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水别墅”分析中国现代别墅的设计

2022-06-08 01:57李懋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赖特别墅流水

李懋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 淮南 232000

20世纪以来,国际主义风格和现代主义风格在世界范围内的蔚然流行,世界建筑呈现出大规模工业机械化的特点,这使得世界各地的建筑趋于相似,使原有的建筑民族性逐渐消失。针对这一情况,许多建筑设计家开始尝试将国家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中,而赖特的流水别墅就是这一尝试的伟大实践[1]。

长期以来,我国国内的建筑设计师一直强调对西方建筑设计理念的学习和模仿,在材料、装饰、技术等方面亦步亦趋,然而很多情况下这些做法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影响了我国设计出具有民族风情和民族特性的别墅建筑。因此,新时期我国的别墅设计应当从一个新的角度出发,寻找新的设计理念,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设计理念,不断挖掘传统建筑文化精髓,而不是将传统文化仅仅作为一种装饰符号应用到别墅设计中。因此笔者认为,将弗兰克.赖特的流水别墅设计理念与新时期我国的别墅设计相结合,可以为当代中国的建筑设计提供新的思路[2]。

1 流水别墅出现的社会历史背景

赖特是现代主义设计大师中少有的热爱使用石材的,这种偏好赋予了他的建筑更多自然的灵性。参与流水别墅施工的施工人员曾经说过,他们从没锯开过单块的石头,只是用撬棍和槌棒直接把它们从地底下挖出来。因此在今天,人们仍旧能够在流水别墅中体会到建筑本身那种基岩一般的感觉[3]。

时至今日,无论来访者来自于哪一种文化背景,都能有效“解码”赖特流水别墅的文化内涵,因为这一建筑本身隐喻的是人们都生活其中的大自然。

流水别墅本身的山水交融特点,使其本身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并且具有一种美的隐喻,而每个别墅的参观者都能够懂得隐喻的内容,那就是自然的美,既人类演化繁衍过程中对宜居环境自然的好感。(如图1)因此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流水别墅的美是自然的、原始的,亦是经久不衰的:赖特在他的公寓设计中阐述了“有机住宅”的理念,既空间是建筑的基础;强调所用材料的特点与平面逻辑,注重建筑本身的塑性和韧性,实现各建筑要素的和谐统一[4]。

图1 赖特式流水别墅

在时代背景上,流水别墅给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人以全新的憧憬,并成为了美国后世住宅新的典范。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让美国民众对城市及商业、工业大为失望,转向自然、传统成为了这一时期新的热点。流水别墅虽然是富商的住宅,但是其本身亲近自然的风格并没有显现出富贵人家的架子。因此流水别墅是当时的美国人所能想象的最不平凡的住宅,但是却有可能出现在每个人的后院(如图2),这也使得流水别墅成为了大规模兴建的低造价住房的原型[5]。

图2 参照流水别墅的设计作品

2 流水别墅的设计理念

2.1 流水别墅设计理念的形成

赖特流水别墅的成功与其自身超前的设计理念息息相关,而这一理念又是在他成长过程中形成的。

赖特出生在美国威斯康星州,那里有一片草原。赖特的父母双方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因此赖特在孩提时代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赖特 11 岁时,他在叔叔家的牧场上由母亲抚养长大。这些童年与自然景观的经历深深地影响了赖特后来对建筑设计规律的理解。在赖特求学时期,他就与著名的现代设计大师路易斯.沙利文结识,并成为了他的弟子。有机建筑理论最早由芝加哥学派代表路易斯.沙利文提出。作为一名教师,沙利文为赖特实践有机建筑设计提供了大量实践机会。

赖特在沙利文旗下学习时,着重对于日本建筑的风格进行了学习与研究,在此基础上将这种东方建筑风格与他个人的建筑理解相结合,并在设计实践中不断改良与创新,最终发展出越来越成熟的有机建筑设计理念。

2.2 流水别墅建筑思想的具体实践

流水别墅是有机建筑的典型代表,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机建筑是一种建筑哲学,它代表着建筑作为有机体及其元素、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结合,促进自然环境与人的和谐共处[6]。

作为一种有机的建筑风格,流水线别墅本身就是现代主义的一个分支,也是赖特在别墅设计中大胆运用新技术和工业材料的一个原因。流水线别墅简约,设计摒弃烦人的装饰,坚持形式简单、耐腐蚀的基本原则,强调功能性、高度合理性和系统性,突出建筑色彩和环境,从环境中提取建筑涂料,注重建筑材料性质与建筑精神原则的统一与统一(如图3)。

图3 与自然环境背景融为一体的流水别墅

3 流水别墅与中国现代别墅设计融合的可能性

3.1 建筑选址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设计原则是对中国古代园艺实践的简洁表述。遵循“天道”的原则,我国古代园林设计不是简单的添加山、水、植物、亭台等元素,而是创造一种源于自然、融合于自然的有机设计,园林住宅本身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真实表现。正是基于同样的理由,赖特根据自己的有机建筑理论,建造了一座悬崖顶、瀑布背靠的建筑,居住区叠放在别墅的顶部(如图4所示)。如果将别墅放在地面上,有自来水,充分考虑自然地理环境,因地制宜,是“道法自然”原则的直接体现。

图4 背靠悬崖的流水别墅

3.2 建筑外部形态

从建筑的外形和整个建筑的结构来看,流水别墅由水平和垂直穿插的几何体组成,模仿自然形态。这种张力导致水平伸展的地板、长廊、小径、车道、阳台和脚手架沿着各自的方向在山林之间展开。在保持每个空间秩序的同时,别墅的露天平台是一个交织在一起的一个夸张的形状,反映了丘陵地形雕刻的悬崖。在建筑的外部,周围的岩石、树木和瀑布都融入了建筑的主体(见图5)。至于听觉,小溪在深渊形成的峭壁之间奔流,山中林间风草的沙沙声,高处深林中鸟兽的嘶鸣,宛如一位音乐大师。演奏大自然的交响乐。流水别墅的户外区域在视觉和听觉下“借用”了自然元素,给人一种凝固的音乐感和永恒的旋律感。

图5 和谐优美的流水别墅

3.3 建筑内部空间设计

在设计流水别墅的内部时,赖特明智地选择了新的建筑材料,将流水别墅的内部划分为独立的区域,每个区域的空间都可以自由流动和相互交流,与室外空间相呼应,增强了室内外空间的和谐度。例如,室内外空间以玻璃材质分隔,巧妙借用自然光,使室内随着明暗交替不断变化。室内也透过玻璃受到四季阴天的影响,巧妙地借用四季和大自然的阴晴沧桑,融入室内之美。室内石地板借用室外流水的感觉,采用不规则的曲线造型来表现流水。当光线照进房间时,给人一种闪烁的光感。室内客厅的壁炉借用了原山中存在的石头,炉墙由粗糙的碎石砌成;室内门窗采用横向和纵向设计,给人一种简单的蒙德里安式的形式,有别于粗犷的砖石,石墙给人的感觉是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艺术美感。

图6 流水别墅的内部空间设计

3.4 建筑材料使用

赖特正是通过合理选择建筑材料,以流水别墅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现代建筑的看法,努力向自然学习并最终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流水别墅突破了传统对建筑材料的限制,更加注重材料的本质表达和地方诉求。赖特曾经说过:“一座建筑应该看起来像是从那里生长出来的,并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在设计落水别墅时,赖特将天然材料引入室内和室外空间,使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以建筑材料为媒介,巧妙地将自然与建筑融为一体。

4 “流水别墅”对中国现代别墅设计的借鉴影响

4.1 合理使用自然材料

赖特流水别墅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毫无掩饰的表现出赖特本人对于石材和木材等天然材料的喜爱。这也是他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最直观表现,与此同时也更真实地反映了设计者本人“道法自然”的设计理念。从别墅的质感和色彩来看,赖特在他的建筑柱子设计中广泛使用砂岩,砂岩的横向扩展和柱子的纵向扩展,营造出层层叠叠的感觉,反映出周围群山的走向,而在设计室内设计时,赖特还使用了木材这种天然的装饰材料。赖特喜欢木材作为一种可以带来温暖的材料,他强调对木材进行绘画和抛光可以保持材料的自然性,并能够有效防止损坏木结构。这对于我们的启示是,设计人员在设计别墅内部结构时,通过合理使用暖色调的木制家具或包裹舒适的织物,就可以有效营造与室内冰冷石材相得益彰的心理温暖。

4.2 适当使用人工材料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种有机的建筑风格,流水线别墅本身就是现代风格的一个分支,赖特大胆地在设计中引入了新技术和工业材料,在设计中正确地嵌入了玻璃、钢和混凝土,例如透明度良好的玻璃使建筑物能够从周围环境中隐藏起来。因此,赖特在落水别墅的设计中充分利用了玻璃的特性,将落地窗包裹在红色金属窗框中,打破了室内外的联系,将外部背景引入室内。这给予我们的启发是,通过合理利用人造材料的特性来拓展视野和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交流,就能够更好地达到景观的触感境界。

5 结束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建筑的民族特性正在逐渐消失,城市中完全一样的建筑层出不穷,人与自然与建筑的关系变得极为不协调。本文从“道法自然”的角度分析流水别墅,从以下几点来提高中国现代建筑设计思路。首先是,中国的现代建筑是以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因此建筑师们对建筑周围的地形、植物、水和照明元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无论是地理因素还是经济因素,作为个人发展的基础。此外,由于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主要使用地理材料,尤其是土石方材料、木材和石材、粘土等材料,建筑设计人员通过合理利用这些材料,可以创造出具有强烈地域文化特色并与环境融为一体的建筑,成为现代建筑最具个性化和民族性的设计方法之一。考虑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笔者认为新时代的建筑设计人员通过合理借鉴流水别墅理念,从东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文化出发,寻找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出路,是非常可行的。

猜你喜欢
赖特别墅流水
别墅里的暗影
景观别墅
傣家跟着流水走
SOPHIA别墅
流水
又到乡间
流水有心
邻家球星
世界
前身寄予流水,几世修到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