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婚服颜色的演变及其原因探究
——以唐宋为例

2022-06-18 06:39周思棋杨映阳任吉赵赟
西部皮革 2022年11期
关键词:服饰颜色色彩

周思棋,杨映阳,任吉,赵赟

(华东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419)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记录着历史的变迁。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审美取向,还体现了不同时期政治环境、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发展水平的转变。婚嫁服饰作为服饰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社会等级制度和当世主流思想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唐宋作为中国历史上经历巨大社会转型的时代,在婚服色彩的审美选择上,既传承了之前的风格,又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唐宋的婚服色彩有了更多的变化和选择,使它在婚服色彩变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 华美艳丽的唐朝婚服

唐朝时我国封建历史时期统治时间最长也是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的疆域之大,境内的民族之多都是历史上空前的盛况。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政治上,先后创造了“开元盛世”“贞观之治”等两个鼎盛时期。经济上,与他国频繁的贸易使唐朝拥有着雄厚的财力。思想上,开放包容的态度让唐朝文化辐射世界的同时,也深受日本、朝鲜等外来文化的影响[1]。

唐代在色彩的运用方面,是一个“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唐皎然《答李季兰》)的时代。从吐鲁番出土的唐代丝织物中得到的色谱分析中可以看到,唐代的红有银红、水红、绛红、猩红、绛紫等五色;黄有菊黄、金黄、鹅黄、杏黄、土黄、茶褐等六种;绿有湖绿等二十四色之多。在常服的选择上以襦裙为主,颜色丰富艳丽,上襦下裙都会选择不同的色彩搭配,颜色以红色、紫色、绯色、青色、黄色为主。其中又以艳丽灿烂仿若石榴的红色最受喜爱,也被称为“石榴裙”。当时众多诗人作品中都有石榴裙的身影。如白居易的《官宅》中就曾有这样的描写“红紫共纷纷,祗承老使君。移舟木兰棹,行酒石榴裙。”、《琵琶行》“血色罗裙翻酒污。”“一曲红绡不知数。”诗歌《燕京五月歌》中有:“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武则天的《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而丝绸之路的开通,为唐朝的服饰注入了新的审美元素,在色彩的选择上更加艳丽大胆,使唐代服饰的整体色调从先前的古朴沉郁向明快华丽转变,同时也融合了浓厚的异域风情[2]。

在唐代画家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可以看到画中虢国夫人身着豆绿色上衣,肩披着白色上衣和白色腰带,下着胭脂色的襦裙。如图1。亦可从中看出唐代服饰色彩的丰富艳丽[3]。

唐代婚嫁服饰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红男绿女”,即男子着绛色衣袍,女子着青质连裳。在《新唐书》中有如下记载“翟衣者,内命妇受册、从蚕、大朝会之服也。青质,秀翟。”“庶人女嫁有花钗,以金银琉璃涂饰之。连裳,青质,青衣,革带,袜,履同裳色。”从文献资料中可以得出唐代时女子成婚服饰主色调为青绿色,男子则穿绯红色迎亲。

在婚嫁服饰的颜色选择中,唐代的用色华丽大胆,将前朝的庄重神圣与后世的喜庆热闹相结合,是一个在审美选择上承前启后的时代。晚唐时期,在上襦下裙的基础下发展出了钗钿礼服,礼服是宽袖对襟衫,批帛,长裙,女子发饰为使用琉璃、金银等材料制成的钿钗,在华丽精美的同时也有区分品级的用处,这也是“钗钿礼服”名字的由来。而礼服则是杂色礼服,多种色彩交相辉映,其中以青绿色为主,绿同“禄”,在中国古代有祝福之意,象征着对新人的美好祝福。而男子在结婚时可以穿着绯红色官服。由此从元代起结婚也有“小登科”之称[4]。

2 清新典雅的宋朝婚服

宋代时期,儒家思想为主的理学兴起,在“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下,伦理纲常,男尊女卑的思想愈加被重视。宋朝历代皇帝多次强调“简朴”,“不得奢华”的生活理念。在《东京梦华录》中有记载“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在礼制和社会主流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宋代崇尚儒雅,温婉的服饰风格。整体的审美选择上更加简洁,少装饰。与唐代相比较少了些华丽明艳,更多了些典雅庄重。

而在具体的颜色选择上,宋朝虽然沿袭了唐朝以青色为主的特点,但是在本朝的审美选择下也有所不同。唐代婚服喜欢使用饱和度较高的颜色来凸显喜庆华美,如红绿配色,给人较大的视觉冲击力。而宋代婚服虽然也有红绿相撞的配色,但更多会选择纯度和饱和度较低的色彩,以素雅色调为主,更加强调本色。与唐代相比,明快的色调如朱红、鲜蓝、菊黄不再出现,而是更多地使用褐色、棕色、茶色和绿色等间色或复色为主基调,同时搭配上白色或同色系花纹。总体色彩倾向于柔和清淡、典雅庄重。来符合宋人儒雅庄重的审美情调。同时也喜欢使用相近的色系,由此可以看出宋人崇尚和谐的理学观念。

在宋代后期,红色的女子婚服逐渐出现,配有凤冠霞帔,而男子则穿青色官服迎亲,这也是明代大红婚服的前身。

3 唐宋婚服色彩演变的原因探析

一般来说,服饰色彩发展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但观察唐代、宋代的婚服色彩演变,却发现:宋时的社会生产力超过前朝,人们对于世界的了解也更上一层楼,在纺织染色工业技术上也更为发达,但宋时的婚服色彩选择上却不如唐代那样丰富多彩[5]。由此我们可以在两朝文化、政治和经济的对比中发现,婚服色彩的发展不仅仅是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而更加是一个时期中人们精神和物质融合而成的产物,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体现。唐宋两代迥异的文化思想氛围、政治制度、以及女性社会地位,都可以在两朝对于婚服色彩的不同选择中找寻到印记。

3.1 文化思想的转变

唐朝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碰撞的时期,在艺术领域更是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大胆绚丽。而在服饰中更是表现出了中原文化、西域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种风格的碰撞交融,在用色上呈现出的便是极尽缤纷华丽。唐人用历朝历代所不曾有的宽阔胸怀来看待认识整个世界,使其有能力包容和欣赏来自不同文化、地域、宗教的社会思想氛围[6]。唐代朝廷甚至在首都长安设立鸿胪寺等机构来专门接待外宾,并收录各国的历史、地理、风俗、文化等信息来更好的制定对外政策。在这样思想开发的社会背景下,名儒大家们以儒学为核心,在儒学的基础上兼收并蓄了道家和佛家思想,吸收百家之长。他们所欣赏的,是一种具有雄大气魄,富丽堂皇的服饰颜色之美。故而在唐代婚服中,洋溢着健康靓丽的时尚气息。也正是在这样的审美观念的推动下,唐代的妇女在结婚典礼上多运用艳丽明亮的色彩,向世人大胆地展示一种大气张扬的美丽[7]。

宋代时期由于二程与朱熹开创的理学盛行,使儒家学说再次得到了复兴,也逐渐成为宋代的主流思想文化。理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等观点,要求人们节制在日常生活中的欲望,这种思想文化氛围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审美取向。宋代的配色相比较于唐代的艳丽华美,更崇尚庄重、雅致、崇尚和谐的相近色搭配,从而摈弃了给人视觉冲击力的对比色相撞。也由此,虽然唐宋婚服的颜色选择大体相似,都是红绿配色,但是却风格迥异,有着各自的时代特征。

3.2 政治氛围的差异

唐朝国力强盛,包容开放的思想随着各项对外政策的推行,蔓延到各个角落。在与各色文化不断交流碰撞的过程中,新的服饰风格应运而生,一改前朝的庄重沉稳。并且由于唐朝时和西北各少数民族交流来往频繁,唐代服饰中胡服的特征与痕迹,至今仍然可以在唐代文物中见到。

而紧接着李唐之后的赵宋王朝,一改唐朝活泼绚丽的颜色风格转而清醒淡雅,庄重低调。宋朝与当时并存的金、夏、辽,虽然也有文化上的交流,但总体上来说并没有唐朝频繁。宋朝在军事上的软弱带来了对外政治中话语权的减少,以至于宋朝的文化交流都基本是通过战争的屈辱形式进行,较为低下的政治地位使宋朝的统治者对于服饰上的文化交流表露出较为抵触的态度。宋徽宗曾多次下达禁令,来抵制胡服的“入侵”。宋代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中有以下记载,“大观四年有昭云:‘京城内近日有衣装杂以外裔形制之人,以戴毡笠子,著战袍,系番束带之类,开封府宜严行禁止’。”《宋史·舆服制》中有记载“(政和)七年……是岁,又诏敢为契丹服若毡笠、钓墩之类者,以违御笔者论。”由此可以看出统治者对于胡服的文化渗入采取担忧和反对的态度,这一定程度上是宋时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体现。而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下,女性的服饰相对于唐朝就显得单一保守,在颜色上低调素雅。

综合可见,李唐王朝在政治军事上的实力强盛所带来的民族自信让统治者敢于吸收接纳外来文化,在融合中得到发展,从而外显为绚丽多姿的色彩选择,对于“胡风”的盛行,统治者仅仅将其视为社会风尚,大度的兼容它。而赵宋王朝因政治军事上的软弱和国际地位的地下,其社会风气转变为封闭自守和谨小慎微。对于宋朝统治者来说,服饰颜色的风格与样式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其江山社稷的象征。他对于“胡风”的畏惧,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江山社稷对“胡风”的畏惧。

3.3 女性社会地位的改变

唐朝时期服饰颜色富贵大气,雍容华贵,力在展示出女性最缤纷美丽的一面。甚至出现坦胸装,大胆地展示出女性身体的健康美与曲线美,如图2。唐代诗人周濆《逢邻女》中有诗句云:“日高邻女笑相逢,慢束罗裙半露胸。”方干《赠美人四首》中也有写到:“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样刀。”这都体现出了唐朝女性的社会地位相比较于前朝有着非常大幅度的提升。

每一个时代都有它所具备的时代特征,而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也有其相对的服饰创新性[8]。女着男装的风尚在唐朝十分流行,《旧唐书·舆服志》中有如下记载“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而武则天、太平公主、上官婉儿、鱼玄机等人的出现也进一步推动了男女平等,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

而宋时妇女外出时都带有盖头用以遮羞避嫌,而上层妇女需遵循礼教,不能随便与男子相见。宋代诗人毛诩曾作诗云“田家少妇最风流,白角冠儿皂盖头。笑问傍人披得称,已遮日色又遮羞。《田家十咏》”可见在宋时,女性出门带盖头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习惯,这是一种约束的同时,也是宋朝女性社会地位的体现。而在婚服颜色的体现则是由唐代时期华美热烈,大胆展示女性个性与美丽,转变为低饱和度的朴素。

4 结语

服饰不仅仅是历史的积淀,更是文化的折射。唐宋时期的婚嫁服饰既有着对先前朝代的沿袭,也有着自己的特点与创新。通过对唐宋时期婚嫁服饰颜色的对比,可以看到在颜色的审美取向上有着本质上的差别,这也是时代特色形成的前提。然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也能看到唐宋文化在婚嫁服饰颜色上的延续性。

对唐宋婚嫁服饰颜色的深入探究不仅是推动当下传统文化的回归,同时也促进了时尚文化的发展,更好地将服饰与服饰载体——人,相结合,展现属于我们当代服饰文化。

猜你喜欢
服饰颜色色彩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特殊颜色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