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麻不同穿刺体位对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的影响

2022-06-17 03:15林文秀项秋实马从学通信作者
当代临床医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侧卧位低血压体位

林文秀 陈 凯 项秋实 马从学(通信作者)

(泗阳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 宿迁 223700)

剖宫产是指妊娠末期或临产后终止妊娠的一种方式,即经腹切开子宫下段膀胱反折腹膜,推开膀胱,切开子宫下段娩出胎儿及其附属物的手术[1]。脊麻应用于产科麻醉,充分发挥了其即刻起效、成功率高、麻醉效果确切、镇痛完全、下腹部肌肉松弛良好等优点[2],但患者围手术期容易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upine hypotension syndrome,SHS),有报道提出,脊麻下行剖宫产的低血压的发生率高达15%~46.8%[3]。低血压可引起产妇恶心、呕吐、头晕、昏厥等,甚至可能导致胎盘灌注降低,这些均有可能导致胎儿酸中毒、胎儿宫内窘迫、神经发育受损等不良影响[4]。我科采用不同脊麻穿刺体位对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干预,获得一些临床效果体会,感到右侧卧位脊麻穿刺,对保障母婴安全舒适度过围手术期,具有一定临床应用意义,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62例剖宫产孕产妇为研究对象,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右侧卧位)和对照组(左侧卧位)。观察组25例,年龄(28.01±4.7)岁、体重(72±12.2)kg;对照组25例,年龄(25.11±5.8)岁、体重(70±11.2)kg。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排除标准:死胎,畸胎,妊娠合并严重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异常,术前合并脊麻禁忌症。

1.3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常规禁饮禁食,入室后监测生命体征,建立外周静脉通道,予以平衡液7~11ml/kg。两组均采用脊麻,选择L3-4进行穿刺,对照组采用左侧卧位,观察组采用右侧卧位,穿刺点在2%利多卡因局麻下进行皮下逐层注射,行蛛网膜下腔穿刺,见脑脊液回流后缓慢匀速向头侧注入0.5%布比卡因2.5mL[3],30s推注完毕,产妇改仰卧体位,并将手术床向左侧倾斜30°,该体位维持到胎儿取出。面罩吸氧,氧流量3L/min。若发生低血压(SBP下降幅度超过基础值的20%)静脉注射麻黄碱6mg。若发生心动过缓(HR<50次/min)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

1.4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舒适度,舒适度判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记录患者麻醉满意度,满意度判定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评价,分为满意(10分)、比较满意(7~9分)、一般(4~6分)、较不满意(1~3)、不满意(0分)。记录仰卧位综合征的发生率、干预总有效率。记录患者麻醉前(T0)及麻醉后即刻(T1)、5min(T2)、10min(T3)、15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相关指标情况比较 观察组舒适度指数、满意度指数、患者配合度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相关指标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麻醉相关指标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 P<0.05

组别 例数 舒适度指数 满意度指数 患者配合度指数对照组观察组31 31 7.29±0.09 9.13±0.04a 7.95±0.15 9.62±0.28a 8.38±0.27 9.45±0.38a

2.2 两组干预总有效率情况比较 观察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总有效率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在麻醉前(T0)及麻醉后即刻(T1)的MAP及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麻醉后5min(T2)、10min(T3)、15min(T4)的MA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T1-T4时的HR逐渐增快,明显高于T0时(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 P<0.05;与T0比较,b P<0.05

指标 组别 例数 T0 T1 MAP/mmHg 对照组 31 85.3±11.0 82.4±9.0观察组 31 87.5±10.4 81.5±9.3 HR/次/分 对照组 31 90.5±14.5 82.2±10.1观察组 31 91.7±12.4 83.5±8.2 T2 63.1±6.5 76.6±6.1a 90.4±12.0b 86.4±11.0a T3 71.4±8.7 78.4±7.3a 93.5±7.3b 90.4±8.6a T4 79.4±9.6 89.4±8.0a 98.1±12.1b 88.6±8.8a

3 讨论

剖宫产手术采用向左倾斜30°体位,可以减轻妊娠子宫对腹主动脉和下腔动脉造成的机械压迫,提高回心血量,有效改善产妇血压并降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有研究结果显示:右侧卧位干预对新生儿Apgar评分有明显的改善作用[6],所以剖宫产手术应采用安全合理的体位干预。而脊麻阻滞平面受到局麻药的种类、比重、穿刺体位、穿刺间隙、注药速度和方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7]。本研究中,采用0.75%布比卡因2mL加10%葡萄糖1mL配置成0.5%重比重布比卡因向头侧注射2.5mL,注药时间30s,速度较慢,因此可减少液体流动产生的湍流和涡流[8],能够限制脊麻药液的分布和广泛扩散,防止阻滞平面过高。重比重腰麻操作时的体位十分重要。对照组采用左侧卧位麻醉穿刺注药后改左侧倾斜30°的仰卧位,先出现左侧躯体感觉阻滞,患者比较容易出现右侧阻滞平面较低,术中牵拉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而观察组产妇在右侧卧位进行麻醉穿刺操作,是右侧躯体感觉阻滞先出现,然后改左侧倾斜30°的仰卧位再出现左侧躯体阻滞,推测观察组的体位活动翻转角度大于对照组,更能够减轻巨大子宫对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的压迫,有利于脊麻药物扩散并得到更满意麻醉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右侧卧位脊麻穿刺更有效稳定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尤其在麻醉后各个时间段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幅度更趋稳定,心率增快幅度相比左侧卧位实施脊麻穿刺要小,明显降低剖宫产术中仰卧位综合征的发生风险。而且阻滞较为完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能够得到更好地舒适度和满意度。

综上所述,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穿刺时,采用右侧卧位可有效防止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获得较为满意的干预效果,可在后续剖宫产脊麻穿刺时加以应用实施。

猜你喜欢
侧卧位低血压体位
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保护体位影响脱位率吗?一项7项研究6 900例荟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3类人要避开的危险睡姿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侧卧位和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睡姿须讲究 侧卧益健康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低血压有害必须治疗?
血压偏低是否需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