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管乐民族五声调式音阶构建
——以单簧管《贝尔曼音阶》为范例

2022-06-21 07:57李雅坤
黄河之声 2022年5期
关键词:贝尔曼管乐单簧管

李雅坤

一、西洋管乐的本土化探索与不足

西洋管乐自1840年鸦片战争传入我国伊始,发展至今已一百八十余年。鸦片战争后,英国人赫德在中国建立第一支西洋管弦乐可以看作西洋管乐在中国发展的起点。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大批俄罗斯音乐家来到中国,这些专业音乐家为中国的音乐教育带来了大量西方音乐的知识。随后,在哈尔滨、上海等地也纷纷成立了西洋乐团,中国的音乐团体与学校聘请这些专业的音乐家担任教学,这为中国西洋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四运动后,北京上海成立的专业音乐院校中所开设的器乐课程,标志着西洋管乐在我国进入了系统而规范化发展的时代。经过多年的沉淀,改革开放后迎来了西洋管乐的快速发展时期,不仅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西洋管乐演奏家,更是开始了西洋管乐本土化的探索。其主要标志是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管乐作品的问世,如根据脍炙人口的根据中国著名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改编的单簧管作品《花儿为什么这么红主题幻想曲》,也有民族特色鲜明的《彝族欢歌》以及《帕米尔之音》等。

中国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它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音乐是人类文明社会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文化产物,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西洋管乐虽然是外国舶来品,但在中国这片土壤中,受中国文化影响与浇灌,亦有与中国文化相交的发展与成长轨迹。目前西洋管乐在中国蓬勃发展,并在时代背景的推动下在本土化的道路上持续探索与创新。如果说有中国特色的西方管乐作品是开放的花朵,那么民族调式音阶与练习曲就是根茎。基础练习是乐器学习的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西洋乐器的基础练习以十二音体系为基础,从古典时期发展至今,已有十分完善的训练系统,从音阶到练习曲都有丰富的资料与文献。中国民族调式广泛存在于中国古代和民间音乐中,由五个音组成,也被称为五声调式。以五声调式为基础专门创作的有中国音乐特色的音阶、练习曲对于提高演奏者对于中国音乐作品的演奏水平是十分必要的。习练者可以在每天的基础练习中浸润出中国音乐曲调的演奏方式,找到西洋乐器与中国音乐的契合点。与之相对比,西洋管乐器在中国作品的演奏上存在断层,不论是演奏的技术准备还是音乐风格都有待加强。中国音乐作品多采用民族调式,而西洋管乐专门针对民族调式的音阶与练习曲却是较为空白的。

二、《贝尔曼音阶》在单簧管发展史中的重要性

单簧管又称“黑管”,是西洋木管家族的成员之一,由希腊民间乐器夏鲁姆管发展而来。经过不断发展、改良,由最初的夏鲁姆管到现在为大家所熟知的单簧管,最常见的单簧管为降B调单簧管。

古典时期,单簧管最早作为交响乐队成员,后独立成为深受喜爱的独奏乐器,从欧洲逐渐传播至美洲再到东方。乐器在不断进化,作品数量、作品形式也不断累积。作品是人们熟悉一件乐器最为直接的一种形式。从单簧管的发展史来看,单簧管的曲日的发展是伴随着单簧管乐器的发展而发展的,它们反映着音乐时代的进步与乐器发展进步。如果说单簧管的乐器发展和曲日发展是时代特征的体现,那么单簧管技术以及训练方法的进步与完善就是其最强有力的支持。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乐器学习都强调基础练习的原因。

基础练习主要是通过对基能的反复打磨来为完成作品的演奏做准备。基础练习的种类和方法多种多样,基础练习的教材的种类和版本也是越来越充实。音阶练习是成为演奏家的必修之课,它是基础练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贝尔曼音阶》就是基础练习教材中的一种,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卡尔·贝尔曼1810年10月24日出生于德国慕尼黑,本人是一位单簧管演奏家,同时也是巴塞特单簧管演奏家、作曲家。父亲海因里西·贝尔曼也是著名单簧管演奏家。贝尔曼14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单簧管,1832年加入慕尼黑宫廷乐队,1834年担任慕尼黑宫廷乐队单簧管首席。1832至1838年,贝尔曼开始演奏巴塞特管,并在慕尼黑皇家音乐学院现慕尼黑音乐与戏剧大学任教。1864至1875年贝尔曼的单簧管事业达到了高峰,创立了沃斯坦帝斯单簧管学校。卡尔·贝尔曼一生创作了88个作品其中近40首是为单簧管而创作,其中最为著名是《每日练习》也被称为《贝尔曼音阶》受到了广大单簧管演奏者的广泛认可和欢迎。选取这套音阶作为五声调式音阶构写的范例,是因为作者本人对单簧管乐器性能的全面了解,使其内容更具有普及性、和全面性,是相对完善的基础教程。

三、以《贝尔曼音阶》为范,谈五声调式音阶构建

(一)选择《贝尔曼音阶》作为构建范本的理由

音阶练习是基础练习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音乐本就是由完全或不完全的音阶组成的,特别是旋律声部。练习音阶不仅可以训练手指的能力,乐器的熟悉键位,还能通过练习熟悉调式结构。

由于音阶结构不同,中国音乐的旋律特点自然也与西洋音乐有明显区别。构建适用于演奏中国旋律的音阶练习,对于西洋乐器更好地本土化是十分有帮助的。贝尔曼《每日练习》(也称贝尔曼音阶)是一套系统而全面的基础练习,其第一部分自然音阶是单簧管音阶练习中使用最频繁的教材。这套教材以西洋大小调,十二音体系为基础,结合管乐器自身的特点写作,由易到难。贝尔曼音阶是建立在以调性音乐为主的作品基础上,对音阶、琶音、模进等主要音型的各种方式进行梳理。民族调式的音阶构建同样可以参考这种方式。

(二)《贝尔曼音阶》的练习内容

贝尔曼时期的音乐作品以调性音乐为主,《贝尔曼音阶》包含了各调性的自然大调、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以及琶音,有多种版本,这里分析的版本是Gustave Langenus编辑,作品号63。

全练习共有十二个部分:第一部分,自然音阶;第二部分,三和弦;第三部分,减七和弦;第四部分,级进分解音阶;第四部分之二,三和弦2;第五部分,减七和弦2;第五部分之二,级进回旋分解音阶;第六部分,属七和弦;第七部分,各种和弦;第八部分,三度音阶;第九部分,六度音阶;第十部分、第十一部分与第十二部分为综合练习。从调性的安排来看:第一部分的自然音阶、第二部分的三和弦、第四部分的级进回旋分解音阶、第四部分之二的三和弦2、第八部分的三度音阶、第九部分的六度音阶,是按照调号从少到多的关系大小调构建;第五部分之二的级进回旋分解音阶、第六部分的属七和弦,是按照调号从少到多的大调音阶构建;第三部分的减七和弦是和声小调第七级上的减七和弦所构成的琶音。第七部分的各种和弦,包括大三、小三、增三、减三、大小七、小七、减七、半减七等。第十、十一、十二部分的三首练习曲分别为八度、装饰音与断音、三连音练习曲。

在实际练习中,应用最多的是第一章的自然音阶部分,因此五声调式的构建也主要以自然音阶部分为范例。

(三)结合《贝尔曼音阶》自然音阶部分谈五声音阶构建

中国的传统民族音乐中使用最多的五声音阶,是指包含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的音阶,我国古代文献中称其为“五音”,也可称为“五声”。虽只有五个音符,但是却有着独特的音律,蕴含着中国文化魅力。中国的五声调式以宫系统命名,以C宫为例,在C宫系统中,宫、商、角、徵、羽调式可以形成五个调式,虽然主音不同,但同属C宫系统,下例就是C宫系统中的五个调式:

C宫系统的五个调式的关系与西方大小调式的关系大小类似,如C大调与a小调。贝尔曼音阶的自然音阶部分就是以此关系作为练习安排的,如下例:

C大调

和声a小调

旋律a小调

D商

G徵

音阶为六个小节,四四拍。包括C自然大调,a和声小调与a旋律小调。每条音阶为三个八度,重复演奏两遍,最后一个小节的琶音一般在实际演奏时也可直接进行到主音。如果以此方式构建C宫调式音阶,可以有以下方式:

C宫

五声调式音阶相邻音级间没有小二度,与贝尔曼C大调音阶的相比,音阶长度少了两个小节,音阶中的小三度进行使得平均的级进中增加了变化,如何将音阶中的小三度演奏得平顺、自然,是对音阶练习时气息与手指的配合是一种新的要求。

根据五声调式轮转的特性,将贝尔曼音阶中的a和声小调与a旋律小调替换为以下几个音阶:

E角

A羽

以此种方式构建的音阶,在调式基础上,对于C五声音阶进行了反复的强化练习。

贝尔曼音阶练习第一章自然音阶部分包括:C自然大调、a和声小调、a旋律小调,如将其对应为民族调式音阶可以是:C宫、D商、E角、G徵、A羽;一个升号调G自然大调、e和声小调、e旋律小调,对应G宫、A商、B角、D徵、E羽;一个降号F自然大调、d和声小调、d旋律小调,对应F宫、G商、A角、C徵、D羽;两个升号D自然大调、b和声小调、b旋律小调,对应D宫、E商、升F角、A徵、B羽;两个降号降B自然大调、g和声小调、g旋律小调,对应降B宫、C商、D角、F徵、G羽;三个升号A自然大调、升f和声小调、升f旋律小调,对应A宫、B商、升C角、E徵、升F羽;三个降号降E自然大调、c和声小调、c旋律小调,对应降E宫、F商、G角、降B徵、C羽;四个升号E自然大调、升c和声小调、升c旋律小调,对应E宫、升F商、升G角、B徵、升C羽;四个降号降A自然大调、f和声小调、f旋律小调,对应降A宫、降B商、C角、降E徵、F羽;五个升号B自然大调、升g和声小调、升g旋律小调,对应B宫、升C商、升D角、升F徵、升G羽;五个降号降D自然大调、降b和声小调、降b旋律小调,对应降D宫、降E商、F角、降A徵、降B羽;六个升号升F自然大调、升d和声小调、升d旋律小调,对应升F宫、升G商、升A角、升C徵、升D羽;六个降号降G自然大调、降e和声小调、降e旋律小调,对应降G宫、降A商、降B角、降D徵、降E羽。

(四)自然音阶部分以外的五声音阶练习构建

《贝尔曼音阶》中第一部分自然音阶是音阶练习的主要内容,其他部分的练习是则是对于音阶练习的有力支撑。琶音和模进,是后面部分练习的主要形式。

琶音可视为分解和弦的一种,通常以调式的主和弦为基础构建,作为一种专门的技巧训练,如下例《贝尔曼音阶》中的C大调琶音:

C大调琶音

C宫调式三音组

模进也可称为不同高度的重复,模进有同调模进(改编调式音级不改变调性)和转调模进(改变调性不改变调式音级)两种。模进部分在五声自然音阶的基础上,以自然音阶的调性安排为参照,进行音阶模进练习。如《贝尔曼音阶》第五部分之二中的模进:

C大调

民族调式以五声音阶为骨干,加上两个偏音,可以构成七声音阶,常见的七声音阶有清乐音阶、雅乐音阶、和燕乐音阶三种。在我国现实音乐生活中,占主要地位和被广泛应用的是清乐音阶,清乐音阶是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加入了清角和变宫构成的。下例为C宫清乐七声音阶,其中F和B为偏音:

C宫清乐七声

参照《贝尔曼音阶》第五部分之二中的模进,可以构成七声调式的模进练习,如下例:

结 语

音阶与练习曲是乐器练习的基础,五声调式作为中国音乐的基础,应该有其专门的练习方法。西洋管乐发展至今,在乐器发本土发展的推进过程中,不乏优秀的中国作品,如果能将五声民族调式的基础练习应用到西洋管乐的日常练习中,将对西洋乐器的本土化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一种文化的创新。■

猜你喜欢
贝尔曼管乐单簧管
2022第二十届上海管乐新年音乐会举行
最后一片藤叶
眺望以爱为生的境界
贝尔曼舍己救人“行为”及“方式”的合理性
《在路上》文楚安译本中贝尔曼“变形倾向”的体现之一
论单簧管在交响乐中的运用
论单簧管在交响乐中的运用
单簧管音色在重奏时的表现力
乐师
论单簧管在交响乐团中的地位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