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丽芸:绽放的铿锵玫瑰

2022-06-18 07:48柳州市社会福利院梁东亮李国涛
福利中国 2022年2期
关键词:胃管护理员柳州市

• 柳州市社会福利院 黄 媛 梁东亮 李国涛

2022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广西壮族自治区妇联授予柳州市社会福利院(以下简称“福利院”)护理员邱丽芸“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她还获得过广西第二届“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妇女劳动技能竞赛家庭护理竞技第一名。邱丽芸团队获得了全国首次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柳州市“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2013年,邱丽芸从卫校毕业,怀着白衣天使的梦想,来到了福利院医养结合的示范性养老护理区——福康区。这里多是中、重度失能的老人,需要给予他们最细心、最周到的护理服务。

工作中,她印象最深的是一位82岁的老爷爷,从小患唐氏综合征,吞咽功能低下,进食缓慢。一次“脑出血”入住医院抢救,出院时携带着胃管回来,吞咽功能受损愈加严重,完全无法自行进食,医生说还需要长期留置胃管。在对其进行评估后,邱丽芸制定了周密的照护计划,每天通过鼻饲管进行喂食,并每日训练老人经口微量喝水,日复一日,从少量到常量,经过1个月的吞咽功能训练,老人慢慢能够经口进食少量半流质饮食,随即拔除胃管不久,老人终于又恢复到了之前的吞咽功能。

邱丽芸看到老人因为自己的专业护理得以康复,心中满是成就感和幸福感,于是立志做一位有情感有温度、专业技术精湛的养老护理员。

也有人不以为然,经常问邱丽芸:“你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那么扎实,为什么不去医院做临床护士?而在福利院伺候老人,真是可惜了一身本事。”

而邱丽芸说:“医院也好,养老机构也好,都需要我们,既然已经选择,就要坚守好这个阵地。”

邱丽芸作为一名“90后”的年轻党员,觉得责任又多了一分。

她说:“党员就是一面旗,就要给身边的同事们带个好头。”

邱丽芸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不忘初心,励志践行。

9年过去,3000多个日出月落,从清晨到傍晚,从自己宿舍到老人的床前,从员工餐厅到老人的饭桌,每一日重复地走动,每时每刻重复的琐碎,都刻录着她岁月里积攒的艰辛、汗水、成就、委屈和赞誉。

她和护理团队,为了让老人得到家人般的呵护和关爱,以“零距离”服务,将亲情渗透到每一个服务环节中,照料中有温度,话语里现真情。她们班组的姐妹,以女儿般的孝心与爱意,为老人擦洗身体、喂水喂饭、翻身按摩、端屎倒尿。遇有老人愁结,还会做心理疏导,手牵手带领他们做康复训练。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夜休”“三班倒”,钟表盘上精准的刻度,就是她们精细化、标准化服务管理流程的真实写照。一时一刻,一板一眼,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辉煌,却溢满点点滴滴的温馨;按部就班,秩序井然,虽然没有疾风暴雨的热烈,却有美丽动人的笑容。每天,最早进入房间的是润泽老人心灵的话语;夜间,床边守护的是给予老人怡然的梦境。

邱丽芸的一言一行,溢满了简单而又平凡的爱意。她用实际行动讲述着养老人的动人故事,传递着柳州养老业界的福音,倾心助力创建着“长寿福地·壮美广西”的品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1年,邱丽芸团队先后获得全国首次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柳州市“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她个人获得广西第二届“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妇女劳动技能竞赛家庭护理竞技第一名、广西第六届农民工技能大赛养老护理员三等奖、柳州赛区一等奖……

邱丽芸觉得,所有成就不仅是社会赋予养老护理员的荣誉,更是对养老护理者价值的肯定、鞭策和鼓励。

猜你喜欢
胃管护理员柳州市
喉癌并咽后脓肿术后胃管置入经验及护理体会
般若自在
在困惑与坚定之间——年轻护理员的职场心态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医疗护理员对临终关怀认知及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
《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一口气喝完
云南省家政服务业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留置胃管”真的那么恐怖吗
改良式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