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STEM科学活动开展策略

2022-06-13 06:12白安颖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2年5期
关键词:花轿科学区域

白安颖

在开展科学活动时,教师应结合幼儿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从而不断创新幼儿科学活动的开展形式,进一步提高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STEM教育以幼儿为主体,重视加强幼儿的实践能力,在运用STEM教育开展幼儿科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科学地进行教学研究,从而制订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案,有效地推进STEM在教育幼儿科学活动中的开展。在实践研究过程中,我园通过运用STEM教学理念,总结了幼儿园STEM科学活动开展的具体措施。

一、 STEM教育特征分析

STEM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这四类学科的缩写,该教育理念要求将四种学科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而不是将其教育功能简单累加。教师需侧重将不同学科的目标进行融合,形成更为科学的学科教育体系。STEM教育的特征可表述为:对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处理;以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为教育目的;将解决问题作为教学的目标;侧重培养幼儿创新思维。

二、STEM教育理念下科学区域活动的开展

(一)科学区域活动目标制订

1.制订多元化的活动目标

STEM理念是对多个学科的知识与目标进行整合,结合幼儿的年龄和学习能力,在教学内容中融入科学、工程等学科内容,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基于STEM教育理念下科学区域活动的开展,教师需合理制定科学区域的实践目标,并对各方面的活动内容进行判断,是集体还是个体活动。此外,教师还需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具体需求,设置各种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目标,并对设置的目标进行细化和完善,对活动内容和实施流程进行反复推敲,保证活动的开展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2.把握目标,适度挑战

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教师要为幼儿设置更有挑战性、趣味性且符合区域活动实践意义的目标。教学目标的设置需要注意:第一,依据幼儿的年龄层次,储备的生活经验及不同时期的心理发展规律,科学融入知识内容;第二,需依据国家制定的指导纲要内容,针对幼儿的特征描述和发展目标,设置适合的阶段性目标;第三,需结合活动的载体特征逐渐渗透情感和能力发展,开展更有层次性的情感与能力培养活动;第四,需充分突出幼儿的核心功能。从目前幼儿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教师可具体依据幼儿的兴趣、认知水平制订适合的教学目标,从而让幼儿能够在科学目标的指导下有序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养。

(二)科学区域活动内容设计及研究开展

STEM教育区域活动的开展需充分突出幼儿的核心地位。基于项目的实践意义,教师让幼儿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幼儿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知识融合的探究,最终自主总结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对幼儿园科学区域的活动进行规划时,重点要保证活动程序的有序性,同时确保活动难度契合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提供的材料也需具有一定的结构性。

1.活动程序的有序性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所需探究的知识难以在规定区域和固定的时间内获取,教师需结合具体的活动内容,设置有序的活动程序,将探究活动细化为多个具有操作性的子任务,为幼儿搭建具有一定关联性的操作体系。对活动的程序进行规范设计,可保证幼儿在自主探索期间获得更大的空间,同时保证幼儿的探索活动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幼儿参与的探索活动不仅具有挑战性,还须具有可完成性,幼儿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形成新的认知与体验。

2.活动内容难度适中

实施科学探究活动时,教师设置的探究任务的难度需能够保证幼儿持续参与到活动中,也是幼儿能够顺利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保障。

如绘本剧《老鼠娶新娘》的规划,教师在组织幼儿参与游戏活动时,会结合绘本内容引导幼儿对新娘用的花轿进行探讨,主要探讨的问题是“制作可供乘坐的花轿”,制作花轿的材料有竹竿、布、图纸、KT板等。教师先带领幼儿讨论轿子的结构,依据搜集到的古代花轿的图片,形成花轿的初步设计样图,接着尝试用材料进行拼接。为了解决不同材料之间连接性的问题,教师和幼儿一起设置了STEM关联性任务:科学任务是掌握花轿的承重情况;工程任务是使用相关材料完成花轿的制作工序;数学任务是测量使用原料的长、宽、高等参数,并研究花轿的具体承重情况;技术任务是使用绳子量出花轿的高度值,完成花轿的初步搭建并固定。

各小组成员展示制作好的“花轿”,并请其他同伴扮演“坐轿人”或“抬轿人”。教师通过组织制作花轿的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轿子的选材、制作、原理。同时,在制作“花轿”的过程中,小组成员集体讨论,互助合作,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3.活动材料的结构性

区域活动中的材料可对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产生直接的影响,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自主性,还能辅助幼儿认知周围的事物。因此,教师需为幼儿提供生活化、操作性强,且契合教育目标的材料,推动幼儿形成主动探究的意识,让幼儿通过操作材料来总结相关的实践经验。

三、STEM教育理念下科學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

材料指导:在实施区域活动时,需突出幼儿的核心地位,在开展自主探索活动时,教师也需要为幼儿提供必要的启发和引导,通过投放层次性强的材料来保证幼儿能够按照预设的步骤,逐项完成既定的探索任务,从而获得相应的锻炼。

伙伴指导:伙伴指导是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和指导的过程,幼儿可基于能力和思维模式的差异互相帮助,促进探索活动的开展。在组织活动前,教师结合幼儿的认知能力划分小组,并对各小组设置相同的任务目标,让同伴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与式指导:在开展科学区域活动时,教师需以参与者的身份为幼儿提供隐性的启发与引导。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进入游戏,与幼儿一起讨论、探索活动,更方便教师及时掌握幼儿的思想变化情况,在关键环节为幼儿提供指导,使游戏的开展获得更理想的效果。

结合幼儿园科学活动,我园全面探索了运用STEM开展科学活动的有效途径。作为新时期的幼儿教师,应提高教学水平,不断丰富STEM教学模式,构建更加高效的幼儿科学活动课堂,提高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为幼儿综合水平的提高提供有效保证。8A6B108D-B1F9-4641-9FD6-BD032BA3EDEA

猜你喜欢
花轿科学区域
抬“花轿”,一下下
大红花轿承吉祥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分区域
科学拔牙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请勿上错花轿嫁错郎——表原因的“以”字用法辨析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