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性宫颈癌筛查中DNA倍体分析的临床价值

2022-06-17 03:16王文芳吴忆寒侯岩峰汪美华
当代临床医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符合率敏感度检出率

王文芳 吴忆寒 侯岩峰 汪美华

(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肿瘤医院1.妇产科;2.病理科,江苏 常州 213002)

宫颈癌的发病率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居于第一位,是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二位。近些年的研究显示,在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研究中,早期诊断治疗宫颈癌成为热点话题。当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诊治手段主要有病理活检、液基细胞学技术(TCT)。在近些年的发展中,DNA倍体分析在国内多家医疗机构中获得广泛性推广应用[1]。但在筛查宫颈癌的过程中,各种检测方式各具优势和不足,检出率呈现出一定差异性特征。本研究通过把DNA倍体分析方式用于6260例性生活史3年以上女性患者疾病筛查和展开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6260例性生活史3年以上女性患者纳入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30例。对照组实施液基细胞学(TCT)检测,观察组实施DNA倍体分析方式,对照组年龄(22~66)岁,平均(38.38±4.11)岁;观察组年龄(21~65)岁,平均(38.44±4.06)岁。两组一般资料可比P>0.05。纳入标准:提供详细资料;意识清楚,行为自主;避开月经期;符合性生活史3年以上女性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子宫切除术及宫颈手术史;免疫功能严重低下;合并精神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血液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存在生殖道急性炎症;患有严重糖尿病;临床资料不全;无法按规定治疗;不服从医嘱;存在生殖道恶性肿瘤病史者。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1)试剂、材料和仪器。选择麦克奥迪(厦门)医疗诊断系统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仪器和材料,主要包含DNA全自动细胞图像分析系统、标本收集瓶、标签、细胞固定液及染色剂、申请单等。(2)主要方法。在标本收集瓶中放置宫颈阴道部和宫颈管脱落的细胞,对样本号和受试者姓名标记后送检。对每例标本做巴氏染色,制薄层细胞涂片两张,同时实施DNA倍体分析、备常规细胞学诊断。组织病理检查TCT和(或)DNA倍体异常者,且所有参与研究人员均经专业培训。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筛查和病理结果、两种诊断方式评价结果、CIN1+诊断符合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23.0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统计描述采用:最大值、最小值、均数、标准差、中位数等,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若资料不符合正太分布或者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筛查及病理结果 对照组筛查获得的异常者80例,主要包含宫颈癌1例,LSIL40例,HSIL39例;观察组筛查获得的异常者88例,主要包含DI>3.5和2.5<DI≤3.5者各44例。

2.2 对比分析评价结果 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80例(2.55%)同观察组88例(2.81%)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的特异度、敏感度、阴性和阳性预测值相比,观察组均明显更高,说明对患者实施DNA倍体分析诊断检测后,取得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均较高,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1

2.3 比较CIN1+诊断符合率 与对照组CIN1+诊断符合率63.21%比较,观察组的77.28%明显更高,对照组LSIL、HSIL、DI>3.5,以及观察组DI的不同水平和异倍体细胞数诊断符合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分析CIN1+诊断符合率[n(%)]

3 讨论

实施有效筛查,可阻断患者的疾病于癌前病变阶段,降低宫颈癌的发病和病死率。在重点人群中实施机会性筛查,是基于无法实施普查的情况下,能及早发现宫颈癌病变的简便方式,能节省普查成本及医疗资源,存在显著的优越性特征,发挥较好的社会效益[3]。随着宫颈脱落细胞学技术在近些年的不断进步发展,TCT筛查检测能降低患者宫颈癌的发病和病死率,提升筛查的特异度和敏感度。而细胞恶变的分子基础,即为DNA结构和功能异常,所以患者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可经DNA的变化直接反映出来,通过对患者实施DNA倍体分析,能提升筛查宫颈癌的阳性检出率,获得的敏感度较高[4]。本研究中,对照组筛查获得的异常者80例,主要包含宫颈癌1例,LSIL40例,HSIL39例;观察组筛查获得的异常者88例,主要包含DI>3.5和2.5<DI≤3.5者各44例;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80例(2.55%)同观察组的88例(2.81%)对比差异无意义。但与对照组的特异度、敏感度、阴性和阳性预测值相比,观察组均明显更高,说明对患者实施DNA倍体分析诊断检测后,取得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均较高;与对照组的CIN1+诊断符合率63.21%比较,观察组的77.28%明显更高,对照组LSIL、HSIL和DI>3.5,以及观察组DI的不同水平和异倍体细胞数诊断符合率均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性生活史3年以上女性患者,通过采用DNA倍体分析的方式,可提升CIN1+诊断符合率,发现患者的宫颈病变情况,安全性较高,产生的作用显著。

综上所述,通过把DNA倍体分析方式用于性生活史3年以上女性患者,可获得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能够建议在临床上选择联合检测的方式,能有效提升宫颈癌患者阳性检出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符合率敏感度检出率
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检出率研究
跨文化敏感度综述
口服等渗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XpertMTB/RIF技术在肾结核的早期诊断和利福平耐药检测中的价值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山东中小学生四成视力不良,三成超重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