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少量饮水+基本口腔护理对全麻气管插管病人术后不同时间段咽喉红肿疼痛的影响

2022-06-17 03:16马千里王宜庭
当代临床医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红肿插管气管

马千里 王宜庭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0)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在术后一般需禁食6h,其原因在于麻醉药物和手术刺激会影响患者胃肠道功能,如果早期饮水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甚至引起呼吸困难和肺部炎症[1]。但围术期长期禁饮也会带来唇裂、口干等问题,会降低患者舒适度,影响其身体状态的恢复[2]。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患者胃肠道的影响也在逐步减小。因此,许多医护人员都主张在患者术后初期给予少量饮水。本研究选取我院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就早期少量饮水联合基本口腔护理对其术后咽喉红肿疼痛和胃肠道功能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试验组男20例,女30例;年龄20~66岁,均值(44.21±3.66)岁;体重44~78kg,平均(52.23±3.41)kg;疾病类型:腹股沟疝18例,剖宫产10例,骨折14例,关节置换8例。对照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22~67岁,均值(44.61±3.80)岁;体重42~81kg,平均(53.08±3.38)kg;疾病类型:腹股沟疝14例,剖宫产10例,骨折14例,关节置换12例。两组患者上述基础资料比较P>0.05,试验可行。纳入标准:入选病例均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拔管时意识已经恢复,ASA分级为Ⅰ~Ⅲ级,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既往有消化道、口咽部手术史,且术后需长时间禁饮者;合并严重胃肠道疾病、吞咽功能障碍、沟通障碍、精神异常者;全麻诱导时出现插管困难、连续插管2次意识、插管时间≥6h者。本研究得到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基本口腔护理。术后指导患者选取合适的体位,为其清理口腔内分泌物和痰液,定时用棉签清洁口腔,并禁食禁饮6h。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清醒状态下给予早期少量饮水。在确认患者无呕吐情况后,以5mL无菌注射器向患者口腔缓慢注入38℃~40℃温开水,注入过程中需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需停止注入;每半小时饮水5mL,如患者术后6h时仍无呕吐现象,则可根据其需求给予适量饮水。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咽喉红肿疼痛发生率、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胃肠道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胀、误吸等)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处理试验数据,分别以χ2检验和t检验分析同类计数资料[n(%)]与计量资料(±s)的差异,当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咽喉部红肿、疼痛发生率 试验组患者术后2h、12h、24h咽喉部红肿发生率和疼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咽喉部红肿、疼痛发生率[n(%)]

2.2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 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20.23±3.25)h、(24.88±4.20)h,t=6.191,P=0.000;肠鸣音恢复时间分别为(17.52±4.11)h、(22.88±4.52)h,t=6.204,P=0.000;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46.65±10.02)h、(55.01±11.96)h,t=3.789,P=0.010。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2.3 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 试验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6/50),其中:恶心呕吐2例,腹胀2例,误吸2例;对照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8/50),其中:恶心呕吐4例、腹胀2例、误吸2例。组间比较χ2=0.166,P=0.684。

3 讨论

手术患者已成为治疗多种重大疾病的常用方法,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为手术患者的常用麻醉方法,全身麻醉虽然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传统理念认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术后需禁食禁饮一段时间,而临床观察发现禁食禁饮会引起咽喉红肿疼痛现象。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人们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更新,许多临床实践都证实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在术后可给予少量饮水,少量饮水有助于降低患者咽喉红肿疼痛发生率,促进其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且不会引起明显的胃肠道不良反应[3]。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早期给予少量饮水,既符合保障患者自身健康的需要,也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显著提升患者术后舒适度,此干预方式得到众多患者的认可。诸多研究认为,全麻患者术后早期饮水少量有助于减轻其口干、口腔异味等不适症状,能有效浸湿其咽喉部,刺激唾液的分泌,预防口咽部红肿疼痛,还可抑制口腔内细菌繁殖。代芳霞[4]的研究认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在术后早期给予少量饮水非常有必要,而做好口腔护理也有助于保障其身心健康,在临床中要高度关注对此类患者的护理服务。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少量饮水联合基本口腔护理有助于降低全麻气管插管病人术后不同时间段咽喉红肿疼痛发生率,缩短其术后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且以上指标均优于单用基本口腔护理者(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较低(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与倪益益等[5]的研究结论与此相似。

经以上分析可见,早期少量饮水联合基本口腔护理对全麻气管插管病人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此干预方式值得借鉴推广。

猜你喜欢
红肿插管气管
气管插管体位的研究进展*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类型气管套管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茶籽油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术后肌注黄体酮局部红肿及硬结的预防效果观察
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其红肿、炎性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
躲避蚊子有方法
可视喉镜辅助下气管插管在急诊的应用
急诊抢救中光棒引导法与直接喉镜法气管插管效果比较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ICU应用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