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市场下关于国产动画价值取向的冷思考

2022-06-15 23:26韩佳
文化产业 2022年14期
关键词:灰太狼动画片动画

韩佳

当今社会,儿童通过电子媒介和世界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他们单纯地感知世界,了解社会,并积极拓展自身的认知维度,初步建立自我意识。

儿童蓝皮书中针对中国儿童课外时间的调查显示,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与性别、城乡生活环境无关,低龄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主要用在看动画片上。在这种时代需求下,意识形态的传播作品应具有更强烈的使命感。动画片搭乘电子媒体的快车,传播形势大好。因此,国产动画更应该针对正处于社会化萌芽状态的幼儿,找到更符合儿童利益的价值与意义。

国产动画实现价值取向的原则

成为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守护者

动画片不应该只是一个符合商业利益的产品,它的传播特点、影响力以及本身所具备的文化艺术属性决定了它必须具备精神价值,而实现这一价值的首要原则就是要为儿童服务,保证儿童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动画片创作者必须尊重各个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1.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认知,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种:构建一个善恶冲突的故事,完善儿童的人格,让儿童学会辨别是非,如热播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

第二种:围绕某个人物展开故事情节,帮助儿童认识世界、了解社交、调整情绪、建立规则,如《大耳朵图图》《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等;

第三种:根据人物经历传播科学知识,帮助儿童培养细致的观察力,激发儿童对现实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如《海尔兄弟》《蓝猫淘气三千问》等。

2.提升儿童的情感体验,成为值得信赖的陪伴者

首先,通过故事架构体现游戏性,帮助儿童舒缓情绪。如《喜羊羊与灰太狼》,围绕狼抓羊的活动体现出的游戏性,使儿童能够在这种游戏的互动中调整身心。其次,通过人物、情节的设置使儿童心理愉悦、收获快乐。动画片中的很多情节都带有喜剧色彩,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中无论是灰太狼抓羊的失败经历,还是每次灰太狼在空中的那句经典台词“我一定会回来的”都充满了笑点。再如《熊出没》中光头强自带的喜感,以及熊大熊二与其他小动物们幽默诙谐的语言和滑稽的行为,都为儿童带来了欢笑。儿童被带入这些愉快的故事情节中,提升了自身的情感体验。再次,通过故事将人物串联在一起,可以使儿童感受人类丰富的情感与优秀的品格,从而激发其内在感受。在动画片中,爱、无私、团结、奉献、勇敢、坚持等主题贯穿于整个动画作品中,让儿童在与外界刚刚接触时,就能感受到世间的美好与温情。

基于良好的动画观看体验,儿童收获了丰富的认知与情感体验,促进了自身语言能力的进步,开始尝试社交。动画片也因此成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亲密伙伴。

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中国动画曾经出现过一些蜚声国际的优秀作品,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这些作品内容取材于中国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其画面与音乐都带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如今依然被视为经典之作。除此之外,有些作品在画面制作上还运用了水墨画、剪纸、皮影等中国傳统艺术,如《小蝌蚪找妈妈》《葫芦娃》《渔童》等。这些作品不仅获奖无数,还收获了良好的口碑。

成为良好审美情趣的塑造者

动画片通过叙事文本和画面、声音等全方位地把立体的画面和故事传达给儿童,儿童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接触到引人入胜的故事、鲜活立体的人物、符合儿童喜好与心理发展的情节;还能感受到生活化的场景、优雅的语言、充满艺术性的画面以及值得探求的思想。这其中既体现了现实中所存在的恶与丑,也有儿童视角所能感受到的善与美。如《三个和尚》这一简单的故事情节中所蕴含的人生道理,配合大量留白下简约的构图和清丽明晰的色彩,展现了一种隽永的哲思;再如《宝莲灯》中“对母爱的追寻”和“自我的成长”的故事情节,使儿童感受到了人类的温暖与勇敢;《熊出没之重返地球》则体现出了现代科技文明给人类带来的思考。这些都是动画发展过程中一些积极且有价值的探索与尝试。

价值取向不合理的原因

没有分级机制

中国动画片没有分级机制,因此无法根据各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状况进行创作,而各年龄阶段的儿童对故事情节、人物言行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近几年多部热播动画片都引发了一些有关“暴力情节”的争议,如《虹猫蓝兔七侠传》被投诉后曾暂停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大火的动画片也存在“情节暴力、语言粗俗”等争议,尤其是2013年发生的江苏男童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剧情将同伴烧成重伤的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再比如《斗罗大陆》,除了“暴力”还有“早恋”情节等也遭到了投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建立分级制度。《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这类动画片一直被认为是适合低龄儿童观看的动画片,但在片中又出现了低龄儿童不能辨别和接受的场景以及不符合低龄儿童心理发展的人物设定与故事情节。而《斗罗大陆》的动画迷在反对家长投诉时指出,原著小说与改编的动漫并不是给小学生看的,不应该被禁播,儿童从画面中看到的是年轻的男孩和女孩的恋爱情景,他们很难从成人视角去理解背后的剧情与人物设定的复杂性。

未平衡好市场与艺术的关系

平衡市场与艺术的关系不仅是动画片创作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也是各类艺术作品创作需要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一方面,动画片经过投资、制作,然后投入市场,势必具有商品属性;另一方面,动画片的创作过程、内容和形式又决定了其所具备影视艺术的特点。回看中国动画史上的两个繁荣期,其中大量作品都充满了浓郁的“中国风”气息,并在当时形成了“中国派”的动画风格,不仅成为国内人们心目中的经典记忆,在国际上也斩获了很多大奖。

而在近几年新出现的口碑收益双丰收的《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及冷门的亚洲获奖动画《三打白骨精》,都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大鱼海棠》中极具中国标识的大红斜襟上衣,具有闽南特色的围楼,充满古典文学意境的主角名“椿”“鲲”“湫”,在当时都广受好评。而大火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其故事本身源于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充满了中国神话的神秘与浪漫色彩,片中神笔描绘出的各种场景充满美感,展现出浓郁的“中国风”气息,这部作品也是中国传统艺术与市场价值探寻过程中极好的示范。此前很多适合低龄幼儿观看的国产动画片,展现的大多是“完美家庭”的状态——家境富裕,职业稳定、收入可观的父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这种相对单一的情节设定并不适合每一位中国儿童的实际发展需求。除了题材的亮点,动画片中关于“舞狮”这个民间传统技艺的关注也可圈可点:狮头设计精美、还原度高,动作设计流畅,充满中国武术的魅力。这些恰好也是儿童最爱观看、感到最兴奋的部分。动画短片《三打白骨精》根据民间艺术皮影戏制作成皮影动画,在日本获得银奖。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魅力。073338A2-ABD6-4819-8ACD-7AE2FED2902A

未厘清服务社会与服务儿童的关系

动画片和儿童关系紧密,动画片的创作要考虑到对儿童的教育功能。近几年,教育领域倡导的“儿童本位”思想,为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动画片作为儿童忠实的陪伴者,首先应该尊重、了解儿童。我们期待通过动画片这个深受儿童信赖的“伙伴”,引领他们,教育他们。但是,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也不可能像制造流水线产品一样,而是应该帮助儿童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放松情绪、愉悦身心,体验情感与美,完善自我。因此,教育不等于说教,也不等于灌输,而是让孩子们在一种健康自然的环境中获得积极的体验,这种结果并不是功利性的,而应该是水到渠成的。只有真正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有所收获。

改善的路径

建立分级制度

建立动画片分级制度应该是一个受到全社会关注的课题。通过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以法律的严谨与威慑力来规避动画片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失当现象。成立相关部门对有关内容进行专业的审查,确保所创作的动画内容不会有损各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健康,并且能促进不同年龄段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化智能科学技术,为动画片中“动作暴力”“语言暴力”情节的筛查提供技术支持,提高筛查效率。这样,网络视听平台、各类传播媒体才能在法律的约束下播放更多优秀的作品,在输出环节上守住“关卡”。而儿童与家长则必须确立动画分级理念,遵守分级规则。家长要对动画片的故事内容、播出方式等进行能动的监督和把控,并且对儿童尤其是低幼儿童的动画选择进行适当、正确的引导。这样不仅能更好地避免传播过程中的失当内容、失当形式对儿童的行为习惯造成不良影响,还能利用优良的动画内容对儿童的认知、心理、情感等方面进行引导,使儿童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确立“儿童本位”理念

动画片在儿童心目中不可替代,儿童,尤其是低龄幼儿处于意识情感、行为习惯养成的萌芽期。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动画片的价值把控必须以儿童的健康发展为主要参照。因此,这要求国家方针政策、影视听动画作品、各媒体平台传播过程都要服务于儿童,以促进儿童身心发展为首要目标。

这就要求動画作品的制作首先要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儿童尤其是低龄幼儿通过媒体接受信息输入的重要途径就是观看动画片。首先,参与动画片制作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关于儿童发展规律的相关知识,从而创造出符合各个时期儿童身心健康的作品。这种作品在尊重、了解儿童的前提下,才会是平视、理解、发散、引导,而不是俯视、自我、禁锢与说教,才能帮助儿童更快地认识自己、提高自信并建立早期意识与行为的边界。其次,给予儿童美好的启迪。童年时期是许多观念、行为养成的关键期。动画片在制作过程中,不能仅以市场为前提,要去除丑恶的、低级趣味的人物和情节设计;要避免恶俗老套的故事情节,提升儿童戏剧欣赏的能力;要避免有害内容的出现,溯本清源,为儿童提供一个健康的收视环境。因此,宏大的主题、深厚的情怀,思想上有引领性的内容,充满趣味和美感的画面,才是动画创作中应该追求的立意内容。

建立文化自信

21世纪,各种新型视觉技术高速发展,中国的动画片创作也在不断进步。这一时期,迪士尼动画的精美与科技感令人感叹;在亚洲,日本动漫极受欢迎,中国也出现了一些模仿日本动漫风格的作品,但是很多画面和人物的设计都缺乏美感;欧美动画《花木兰》的出现,让我们看到包含中国元素的动画片是极具市场价值的;之后的《秦时明月》,在画风上虽然存在日系动漫的影子,但是从题材和细节上开始引起创作者对本民族历史的关注。中国历史渊远流长,中华文明光辉灿烂,中华文化传达出来的思想内核、哲学意境、艺术底蕴异常丰厚。基于这样的文化背景,动画创作者可以挖掘和吸收源源不绝的养分,从对《功夫熊猫》的羡慕到今天《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热议,可以看到这种文化自信正在不断增强。

总之,近几年我们看到了国产动画搭乘新型电子媒介技术、智能网络技术的科技快车,进入了黄金发展期,这个时期国产动画片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冷静地思考如何不断精进这个行业,探寻其在信息时代更具内涵的传播意义,承担起更符合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所期待的社会价值,为中国下一代创建意识更健康、认知更丰富、情感更积极、审美更高雅、文化更自信的媒体环境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黄会明,李明.动画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摭论[J].艺术百家,2011,27(01):76-78.

[2]苑立新.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9)——儿童校外生活状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3]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课题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青年资助课题“国产动画片传播失当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研究”(课题编号:XJK17QJC003)。073338A2-ABD6-4819-8ACD-7AE2FED2902A

猜你喜欢
灰太狼动画片动画
揭秘油画动画 逐帧堆砌的精致艺术
爱看动画片的爸爸
萌萌的斗牛犬
动画总动员
从《喜羊羊和灰太狼》说起
美羊羊与灰太狼
喜羊羊与灰太狼(笑传)
喜羊羊与灰太狼 搞笑动漫第一季(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