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泥企业如何做好出厂水泥的质量管理

2022-06-08 01:57沈治国赵磊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出厂水泥管理人员

沈治国 赵磊

焦作千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 焦作 454100

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脚步逐渐加快的前提下,水泥企业开始重视出厂水泥质量控制,保证企业内部质量检测标准不断提高,同时也满足不同用户对水泥质量的需要,从而达到国家相关标准,促进企业在新时期下的稳步发展[1]。水泥企业还带着前瞻性思维对自身发展需要进行深入分析,结合用户质量与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等情况,运用先进技术与理念,使用高水平质量检验设备,增强质量管理意识,从而将出厂水泥质量做到全面把控,将水泥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扩大化,满足水泥企业在竞争环境中持续发展的需要。为此,水泥企业必须做好出厂水泥质量管理,旨在提高各类建筑整体质量,为社会稳步发展带来有力的推动。

1 做好出厂水泥质量管理的重要价值

水泥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意识到出厂水泥质量管理环节是水泥制作全过程的最终环节,是最重要的收尾工作,更是对之前各环节工作质量进行全面检验的关键所在[2]。水泥企业对出厂水泥质量必须进行严格与细致的检验,才能检验水泥企业实际制造能力,不仅是对用户负责,也会为企业持续发展带来保障,避免用户因水泥质量不达标而造成水泥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受损,保证企业形象不会被破坏,更会减少客户流失的情况发展。因此,出厂水泥质量的检验与管理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快速准确的完成水泥产品的补充,也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客户真实需要。在此基础上,出厂水泥质量管理可以对企业内部水泥生产水平的提升做到检验,对生产过程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进行逐一解决,减少企业风险因素,提高水泥企业整体制造能力,在最大限度上不断增强水泥企业水泥企业社会竞争力[3]。可见,对出厂水泥质量管理措施的探索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可以推动水泥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还能从根本上保证建筑使用安全性与整体质量。

2 水泥企业出厂水泥质量控制现状

2.1 管理团队素质有待提升

出厂水泥管理团队是把控出厂水泥质量的最后关卡,但管理团队整体素质不高,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足,不能灵活运用管理手段,从而无法更好地应对管理工作中所遇突发问题,缺少风险应对能力[4]。部分出厂水泥管理工作人员质量控制水平不高,而且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整体责任心不强,特别是管理经验不够丰富,就会出现一系列管理问题,影响出厂水泥的质量。例如,部分工作人员未能带着责任心参与日常工作,同时管理经验不足,在遇到突发问题时可能无法进行科学处理。

2.2 整体重视程度略显不足

在出厂水泥质量管理环节,企业领导层与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决定着整体管理质量,也是企业实现稳步发展的重中之重[5]。正常来讲,优质水泥产品质量是企业获得良好竞争力的有力保证,不仅可以吸引不同客户,也能够增强水泥企业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但部分水泥企业只关注成本控制,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未能重视出厂水泥质量管理,使得部分出厂水泥质量达不到国家相关标准。还有部分水泥企业重视水泥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却在出厂环节忽略水泥质量控制,导致一些出厂水泥质量存在安全隐患,不仅无法保证建筑物的质量,也会危害到企业社会形象,减少企业经济效益。

3 水泥企业做好出厂水泥质量管理措施

3.1 深化思想认识,重视出厂水泥质量管理

近几年,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我国水泥企业放眼未来,紧抓绿色转型机遇,从而走入节能减排的持续发展道路,运用独特方法诠释水泥企业绿色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6]。目前,我国各大水泥企业已较为重视出厂水泥质量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不仅快速组建起专业性的实验室,还调配专业人员参与出厂水泥质量检测工作,而且也对企业水泥质量管理规程进行针对性优化与完善,保证水泥管理生产质量得到持续性提升。水泥企业还从多角度考虑,提高出厂环节水泥质量的整体管理,缩短自身与其他企业之间存在的差距,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时期用户真实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达到国家相关质量管理标准,更是将生产成本有效降低,树立起水泥企业的全新形象,有利于企业社会效益的扩大化。因此,在水泥生产全过程中,企业核心管理层必须总揽全局,重视出厂环节的水泥质量管理工作,秉持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保证出厂水泥质量与企业内部质量各项指标相契合。例如,水泥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选择煤粉研磨技术,从水泥生产品质及精细化管理入手,通过系统规划来开启新生产技术发展新篇章,不仅节能减排,还能保证出厂水泥的最终质量。水泥企业从新生产线生料率值选择入手,优化原料调查与生料试烧,保证水泥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稳定性。水泥企业选用有效研磨技术,保证O2<10%,同时CO<0.05%,温度低于80℃,从而实现系统优化,降低生产本成,将颗粒分布情况不断改善,提高出厂水泥整体的质量。除此之外,水泥企业还应考虑选出企业代表,使之走入出厂水泥质量管理部门,从而对出厂水泥的情况做到及时把控,通过入驻管理部门的方式对出厂水泥质量管理情况与工作落实效果做到详细了解,根据目前存在问题对管理策略进行针对性优化,掌握岗位最新数据,有利于质量管理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3.2 提高团队素质,加大整体培训力度

管理团队是出厂水泥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所在,水泥企业必须带着前瞻性思维重视团队整体素质不断提升,才能跟上时代前行脚步,从而保证出厂水泥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因此,水泥企业必须重视水泥生产全过程,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得管理人员可以带着前瞻性思维参与各项管理工作,做好出厂水泥质量的高质量管理。具体而言,一是水泥企业需要提高管理团队全员的责任心。管理人员将带着强烈责任心去完成每一项出厂水泥检验与质量管理,寻找到出厂水泥质量的不足,也可以更好地应对水泥企业发展中所遇的各种风险,有能力承受与产品质量相关的压力。例如,管理人员主动将企业产品也市场上同业品牌水泥质量进行对比,寻找到自身不足,在取长补短方式下不断改进,最终将客户满意度不断提升。管理人员根据每个品牌水泥样品12个月单一因子品质指标数据计算结果来掌握变异系数,了解标准差与平均值。若每项变异系数越小,表示水泥稳定性好(如表1所示)。

表1 水泥同行业品质对比情况表

二是培养奉献与吃苦精神,保证管理人员能够在流水生产线的工作方式下不怕苦,才能在艰苦生产环境中完成出厂水泥质量管理。三是提高管理素质,水泥企业必须从水泥生产特点入手,运用精细化管理,使得管理人员能够了解水泥生产工艺,同时熟悉质量控制要求与特点,从而实现工作经验不断的积累,不仅可以提高质量管理整体效率,也能够保证出厂水泥的最终质量。

3.3 明确内控指标,完善出厂水泥管理程序

为提高出厂水泥的适应性与规范性,水泥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对用户需求深入分析,明确各时期的出厂水泥内控质量标准。那么,管理人员会根据各项质量指标来完成后续各阶段出厂水泥管理工作,从而使得本企业生产的水泥产品实物质量得到不断提高,也使得水泥产品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在对内控指标进行制定时,水泥企业需要结合管理规程当中的相关规定,根据生产特点与过程,分析用户需求与竞争企业产品质量,保证制定与本企业发展需要相关的出厂水泥内控指标。在此基础上,水泥企业还必须对出厂水泥管理确认程度进行对针性优化,保证合格率能够达到100%,从根本上将出厂水泥整体质量做到极大程度提升。水泥企业管理人员一方面从管理职责标注入手,另一方面明确水泥出厂的判定依据。若是遇到管理人员不在的情况下,相关授权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标识完成产品验证与科学判定,从而能够在严格检验下签发合格的水泥出厂通知单,凸显出出厂水泥管理确认程度的合理性与标准性。

3.4 加强部门沟通,提高出厂水泥合格率

在出厂水泥质量管理工作的大力开展中,水泥生产管理人员为了能够在下班时间了解与监测水泥生产全过程的实际情况,必须加强自身与水泥生产环节中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树立起共同的管理目标,从根本上将水泥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做到极大程度减少[7]。在遇到异常情况时,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指导工作人员运用针对性解决措施,将异常问题做到快速解决,减少水泥企业可能遭受的经济损失,避免问题持续扩大化。除此之外,水泥企业还应秉承超前控制原则,更好地开展出厂水泥质量管理各项工作。在具体生产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需要从水泥制作的原材料入手,加强对半成品材料的严格监管,及时检测水泥制造各环节所需的各类施工材料,减少不合格产品出现概率,将出厂水泥产品整体质量有效提升。水泥企业需要做好对原材料的调查,掌握生料所具有的化学性质,完成生产品质系统规划,实现全过程管理,以此确保各阶段水泥出厂最终质量。水泥企业还应储备足够水泥,因为出磨水泥检验环节需要足够的检验时间,而水泥储备所具有的富裕性可以满足检验要求,从而减少出厂水泥漏检问题的出现。例如,水泥企业水泥量较为丰富时,将不会出现出磨水泥上入下出的问题,也能够规避未获得准确检验结果时便让水泥出厂的严重问题。那么,各水泥企业必须对水泥储备做到重视,明白只有水泥储备量足够,检验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从而将检验工作整体效率做到极大程度提高,更是将水泥质量漏检等问题的发生几率有效减少,有利于将企业经济效益扩大化。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水泥企业必须做好水泥的储备,基于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确保检验工作可以逐步进行,在统筹管理方式下将出厂水泥合格率有效提高。

3.5 做好数据检验,保证出厂水泥质量

在水泥生产的全过程中,水泥企业若想保证出厂水泥能够与国家标准相契合,同时满足用户实际施工需求,必须重视各生产环节水泥检测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水泥企业需要保证水泥生产检验环节数据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关注数据检验工作。那么,首先需要管理人员重视水泥生产环节的检验工作,要求化验室工作人员选用抽查方式对比与分析水泥质检的检测数据,通过深入分析与整合找到检测数据当中的问题,根据可疑数据来寻找问题的根源,制定针对性的应用方案。其次,工作人员需要从试验环境入手,检查工作环境、检验设备等内容,保证检验人员的各项操作与工作要求相一致,减少工作误差,也能保证各阶段检验数据具有极强的准确性。最后,工作人员考虑影响检验数据准确性的各类因素,从根本上减少多元因素给检验工作带来的不良影响和检验失误出现可能性,不会因不良因素影响而出现误判,将出厂水泥质量管理工作水平逐步提高。例如,在检验数据出现可疑时,检验人员必须及时做好样品留存工作,对其进行再次检验,减少因检验失误而误判产品质量的问题,使得水泥生产检验数据具有极高准确性,也让检验工作更加可靠。除此之外,水泥企业还应掌握好水泥产品信用情况,重视售后技术服务工作的高效开展,结合用户反馈情况,对实物质量进行分析并及时纠正不足,保证水泥产品整体质量。水泥企业还应在精心控制方式下,以经济效益扩大化为中心,基于产品内控质量指标完成生产控制指标科学明确,为数据检验工作大力开展带来有力帮助,从而提高出厂水泥整体质量。因此,生产控制指标的确定必须具有合理性与科学性,尽可能为水泥企业各阶段发展带来推动,将水泥生产成本做到全面降低,在扩大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求将企业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提升。

4 结束语

出厂水泥质量的控制是水泥企业取得最大化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更是提高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真实需求,从而增强企业社会竞争实力。因此,各部门必须带着危机意识与合作精神,加强工作中的沟通,深化质量管理意识,提高出厂水泥质量管理重视程度,从而保证各时期出厂水泥质量,降低新时期下企业生产总成本,将水泥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扩大化。

猜你喜欢
出厂水泥管理人员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素质现状提升探讨
高效水泥磨开路系统的改造
别让“出厂”成“出场”
拖拉机报废的技术条件
我所理解的生活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天价水泥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