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玉:扎根山村小学 用爱诠释教育

2022-06-29 22:14郭维易
山西教育·管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小宇学困生班级

郭维易

王红玉是黎城县西井镇石壁底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工作多年的她一直在心里对自己这样说:“当教师的,心里要装着两个心,那就是良心和爱心。老师做的是一种良心活儿,而这份良心是要用爱心来浇灌的。”从2001年4月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扎根在农村教育的土壤中。21年来,她始终以校为家,工作在教学第一线,长期担任班主任,并执教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

在王红玉看来,爱是培养学生茁壮成长的土壤。为了把爱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无论是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还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王红玉都力求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有愉快的心境、平等的机会、成功的喜悦。

每个班级都有优秀生和学困生,教师难免会有所偏颇,但是王红玉尽量做到一视同仁。对于优秀生,她提醒他们要做到优而不骄;对于学困生,告诉他们天生我材必有用。在她的班级里,决不允许成绩好的学生欺负成绩差的学生。同时,王红玉还会给学困生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在班级里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学困生体验到同学间温暖的情谊。

小宇是王红玉班里成绩较落后的一个女孩儿,自卑内敛,同学们都不愿意和她玩儿。但是,王红玉发现小宇特别喜欢唱歌、跳舞,节奏感很强,所以每到音乐课的时候,她都很兴奋。因此,王红玉就给她充分的表演空间,让她在集体节目中做领唱、领舞,让别的学生看到她的闪光点,并借此机会教育孩子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取长补短。同时,王红玉还鼓励小宇,相信她在学习上也一定会像跳舞唱歌一样做得很好。就这样,小宇学习上积极主动了,成绩进步了很多,和同学们也渐渐能玩儿到一起了。

从教21年,王红玉感受最深的就是爱的力量。她常说:“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她做班主任的十多年间,每当学生遇到学习或者生活上的困难,她都会主动帮助。农村学校的很多学生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成为留守儿童,王红玉还会通过家访的形式走进学生的家庭,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

通过家访,王红玉了解到一户比较特殊的家庭。2017年,她所带的复式一、三年级班里的留守儿童小豪、小艳兄妹,是被爷爷从另一个小山村带着来学校读书的。爷爷本身就腿有残疾,一半身体不听使唤,他们的父母更是智力存在缺陷,所以两个孩子的家庭条件比较困难,他们的个人卫生更是令人担忧。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王红玉就经常把自己孩子穿过的衣服洗干净带给他们,并且教育他们不能和别的同学比,要学会照顾自己,每天睡前要洗脸洗手洗脚,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这两个孩子也的确很懂事,尤其是哥哥,每天来学校时拉着妹妹的手来,放学拉着妹妹的手回家,妹妹不高兴了哥哥都会哄,而且两个孩子的成绩也在班里名列前茅。

王红玉的付出家长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当她去联校开会的时候,都会有家长主动把她的孩子接到自己家里,帮她照看孩子,还把自己地里种的菜送给她。有一天傍晚,有一位她不認识的老人提着一桶刚摘来的北瓜送给她,当她婉言谢绝后,老人却说:“这都是自己地里种的,比你们买的好吃,你们平时为了孩子付出那么多,这点儿菜不算啥。”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听得王红玉感动不已,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她说,这是对她工作最大的认可。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王红玉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她总是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存在的异样,并能及时纠正、教育。在她所带的班级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有一年,王老师新接手一个班级,班里有个腿脚残疾的男孩叫小成,他学习很好,可就是不敢在同学面前大胆地走。他总是早早地被妈妈送进教室里,放学后最后一个由妈妈接回去。在校期间也从不去厕所,只有在上午第二节课后由妈妈接回家去上厕所,然后妈妈再把他送到学校。因为他走路姿势异常,无论走到哪里都是焦点,别人都会在背后指指点点、窃窃私语。过“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别的孩子都在活蹦乱跳,只有小成穿着新衣服,愁眉苦脸地坐在最后。王红玉心想,一定要改变这个孩子的心态。因此,第二年过“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她就让班里的4个孩子上场表演三句半。小成因为不能独立地站稳,她就在他上场的时候给他搬了凳子,让他坐着表演。当演出成功台下响起掌声的时候,小成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后来,小成的妈妈告诉王红玉,小成回家说:“过‘六一’真高兴呀,王老师真好!”

在王红玉看来,这一切都是应该的,她不想在她执教期间给任何一个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在她做小成班主任的两年时间里,她时常告诫班里的其他孩子,不能用歧视的眼光去看小成,他的残疾是天生的,这对他而言已经非常不幸了,所以我们应该给他更多的关心、帮助,鼓励他坚强。后来,王红玉总是能看见小成和别的孩子在校园里开心玩耍的情景,即使他不能正常参与到活动中去,但他也会坐在同学身边,为他们喝彩加油。

王红玉发自内心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业看得神圣无比。为了做好教师这份工作,王老师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虚心学习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努力做一名老百姓心里满意的人民教师。尤其是在2019年,王红玉在家人的极力反对下来到了石璧底小学,这里的工作环境可以用“123”来概括:一个老师、两个年级、三个学生。看似简单轻松的工作,背后的繁琐却是许多人永远不会理解的。每天放学后,待在静悄悄的校园里,那种孤独无法形容,而且因为年幼的小儿子无人照顾,她只好把孩子带在身边。经常有人对她说:“怎么不到城里工作呢,毕竟大儿子在城里的学校读书,你能放心吗?”

一说到大儿子,王红玉心里总是有一种愧疚感。因为孩子爸爸经常开车去外地工作不在家,大儿子经常一个人在家。从上初中开始,他就要自己照顾自己,早晨自己起床去上学,中午、晚上回到家里也是一个人。还有人说:“怎么跑到石璧底了?别人都是越跑离家越近,你是越跑离家越远。”甚至还有的人一听说她去石璧底小学工作,会投来异样的目光,认为去那里的老师就不是好老师。这种目光总是让她特别不是滋味儿。但是王红玉心里明白,她的使命是教书育人,这与工作的地点无关,只要自己的心朝着教育的方向努力就够了。

任教21年来,王红玉兢兢业业,不求回报,只求对得起良心。她说:“我只是教育工作中一位非常普通的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虽然没有做出过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我受到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好评、领导的肯定和同事们的赞许,这就知足了。无论多少学生,我都会用我全部的爱陪伴他们成长。”

猜你喜欢
小宇学困生班级
班级“无课日”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猜猜我是谁⑨
猜猜我是谁⑤
济公与飞来峰
猜猜我是谁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