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针刺疗法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临床效果及心理状态分析

2022-06-17 03:16通讯作者
当代临床医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针刺心功能

陈 旸 王 靖(通讯作者)

(泰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病科,江苏 泰州 225300)

冠心病属于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缓解患者症状,可解除病痛。据临床统计,约4%~28%的PCI术后患者由于血运重建,可出现有不同程度心肌损伤,会诱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危害患者生命健康。临床研究指出,将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针刺疗法用于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心功能[1]。本研究对本院收治6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针刺疗法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6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资料,按随机数表分两组。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71岁,平均(50.05±6.32)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3.17±0.68)年;研究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2~70岁,平均(50.38±6.17)岁,病程6个月~5.6年,平均(3.24±0.73)年。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针刺疗法,取穴:内关双侧、间使、大陵,取仰卧位或坐位,两臂自然放在身体两侧,常规消毒皮肤,选用不锈钢毫针1寸逆经斜刺,若得气后需留针15min左右,在期间捻针2次;连续治疗4星期,前2星期每天1次,每星期治疗五次;而后2星期则隔日1次,每星期治疗三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药方如下:生地15g、丹参20g、黄芪20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0g、川芎10g、柴胡10g、牛膝10g、当归10g、降香10g、枳壳6g、桔梗6g、甘草5g,1剂/d,水煎煮并取汁200mL,早晚温服,每星期5剂,需服用4w。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两组心功能比较,包括LVEF(左室射血分数)、SV(每搏量)及CO(心排血量)等;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根据(SDS)抑郁自评表和(SAS)焦虑自评表进行评定,满分为80分,得分值低则抑郁、焦虑度低[2]。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资料选取SPSS21.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数据以(±s)表示,以t检验差异;计数数据以[%(n)]表示,以χ2检验差异;P<0.05时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CO、SV、LVEF等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n=30)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n=30)

组别 时间 CO/L·min-1 LVEF/% SV/mL对照组 治疗前 3.52±0.56 36.77±2.35 42.38±5.17治疗后 4.17±0.43 44.08±3.11 51.43±5.39 t值 - 5.042 10.272 6.637 P值 - 0.008 0.001 0.003研究组 治疗前 3.36±0.51 37.54±2.47 40.61±5.06治疗后 4.72±0.42 46.46±3.09 58.15±5.14 t值 - 11.275 12.350 13.320 P值 - 0.001 0.001 0.001 t值 - 5.012 2.973 4.942 P值 - 0.008 0.029 0.008

2.2 两组心理状态指标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SDS(31.29±3.57)分、SAS(30.04±3.41)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理状态指标比较(±s,分)

表2 两组心理状态指标比较(±s,分)

组别 例数/n SDS SA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53.87±4.38 40.37±4.16 51.22±4.71 40.18±4.83研究组 30 54.21±4.52 31.29±3.57 50.59±6.43 30.04±3.41 t值 - 0.296 9.072 0.433 9.394 P值 - 0.393 0.001 0.347 0.001

3 讨论

冠心病属于一种急危重症疾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及病情重的特点,若未接受有效救治,会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往,临床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多采用利尿剂、扩血管药治疗,虽能缓解患者症状,但远期效果不理想[3]。为此,本文对本院收治6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CO、SV、LVEF等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意义。表明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针刺疗法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治疗疗效显著。究其原因考虑可能是:针刺疗法属于一种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利用经络传导作用,对相应穴位进行刺激而起到治疗效果[4]。血府逐瘀汤主要来自于《医林改错》,属于治疗胸痹的一种传统汤剂,是由多种中药材组成,包括生地、丹参、黄芪、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柴胡、牛膝、当归、降香等,其中:红花、桃仁、赤芍、川芎具有解毒散瘀、活血祛瘀之效;生地、当归可滋阴润燥,和血养血;柴胡有畅通气机及疏肝解郁之效;牛膝可疏通经络,去瘀血,引血下行;桔梗具有载药上行、瘀化热消、开宣肺气及瘀化热消效果;枳壳可调顺情志,升降气机;甘草能调和药性。上述药物联合应用,可起到行气止痛、活血祛瘀、疏肝理气的功效。据现代药理学证实,血府逐瘀汤均能改善心肌收缩力和心肌微循环的血流灌注,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促使冠状动脉与外周血管扩张,避免动脉硬化的形成,有效改善心肌的缺血缺氧现象。同时,研究组治疗后SDS(31.29±3.57)分、SAS(30.04±3.41)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意义。表明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针刺疗法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能调节患者心态情绪,缓解其不良心态。究其原因:血府逐瘀汤中的柴胡可畅通气机、疏肝解郁;桔梗可开宣肺气、瘀化热消;枳壳具有升降气机、调顺情志之效。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采用针刺疗法,取内关、大陵、间使等穴位,针刺内关可理气镇痛、宁心养心、温补心阳;针刺大陵能祛瘀血、通心络;间使理气镇痛、宽胸和胃及清心安神之效。血府逐瘀汤具有疏肝理气、开宣肺气、行气止痛作用。

综上所述,临床使用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针刺疗法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其不良心态,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血府逐瘀汤针刺心功能
陈朝金教授运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经验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观察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及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疾病的临床效果
清明的雨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脑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