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昌县标准化羊圈示范建设

2022-06-21 09:30谢洪波吴海涛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农牧业羊圈农牧民

汤 衡,谢洪波,吴海涛

(四川省德昌县农业农村局,四川 德昌 615500)

德昌县位于四川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南部,介于101°54′E~102°29′E,27°05′N~27°36′N之间,地处雅砻江以东,安宁河流域中部高原河谷地带。全县年平均气温17.1℃,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除山区较冷外,一般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全县草地面积6.27×104hm2,占全县幅员面积的27.47%,可利用草地5.07×104hm2,占草地面积的80.73%。草地丰富,种类繁多,山地、疏林草丛草地主要分布在海拔1150~2300 m的山地,县内二半山区农牧民有着悠久山羊养殖历史,群众更是有着朝食羊肉的习惯,有一定的本地市场基础。加之近年来山羊价格持续升高,农牧民发展山羊养殖的积极性不断提升。但传统的羊圈养殖生产效率极低,好圈舍不仅能够为农户节省成本开支,还有助于养殖效率的提高。因此,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背景下,为提高农牧民养殖效率,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快现代草原农牧业发展步伐,加速增加贫困农牧民收入,故依托相关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探索、设计并推广具有本地特色的标准化羊圈。

1 政策背景

在我国农、牧区实施高效养羊生产体系,是实现养羊生产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养羊生产欲实现根本转变,必须借助高效生产体系[1]。近年来,德昌县在天然草原保护和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落实了草原承包责任制。全县冬春草原全部承包到牧户,夏秋草原承包到联户。通过落实草原承包责任制,明确了草原建设与保护的责、权、利,极大地调动了牧民群众发展畜牧业生产、保护和建设草原的积极性。2011年在农业部、四川省农业厅等部门在全省牧区开展“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大政策下,为有效保护牧区草原生态环境,促进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快现代草原农牧业发展步伐,加速增加牧民收入,使二半山农牧民快速脱贫。2013年农业部、四川省农业厅规划配套一部分资金拓展“牲畜棚圈示范户建设”“转变生产方式”“现代化标准化棚圈建设”等项目,以支持补助牧区农牧民进行标准化棚圈示范建设,提高山羊生产效率,且高效养羊是针对我国目前养羊较低生产水平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的生产体系[1]。

2 标准化羊圈建设现状

2013年以来,德昌县农业农村局根据全县天然草地分布现状,通过农牧民自愿申请、乡镇核查、主管单位审批布局指导建设1324座标准化示范羊圈,每座标准化示范羊圈建设面积不低于81m2,补助金额200元/m2,每户补助资金计1.6万元,受益农牧民1324户,覆盖全县11个乡镇,112个自然村,32个贫困村(已退出)。

3 标准化羊圈设计简介

根据半舍饲的要求,德昌县标准化示范羊圈采用圈舍和运动场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圈舍整体占地81m2,圈舍和运动场占地面积均为40m2,整体使用空心砖或水泥砖修建,圈顶搭建双层彩钢棚(可使用小青瓦或机制瓦严禁使用石棉瓦),圈舍内采用竹片羊床满铺方式,羊床以上1.5m需抹灰刮滑以减少寄生虫滋生,圈底设计为15°斜坡及20cm排水沟以便粪尿自然干湿分离,靠运动场方向离羊床高度不低于1.5m,且圈外需建一个容量不低于1m3的蓄粪池。运动场同样使用空心砖堆砌不低于1.5m的围墙,在围墙长边处依墙设计长度不低于5m的补饲槽,运动场地面进行整体硬化。传统羊圈修建时通常采用就地取材的方式,存在一定的林木砍伐现象,为保护当地林草资源,标准化样件项目在实施过程当中禁止使用任何木材进行搭建,且鼓励有条件的农牧民在羊圈周边播种牧草。

图1 德昌县标准化示范羊圈横切立体图

图2 德昌县标准化示范羊圈侧面立体图

4 建设思路

4.1 牲畜棚圈示范建设

通过项目建设,改善农牧民养殖条件,推行舍饲和半舍饲,减轻天然草原放牧压力,推进草畜平衡,增强抗灾保畜能力,促进牧区农牧业从“靠天养畜”的传统游牧方式向设施农牧业转变。

4.2 人工草地建植

以户为单位,对打贮草基地进行围栏,翻耕整理,去除石块等杂物,购多花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紫花苜蓿、光叶紫花苕等优质牧草进行单播或混播种植,购尿素、硫酸钾复合肥等对草地进行施肥、灌溉除杂草和适时收割、贮藏、补饲利用。通过项目建设促进人工种草以提高牧户优质饲草生产和供给能力,有效解决牧区冬季饲草料储备不足,增强抗灾救灾贮草能力,减少冬春季节牲畜掉膘和死亡,实现增草肥畜。

5 推广措施

5.1 组织领导

县人民政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财政、农牧、民委、发改、统计、公安、审计、监察、宗教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统筹协调、督查指导。成立以农业农村、财政部门为主的项目实施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和推进工作。建立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协调指挥、统一推进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统一考核评价的工作机制,深入实际调研指导,科学制定推进方案,跟踪掌握实施动态,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政策平稳运行。

5.2 政策措施

县、乡两级政府层层落实项目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签订目标责任书。建设任务和工程质量具体落实到相关责任人,定期检查、严格考核。项目乡、村实行项目建设专人负责制,实施乡的建设内容和任务由专人负责,并与责任人签订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奖罚机制。

5.3 技术措施

充分依靠德昌县农业农村局以及派出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及乡镇、牧场机关工作人员等,加强对牧户的修建技术培训,大力推广适用当地的种草、收贮和牧草利用等关联技术,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广泛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实现综合配套。

5.4 组织宣传

按照试验、示范、推广的路子,抓好先进实用技术的集成应用。同时,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结合《草原法》宣传月活动、科技下乡,采取播放宣传片、发放宣传册、组织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加强广大牧民群众的宣传培训,增强牧民参与项目实施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牧民。

5.5 资金管理

按照中央、省有关管理办法,财政、农牧、监察、审计等部门进一步加强资金监管,并实行州、县级报账制,切实改进监管工作,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专账核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截留、挪用和违规使用资金,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重大违规违纪行为及时严肃查处。

5.6 考核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采取政府监督检查、社会公开监督、农牧民自我监督和依法查处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加大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力度。二是认真开展项目考核验收。建立科学有效的项目考核验收制度,认真组织开展考核验收工作。三是严格执行绩效考评。建立健全绩效考评制度,结合巡查抽查、社会监督情况,对工作开展情况、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草原生态保护效果、牧民增收情况等情况进行综合绩效考评。

6 标准化羊圈建设概算

德昌县地理区域根据域内河流可分为安宁河区域、茨达河区域和雅砻江区域二半山区。其中安宁河流域和茨达河流域相对交通便利,运输成本及人工成本较低,在农牧民自主投工的前提下每座羊圈户均自筹1000元,雅砻江流域二半山区户均自筹2500元可建成标准化羊圈建成投入使用。

7 生产效率测定

7.1 测定时间和地点

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德昌县昌州街道办军平养羊家庭农场(已新建1座标准化羊圈,并有传统羊圈3座)。

7.2 测定材料及器材

选取同一地点、品种一致的草料及补饲精料,称重称1个、温湿度计1个。

7.3 测定动物

同一胎次待育肥羊羔(阉割公羊)30头。

7.4 测定设计

在德昌县昌州街道办军平养羊家庭农场选取胎次、品种、体重一致且体况评定相近的初生羊羔30头,分别投饲至新建标准化羊圈和传统羊圈各15头,通过测定不同羊圈饲喂育肥羊出栏成品羊体重,判定不同羊圈对饲养山羊效率的影响。

7.5 饲养管理

在日粮配合上,以粗饲为主,精饲为辅,适当喂一些本地季节性多汁鲜料。另外,每天加喂适量食盐、碳酸钙和维生素。标准化羊圈饲养育肥山羊定为1组,传统羊圈饲养育肥山羊定为2组,每日投喂3kg由干鲜草(黄贮草、包谷杆、黑麦草、高粱壳、花生苗)、精料(包谷面)、预混料组成的饲料进行投喂,并记录2组测定目标日粮剩余情况。

7.6 温湿度比照

冬季能否有效调节圈内温湿度及有害气体是一个合格牲畜棚圈的重要体现[2]。选取德县温度较低的12月份早晨9点,测定2组羊圈温湿度变化(关闭门窗),记录上中下平均温湿度,从而为判定不同羊圈对生长环境的影响提供参考因素。

7.7 测定结论

标准化羊圈的使用,可通过预留窗对圈内温湿度进行调节控制,减少氨气等有害气体的聚集,很大程度改善牲畜的生长条件。圈舍的合理性布局为农牧民补饲提供方便,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在较为舒适的生长环境,山羊采食量有明显的增加,提高了山羊生产的肉料比,增强了生产效率。

8 生态效益

贯彻实施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配套标准化示范羊圈建设项目,改变传统全天放牧为半舍饲生产方式,一定程度上减轻天然草地载畜压力,恢复草地植被覆盖率,有效保护草原资源,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草原植被的恢复,形成“生物地毯”,大幅降低地表径流,减轻降水对表层土壤的冲刷,以及刮风造成的土壤表层的风蚀,有效防止风蚀、水蚀对地表的侵害,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同时,草地植被对降水有良好的拦截作用,减少了地表径流,涵养水源,补给江河。这对保护国家的水资源,保障国家西线工程的顺利调水有积极意义。

9 经济效益

通过标准化示范羊圈项目的推广建设,标准建成羊圈的农牧民户均饲养山羊37头,较传统户均饲养16头的羊圈增加131%。标准化羊圈的使用不仅通过补饲提高山羊的育肥效率,还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寄生虫的发生,在提升饲草转化率的同时每头山羊经济效益提升10%~15%,标准化示范羊圈8年来累计实现畜牧养殖经济效益7920万元。

10 社会效益

10.1 有利于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

德昌县属于边远地区、落后地区和生态脆弱区,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地区和难点地区。与农区相比,统筹城乡发展的难度更大。草原生态恶化、承载力下降,牧民增收缓慢,还将使农区和其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开展标准化羊圈建设推广工作,从增加牧民收入、促进牧业发展和社会繁荣入手,可有力增强县内发展后劲,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10.2 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德昌县是彝、藏、回、蒙等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开展标准化羊圈建设推广工作,有利于改善县内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农牧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农牧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为推进生态文明和新彝区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10.3 有利于加快边远地区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羊标准化圈舍示范建设将为全县羊的标准化饲养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将有效的提高农牧业生产的防灾抗灾能力,提高牲畜的繁殖成活率。有效的减少牲畜过冬御寒能量损失,减少饲草料浪费,从而提高单位牲畜产出和农牧业总体效益水平。使高生产性能的改良牲畜生产和高效能技术手段运用成为可能,有力推动畜群结构调整和农牧业现代化进程。

11 结语

标准化羊圈示范建设推广将为德昌县内山羊的标准化饲养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将有效的提高农牧业生产的防灾抗灾能力,提高牲畜的繁殖成活率。有效减少牲畜过冬御寒能量损失,减少饲草料浪费,提高单位牲畜产出和农牧业总体效益水平。使高生产性能的改良牲畜生产和高效能技术手段运用成为可能,有力推动畜群结构调整和农牧业现代化进程。

猜你喜欢
农牧业羊圈农牧民
立体羊圈
亡羊补牢
克什克腾旗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新常态下农牧业品牌化的现实意义
农庄里的羊圈
“6个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