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讲好红色故事的

2022-06-06 16:31孙伟良
铁军 2022年5期
关键词:黄明浙东研究会

编者按 宁波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孙伟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自觉当好党的故事“主讲人”,这一姿态可敬可佩。如何把红色故事讲得让人入耳入心,其奥秘在哪里?期盼读者发表高见。

本人退休后加入宁波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萌生了编写以浙东抗战为主题的革命故事的冲动。2021年5月底,大河奔流工作室帮我开辟“烽火岁月”专栏,激起了不小的社会反响。

刚入研究会的时候,老一辈研究者再三叮嘱我,要以最通俗方式将这段历史展现给年轻一代。以讲故事的形式,全面展现中共领导浙东人民奋力抗战的艰苦历程,不同于编年史,既不能干巴巴,又不能虚构,一切得依历史真实。然而,推出几个章节后,发现按时间顺序纵向叙述,主题选择的面越来越窄,以至于内容过于单一,吸引不了受众。正当举棋不定的时候,一组摄影作品触发了我的灵感。

2021年第28届摄影国展入选作品中,有一组照片叫《蔬果CT》。作品将蔬菜、瓜果分层切片,用医学摄影CT片的形式呈现其内部结构,展现人们从未认知的精彩画面。摄影作品的创作者是宁波年轻摄影人王海波,他说:我们忽视了对于蔬果内部的认知,只当作食物,而没有将它当作为艺术的研究对象。摄影可以这样创意,那么,浙东抗战革命故事的呈现,完全可以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方式,将历史一层一层解剖开来,呈现其中的一个个断面,把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典型的事件,从历史时间顺序中抠出来,达到更深的了解和呈现。

接下来的写作,便顺理成章,一篇接一篇,源源不断,如涌泉,如泄瀑。不同主题的故事一个又一个涌入脑海,付诸笔端。往往上一个故事正在创作中,下一个故事就酝酿完成,敲键盘的手指跟不上大脑构思布局的节奏。故事主题越来越突出,内容越来越丰富,可读性也越来越强。

与读者互动的過程,是不断补充、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过程。“飘扬的红十字”一节在平台推出后,浙东后方医院政委黄明之子张康明,第一时间反馈补充了关于其父黄明的重要史料,我随即增加了黄明与裘岙村农民方光兴的感人情节。

对于浙东抗日根据地和浙东新四军历史,前人积累了许多著作和回忆录。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有些史实存在缺漏和偏颇。随着大量历史档案的陆续公布、公开,许多蒙尘被逐渐拂去。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既是研究者的责任,也是读者的权利,更是对历史的尊重,对烈士和前辈的尊重。我在“黑云笼罩四明山”一节创作中,大量利用国民党方面的原始电文档案,揭露了国民党消极抗日、真心反共的真面目,彰显中共为挽救民族危亡而顾全大局的博大胸襟。

讲革命故事,要感动读者,先得感动自己。每创作一个故事,我都扪心自问,你自己感动了没有,你信不信?为了生动展现发生于浙东的革命故事,我提着相机实地考察四明山、三北和周边地区,走遍梁弄红色旧址群每个点,沿慈溪红色走廊考察鸣鹤、洪魏、五磊寺,深入鄞西山乡追寻民运干部的足迹,曾经3次赴澉浦考察突围战旧战场,3次赴上虞丰惠镇核实北撤会议细节。我由衷感到,研究越深,感受越深,故事也就越生动、越感人。(责任编辑 金锋)

猜你喜欢
黄明浙东研究会
清代浙东曲家补考
《〈新浙东报〉史料选编》编辑经过
爱情设防,别人怎么懂你?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波兰睡眠研究会
鞋店“店外销售”方案
建章立制提升研究水平
上海人大工作研究会书画摄影作品选登
浙东传统村落祠堂史及建筑形制研究
副局长的拆迁“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