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化肥减量施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以新疆奇台县为例

2022-06-28 01:17雷菲菲苏向辉赵和萍杨婕琳
江西农业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意愿化肥变量

雷菲菲,苏向辉,马 瑛*,赵和萍,杨婕琳

(1.新疆农业大学 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2.新疆农业大学 科学技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0 引言

过量施用化肥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为了解决不合理施用化肥引发的外部性问题,我国政府多次强调要控制化肥的施用量。2015年原农业部印发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高标准农田,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决策者和实施者,为了达到生产目标,实现利益最大化,倾向于通过加大生产要素的投入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却忽视了过量施肥对环境与农产品带来的外部性问题。因此,研究农户的减量施肥行为是必要的,是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的举措。

目前,学者们对农户减施化肥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1)农地特征。土地作为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投入要素,其特征对农户化肥施用效率影响较大[1]。如耕地质量与经营规模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减量施肥行为,有利于机械化投入;细碎化程度对化肥减量施用有显著负向影响,细碎化程度越高越不利于实行统一的田间技术管理,同时也会增加化肥投入和劳动力的投入成本[2]。(2)技术环境。参加技术培训对农户选择减量施肥具有正向影响[3],但是由于技术培训媒介信息较多,农户缺乏甄别正确、有效认知的能力,往往增加化肥的施用量[4]。(3)个体与家庭特征。由于农户个体与家庭禀赋存在明显差异,决定了农户对农业生产资本的投入与价值选择的不同,进而影响农户的施肥行为。年龄、文化程度、务农年限、农业收入、兼业程度以及抗风险能力等特征因素对农户的施肥量具有显著影响[5-7]。(4)认知水平。农户对化肥减施行为的认知会影响其行为选择[8]。已有研究从农户对生态环境保护、对减施技术采纳以及对有机肥施用效果认知等方面证实,农户认知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农户减少化肥的施用[9-10]。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可知,学者们在研究农户减施化肥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为本文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农户作为理性个体,其行为不仅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内在需求也会对其产生较大的约束作用,前人研究较少关注这一点,因此,本研究从MOA心理学角度探讨了影响农户化肥减施行为的因素。另外,新疆奇台县作为农业绿色发展的先行县,在推广测土配方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以及有机肥配施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减少化肥施用量的目标。鉴于此,本研究选取新疆奇台县为研究区域,从农户心理学角度出发,构建了“动机-能力-机会-意愿-行为”理论体系框架,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验证,找出了影响农户化肥减量施用行为的主要因素,以期为当地政府实现化肥施用量“负增长”目标、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以及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参考。

1 理论框架及研究假设

1.1 理论框架

MOA模型最早被广泛用于传播学与营销领域探究信息处理行为,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行为预见性。该模型包含动机、机会、能力3个前置变量,三者之间相互关联,共同作用,进而影响特定行为的发生[11]。如,杨皓天等[12]认为在环境规制的背景下,养殖户的认知水平、投入能力对环境投入行为产生了正向影响。黄炎忠等[9]认为意愿是行为发生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发现,能力与机会正向影响了农户的化肥减量替代意愿,间接影响了农户的减量替代技术选择行为。因此,本研究将意愿纳入到MOA模型中,构建了农户化肥减量施用行为的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理论模型框架

1.2 研究假设

(1)动机是一种内在驱动力,能激发和维持农户特定行为的发生,可分为内在需求和外在诱因。在本文中,动机指农户减量施用化肥的驱动力;内在需求和外在诱因是农户减施化肥的内外部推动力。食品安全是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一项内在需求,当农户意识到过量施用化肥会造成农产品质量降低、有害指标升高,而绿色认证可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时,其减少化肥施用量的意愿会更强烈[13]。技术收益则是外部诱因的表现形式,运用“精、调、改、替”方式可以降低成本和增加收益,农户会更愿意减施化肥。据此,提出假设H1:农户的化肥减量动机正向影响农户的化肥减量意愿。

(2)机会是在特定环境状态下,农户选择执行某种行为可能性的一种主观认知,当农户感知到外部客观因素对行为发生有正向作用时,那么实施该行为的意愿就会越强烈[14]。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农户作为测土配方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以及有机肥配施技术等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决策者,会优先考虑技术获取便利条件以及政策导向[8-9],如:信息获取渠道、技术与人力支持力度、贷款流程复杂度以及农产品监管力度等,据此,提出假设H2:农户的化肥减量机会正向影响农户的减量施肥意愿。

(3)能力是个体决策时所需要的潜力和信心,即实现决策所需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14]。在本研究中,能力指农户减施化肥行为的知识水平以及技术的应用能力。所谓知识水平具体是农户对化肥的了解程度,农户越了解化肥,采纳化肥减施技术的积极性越高,那么其掌握化肥减施技术就越容易。同时,当农户认为自身所拥有的物质资源可以应对技术采纳所面临的成本风险时,农户采纳化肥减施技术的意愿就越强,据此,提出假设H3:农户的化肥减量能力正向影响农户的减量施肥意愿。

(4)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一般受到“认知-意愿-行为”的干预,其行为意愿对行为特征有直接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的行为意愿是行为发生的前提,并在认知与行为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15]。在本研究中,农户的减量施肥行为也必然会受到其减量施肥意愿的直接影响,且减量施肥意愿在农户的减量施肥认知以及减量施肥行为中起到中介效应。据此,提出假设H4:农户的减量施肥意愿正向影响农户的减量施肥行为。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本文以新疆奇台县下辖的6镇12个村的农户为调研对象,采用分层抽样以及随机抽样相结合的调研方式,共发放316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46份,有效率82%。本次调研以家庭为单位,样本中,男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年龄分布在41~60岁之间,可以判断当地当前农业生产呈老龄化趋势,这与现实情况相符。受访农户教育水平多数在初中及以下学历;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人数为1~2人,占比为88.8%,绝大部分农户务农年限超过20年,说明大部分农户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样本特征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2.2 模型量表设计

借鉴相关文献[16-18]中可观测变量的设计方法并结合调研区域农户的实际情况,设计Likert五级量表,经过多次的修正与完善设计了16个题项,按照“完全不同意”“比较不同意”“一般同意”“比较同意”以及“完全同意”分别赋值1、2、3、4、5,具体如表2所示。

2.3 研究方法

农户的化肥减量动机、能力、机会、意愿、行为等变量均包含多项具体指标,且具有一定的结构模型特点。因此,选取结构方程模型对本文的变量关系进行处理。与传统模型相比较,结构方程模型可以分析多个因变量,属于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采用特定因子结构,进行结构方程多组分析,了解其各组别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构方程模型一般分为2个部分:一是结构方程模型,二是测量模型,具体方程如下:

公式(1)代表内、外生潜变量之间的结构模型,式中η代表内生潜变量,表示农户减量施肥行为;ξ代表外生潜变量,分别表示农户减量施肥的动机、机会、能力以及意愿;β与Γ代表对应变量的系数矩阵;ζ则代表测量误差。式(2)和式(3)代表内生潜变量和外生潜变量的测量模型,式中Y和X分别表示对应的可观测变量,Λy与ΛX则表示内、外生潜变量的因子载荷矩阵,ε与δ表示模型的误差项。

2.4 模型构建

基于农户“认知-意愿-行为”理论框架及研究假设,选取了减量动机等5个潜变量和16个可观测变量(表2),具体结构方程模型见图2。

图2 结构方程模型

表2 变量的选取及其含义

3 结果与分析

3.1 模型信效度检验

信度检验,实质上是对各潜变量内部一致性的检验。采用SPSS 26.0统计分析软件对模型的建构信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各维度的Cronbachs’α值均在0.755~0.882之间,大于0.6,且问卷整体的Cronbachs’α系数值为0.856,说明调研数据可信度较高,且满足信度检验标准。

效度检验,实质上是问卷设计能够准确测量所描述事物的程度。效度检验分为内容效度、收敛效度及区别效度检验。效度检验是运用SPSS软件对变量采用因子分析和最大方差法进行效验,因子负荷均在0.700~0.909之间,均大于0.5,表明潜变量与观察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各维度潜变量的KMO值大于0.6,且Bartlett球形显著性均为0.000(<0.005),说明本研究的调查数据效度符合基本标准,可以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3.2 模型整体适配度检验

运用AMOS 24.0对农户化肥减量行为的结构模型进行构建,并将调研数据代入模型进行拟合运算,具体指标的适配度如表3所示,7项模型的适配度指标均在可接受的范围,所以综合认为模型整体适配度达标。

表3 模型适配指标

模型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如图3所示。

图3 模型的标准化路径系数

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模型中假设的减量动机→减量意愿、减量机会→减量意愿、减量能力→减量意愿、减量意愿→减量行为的路径系数均在1%显著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假设1、2、3、4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均呈现正向显著影响。具体情况如下:

表4 所建模型的统计分析结果

(1)“减量动机→减量意愿”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237,并在1%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农户化肥减量的动机越强烈,农户越愿意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即减量动机正向影响农户减量施肥意愿,H1假设得到验证。从图3可知,农户对减量施肥有利于提质增效的认知程度较高,说明农户较为关注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在节约成本与绿色认证方面,农户对节约成本认知程度更高,说明农户在进行农业生产时,会理性估算农业支出,以期降低农业投入成本。目前,国际天然气产量供不应求的现状已经波及到化肥市场供求情况以及价格趋势,理性农户为了降低成本和增加收益,会增强对化肥减施技术和有机肥替代的采纳意愿,进而减少化肥施用量。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农户绿色认证的认知程度最低且在此处呈正向影响,说明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农户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食品绿色认证环节,但影响还较低,可能是由于绿色认证环节的要求以及标准较高,农户对绿色认证环节还有一点担忧。

(2)“减量机会→减量意愿”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38,且呈正向影响,并在1%显著水平上显著,表明农户在信息获取、技术与人力、贷款程序以及农产品质量监督等因子上得到的支持力度越大,农户减少施用化肥的意愿会越强,即假设H2成立。从图3可以看出,技术与人力支持力度的因子载荷相较于信息获取、贷款程序以及农产品质量监管支持力度的因子载荷要高,表明农户选择减施化肥行为会较多考虑其获取技术与人力支持的机会情况,当农户获取技术与人力支持的机会越多时,越有利于农户在农业生产中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3)“减量能力→减量意愿”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44,且呈正向影响,并在1%显著水平上显著,表明农户对化肥肥效、酸碱度、施肥时间、施肥方式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测土配方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学习能力以及对测土配方与水肥一体化成本可控能力越高,越会萌发出减量施肥的意愿,这种现象表明,能力越强,减量施肥意愿就越高,即H3假设成立。同时,从图3可以看出,农户的技术掌握能力和成本可控能力较低且呈正向,降低农户技术采纳成本以及增强农户掌握技术的能力会大大提升农户减量施用化肥的意愿。但目前农户技术掌握和成本控制的能力较低,主要原因是化肥减量施用技术应用门槛较高以及减施技术补贴力度不够,制约了农户减量施肥的意愿。

(4)“减量意愿→减量行为”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79,呈正向影响,并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表明农户对化肥减量的意愿越强烈,其实施化肥减量的行为可能性越高,即H4得到验证。在化肥减量行为的观察变量中,配方施肥和按照包装袋说明施肥的因子载荷略高于购买低毒、低残留肥料的因子载荷,表明农户越来越关注农田质量情况,他们会根据不同阶段农作物长势情况、叶片变化状况及降水情况,选择配方肥并按照包装袋上的说明施用肥料,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4 结论与对策建议

4.1 研究结论

通过对农户化肥减量行为影响因素的探讨,基于MOA理论,通过“认知—意愿—行为”心理机制来构建农户化肥减量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并根据新疆奇台县246份实地调研数据进行验证性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MOA理论涵盖的减量动机、减量能力以及减量机会3个方面均显著影响农户的化肥减量意愿,其中减量机会对农户减量施肥的意愿影响最大,减量动机对农户减量施肥意愿的影响最小,减量能力居于两者之间。

(2)减量动机、减量能力以及减量机会分别通过影响减量意愿间接影响农户的减量行为,减量意愿起到中介的作用。

(3)在减量能力中,技术掌握以及成本可控2个方面对减量能力的贡献较低。

4.2 对策建议

4.2.1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户对化肥减量化的认知水平 研究结果表明,减量动机对农户减施化肥意愿的影响最小,因此,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户对化肥减量化的认知水平,进而促进农户减量意愿向减量行为的转化。一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力宣传化肥减量的相关知识,提高农户的农业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调动农户参与化肥减量的积极性。二是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引导农户的减量施肥行为。例如:对于采用减施技术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补贴,购买不同的化肥给予不同补贴金额,在保障农户收益的基础上,降低单一化肥的投入量,改善土壤的质量,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

4.2.2 持续加大施肥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户的技能应用能力 农业技术对我国化肥减量水平的提升具有推动作用,经入户调研发现,虽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与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已基本全覆盖,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农户技术应用能力不强,主要是因为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以及培训广度深度的不够。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引进专业技术型人才,满足市场需求。根据土壤环境状况以及农作物阶段需求进行精准施肥,通过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肥时间、施肥次数、施肥结构等技术问题进行指导,切实提升农户对科学施肥技术的掌握能力,减少“肥害”,提高肥效。二是广度与深度有效结合,提升农户的专业技能水平。强化农业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多角度的培训机制,立足于农户实际需求,关注技术培训效果,拓宽农户的知识范围,提升农户的技能应用水平,帮助农户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以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为目标,着力于化肥减施技术试点示范村建设,扩大其示范规模、面积以及区域,形成以点串线、以线构面的辐射范围,调动农户接受新施肥技术的积极性,提高农户对技术的应用能力,进而改变农户传统的施肥习惯。

4.2.3 降低农户的技术采纳成本,提升农户采用化肥减施技术的积极性 政府要加大对农户和农资商的扶持力度,对采纳化肥减施技术或者购买配方肥的农户提供一定金额比例的补贴或优惠。同时,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化肥减施技术补贴政策,并提供专项补贴资金,着重对采纳化肥减施技术、使用配方肥以及选用有机肥的农户进行直接补贴,确保农户在购买农业生产资料以及采纳减施技术时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直接降低农户发展农业生产的成本投入;鼓励农户选择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以及有机肥配施等技术,保障农产品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意愿化肥变量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泰国批准化肥涨价
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行为”转化路径及其机理研究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不可忽视变量的离散与连续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
史上最难的绕口令
轻松把握变量之间的关系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