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记叙文的本真写作刍议

2022-06-06 21:05朱云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现实生活本真事例

朱云

近几年,我们在高考阅卷中发现了大量“假大空”的记叙文,得分可怜。虚假,空洞,胡编乱造是其共同的特点。鉴于此,我们倡导“高中记叙文的本真写作”。所谓本真写作教学并非倡导生活实录,排斥作文技法指导,更不是否定孩子的想象能力,而是引领孩子创作出人、物、景符合其具体特征,故事情节符合逻辑情理,议论抒情发自肺腑,并能紧跟时代步伐、与现实生活密切关联的作文。

一、高中生记叙文素材现状

本文所提的高中生寫记叙文,主要指通常意义上的写实记叙文,不包括小说、寓言等文学类文体。其素材当然来源于自己的现实生活,包括自己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真实发生的事情。但是,在我们高中生记叙文现实写作中,记叙文的素材很大程度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电视网络、报刊书籍上报道、登载的人和事。这些事虽然是真实的,但是并不是作者自己经历的,也不是通过作者自己的听闻所取得的一手材料,写起来要么重复媒体内容,给人以抄袭嫌疑;要么凭模糊记忆,边搬边编,给人以不伦不类的感觉。

第二,同龄人写过的优秀记叙文。随着数字科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可以轻易获得大量优秀作文。但是很多同学不是从这些范文中学习谋篇布局的技巧,而是生生记下这些范文。考试时随意嫁接移植,生搬硬套。这样做的后果,一是容易造成变相抄袭;二是范文素材先入为主,未必很适合考试作文,容易偏题。

第三,名家散文,或写景状物,或写人记事,或游览名胜等等。小作者写作时往往假托自己亲自到达亲自所见,围绕考试作文炮制一篇记叙文。学习名家未尝不可,但时常弄巧成拙,同样容易造成抄袭或者牵强之感。

以上三个素材来源,说到底都是投机心理作用下的冒险写作行为,有时能蒙混过关,甚至取得不低的分数。但作为高考,风险太大,得不偿失。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如此引导的话,也不利于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讲真话做真人的良好品德。

二、记叙文本真写作素材来源

既然是记叙文的本真写作,其素材当然来源于自己的现实生活,包括自己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真实发生的事情。

不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平常就要引导学生观察访询身边的人和事,学会独立而深入的思考,并且重视写好日记。

以这次“武汉疫情”为例。网上关于武汉疫情大大小小的事例层出不穷。有钟南山国士的担当事例,有一线医护人员的救援事例,有武汉快递哥热心助人的事例,有很多家庭很多亲人不幸罹难的事例,当然还有一些反面的事例……所有这些事例有的让人深受感动,有的让人敬佩不已,有的让人义愤填膺。但是,来源于网络上的事都不宜作为其他地区高考记叙文的作文素材,因为它们都不是通过自己的听闻所得的一手资源。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硬拿这些来充当自己的叙事,必然会犯抄袭的嫌疑。因为不是自己经历或耳闻目睹过的,写起来游离于人事之外,就难以动情。更何况有的事情也未必真实。

那么在2020年这场“疫情”的背景下,我们即便不是武汉人,有哪些东西可写呢?

当地有没有从武汉或湖北回来的人,在他身上发生了哪些事情?当地政府和民众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围绕“口罩”,家里人或者周围的人发生了哪些事?围绕“居家隔离”,家里人或周围人发生了哪些事?围绕“封路”,你们村发生了哪些事?因为疫情,亲人难以复工,孩子久久不能开学只能居家通过网课学习,有条件的没条件的,又发生了哪些事情……所有这些,都和“武汉疫情”相关,都实实在在发生在自己身边,都可以以小见大,生发若干主题。关键是老师要引导学生留意观察、问询、思考,并及时做好记录。

等疫情结束后,还可以将这些记录进行分类。正面的与反面的,家庭的和社会的,还可以以不同主题进行更细的分类。只有日常做好充分细致的准备,在高考考场上,那些切题的素材才可能左右逢源,信手拈来。

三、本真素材的选择和加工

当然,素材来源于我们真实的现实生活,并不是说我们就只能原原本本地对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进行实录。

高考考场上,要充分利用好草稿纸,结合作文考试试题,回忆平日积累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将那些基本符合题意的素材简单罗列下来。然后仔细推敲,进行筛选,留下一两件最终作为考场作文叙事素材。

筛选时有两个原则:一是务必紧扣作文试题核心内涵,很好地表现主题。只有紧扣作文试题核心内涵,所写记叙文才不会偏题。紧扣作文题目,恰当地表现主题是作文的生命线。第二务必是自己相对熟悉的,只有自己相对熟悉的素材,印象才深刻,也才有可能对这件事进行更加生动细致的描写。也只有自己熟悉的素材,写作时才容易投入,尽情倾注自己的情感,写出感人至深的好文章。

另外,尽可能选择相对新颖的素材,既避免和同类素材撞车,又可以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觉得选材角度、写作视角独特。这样无形中就给自己的作文加上了印象分。同时注意,虽然从反面立意,抨击、针砭生活中的人和事,也是一个新颖的角度,但本文并不特别提倡。写反面题材时,很多同学出发点是对的,但到写作时却容易情绪化,甚至会产生偏激或消极的情绪。而我们的社会更需要正能量,需要阳光积极的一面。尤其是考试作文,阅卷老师所理解的主题是否积极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把保险放在第一位。

把记叙文将要运用的叙事素材确定下来之后,大多情况并不能直接使用。我们需要结合作文试题,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进行删减或充实。删减一些无关紧要的背景或铺垫,将最能表达主题的关键内容进行充实。包括环境气氛的渲染,包括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心理细节等。所有内容,不仅要能凸显主题,还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不必刻意拔高或贬低。补充的情节和细节,虽然没有亲眼看到,但也要符合核心叙事的情理和逻辑。以武汉疫情期间各地封路为例,就不能让那些负责本村看路的老大爷说出特别文雅高深的书面语。

如一个老大爷拦住一辆汽车驾驶员要求下车登记量体温,不能这样说:现在新冠病毒肺炎肆虐,我们要听从党中央号召,自觉隔离,不出门,不乱逛。我们可以这样写:“小伙子,请你下来量个体温,再登个记,这是上头统一要求的。”

只有将积累的素材精心筛选后,我们的选材才能典型,才能以一当十地凸显记叙文的主题;只有将相关环境气氛渲染充分,文章才更具感染力;只有将相关细节通过合理想象后充实起来,叙事才显得真实可信,也才更能打动阅卷老师。

最后,考场记叙文在主要叙事之后,不仅可以紧扣试题关键词进行点题,还可以由核心叙事联想到与其关联的人和事情,由此生发开去进行类比或对比,进而拓展文章的主旨内涵。这些联想的叙事自然是极其简略的,仅仅是为了升华文章的主题,倒不必仅局限于考生的所见所闻。3D4FD0A0-A9F3-48F5-A16F-17CAE6037758

猜你喜欢
现实生活本真事例
本真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
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假期归来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2)
论贾宝玉之本真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