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抗与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小分支脑动脉闭塞引发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对比

2022-06-17 03:16
当代临床医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内酯分支银杏

张 怡

(张家港市澳洋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张家港 215600)

小分支脑动脉闭塞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疾病病因复杂,好发50岁以上的人群[1]。通过对此类疾病的分析,发现是小分支脑动脉闭塞引起急性脑梗死(ACI)的重要诱因,因此需要加强重视[2]。现阶段,临床中广泛应用他汀类药物与血小板聚集药双抗治疗法治疗小分支脑动脉闭塞引发的ACI,但近年来部分医师采取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发现这一方式也可取得一定效果,具体关于何种方式的疗效满意尚且存在争议[3]。本研究中,应用分组对比方式,探讨双抗、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替罗非班对治疗小分支脑动脉闭塞引发的ACI的效果差异,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分支脑动脉闭塞引发AC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60例。实验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51~84岁,平均(64.23±2.61)岁;病程3d~21d,平均(15.16±1.56)d。对照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50~85岁,平均(64.13±2.62)岁;病程2~21d,平均(15.04±1.53)d。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颅脑MRI检查确诊属于小分支脑动脉闭塞及ACI。(2)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精神状态良好。(3)患者本人或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2)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疾病患者;(3)精神疾病或者认知障碍者;(4)中途转院或者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双抗治疗,主要是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规格100mg×30片),100mg/次,1次/d;口服氯吡格雷片(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16,规格75mg×7片),75mg/次,1次/d。持续用药2w。实验组应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替罗非班治疗,主要应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江苏康缘美域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120024,规格:每支装5mL),采取静脉滴住的给药方式,将5mL的药物加入到250mL浓度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给药,1次/d;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328,规格50mL:12.5mg),将12.5mg药物混合250mL浓度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持续静脉泵入,替罗非班起始半小时按0.4ug/(kg.min)静脉泵入,后以0.1ug/(kg.min)继续静脉泵入维持48h,48h后序贯双抗治疗,1次/d。持续治疗2w。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均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NIHSS总分42分,得分越高表明神经功能障碍越严重;MRS评分为0~5分,分值越高表明残疾度越高。(2)治疗前后均采集空腹静脉血液4mL,离心后分离血清,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使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IHSS、MRS评分比较 治疗前各项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NIHSS、MRS评分均是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MRS评分变化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MRS评分变化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NIHSS评分 MR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60 27.13±2.33 14.02±1.21*3.01±0.42 1.21±0.21*对照组 60 26.98±2.31 18.41±1.52*2.98±0.41 1.78±0.28*t值 - 0.502 22.371 0.566 15.768 P值 - 0.615 <0.001 0.571 <0.001

2.2 CRP、FIB、D-D水平比较 治疗前各组血清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CRP、FIB、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FIB、D-D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FIB、D-D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CRP/(mg/L) FIB/(g/L) D-D/(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60 8.56±1.43 2.56±0.41*4.02±0.66 2.31±0.41*0.97±0.13 0.25±0.07*对照组60 8.62±1.45 4.01±0.52*4.05±0.57 3.12±0.48*0.96±0.12 0.43±0.09*t值 - 0.320 21.599 0.407 13.071 0.645 15.491 P值 - 0.749 <0.001 0.684 <0.001 0.519 <0.001组别 n

3 讨论

现阶段针对小分支脑动脉闭塞主要采取药物治疗,而在药物作用机制下却容易导致急性脑梗死(ACI)的发生,这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及增加治疗难度,为此探讨治疗小分支脑动脉闭塞所致ACI的治疗方法也成为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4]。常规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双抗治疗方式虽然有良好的效果,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长期用药安全性问题受到患者的质疑,这使得总体治疗效果往往不佳。

随着医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新的治疗方式受到相关医师的关注,应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替罗非班就是新的治疗方式。本研究中,对比传统双抗、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替罗非班对小分支脑动脉闭塞所致ACI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在NIHSS评分、MRS评分、CRP、FIB、D-D水平上均是较治疗前降低,而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应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替罗非班的效果更满意。分析原因主要是: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是一种具有活血通络作用的中药制剂,对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活性、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起到血脑屏障保护作用,有效清除异常蛋白以及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保护神经功能。此外该药物还可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提高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率,缩小再灌注损伤面积并保护患者神经功能。替罗非班可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的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抑制血栓形成,通过药物联合发挥作用。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未对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同时选择病例较少,后续应通过更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印证治疗效果。

综上,针对小分支脑动脉闭塞所致急性脑梗死,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替罗非班在治疗效果上要比常规双抗治疗的效果更佳,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缺损情况,降低血清CRP、FIB、D-D水平,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内酯分支银杏
不同类型桃果实内酯芳香物质构成与重要性评价
肠胃舒胶囊中的木香烃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优化
一类离散时间反馈控制系统Hopf分支研究
软件多分支开发代码漏合问题及解决途径①
银杏
对科研工作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含有二阶幂零鞍点的双同宿环附近的极限环分支
腊月里的银杏果
细胞自噬对岩大戟内酯B诱导的白血病细胞HL—60凋亡的影响
银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