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贸试验区协同促进地区间发展分析

2022-06-28 13:53孙佳欣
商业经济 2022年6期
关键词:长三角试验区京津冀

李 清,孙佳欣

(河北经贸大学 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2)

“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连接国内外两个市场桥梁的自贸试验区的战略支点的地位愈发突出。对外,自贸试验区内良好的营商环境、贸易便利化,吸引了更多的外资,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成为高水平对接外循环的重要支点。对内,自贸试验区建设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且其可复制性与辐射性促进全国形成更加统一规范的市场准则,畅通了国内大循环。与此同时,自贸试验区应能成为地区经济的中心,进而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如何在更大范围内结合实际情况,加快联动发展,进而带动相关区域经济发展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的理论

(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的基本内涵

协同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于自贸试验区而言,不仅要实现自贸试验区内部各片区的协同,还要开创自贸试验区之间的协同。当前,有的自贸试验区之间还存在产业之间的竞争,这就造成了资源、人力的浪费。自贸试验区的协同发展,要兼顾内外统筹、协作互动、优势互补,不仅重视个性,也要重视共性,从而达到互利共赢,开创我国发展的新局面。

(二)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的时代背景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战略机遇期,而国内国外形势严峻,贸易保护主义也开始抬头。而我国的自贸试验区能够促进扩大对外开放,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必须充分发挥自贸区的重要作用。“众人拾柴火焰高”,截止到2021年,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自贸试验区的数量也从2013年的上海扩容到了现在的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是为了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发展成效明显,但是仍然面临着许多的挑战,自贸试验区之间、自贸试验区内部各片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因此推动自贸试验区之间的协同开放发展,对于自贸试验区及周边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的现实意义

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新发展格局的需要。当今世界形势日趋复杂严峻,有些国家甚至筑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城墙,一场突如其来的、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使得各国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各自贸试验区的发展路径不同以往,要更注重各自贸试验区之间的协同,齐心协力促进我国发展。我国自贸试验区的协同开放发展不仅体现了中国的负责任大国担当,也向世界彰显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脚步不会停下。此外,自贸试验区的协同发展可以充分发挥各大自贸试验区的区位优势以及资源禀赋优势,各自贸试验区携手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二、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的现状

(一)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

1.长三角自贸试验区概述

表1 长三角自贸试验区简介

2.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现状

2021年5月10日对于上海来说是非比寻常的一天,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正式揭牌成立。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的自贸试验区为了推动制度创新,深化区域内自贸试验区的联动发展,携手建立的联盟。该联盟将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着手深化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金融创新、技术性贸易措施协调、科技协同创新等十大服务功能。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自创立初始就在协同发展方面不断发力,为此提供了许多制度创新的案例。

(1)目标协同

四大自贸试验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的基础上,借助自身区位优势,推动各自贸试验区的联动发展。自贸区协同发展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相辅相成。一方面,自贸区协同发展立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拓宽长三角区域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空间范围,借助其市场优势和区位优势,推动自贸试验区的联动,创造更广阔的国内大循环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另一方面,四大自贸区在战略定位、片区分布、区位优势等方面各具特色、协同发展,可以更好的实现长三角区域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更好的实施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四大自贸区携手建立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更是彰显了四大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的决心,目标一致,齐心协力。

(2)领域协同

自贸区之间的联动体现在各个领域。比如在金融领域,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为自贸试验区的联动发展提供了便利化的资金融通平台。四大自贸区通过深化区域内金融要素与科技创新资源的融合联动,为企业的上市打通服务链,为自贸试验区内中小企业提供标准化、便利化的融资服务,从而带动各自贸区的经济发展。

(3)政务协同

四大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作用,跨区域之间的海关监管互相认可,跨区域也可以进行海关报关,共同营造了高效智能的海关口岸监管环境制度。在企业层面持续深化“放管服”政策改革,不断提升政府的政务服务水平,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一网通办”政策,为企业营造一种公平、透明、法治、安全、便利的营商环境。

(4)市场联动

上海自贸试验区和浙江自贸试验区携手创建了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此举不仅推动了长三角区域油气全产业链的建设发展,同时也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的期货实物交割集聚。在各个市场上,实现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尤其是在数据、技术等现代型要素的流动上,更要主动探索新机制,促进资源共享。

(5)优势协同

上海自贸区无论是在四大自贸区中,还是在全国21个自贸区中,都是具有成熟经验的“领头羊”。上海自贸区能够凭借自身优势以及多年积累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试点实施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同时还可以先一步实施更加开放便捷的人才引进政策,从而提升全球的人才资源配置。江苏自贸试验区虽然成立时间并不太长,但是其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的能力不容小觑,也取得了诸多创新成果。江苏自贸试验区下一步将继续推动其实体经济创新发展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浙江自贸试验区凭借数字贸易,为全产业链创新注入了新鲜“血液”。全国首家保税仓直播间就位于互联网深度使用的钱塘新区。安徽自贸区在整合长三角区域的科技力量上独具优势,一方面加快建设一批长三角科技研究基地,优化长三角研究和应用基地的布局,从而将安徽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为全国科技创新策源地;另一方面,推动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促进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

(二)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

1.川渝自贸试验区概述

表2 川渝自贸试验区简介

2.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现状

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了第六次会议。该会议提出支持四川自贸试验区和重庆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要将其建设为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的一个示范区。两年时间里,两大自贸试验区在协同发展上也取得了诸多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协同

在两个自由贸易区之间已经举行了多次为建设自由贸易区而部署的党政联席会议,这不仅已经纳入了两省市共同编制的重大规划和管理联合方案中,而且也写入了这两个省市的“十四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内。双方共同参与制定了两省市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计划,追求统一的目标,在建设目标方面实现了协同。

(2)领域协同

四川和重庆两个自贸区重点协调金融、科技、医疗、贸易、数字经济、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金融领域,两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共同创立了成渝双城经济圈科技母基金,金额达到了50亿元,用以促进双方科技创新。此外还携手改革创新外汇管理制度,推动两地外汇监管互相认可。在科技领域,双方签署了“1+3”协议和两个清单,致力于共同打造具有国家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同时也建立了成渝高新区联盟和技术转移联盟等机构,来帮助科技创新。在医疗领域,川渝中医药健康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由双方一手创立,为促进医疗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在外贸方面,双方建立了海关监管制度协同创新工作机制,并且通过协商发布了15条促进对外贸易的便利化措施,还共同推动开设了成渝中欧班列。成渝中欧班列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的作用,该班列从两大自贸试验区内出发,促进了两大自贸区与欧洲的进出口贸易,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我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为共建“一带一路”发挥自身的作用。在数字经济领域,双方共同签署了“1+9”项大数据协同发展合作协议,致力于打造数字产业高地。在市场监管领域,积极落实“川渝通办”,以此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还建立了“市场准入异地同标”的便捷准入机制。

(3)产业协同

两大自贸试验区就一些产业已经制定了协同发展的施行计划,例如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双方致力于共同构建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开放型产业体系。

(4)政策协同

两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共同推动政策的同步一致,建立相同的政策共同促进自贸区经济发展。四川、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能够促进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制度创新,进一步促进双城经济圈的发展。两大自贸试验区成立至今已经形成了很多重要的制度创新成果,不仅制定了许多有利于地区发展的政策,还积累了很多改革创新的经验。自我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成立起,就非常重视其成果的可复制性,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可以促进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此外,方向一致的政策也会便利这两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内企业之间的贸易,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问题。

(5)机制协同

四川省和重庆市的商务部提前启动了早期收获事项“三张清单”。省级有关部门也在充分发挥川渝党政联席会议、联合办公室和专项合作工作组“三级推进机制”的作用。两大自贸区建立一致的工作机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安排工作,促进两大自贸区的协同开放。

(6)时序协同

两地自贸试验区会提前协商,共同制定接下来一年的工作要点以及个中国合作事项的推进时间及方式。例如,此前双方就联合印发了2021年工作的要点,共同确立了20项合作事项的推进,制定了详细的安排。在每一个时间节点上,就双方要达到的水平与实现的成果都给出了详细的时间安排。

(三)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

1.京津冀自贸试验区概述

表3 京津冀自贸试验区简介

2.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现状

(1)目标协同

北京自贸试验区成立之后,京津冀三地就都有了自贸试验区。三地自贸区同时也肩负起了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责任。自贸试验区本身就具有先行先试的作用,再加上三大自贸试验区的区位优势以及便利化的政策,对于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政务协同

河北省政务服务办公室和京津市政务管理部门积极打破三大自贸试验区政务处理的地域限制,迅速搭建了“同事同标”的工作机制。此外还积极梳理“同事同标”首批清单,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和结果互认”的机制,这都为三方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便利的环境。三大自贸试验区还将继续推进“一窗办、承诺办、自由办”的改革。在北京、天津、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将统一和规范民生保障、运营、商务资质等一系列政府服务事项的管理标准,这一系列事项需要是数量很多,覆盖面广泛还能充分发挥就近申办的优势的事项。还建立了“异地受理、内部协同、多地联办”的沟通保障机制,在不改变各区域原有管理权限的前提下,进一步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和业务协作。

(3)产业链协同

自贸试验区本身具有很多优势,便利化的投资贸易措施更是数不胜数。因此在产业合作上,自贸试验区具有先天优势。京津冀三地打算利用自贸试验区本身的优势,共同将其打造成一个京津冀产业合作的平台,促进跨地域之间的产业合作,而且还探索建立了总部—生产基地、园区共建、整体搬迁等多元化的产业合作模式。除此以外,还要积极鼓励北京、天津、河北自贸试验区共同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打造全产业链之间的协同,提高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竞争力。

(4)机制协同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河北自贸试验区积极加强与天津自贸试验区、北京自贸试验区之间的协同联动,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协同开放、联动发展的开放新格局作出了很多努力。这些努力包括河北自贸试验区建设了“载体、体制、规划、工作”四大协同机制,还签署了《津冀自贸试验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一是载体协同方面,共同打造大兴机场片区、片区内含跨行政区域的综合保税区,以及片区外接跨省级行政区域的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等多层次协同发展、联动创新平台。二是体制协同方面,共同成立河北自贸试验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以及综合保税区、临空经济区联合管理委员会,大兴、廊坊区域的自贸片区管理委员会分别与该区域临空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体制。三是在规划协同方面,共同构建临空经济区、自贸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等多层次的规划体系。四是在工作协同方面,共同建立工作一体安排、制度协同创新、招商统一开展、培训共同组织的全方位的协调推进机制。

三、促进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完善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

自贸试验区之间只有制定了详细得当的协同发展机制,为自贸试验区之间的协同发展做出长远的规划,才能在自贸试验区之间形成高效、持续的协同发展关系。在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因此要在充分借鉴其他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大胆试、大胆闯,建立完善的协同发展机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机制。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要统筹规划发展目标,实现各个领域的协同发展,进一步促进协同开放。

(二)共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利用大数据的理念、制度和方法,实现人才、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使其成为各自贸试验区之间协作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通过提供这样的一个平台,实现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这样便大大减少了自贸试验区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利润,促进自贸试验区的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三)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

建设自贸试验区,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同样,良好的营商环境也会促进自贸试验区的协同发展。北京、天津自贸试验区的营商环境要比河北自贸试验区的营商环境更好,因此企业更倾向于北京、天津自贸试验区,而河北自贸试验区的竞争力就相对比较弱,那么河北自贸试验区发展自然跟不上北京与天津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导致三大自贸试验区差距较大。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三大自贸试验区的协同发展,河北自贸试验区应当尽快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四)加快三大自贸试验区产业协同

我国21个自贸试验区自设立初期就被赋予了不同的战略定位,几年间各自贸试验区发展都取得了很多的成效。但是他们之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因此他们需要结合自身的优势与特色,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协同推进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京津冀三大自贸试验区要进一步明确各自的产业特色,细化产业分工,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优势互补,缩小三大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差距,促进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在加快产业协同上,天津自贸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天津自贸区比其他两个自贸区成立要早很多年,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因此天津自贸区可将其发展经验复制推广到另两个自贸区,加快创新发展,缩小三地发展差距。一方面要帮助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另一方面要推动河北的经济发展,促进创新发展。

中国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历经了八年的时间,在我国的扩大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我国自贸试验区承担着“为国家试制度”的责任,在引领我国对外开放和深化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进行了一系列管理模式创新;在金融领域针对投融资汇兑便利化开展了诸多探索;向全国复制推广了一大批改革创新经验;为推动重大国家战略落地提供了重要支持。但是各自贸试验区之间的发展是不平衡、不协调的,甚至还造成了一些同质化的竞争,因此自贸试验区的协同发展至关重要。长三角、川渝地区的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都取得了许多成效,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进一步促进京津冀自贸试验区的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长三角试验区京津冀
京津冀(雄安)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研讨会召开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中国7个新自贸试验区设立工作进展顺利
商务部表示7个新自贸试验区设立工作进展顺利
国务院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
国务院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