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中周萍形象的悲剧性探析

2022-06-20 10:19洪振健
歌海 2022年2期
关键词:周萍曹禺雷雨

洪振健

[摘 要]《雷雨》以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社会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在叙述家庭矛盾纠葛、怒斥封建势力腐朽顽固的同时,反映了更为深层的社会及时代问题。以《雷雨》中的悲剧人物周萍为研究对象来看,发生在周萍身上的有家庭悲剧、爱情悲剧和命运悲剧,家庭环境等外在因素和周萍自身的性格等内在因素共同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周萍悲剧性的文学史意义,主要体现在周萍在《雷雨》众多悲剧性人物中的独特性及其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两个方面。

[关键词]曹禺;《雷雨》;周萍

在中国现代戏剧发展史上,曹禺是“为时代呼唤而诞生的‘集体性人物中的一位杰出艺术家”1。他以深厚的戏剧功力促进了我国悲剧文学的发展,进一步开拓了悲剧文学的表现领域,为以后的剧作家进行悲剧创作提供了典范,并塑造了一批在现代戏剧人物画廊里足以名垂戏剧史的悲剧性人物。他出生于封建大家庭,熟悉封建大家庭的生活,所以一开始就将写作的目光聚焦于自己所在的阶层。一方面他揭示了封建家长对于子孙的专制和压迫,另一方面他写出了人性道德善恶的冲突。《雷雨》就是以他自己所在的封建家庭生活为蓝本而创作的经典名作。他将自小的封建家庭生活经验与当时中国旧社会的社会背景相结合,描写了一个让人窒息的正在一步步走向失败深渊的封建家庭的必然结局。

透过周萍这一悲剧人物,笔者看到了封建家庭的罪恶和可怖,也看到了“命运的残酷、性格的残酷、生的残酷、死的残酷、爱的残酷、恨的残酷、场面的残酷、情节的残酷”2。故此,笔者将以周萍的悲剧性为研究对象,围绕周萍的悲剧表现、悲剧缘由和其悲剧性的文学史意义展开具体的论述,揭露封建家庭给人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摧残和迫害。

一、周萍的悲剧表现

所谓悲剧,有论者认为:“善者得善报,恶者得恶报,观众皆大欢喜,是不会唤起畏惧与悲悯之情的。只有善者得恶报,才能唤起畏惧与悲悯之情。”3《雷雨》中的周萍就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在剧中罪恶感最深、忏悔心最重、受痛苦的煎熬最烈。周萍有着原始的善良和本真,但是最终却被迫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这足以引起读者的悲悯之情。为了更能凸显周萍的悲剧形象,曹禺在周萍身上设置了多重的悲剧,在他身上,笔者看到了爱情、家庭的悲剧和命运的残酷,多重悲剧的摧残和压迫最终导致了周萍走向覆灭的必然命运。

(一)父与子的隔阂与冲突

周萍的悲剧表现最先体现在他的家庭悲剧上。所谓家庭悲剧,于周萍而言,主要表现为在刚出生时就被抛弃乡下而导致的与父亲之间的隔阂,以及长大后与专制霸道的父亲之间的冲突。

周萍刚出生不久,母亲因身份卑微被逐出周家,自己因为父亲要迎娶富贵人家的小姐而被安置在乡下,成年之后才被父亲接回大家庭,和亲人一起居住。可以想象,周萍的童年是没有家人的陪伴、没有亲情的滋养的,即使父亲偶尔会去探望他,但是以周朴园的封建家长式性格,周萍也是很难感受到父愛的温暖的,所以周萍的童年是孤独的、无趣的、不快乐的。在最需要亲情滋养的年纪,他面对更多的是父亲的冷漠和无情,这无疑增加了他与父亲之间的隔阂。

长大后的周萍被接回到大家庭生活,与父亲之间的关系逐渐由隐性的隔阂转变为显性的冲突。周萍在还未来到大家庭时,与父亲处于间接接触的状态,很少有直接的冲突;当被接回大家庭,与父亲的接触和交流日笃,这为冲突的发生提供了契机。父亲出生于旧家庭,从他强制蘩漪吃药以及对周冲的专制,可知他受封建传统思想影响颇深,具有传统封建家长的压制和控制子孙的强权思想,周萍作为周家子孙,毫无疑问也逃脱不了父亲的掌控和摆布。渴望自由和幸福的周萍与霸道的父亲之间是无法兼容的,他们之间的冲突无疑只会愈演愈烈,直到最后以生命的代价作结。

(二)多角恋的爱情关系

周萍的爱情悲剧是其悲剧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体现为他与蘩漪、四凤二人的复杂爱情关系以及注定以悲剧结局的乱伦爱恋。

周萍被父亲从乡下接回周公馆后,每天所面对的父亲还是一如既往的冷酷、严厉,时刻保持着对家人的专制,让人难以靠近。长期感受不到父爱的温暖而产生恨的周萍在此时与另一个忍受封建专制夫权十几年的蘩漪因共同的恨而产生共鸣,这“共同的恨”促使周萍和蘩漪走到一起。周萍从蘩漪那里得到他一直渴望着的母爱,感受到“一个成熟少妇对冲动少年的魅力与诱惑”1,让原本怯懦空虚的周萍得到了爱的抚慰。而同样内心孤独寂寞、需要爱的滋润的蘩漪也找到了自救的希望。“他们除了获得自身的满足外,更是获得了以如此的方式报复周朴园的复仇的快感。”2但,从小在传统封建式的教育和文化熏陶下长大的周萍,在内心深处羡慕一切无所顾忌、敢作敢为的人,也羡慕身为封建家长的父亲。与父亲相处日久,周萍“取‘恨而代之的是忏悔意识和对父亲‘起家立业的崇拜”3。此外,他也知道自己和后母的恋情是有违伦理的,是为家族和社会所不容许的,这使他有了愧疚感和畏惧感,产生了“像老鼠在狮子睡着的时候偷咬一口的行为”4的心理。迫于伦理道德的压力和后来对父亲憎恨的减弱,他开始刻意躲避蘩漪,这也注定了他和蘩漪之间的乱伦爱恋是必然走上悲剧道路的。

周萍和四凤的恋情发生在周萍刻意逃避蘩漪之时,他被四凤鲜活的生命力所吸引,两个人在未知是兄妹关系的情况下走上一条违背伦理的悲剧道路。四凤是与蘩漪完完全全不同的女人,她有着周萍所渴望的活力,她宛若大海上的灯塔,为沉溺于苦痛中的周萍指明了方向。起初,四凤的存在是他规避社会舆论、逃避父亲和继母、无处可遁时的临时避风港。因此周萍的所有作为,都是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和感受,这在一定程度上,“周萍也是周朴园的最佳翻版”5。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渐渐点燃了真情的火花,及至第四幕中周萍在鲁大海面前的心迹袒露和在鲁母面前所发的誓言,笔者看到了周萍对四凤的真情流露,这最终促使他决意带四凤一起离开这个压抑的家。然而,蘩漪因为自己的不甘,在他们即将一起离开的那个下着雷雨的深夜,将自己和周萍的不伦恋情公然揭露,导致周朴园意外揭穿了周萍和四凤是同母异父兄妹的事实,而这不伦之恋最终导致了他们情感的悲剧。348EDD8F-EE9A-4298-8CCE-ABF94DBDD69C

(三)宿命式的命运轮回

曹禺在《雷雨》的序中指出,《雷雨》剧中除了亮相的八个人物,还有第九个未出场的角色,这第九个角色和其他八个人物完全不一样,它不是实体一般的存在,它是一种虚幻的、难以把握的命运,他称它为“第九条好汉”。在《雷雨》里,“命运”本身不出场,它以一股自然力量或社会力量的形式出现在剧中。《雷雨》中的人物都很特别,在他们身上能看到双重人格的影子,一个是他们在剧中的身份,比如周萍在剧中有属于自己的身份和故事,还有一个是赋予他的“命运”。他的行为也是具有多重性的,不仅有他个人意志的体现,还有一个不受他控制的“命运意志”。“这就使他的行为愿望与行为结果发生了逆向冲突,越想努力摆脱,结果却越陷越深。”1

“雷雨”这一自然现象便是曹禺安排在剧中的一股自然力量,在剧中是贯穿始终的,雷声在剧中出现时,便已经在人们心中播下恐惧的种子,为之后的结局埋下伏笔。当雷雨即将到来,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剧中的每个人都感到十分烦躁和压抑。压抑、郁闷、恐惧等各种情绪形成一条完整的情绪链,一步一步推动剧情的发展,周萍的悲剧就是在这样一个自然环境的推动之下发生的。他是带着自己的希望和目标上场的,他希望摆脱蘩漪、摆脱罪孽感,但是他的希望最后都破灭了。在雷雨最后到来的时候,他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可以说雷雨这一自然力量隐约中正以一种无形的方式控制着周萍的命运。

二、造成周萍悲剧的缘由

周萍悲剧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周萍尚在乡下之时,悲剧的因素已然在悄悄酝酿之中,待其回到封建大家庭之时,其他的悲剧因素又或偶然或必然地在不断萌生,多种因素的堆积、爆发,最终导致了周萍的悲剧。

(一)封建家族文化的吞噬

家族文化这一因素对于周萍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自出生起,这种文化氛围就始终笼罩着他,左右着他的命运,并最终导致他的悲剧命运。

在《雷雨》中,周萍的性格和行为举止受到壓抑的封建家族文化的极大影响。这种黑暗沉闷的落后封建家族文化体现在我国传统的宗法伦理制的社会形态中。以亲情血缘、秩序纲常作为联接的纽带的家族文化,不仅参与着社会的形成和组建,还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节奏与喜怒哀乐。周萍始终不能做一个真正的自己,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家族文化的制约和影响,他由开始对父亲咬牙切齿的“恨”到后来转为对父亲的崇拜,其中便包含了封建家族文化对他思想上的腐蚀和行动上的约束。在传统的宗法制社会里,为了延续家族的兴旺,父辈和祖辈以家族所继承下来的一套家族制度和家族文化来为子孙确定人生道路,塑造他们的灵魂。“特别是家族中的长子,是家族文化的继承者,家族成员在他身上寄予了极大的期望”。2周萍作为家中的长子,作为家族文化和精神的继承者,他应当成为和父亲一样的人,而当这种桎梏人性的家族文化和追求民主、自由的社会大环境不相适应时,他的悲剧命运也就隐约可见了。

封建家长的专制和独断是家族文化所呈现出的最大特点和弊端,这个封建家长大多是在家族中处于父亲、祖父这一具有“霸权”地位的人,家族当中的人和事都受他们的统治和支配。《雷雨》中的周朴园就是这样一类家长,具有压制和控制后代的思想和行为。在父亲的重压之下,周萍对于任何摆在他面前的重担都毫不迟疑地选择了逃避:面对蘩漪的纠缠,他刻意躲避;面对四凤的爱情,他无原则地逃避,最终落入逃无可逃的境地。

(二)父母爱的缺失

周萍在儿童时期因父爱和母爱的缺失所导致的心灵创伤是造成其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主要体现在他对蘩漪感情上的冲动迷失和对四凤感情上的优柔寡断。

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婴幼儿期是一个关键而重要的年龄段,周萍在这个时期受到了亲情缺位的重创。他没有感受到亲情所带来的温暖,也没有受到至真至纯的母爱的滋润,是在一个没有母爱和父爱的环境中长大的。依据荣格心理学的阐述:“子女要是粗暴地与自己的母亲分开,这就可能导致他形成一种持久的恋母情结,以作为失去了的母亲的补偿。”1当自小缺少母爱温暖的周萍回到大家庭时,对于母爱的渴望导致他和蘩漪之间产生一段扭曲的感情,他把蘩漪构想成自己母亲的角色,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他自小缺失的母爱,这种感情极大地满足了周萍心理上的需要。然而伴随着周萍的不断成熟和理性的回归,他开始认识到这种感情的荒谬和反常时,便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至于四凤,起初可以说是周萍在逃避蘩漪时所选择的一个心灵港湾。他爱四凤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通过四凤的力量,实现自我救赎式的情感转移”2。他试图通过对四凤的情感转移,把自己从乱伦的罪行中解脱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他又确实对四凤有好感。但是他童年的心灵创伤导致了心理发育的缺失,在某种程度上使成年的周萍丧失了一定的成熟思考、理智判断、控制自我的能力,所以在面对四凤的感情时也是处于徘徊、犹豫的状态。这主要体现在四凤要求他带她一起离开,而周萍一直处于犹豫徘徊之中,直到他得知四凤怀孕了,才艰难地做出带四凤一起离开的决定。

(三)怯弱、冲动的性格缺陷

在《雷雨》中,周萍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从头到尾都是一个怯弱、冲动的形象,而其怯弱、冲动的性格是最终导致其悲剧的重要因素之一。

周萍和蘩漪因为对周朴园有着共同的“恨”和彼此之间身心的需要最终走到一起,但是在这里我们不能忽视周萍性格因素所起的重要作用。“当着一个新的冲动来时,他的热情,他的欲望,整个如潮水似地冲上来,淹没了他。”3他刚从乡下来到城里,在为非理性的直觉、本能所驱使时,更易于冲动,也更加缺乏自制力。因此,他和蘩漪开始了一段能满足各自所需的恋情。冲动是不顾后果的,当慢慢开始回归理性的时候,当思及与后母相恋的严重性的时候,他开始深感后悔和愧疚。但怯弱的性格决定了他对于这段恋情不可能去负起应负的责任,所以他即使想反抗,也不能像周冲一样彻底地反抗。因此,他犹豫不决,希望坚持操守,但又无法抗拒诱惑。他畏惧父亲,他害怕道德上的审判,所以刻意去躲避蘩漪的纠缠。这一场你追我躲的“游戏”最终以悲剧而告终,并且引发了另一个悲剧的开始。348EDD8F-EE9A-4298-8CCE-ABF94DBDD69C

周萍和四凤的爱情悲剧与周萍的性格也有着很大的关系。他确实是被四凤的青春、活力、美丽所吸引,但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自己的怯弱,在试图逃避蘩漪的同时,想在四凤身上找寻些许的安慰。父亲的严格和自己的怯弱,导致他不可能随意在其他女人身上寻求安慰,作为周公馆唯一带有青春气息的四凤就成为周萍的不二人选。虽然他和四凤的悲剧结局其性格因素并非主因,但是他们之间的恋情之始却和他的胆怯性格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三、周萍悲剧性的意义

周萍是曹禺话剧中塑造的众多悲剧形象之一,但这个悲剧形象的塑造具有难以取代的文学价值:首先,体现为其悲剧性在《雷雨》众多悲剧形象中的独特性;其次,表现为其悲剧性对我国现代戏剧的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

(一)在《雷雨》中的独特性

曹禺在《雷雨》一剧中塑造了众多的悲剧形象,为他们安排了各种不幸的遭遇。周萍作为在剧中出场次数最多的人物之一,作者赋予他的遭遇不但是最具悲剧性的,而且也是最具独特性的。

首先,体现在其所经历的不幸遭遇的多样性上。和其他人物不同,周萍所经历的悲剧不是单一的、间断的,而是多样的、持续的。他不仅经历了刚出生时就被抛弃乡下和长大后活在父亲的封建家长专制强权之下的家庭悲剧,还经历了两段为人所不齿和为道德所唾弃的不伦之恋。此外,周萍的悲剧并不是发生于一时,或是只发生于其人生的某个阶段,而是貫穿了其人生的始终,悲剧由他出生时起,到他自杀死亡时而终,其一生都生活在悲剧之中。

其次,体现在其所经历的不幸遭遇的凄惨性上。周萍所经历的家庭悲剧和爱情悲剧都是人间的大不幸。就家庭悲剧而言,自小被亲人所抛弃已然是一种很大的不幸,在长大后被接回到大家庭,本希望能过上一段幸福的生活,然而所受到的却是父亲无情的压制,这无疑加剧了本已不幸的家庭悲剧。在爱情悲剧上,周萍的两段恋情并不是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慕和相恋。不正常之处主要体现在恋爱的对象和恋爱的动机上,其两次恋爱的对象分别是其后母和同母异父的妹妹,就伦理道德而言,都是违背禁忌的不伦之恋,是为家庭和社会所不容的。其恋爱动机在与蘩漪相恋时表现为对母爱的渴望和对父亲的报复,在与四凤相恋时表现为是对蘩漪的逃避和寻找新的心灵慰藉。这样的恋爱对象和恋爱动机无疑又加剧了其爱情的不幸。因此,周萍的悲剧是《雷雨》众多悲剧形象中最为凄惨的,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人间的大悲与大痛。

最后,体现在周萍这个人物的真实和纯粹上。曹禺是按照一个真实的人去塑造周萍这个人物形象的,人性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他的悲剧显得更加真实和让人觉得可悲。他就是一个普通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都有可能成为“周萍”。

(二)对我国现代戏剧发展的影响

在《雷雨》中,曹禺所刻画的周萍这一悲剧人物是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普通人物、平凡人物。曹禺之前,在我国悲剧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是郭沫若,他悲剧中的人物多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豪杰、志士仁人。而随着《雷雨》的面世,悲剧中出现了一类像周萍这样的悲剧人物。曹禺独特的创作个性使他对生活具有深刻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使悲剧艺术和现实生活贴得更近,并且创作出更多具有现实色彩的普通人物。而悲剧内容、悲剧人物的现实性,让读者、观众感到悲剧就仿佛发生在自己所生活的环境里,或者将自己代入悲剧中,成为剧中的某一角色,使人自然地生发出更多的怜悯和同情、更深的感动和沉思。

此外,曹禺塑造周萍这类悲剧性人物时,总是在表现人物深刻的内心痛苦上大做文章,把这种精神痛苦的深度表达得淋漓尽致,这大大开掘了悲剧艺术在表现领域上的深度。曹禺在深入探索悲剧人物的内心世界方面是现代剧作家中最出色的,为中国现代戏剧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结语

作为划时代的现代戏剧大师,曹禺创作了许多家喻户晓的经典名剧,《雷雨》无疑是最成功的剧作。在《雷雨》中,他塑造了众多经典的人物形象,而周萍无疑是其中最为成功而丰满的一个。周萍形象的成功之处在于对其悲剧性的刻画,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封建家长对子孙的专制和压迫,看到了命运对小人物的捉弄和无情,也看到了人间的大悲和大不幸。笔者认为,曹禺不仅仅是想让我们看到人生众多的悲剧,更多的是想让我们去体会悲剧背后复杂的人性善恶和令人窒息的封建家族文化。348EDD8F-EE9A-4298-8CCE-ABF94DBDD69C

猜你喜欢
周萍曹禺雷雨
裱在墙壁上的批评信
僧院雷雨(一)
“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型研究
《雷雨》剧本内容梗概
《雷雨》中的“雨声”
裱在墙壁上的批评信
好剧本离不开认真
可怕的雷雨天
雷雨
亲情与谎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