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生长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2022-06-07 03:48陈凯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2年4期
关键词:判断能力分析能力英语能力

陈凯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一个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一方面,它能促进学生能力的生长;另一方面,它又能催生学生的道德与品质,使他們成为一个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与品质修行对接起来,进而让学生将思与行、学与思、学与行融合起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能力生长;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英语能力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应用能力等,让学生在日常的表象之后看到事理的本质,进而将自己的日常行为与教材知识对接起来。

一、培养分析能力,让学生形成主见

对教师来说,道德与法治教学并不只是向学生讲述一些理论,让他们记住一些知识点,更是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形成分析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思考中感知真相和真理,了解一些法律、法规。分析能力是一种高阶思维能力,需要学生从纷繁的信息中汲取其所表征的本质,进而得到其背后的真实。分析能力是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首先,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与其认知相对接近的话题;其次,教师要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及与同伴讨论,整理出探究的思路。

例如,有人认为“熟人信得过”“熟人好办事”的“熟人社会”是值得怀念的,你认为呢?显然,这个问题主要考查的就是学生的分析能力。对此,要先让学生分析现在是什么社会,为什么会这样,同时怀念“熟人社会”又说明什么。学生分析出与“熟人社会”相对的是“陌生人社会”。为了证明分析是有道理的,学生要能从现实中举出适当的例子。学生认为,老人跌倒了没人扶,公寓楼的左邻右舍几乎不认识,这些表象就是“陌生人社会”的一个缩影。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所谓的“陌生人社会”就没有温暖,就没有阳光吗?新的问题催生了学生的新思考,他们分析这样的两种社会类型其实只是表象,是暂时的。最终得到理性的分析结果:无论处在什么时代,心态积极向上,都要强化自己的规则意识。分析,让学生不再人云亦云,让他们的思考向内核漫溯。

二、培养判断能力,让学生拥有是非观

对于初中生而言,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过程也是是非观形成的过程。初中生对一些事情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是非观,但是对于错综复杂的社会,对于多变的各种状况,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判断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日积月累的具体教学逐渐磨炼、感悟出来的。

例如,关于文明上网的话题,如果直接让学生死记硬背有关上网的规定,让他们讲沉迷网络的危害,也许能应付考试,但不能应对真实的社会环境,也不能促使学生形成真正的是非观。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让学生自己制定有关上网的规则。首先,可以让学生自行判断要不要使用网络。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要使用网络,利用网络可以聊天、玩游戏、听音乐、查阅资料等。其次,教师提问:上网有坏处吗?学生会想到过度上网会影响学习;在网络中容易泄露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浏览不良网站会影响身心健康;等等。最后,教师将学生带到学校的电脑室,让他们自由使用网络并表达自己对文明上网的观点,在实践中提升对自我的认识。学生发现,有人在社交平台上言语攻击他人,他们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同样,他们在一些留言区也发现了一些以游客身份留言的不良言论,这些都是学生在上网过程中真实遇到的问题。随后,学生在制定的上网规则中又进行了补充。可见,学生的判断力来自教师的点拨,同时也来自亲身实践。

三、培养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自身素养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让学生能将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加以应用,让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知与行相结合。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容易将认知与应用割裂开来,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无法在生活中得到应用,这样就容易造成学生虽然学习了许多相关的知识,但却不能生成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融入生活案例,在深化认知的同时,也让学生的应用能力得以提升。

例如,一名无座乘客强行霸占他人座位,态度蛮横,还辱骂其他乘客和列车工作人员。你认为这样的“霸座”行为对社会有怎样的危害?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周围也会存在这样的现象,他们可能会对这样的人嗤之以鼻,但并没有认真思考过这种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对此,学生要站在社会舆论与法律的高度对这种行为进行再思考。换言之,学生要将教材中的知识与具体情境对接起来,用教材中的理论去评判真实的生活事件。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学生会有自己的思考。学生认为,“霸座”的行为导致买到坐票的乘客没有位子可坐,这是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同时这样的行为也会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可见,教师要尽量创设机会让学生应用教材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能力生长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在教学设计上要对接学生的认知状况,注重加深学生的体验与感悟,促使学生形成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鑫玲.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D]. 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0.

[2]陈晓晨. 巧设情境,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低年段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究[J]. 思想政治课研究,2020(3).

[3]吕锋. 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侧重点[J]. 新课程(中),2018(12).

[4]居晓锋. 刍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J]. 考试周刊,2019(43).26B72F93-9BBD-4852-914D-39F60016E475

猜你喜欢
判断能力分析能力英语能力
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
论如何提高小学英语阅读
初中历史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浅谈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分析能力的提高
论初中数学教师对学生解题错误的分析能力
再识“千变魔女”
简谈英语原著阅读对英语专业学习的重要性
如何提升财务会计的职业判断能力
应用技术转型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新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