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走弯路”

2022-06-14 01:27冰宇奇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5期
关键词:走弯路弯路自卑

收到宇轩的第一条留言是:“我吃不了苦,但是我就想要很多钱。”

第二条留言是:“我不快乐,什么都做不成。”

第三条留言是:“你们都来干涉我,都告诉我要这样那样。”

看上去,这是个不太优秀的孩子,内心自卑,父母也很严苛。真实情况却是:他在大学的时候是学校学生会干部,工作后的待遇在同龄人中也较好。可是他觉得这一切远远没有达到他的预期。他的理想状态是做什么学什么,一学就会,一做就优秀。

如果达不到目标,他就会反复发消息给我:这条路是对的吗?这是正确的道路吗?我一定要走正确的道路。不能多一分的付出,不能多一米的弯路,但是天下有这样的路吗?宇轩从小就被灌输要走一条正确的直路的思想,这让他遇到了巨大的认知障碍。

山川与大河,绵延起伏,蜿蜒曲折。你有见过一条直路上山,一条河直流入海的吗?曲折是自然给予我们的基本规律,曲折可以带给我们快乐,而人最大的快乐是用智慧克服和征服困难的过程。当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时候,看到那些蜿蜒的小路和你爬上来的痕迹,只有你知道,在这个过程中,你有多少次疲惫,又有多少次坚持,你是如何给自己加油打气的,你又是如何想办法找到一条条攀爬的小路的。你找到了如何激励自己的方式,你找到了如何解决困难的方法,这一切都记录在这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

即便如此,家长仍然会不由自主地让孩子去走一条“坦途”。一是因为我们自己披荆斩棘实现了自己心中的梦想,回头一望,这一路太苦了,“孩子,爸爸妈妈希望你轻松点,来,我们给你铺一条直溜溜的金光大道”;二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实现心中的梦想,回头一望,估计是弯路走多了,“孩子,你要想成功,都要避开这些雷区,来,走爸爸妈妈给你指的康庄大道”。

但是,没有那些弯路,让孩子驾驭生活游刃有余,孩子怎么可能轻松应对突如其来的困难,缺少几个弯路,有些本领就没有学到,又怎么可能到达心中的梦想。不走弯路,没有体验,会造成认知缺陷;不走弯路,没有心理意志力,会造成临阵脱逃;不走弯路,没有解决困难的能力,会本能地逃避责任。不走弯路是我们认知上的一个理想状态,却与自然规律相违背,与我们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理想相违背,最后,带给孩子的不是幸福与快乐,而是自卑与厌弃。

宇轩上了高中之后,家境得到极大改善。父母几乎百分百地满足他的愿望,但是他却从这个时候开始生病。过分纵容和满足并不会给人轻松和幸福感,而会让孩子对周围的事物丧失兴趣。哪怕他找的工作单位特别好,可是他仍然不满意。不满意只是借口,重点是天上“白掉的午餐”让人内心不安宁。这一系列的操作突破了人的内在心理平衡。付出与得到的平衡,也是自然给我们的法则。春种秋收,亘古不变。

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弹吉他,手指上都结茧了,我觉得按弦肯定很痛,可是小女孩并不这样认为,她反而觉得自己能弹能唱,可开心了。不让孩子受苦是不可能的,所有的枯燥练习都苦,所有的心理成长都苦,所有的跨越困难都苦。父母想尽办法都不可避免孩子的苦,是主动吃苦还是被动受苦呢?

让孩子走弯路并非主动吃苦,这是尊重孩子的表现。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要务。更重要的是尊重规律,让孩子按照人的正常成长轨迹长大。

究竟要给孩子怎样的教育,需要我们因地制宜地去思考。

責任编辑/周小益

冰宇奇

教育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师资),中国教育电视台特邀心理咨询师,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十三五”重大课题《家校共育的政府职能与对策研究》研究工作,现任中国教育战略发展协会教育教学创新专委会重大课题研究员,长期从事家庭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案例征集邮箱:18371717788@163.com

猜你喜欢
走弯路弯路自卑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画与理
不妨走走弯路
别在亲子阅读上走弯路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走点“弯路”并非坏事
弯路
弯路
自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