造成了事实、真相和价值的单向传递过程。然而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这一单向传递过程被网络交互式的传播过程所打破。尤其是后真相现象的出现,事实、真相和价值以及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噪音不断交互影响,挑动受众的情感,而情感反过来又会影响价值,进而对事实和真相进行重新加工。三者之间互相牵制又互相影响,而社交平台传播的即时性会强化三者的相互作用,进而使受众更加情绪化。

随着新闻载体从传统的报纸电视网络转向以互动为主的社交媒体平台,新闻事实、真相和由受众情感所产生的价值相互影响的情况愈发常见。新闻事件不断反转的案例在近年来越来越多。尤其是新闻事实没有被完全还原之前,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受负面情感的影响,采取极端行为的案例也开始出现。

二、后真相是如何产生的

全媒体时代,信息传递的速度更快,很多真假难辨的信息还没有得到官方核实,就已经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广泛传播。

(一)情感先入为主,缺乏严格把关

作为非专业人士,受众甄别能力薄弱,难以对铺天盖地的信息进行辨别。而在媒体社交平台上,人人都是受众,是信息的扬声筒。由于没有经过专业化的训练,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其不会以第三方视角看待整個事件。相反,他们会将个人的情感掺杂在所谓的真相中。更有甚者,捕风捉影捏造原本不存在的信息。

有的自媒体从业者为了流量,为了做出爆款消息,获取商业利益,抓住受众关注的痛点大做文章,刻意制造悬念,放大矛盾,煽动受众的情绪,引导舆论走向[2],导致失真信息。

(二)算法推送辅助,易被情绪感染

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出现,传统报纸电视的信息发布权限不再独一无二。很多受众不仅仅是舆论的接收和消费者,也成为一些热点舆论的生产者。很多人往往容易被这些信息所带来的情绪左右,进而抱团。

一些社交媒体为了迎合使用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利用算法推送他们所偏好的信息,进而形成并加固了这样的团体。而这种团体化的传播,更让其中的受众趋同于与自身观点和情感相近的热点和话题,忽略了不同的声音,信息茧房的效应愈发明显。

一旦某种社会现象、事件触及心理敏感点,受众的情绪立刻被引爆。对这类受众而言,信息的真实性已经无足轻重,直接让位给了情感宣泄。

(三)传统媒体的权威性逐渐弱化

社交媒体平台的便捷,让传统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权威性逐渐弱化。而面对全媒体时代的海量信息,一些主流传统媒体被流量所裹挟,急于蹭热度、抢话题,跟自媒体拼新闻发布速度,在相关部门核验事件的真实性之前,就对尚未调查清楚的事件进行了报道。

以2018年某市公交坠江事件为例,在交管部门对事故下定论前,部分媒体仅凭一段公交失控冲向大桥与正常行驶小车相蹭的视频,就武断判定是正常行驶的小车逆行导致了事故,小车司机瞬间面对铺天盖地的舆论指责。直到事故被调查清楚之后,强加于小车司机的不实之词才得以消弭。随后,舆论反转,开始批判报道失实的媒体,进而导致媒体的公信力在受众的心目中大打折扣。

三、网络情绪化舆情特点

在以往的案例中,很多网络舆情都呈现出了情绪化的特点。尤其是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平台,成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情绪传递的重要平台和途径。在不少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平台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一)情绪的多样化

在网络情绪化舆论中,情绪化是能够让受众产生共鸣的关键环节,也是情绪型舆论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3]。网络社交的发展,让受众的情绪表达不再单一,而是趋于多样化和多元化。受众表达的手法,也不再仅限于文字、图片、表情、点赞,甚至可以通过录制影像视频来表达对某一事件的观点和看法。而这些支撑网民情绪化传播的技术让人们的诉求更加自由,进而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二)两极化情绪更易发酵

尽管受众的情绪表达是多元化的,但是他们的情绪并不太稳定,其往往站在各自的立场,而这些立场往往基于网民的生活经历和生存环境。互联网所提供的发声渠道,让这些有着类似生活经历及生存环境的网民相互抱团,他们的观点也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融合放大。而网络技术的快速传播,让这些具有相同观点态度的网民迅速聚合,形成了基本一致的公众情绪。于是,当大多数人表达出某种态度时,一些个体往往会跟风,不再坚守自己的思想、态度,反而会表达跟群体类似的态度。而在此过程中,公众情绪也会走向分化,形成对立面。相同利益和诉求的群体通过情绪渲染,进一步让那些摇摆不定的观望者加入自己这边。多元化的情绪通过网络的发酵、融合和放大,不断碰撞,进而导致了两极化对抗情绪的形成[4]。因此,一个新闻事件发酵后,网络上充斥着的观点基本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

(三)个人情绪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

网络社交平台的出现和发展,让受众的网络空间呈现出了私人与公共交叠的情况。比如,在一些社交平台,网民可以通过自己的私人账号畅所欲言,但是这些内容又可能被其他上网者围观或传播,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边际模糊。因此,网民在网上所表达的观点不再仅仅是个人属性的观点,这种观点往往具备一定的社会属性。

四、网络的情绪化带来的后果

网络情绪化的传播,往往会让人们忽略了新闻事件本身的真实性。情绪化的暴涨,会让一些虚假信息被大量转发、推送,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后果,让人们产生愤怒、恐慌等负面情绪。

(一)情绪化导致不真实信息广泛传播

情绪感染通过基本共鸣反映而产生,个体情绪的波动会对其行为产生影响。在网络社交媒体平台,这种情绪渲染现象愈发明显。网络社交媒体平台所带来的信息轰炸,会对网络用户的个人情绪产生感染,而用户往往掺杂着个人的情绪进一步传递信息。与此同时,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发酵,一些不真实的信息迅速传播[5]。

很多不真实的信息往往具有较强的煽动性、功利性和情绪化,很多都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在情绪的裹挟下,让人们被动接受和传播的。在很多自媒体的进一步推动下,这种信息传递的方式,强化了不真实信息情绪感染的效果。

(二)情绪化导致信息传递碎片化

近年来,社交媒体平台上非组织性、自发传播的事件层出不穷。受众聚集发声和集中关注,导致群体记忆和情感爆发,而在这样的群体传播作用下,一些个体会对不同情绪状态下的信息进行不同的选择。当巨大的情绪影响裹挟着人们的理智判断,个人的感性行为会胜过理性选择。一些受众会根据自己的感受选择性加工已有的信息,通过摘取事件中的只言片语以偏概全。在一些案例中,很多不真实的信息会在传播发酵的过程中出现多个版本,不同情绪下的个体对信息的解读也会不同。受众会根据自己的情绪,选择符合自己想法的内容进行分享和扩散,进而使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碎片化和模糊化的特征。传播的过程呈现多进程化特点,又进一步强化了信息的碎片化和模糊化。

另外,信息传播会经历形成期、高潮期、衰退期和拖尾期。受众情绪被感染往往是在信息传播的形成期和高潮期,因为当事件发酵到一定程度后,相关部门会对信息中所包含的错误内容进行纠正,这时个体情绪会随着官方介入得到一定的缓解,进而调整思路,对信息进行基本判断。当信息传播进入衰退期时,受众的关注度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下降,此时个体的理性思维占据上风,开始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辨别。

五、应对网络情绪化的建议

有些突发事件比较敏感,受众关注度高,传播速度快。在社交媒体平台中,负面和带有极端情绪的评论更容易引发其他受众的共情,使事件得到广泛传播。如果相关部门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策略应对,或应对不当,会导致负面情绪爆发,这样不仅可能加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难度,还可能引发新的社会安全事件。因此,提前捕捉到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负面情绪,在其爆发增长之前进行引导和转移十分关键[5]。

(一)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地位,提升网络受众的情绪控制能力

身处信息时代,网络受众往往无法很好地采集、分析和处理庞杂的信息,且容易受其他人的影响,被各种片面的、不真实的信息带节奏。而心理健康的网络受众在面对信息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从而避免情绪对客观事实的判断产生影响。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的一项报告显示,我国国民心理健康需求极大,然而国民感知到的心理咨询服务并不便利。因此加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情绪控制和管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地位,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同时加强心理师资队伍建设,促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为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水平的主渠道。其次,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往往会忽略对自身心理的调节。而心理高压所引发的不良情绪,往往导致人们失去理性的判断。在全社会建立健全的公众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教育体系,可以让全社会重视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从而减少不良情绪所引发的不真实信息传播。

(二)健全让人们可以抒发情绪的媒体平台管理举措

很多社交媒体平台的管理者会在舆论发酵之初,一味进行打压,限制热度,而当个体情绪得不到正确引导和释放,更容易产生过激行为。自媒体时代,公众的言论自由应得到充分体现。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自媒体实施的实名认证虽然便利了网络环境管理,却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众的言论表达,导致自媒体的言论自由广度明显不足。媒体平台管理者需要健全相关举措,既让受众的个体情绪和意见得到充分发表,又保证其不会对网络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三)官方主流媒体积极引导网络受众情绪

在很多后真相新闻事件中,我们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一些不真实信息的终结方式往往是自然终结和被证伪。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自媒体时代的“信息轰炸”,使网络受众无法准确判断信息的真伪,公信力成了稀缺资源。而主流媒体在当下仍是引导社会舆论的主力军,在舆论话语权方面具有权威性。

在调查结果尚未出来之前,主流媒体需要在网络受众情绪的引导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一方面,要和受众的情绪产生共鸣,只有站在受众的立场考虑问题,才能在情绪上作出正确的引导,防止不真实信息传播。另一方面,在引导过程中,主流媒体切忌显现强制性观点和态度,避免激化受众个体的逆反心理,要更有效地得到受众的认可。

六、结语

近年来,随着网络监管的加强和网络受众素质的逐渐提高,人们看待新闻事件越来越理性。但随着网民数量的不断攀升,人们的言论表达和利益追求日趋多元化、复杂化。相关部门需要及时应对,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地位,提升网络受众的情绪控制能力;要健全相关举措,促使受众的个体情绪和意见得到充分发表;同时巩固主流媒体的主力军地位,共同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 喻国明,钱绯璠,陈瑶,等.“后真相”的发生机制:情绪化文本的传播效果:基于脑电技术范式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4):73-78,2.

[2] 曹竞.“后真相”时代主流媒体的突围策略[J].视听界,2022(1):104-107.

[3] 何婵娟.网络社会中情绪型舆论及网络媒体疏导探究[J].新媒体研究,2020,6(1):61-62.

[4] 郑文锋,陈美芬.基于情绪因素的网络谣言传播治理对策分析[J].科技传播,2020,12(22):125-127,159.

[5] 冯兰萍,严雪,程铁军.基于政府干预和主流情绪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群体负面情绪演化研究[J].情报杂志,2021,40(6):143-155.

作者简介 李环宇,本科,主任记者,研究方向:社会新闻采写。

猜你喜欢
情绪化媒体传播
情绪化沟通的危害
本期话题: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如何避免情绪化?
媒体服务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之我见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如何通过媒体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如何避免情绪化进食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