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优化设计

2022-06-26 21:22卞春霞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2年4期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信息技术优化设计

卞春霞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肩负着启蒙学生信息技术思维,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意识,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使命。教师要正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遵循生本理念,通过优化前置性学习、优化驱动任务、优化分层指导、优化训练评价等策略,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成长发展,将生本理念贯穿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始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生本理念;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12-0072-03

生本理念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强调教学活动设计要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深入解读生本理念,摆脱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讲解和操作训练的低效模式,把教学关注点放在学生积极性调动、个性化发展上。同时,教师要加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的创新优化,从课前的前置性学习到课中的驱动任务、分层指导及训练评价,都紧密围绕班级学生的特点展开设计,以顺利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一、优化前置性学习,提升课堂预习效果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落实生本理念,要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确保教学活动设计与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知识基础等学情相匹配。因此,教师要关注前置性学习活动的设计,根据学生的前置性学习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和存在的学习短板。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又能为教师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提供参考。适用于信息技术课堂的前置性学习活动有很多,教师可以编写导学案,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进行系统梳理,让学生在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初步构建所学知识的前概念。教师也可以从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出发,用视频微课、多媒体课件等信息技术载体设计前置性学习活动,使前置性学习更契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的理论性知识较为抽象,对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所以设计前置性学习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教学《初识网络世界》时,虽然大部分学生日常生活中并不缺乏使用网络的体验,但对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等相关理论性知识还是非常匮乏的。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前置性学习活动,提前一天将与课时教学内容相关的微课视频发送到班级微信群,利用3分钟左右的微课视频解释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等核心概念,引导学生对这些主要知识建立前概念认知。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再次播放微课视频,组织学生结合两次的微课学习,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分别阐述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是什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教师结合学生反馈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切入课堂新知教学。

上述教学,教师活用微课资源设计前置性学习活动,在课前和课堂导入两个环节分别投放微课视频,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前置性学习活动当中,提高学生的课堂预习参与度。学生在前置性学习活动中得到的收获和产生的疑问,都可成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参考素材。教师以此展开阅读理解、新知讲解等教学活动,针对性地为学生答疑解惑,能帮助学生突破课堂认知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优化驱动任务,激发活动参与热情

在以往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争分夺秒地向学生演示、讲解课堂重点知识,组织学生反复练习操作技术。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情感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教师要遵循生本理念,改变传统信息技术课堂中知识讲解和情感培养的状况,通过优化驱动任务设计,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时间较短,知识基础和操作能力有限,教师要立足不同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掌握驱动任务的难度设计,避免学习任务难度过高或过低,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学习效果。

任务驱动教学可以采取独立探究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两种方式,教师应根据学习任务的数量和内容灵活选择,使其更加契合教学内容,发挥课堂教学的调度作用。例如,教学《Word中插入艺术字》时,首先,教师按照操作的难度,分别布置了三个难度不一的驱动学习任务:掌握一种在Word软件中插入艺术字的操作方法;能够自主完成艺术字的变形、修饰操作;在提供的Word文本中插入相关的艺术字,完成文本排版,确保图文内容的协调性和美观性。然后,教师留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自主操作完成驱动任务。在学生自主学习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评价各成员的文本排版情况,各自说出自己的排版构想,评价他人的优缺点。对还没有完成全部任务的学生,教师要求其他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交流自己的操作方法,充分发挥帮扶作用。

上述教学,教师立足班级学生的学力差异,设计三个学习驱动任务,且任务都紧密围绕插入艺术字这条学习主线,难度有明显的递进,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掌握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的操作方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结束后,教师开展合作交流活动,让不同学力的学生展开讨论、互评,彰显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交流互动中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在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中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优化分层指导,切合个性成长需求

生本理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不仅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师生之间的有效交互,而且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因此,教师要优化信息技术课堂分层指导,观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分层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设计切合不同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信息技术课堂有着独特的优势,在開展分层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平台强大的交互性,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成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和技能熟练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学情差异,灵活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同时,教师要提高分层教学的启发性和挑战性,使学习任务的难度设计与学生的知识基础、操作能力相契合,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得到更大的发展。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分层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既要确保学习任务投放的科学性,又要在综合把握学生动态学情的基础上予以必要的指导,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教学《制作网站》后,教师在资源库中按照自然、科学、人文等不同主题,整理了文字、图片、网页模版等大量数字化教学资源,围绕“按照自己的想法,选定一个网站主题,尝试规划、设计自己的个人网站”的操作活动,给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知识基础扎实、学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求他们利用互联网自主搜集相关资料,完成网站构建;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求他们参考和利用资源库中的文字、图片等素材完成网站构建;对于知识基础较差、学力稍弱的学生,教师要求他们在资源库中现有网页模版的基础上进行操作。教师着重关注后两个层次学生的操作情况,必要时给予个别辅导,弥补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操作方法上的短板。

上述教学,教师充分考虑班级学生知识基础、操作能力的差异,做好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合工作,围绕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操作要求。同时,加强对学力稍弱学生的课堂指导,体现教师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引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能力的提升和发展。这里,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学力进行教学设计,满足了学生不同的学习要求,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优化训练评价,培养多元思维能力

一节完整的小学信息技术课,需要教师在教学的最后环节设计必要的训练活动,引领学生完成课堂学习内容的系统回顾和归纳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因此,教师要优化信息技术的训练内容和课堂评价体系,积极对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元素、竞赛元素、生活元素,以灵活多变的训练活动为载体,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梳理课堂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同时,教师要注重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果中闪光点的挖掘,用鼓励、赞赏的评价语言,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整体教学视角,对训练活动内容加以整合,调动学生参与信息训练活动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知识建构的准确度。例如,教学《用键盘打字》的内容时,由于学生打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教师设计长期性的教学计划,在多个课时的最后环节,利用金山软件的打字游戏程序,组织学生开展打字竞赛活动。课中,教师不仅仅关注学生竞赛的成绩,还认真观察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从指法运用、打字准确度、打字速度等方面,给予学生赞赏性的教学评价,鼓励学生课后多加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打字能力。从学生的实际表现来看,对于教师的赞赏教育,学生比较受用,能够在课下加强操作训练,提高自身的打字能力。

上述教学,教师利用学生喜爱的游戏竞赛设计训练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训练活动的实效性。同时,教师关注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表现,给予个性化的鼓励和表扬,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学科的独特魅力,爱上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比较敏感,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赞赏性评价,能够让学生产生更多的学习动力。如果教师能够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助学效果就会更为明显,学生从评价中获得的学习成长也会更显著。

五、优化实践探索,构建学科认知系统

学生有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教师应对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科学评估,给学生设计适合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构建中完成认知内化。信息时代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不小冲击,小学生的学力基础虽然不高,但对信息技术有较高的敏感性,接受信息技术的能力超乎想象。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应用信息技术的机会,如利用手机联网观看视频、图片以及互动交流等。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到电子课件,而这些电子课件的制作很复杂。如果教师能够接受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参与电子课件的制作,其训练价值会更高。例如,教学《编辑演示文稿》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做演示操作,对相关命令做分步介绍,然后让学生自行设计文本框,输入文字,对文字做艺术处理。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如果要增加图片信息,应该如何操作呢?”学生有了一定的操作经验,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找到适合的图片,并利用插入命令对演示文稿进行精心设计。在学生逐渐掌握演示文稿的制作程序后,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演示文稿的设计活动,并给学生提供信息支持,确保演示文稿设计有丰富的素材资源。学生自行制作演示文稿并参与选拔竞赛活动,课堂学习气氛热烈。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情况进行评选,重点推荐优秀的演示文稿。

上述教学,教师做延伸设计,让学生参与演示文稿的设计活动,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机会。教学设计具有挑战性,但从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出,这些操作对学生来说都不是问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很高,教师稍微做一些指导,便能够带来更多的学习激发作用。电子课件设计是教师的职责,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体验的机会,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促进作用。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落实生本理念,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还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改善、核心素养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学习生活的長远发展。因此,教师要丰富课堂教学手段,通过前置性学习、驱动任务、分层指导、训练评价等策略,把生本理念渗透到整个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中,为学生知识学习、情感培养、能力发展、实践探索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思,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技术课堂。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生本理念小学信息技术优化设计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生本课堂实践探索
基于simulation的医用升降椅参数化设计
简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化策略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