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山东省桑蚕干茧质量分析报告

2022-06-14 11:00陈浩杨磊马翠国琳琳高明辉
中国纤检 2022年5期
关键词:干茧茧丝桑蚕

文/陈浩 杨磊 马翠 国琳琳 高明辉

为加强对茧丝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和促进茧丝产品质量的提高,我国自2007年开始推行桑蚕干茧公证检验工作。为调研茧丝绸全产业链条发展现状和构建茧丝监测工作体系,2020年起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在部分省份开展了茧丝质量监测试点工作。本文通过汇总山东省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和泰安市纤维检验所2021年度桑蚕干茧公证检验数据和蚕茧生丝质量监测数据,对产地为山东省的桑蚕干茧质量进行分析,并指出了在质量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建议措施。

1 基本情况

2021年度经公证检验和质量监测的桑蚕干茧共计2660吨,同比2020年减少40吨。产地分别包括淄博、潍坊、泰安、日照、临沂、菏泽等6个地市,地市数量同比持平。蚕茧共包括春茧、夏茧、秋茧、中秋茧、晚秋茧等5个茧期,茧期数量同比持平。蚕茧共分为华康3号、雄蚕、华康2号、苏豪×钟晔等4个品种,品种数量同比减少1个。

2 质量情况

2.1 全省桑蚕干茧质量

2.1.1 全省桑蚕干茧质量情况

2021年度山东省桑蚕干茧平均质量标志为35A35TCⅢ,其中在质量标志的组成指标中,基本级平均值为3.3级,洁净平均值为94.56分(分级分型表示为5A),毛茧出丝率平均值为35.29%(分级分型表示为35),解舒丝长平均值为829.2m(分级分型表示为TC),万米吊糙平均值为5.0次(分级分型表示为Ⅲ);其他的主要质量指标中,解舒率平均值为75.78%,上车茧率平均值为85.14%,清洁平均值为99.3分,茧丝长平均值分别为1092.2m。

2.1.2 全省桑蚕干茧质量同比情况

与2020年的35A3677Ⅲ相比,综合质量基本持平。在各主要的质量指标中,质量提升的主要指标分别为洁净、解舒丝长、万米吊糙、解舒率、清洁、茧丝长,上述指标同比质量分别提升0.03分、55.2m、0.3次、3.99个百分点、0.8分、14.1m;同比质量下降的主要指标分别为基本级、毛茧出丝率、上车茧率,上述指标同比质量分别下降0.1级、0.63个百分点、0.85个百分点。全省桑蚕干茧质量情况和质量同比情况见表1。

表1 全省桑蚕干茧质量情况和质量同比情况

2.2 各地市桑蚕干茧质量

2.2.1 各主要地市桑蚕干茧质量情况

2.2.1.1 综合质量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地市

在主要的地市中,综合质量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为日照、泰安,其平均质量标志分别为35A36TCⅢ、35A37TCⅢ;其中:日照市基本级、洁净、毛茧出丝率、解舒率、上车茧率、清洁等指标质量分别优于全省平均水平0.2级、0.16分、1.04个百分点、0.39个百分点、1.27个百分点、0.2分,万米吊糙指标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解舒丝长、茧丝长等指标分别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1.5m、18.3m;泰安市基本级、毛茧出丝率、解舒丝长、万米吊糙、解舒率、上车茧率、茧丝长等指标质量分别优于全省平均水平0.3级、2.11个百分点、122.2米、0.2次、3.91个百分点、4.58个百分点、101.5m,洁净、清洁等指标质量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02分、0.5分。

2.2.1.2 综合质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地市

综合质量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地市为菏泽、临沂,其质量标志分别为45A3378Ⅲ、45A3172Ⅲ。其中:菏泽市除解舒率、清洁指标分别优于全省平均水平0.27个百分点、0.1分外,基本级、洁净、毛茧出丝率、解舒丝长、万米吊糙、上车茧率、茧丝长的等指标质量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5级、0.46分、2.48个百分点、40.8m、0.4次、2.18个百分点、53.8m;临沂市除清洁指标优于全省0.1分外,基本级、洁净、毛茧出丝率、解舒丝长、万米吊糙、解舒率、上车茧率、茧丝长指标质量分别低于全省0.7级、0.26分、4.75个百分点、101.8m、0.2次、5.69个百分点、8.15个百分点、56.8m。

各主要地市桑蚕干茧质量情况见图1、图2。

图1 山东省各主要地市桑蚕干茧示意图-1

图2 山东省各主要地市桑蚕干茧示意图-2

2.2.2 各主要地市桑蚕干茧质量同比情况

2.2.2.1 综合质量同比提升的地市

同比2020年,综合质量稍有提升的地市为泰安市、临沂市。其中:泰安市洁净、毛茧出丝率、上车茧率、清洁、茧丝长等指标同比质量分别提升0.28分、1.26个百分点、4.66个百分点、0.1分、9.5米,万米吊糙同比持平,基本级、解舒丝长、解舒率等指标同比质量分别降低0.3级、30.6米、3.23个百分点;临沂市基本级、洁净、解舒丝长、万米吊糙、清洁、茧丝长等指标同比质量分别提升0.1级、0.16分、25.1m、1.5次、1.8分、49.4m,毛茧出丝率、解舒率、上车茧率等指标同比质量分别降低2.18个百分点、1.26个百分点、6.05个百分点。

2.2.2.2 综合质量同比持平的地市

综合质量同比基本持平的地市为日照市。其中:在各主要的质量指标中,解舒丝长、解舒率、清洁、茧丝长等指标同比质量分别提升88.9m、7.85个百分点、0.7分、1.7m,基本级、万米吊糙等指标同比质量持平,洁净、毛茧出丝率、上车茧率等指标同比质量分别降低0.16分、0.94个百分点、1.86个百分点。

2.2.2.3 综合质量同比下降的地市

综合质量同比稍有下降的地市为菏泽市。其中:在各主要的质量指标中,洁净、上车茧率、清洁等指标同比质量分别提升0.52分、3.22个百分点、1.3分,基本级、毛茧出丝率、解舒丝长、万米吊糙、解舒率、茧丝长等指标同比质量分别降低0.7级、1.47个百分点、106.9m、0.7次、4.62个百分点、71.5m。

各主要地市桑蚕干茧质量同比情况见图3。

图3 山东省各主要地市桑蚕干茧质量同比示意图

2.3 各茧期桑蚕干茧质量

2.3.1 各主要茧期桑蚕干茧质量情况

2.3.1.1 综合质量优于全年的茧期

在各主要的茧期中,综合质量优于全年平均水平的茧期为春季,其平均质量标志为35A37TCⅢ。在各主要的质量指标中,基本级、洁净、毛茧出丝率、解舒丝长、万米吊糙、解舒率、上车茧率、茧丝长等指标质量均优于全年平均值,上述指标分别优于全省平均值0.2分、0.15个百分点、1.67个百分点、56.6m、0.2次、1.19个百分点、0.21个百分点、0.1分、57.2m。

2.3.1.2 综合质量与全年持平的茧期

综合质量与全年平均水平基本持平的茧期为夏茧、晚秋茧,其平均质量标志分别为34A35TCⅢ、35A3578Ⅲ。其中:夏茧的解舒丝长、万米吊糙、解舒率、上车茧率、茧丝长等指标质量分别优于全省平均水平39.8m、0.6次、0.78个百分点、0.48个百分点、43.1m,基本级指标与全年平均水平持平,洁净、毛茧出丝率、清洁等指标质量分别低于全省平均值0.65分、0.07个百分点、0.1分;晚秋茧的基本级、洁净、解舒率、上车茧率等指标质量分别优于全年平均水平0.1级、0.08个百分点、1.87个百分点、2.36个百分点,毛茧出丝率、解舒丝长、万米吊糙、清洁、茧丝长等指标质量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69个百分点、48.8m、0.3次、0.1分、87.3m。

2.3.1.3 综合质量低于全年的茧期

综合质量低于全年平均水平的茧期为秋茧,其平均质量标志为45A3370Ⅲ。在各主要的质量指标中,除洁净、清洁等指标分别优于全年平均水平0.30分、0.1分外,基本级、毛茧出丝率、解舒丝长、万米吊糙、解舒率、上车茧率、茧丝长等指标质量分别低于全年平均水平0.4级、2.80个百分点、127.5m、0.8次、4.99个百分点、2.88个百分点、99.9m。

各主要茧期桑蚕干茧质量情况见图4、图5。

图4 山东省各主要茧期桑蚕干茧质量示意图-1

图5 山东省各主要茧期桑蚕干茧质量示意图-2

2.3.2 各主要茧期桑蚕干茧质量同比情况

2.3.2.1 综合质量同比提升的茧期

同比2020年,综合质量提升的茧期为春茧。在各主要的质量指标中,基本级、洁净、毛茧出丝率、解舒丝长、万米吊糙、解舒率、清洁、茧丝长等指标质量分别优于全年平均水平0.2级、0.67分、0.66个百分点、108.9m、0.6次、7.94个百分点、1.3分、22.4m,上车茧率指标同比质量降低0.05个百分点。

2.3.2.2 综合质量同比持平的茧期

综合质量同比基本持平的茧期为夏茧、秋茧。在各主要的质量指标中,夏茧的解舒丝长、万米吊糙、解舒率、清洁、茧丝长等指标质量同比分别提升12.6m、0.1次、0.54个百分点、0.4分、10.0m。基本级、洁净、毛茧出丝率、上车茧率等指标质量同比分别降低0.3级、0.87分、2.66个百分点、5.80个百分点;秋茧的解舒丝长、解舒率、清洁、茧丝长等指标质量同比分别提升28.7m 、0.19个百分点、0.4分、38.8m,基本级、洁净、毛茧出丝率、万米吊糙、上车茧率等指标质量同比分别降低0.3级、0.38分、2.11个百分点、0.1次、2.75个百分点;

2.3.2.3 综合质量同比降低的茧期

综合质量同比稍有降低的茧期为晚秋茧。在各主要的质量指标中,除上车茧率、清洁等指标质量同比分别提升0.73个百分点、0.4分外,基本级、洁净、毛茧出丝率、解舒丝长、万米吊糙、解舒率、茧丝长等指标质量同比分别降低1.2级、0.07分、2.38个百分点、181.9m、1.4次、6.91个百分点、133.2m。

各主要茧期桑蚕干茧质量同比情况见图6。

图6 山东省各主要茧期桑蚕干茧质量同比示意图

2.4 各品种桑蚕干茧质量

2.4.1 各主要品种桑蚕干茧质量情况

2.4.1.1 综合质量优于全省的品种

在各主要的蚕品种中,综合质量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蚕品种为雄蚕,其平均质量标志为35A36TCⅢ。在各主要的质量指标中,基本级、洁净、毛茧出丝率、解舒率、上车茧率、清洁等指标分别优于全省平均水平0.2级、0.23分、0.68个百分点、0.28个百分点、0.66个百分点、0.2分,万米吊糙指标质量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解舒丝长、茧丝长等指标质量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1.9m、30.1m。

2.4.1.2 综合质量低于全省的品种

综合质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蚕品种为华康3号,其平均质量标志为35A35TCⅢ。在各主要的质量标志中,除解舒丝长、茧丝长等指标质量分别优于全省平均水平22.0米、30.3m外,万米吊糙指标质量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基本级、洁净、毛茧出丝率、解舒率、上车茧率、清洁等指标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1级、0.23分、0.69个百分点、0.29个百分点、0.66个百分点、0.2分。

各主要品种桑蚕干茧质量情况见图7、图8。

图7 山东省各主要品种桑蚕干茧质量示意图-1

图8 山东省各主要品种桑蚕干茧质量示意图-2

2.4.2 各主要品种桑蚕干茧质量同比情况

同比2020年,华康3号、雄蚕综合质量基本持平。其中:华康3号的万米吊糙、清洁、茧丝长等主要指标质量同比分别提升0.5次、0.8分、14.0m,洁净指标质量同比持平,基本级、毛茧出丝率、解舒丝长、解舒率、上车茧率等指标质量同比分别降低0.2级、0.57个百分点、5.4m、1.43个百分点、1.15个百分点;雄蚕的解舒丝长、解舒率、清洁等主要指标质量同比分别提升79.6m、10.55个百分点、0.8分,基本级、洁净、毛茧出丝率、万米吊糙、上车茧率、茧丝长等指标质量同比分别降低0.1级、0.01分、1.66个百分点、0.3分、1.13个百分点、58.1m。

各主要品种桑蚕干茧质量同比情况见图9。

图9 山东省各主要品种桑蚕干茧质量同比示意图

3 影响因素

山东省是我国优质茧丝的传统产区,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等,茧丝行业在国内各主产区和省内各行业中的影响力呈现下滑趋势,行业发展目前存在以下不利因素:

3.1 抵御灾害能力较弱

由于蚕桑生产包含了种植业的桑树栽培和养殖业的蚕茧饲养,气候环境条件对蚕桑产量和质量有双重影响。加上山东省目前蚕桑生产经营大部分依然是以传统的小规模家庭经营为主,桑园基础设施尚不够完善,植桑养蚕机械化装备差,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省力化、智能化水平不高,蚕桑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自然环境条件对蚕茧质量的影响大。据山东省气候中心统计:2021年入秋后山东遭遇了多年不遇的阴雨寡照天气,全省平均降水量252.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5倍,为历史最多,平均日照时数178.9小时,为历史同期最少。阴雨寡照的天气对蚕茧质量产量造成不利影响,如日照市莒县秋茧的洁净、毛茧出丝率、上车茧率、内印茧率、内霉茧率等主要的质量指标、安全性指标,同比质量出现下降,上述指标同比质量分别下降0.43分、2.90个百分点、2.75个百分点、1.1个百分点、1.6个百分点。

3.2 茧丝价格波动频繁

由于植桑、养蚕跨种植业和养殖业两个产业,是农业中风险较高的产业。随着山东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蚕农弃桑、毁桑现象时有发生,从源头上给产业造成了伤害,对山东省的茧丝行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加上国内外茧丝行情波动频繁,养蚕收益不稳定,蚕农养蚕的市场风险大,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受挫。而且蚕茧和生丝作为茧丝绸行业内直接关联的上下游产品,丝价和茧价却经常各自涨跌而不是同向变更,企业经营风险居高不下。据商务部商务预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茧丝价格指数从208.14点一路下跌至181.76点,最低点为2020年8月11日的174.58点;而2021年则一路震荡上扬,中国茧丝价格指数则从181.4点一路涨至241.3点;2020年平均丝/茧比价为3.55倍,而2021年平均丝/茧比价则降至3.14倍。

3.3 蚕桑品种选育的多元化程度不足

随着茧丝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对桑蚕品种的需求提出了多元化要求,如耐剪伐性能强、适应机械化条桑收获的桑品种和饲料桑、生态桑等桑品种,以及抗性强、耐粗放管理的蚕品种和三眠蚕、人工饲料蚕、雄蚕品种等。据山东省茧丝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山东省内目前桑品种主要为农桑14号、选792、湖桑32号,育711、强桑1号等,蚕品种主要为华康3号、雄蚕、华康2号、菁松×皓月等,桑、蚕品种繁育和推广均主要以蚕丝生产用途为主,在桑蚕资源多元化利用的项目中,除蚕丝被、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外,桑叶、桑果、桑条、蚕蛹、蚕沙等资源的利用空间依然很大。

4 建议措施

为响应国务院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意见精神,推动山东省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助推乡村振兴及脱贫攻坚,根据山东省桑蚕干茧质量情况和行业发展现状等,建议如下:

4.1 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和保障机制

一是呼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重视茧丝产业发展,研究出台扶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具体措施,建立由相关各部门参加的产业发展和协调推进机制。二是将植桑养蚕纳入到“三农”保险范畴,最大限度地降低养蚕风险。建立飞防沟通协调机制,加大林业部门与蚕桑产业部门间的统筹协调。三是将蚕种纳入到农业良种补贴范畴。鼓励建立多方相结合的投入机制,重点开展新技术的研究推广,降低蚕业生产发展风险。

4.2 促进桑蚕生产向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转变

一是促进蚕桑生产的规模化,培育强村、大户,提高蚕业技术水平,推动蚕桑生产模式由分散粗放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尽快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二是推动蚕桑生产机械化。通过研发新型省力蚕具、桑园机械等降低劳动强度,缓解农村劳动力匮乏所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提升桑蚕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水平。三是发展产业化经营。坚持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把蚕农和其他各方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合力,稳定发展蚕桑业,增强全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增效和产业可持续发展。

4.3 推动蚕桑品种选育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采用现代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蚕桑品种选育模式,创造蚕桑育种新素材,大力培育适于机械化收获的条桑品种、饲料桑品种、果桑等特色桑树品种和适合省力化工厂化饲养的蚕品种、人工饲料蚕品种、优质高产丝用蚕品种、特殊用途蚕品种等。通过坚持以蚕丝生产用途为基础,充分利用茧丝产业各环节物质和资源,加快药食、饲料、生态、材料、文化等用途的多元化蚕桑新品种培育和推广发展模式,以适应新的产业模式和蚕丝多元化消费结构的发展,加快形成一种全方位、高效益开发的蚕丝产业新模式,促进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干茧茧丝桑蚕
家蚕高品位茧丝新品种“夏81×春12·春22”的选育
不同上蔟蔟具对茧丝质影响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夏秋用双限性桑蚕品种“蜀芳×川白”的育成
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2014-2018年四川省桑蚕干茧质量状况通报
桑蚕 广西“天虫”占全国半壁江山
四川省桑蚕干茧和生丝质量位居全国前茅
鲜茧生丝与干茧生丝理化性状的比较研究
两广二号茧丝力学性能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