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建议

2022-06-06 23:31王巧玲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博大精深警句名言

王巧玲

近年来,我们大力倡导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职业教育亦不例外。当前中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普遍不强,因此语文教师应积极承担文化传承责任,借助国学教育,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全面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强其文化自信,涵养其文化品格,培养其良好品质與健全人格。王应麟编撰的《三字经》中有这样一段:“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短短数百字,将中国古代史鲜明地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学生在读这段话时,会感受到中华文明史的源远流长,感受到汉语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传统文化蕴藏的无穷魅力,便更愿意学习国学,了解、传承传统文化,并传播至世界各地。

一、培养学习国学的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睿智的方法,启迪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非像传统课堂中那样,以说教形式,将一些单纯抽象的理论盲目“灌输”给学生,为学生带来极大的学习负担。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着眼于学生道德成长的需求,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情境教学法、小组探究教学法等一系列新颖、生动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传授国学知识,此外也可将国学教育与班级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在一起,利用“书香长廊”、教室墙壁、黑板报等媒介,以绘画、歌曲、游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国学文化,增进学生对国学文化的亲近感,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国学学习水平,带动学生文化素养与德育素养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教师可利用课内拓展阅读与课外拓展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走入“古诗园”,以多媒体手段,创设真实的古诗情境,配上舒缓的纯音乐,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走进诗人描绘的情景中,充满情趣地学习古诗词;除古诗词以外,古代名人在为人类文明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过程中,留下的一系列名言警句,也是国学教育的重要素材,教师在平时应加强对这类名言警句的收集,对于那些体现了古代先贤对人生经验的总结与感悟的名言警句,应重点收集,将其张贴在教室的相应部位,为学生带来人生的启迪、心灵的陶冶,也可发动学生自主搜集名言警句,定期分享给班级中的其他同学,营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国学学习氛围,促进国学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重视文言文的学习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即使是在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国学中蕴含的与“仁义礼智信”有关的内容,依然是中华民族不可抛弃的文化精髓。语文教材中不乏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典籍片段,但学生阅读、学习这些篇目的效果普遍较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很薄弱。因此教师在平时应当加强文言文教学,除依照课文为学生传授与文言文有关的知识、方法外,还应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加强文言文知识积累,丰富知识储备,对于一些课内外的经典文言文篇目,应做到“熟读成诵”“手不释卷”,增强文言文阅读能力,以更好地理解国学内容,体会国学的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猜你喜欢
博大精深警句名言
博大精深的汉字
名言警句的神反转
也说诗词警句
博大精深
一读就错的姓
名言警句要记住
名言警句
名言
名言趣画
疯狂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