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电抽搐疗法联合第二代抗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

2022-06-29 14:18刘学勤曹长杰李元林张大鹏张广亚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显著性精神分裂症评分

刘学勤, 曹长杰, 王 涛, 李元林, 张大鹏, 张广亚

(1.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 安徽省阜阳市236000;2.苏州市广济医院精神一科,江苏省苏州市215137)

精神分裂症多发于青壮年人群,其临床表现症状各异,目前其病因尚未明确,临床对此类患者多采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因其具有较好的疗效及相对较少的药物不良反应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对药物的起效时间、急性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有所不同,使得药物治疗效果仍难以达到预期[1]。改良电抽搐治疗(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reatment,MECT)是当下精神科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其在传统的电抽搐疗法的基础上添加了使用麻醉剂、肌松剂、发作监测等改良措施,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明显[2]。本研究采用MECT联合第二代抗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8例,随机均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男37例,女22例,年龄18~57岁,平均(33.63±6.04)岁,病程(3.74±1.13)年。对照组男39例,女20例,年龄19~59岁,平均(33.16±5.84)岁,病程(3.93±1.1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本研究经本院道德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其监护人均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①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精神分裂症相关诊断标准[3];②年龄18~60岁;③入组前1周内未接受过抗精神病、抗抑郁及心境稳定剂治疗。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药物过敏;②妊娠或哺乳期;③既往有药物、酒精依赖史;④伴严重心血管、肝、肾、内分泌疾病;⑤伴癫痫、脑器质性疾病;⑥脑电图提示有棘、慢波;⑦有金属植入物或心脏起搏器。

1.2 第二代抗精神药物治疗

两组均给与第二代抗精神药物治疗。奥氮平片(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688),口服,5~20 mg/天;利培酮片(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808),口服,1~6 mg/天。持续治疗6周,期间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剂量。

1.3 改良电抽搐治疗

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MECT治疗。治疗前禁食8 h,取仰卧位,静脉推注阿托品(0.5 mg)及丙泊酚(1.5~2.0 mg/kg),睫毛反射消失后再推注琥珀胆碱(1.0~1.5 mg/kg)。加压供氧,手控呼吸,待肌束收缩消失后插入口腔、牙齿保护器。由治疗师根据患者情况采用spECTrum 5000Q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美国)对患者给予MECT治疗,前3次连续治疗,后3次隔天治疗,共治疗6次。

1.4 临床疗效的判定

于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4周、6周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两组精神症状,该量表包含阳性量表、阴性量表各7项,一般精神病理量表16项,共计30项,每项均采用7级评分,PANSS评分越低为精神症状越好[4]。治疗6周后,以PANSS评分减分率评定两组临床疗效:≥75%为基本痊愈;50%~75%为显著进步;25%~50%为进步;<25%为无效。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为总有效。

同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静坐不能、头晕头痛、心动过速及锥体外系不良事件(肌张力障碍、肌强直、运动不能、震颤等)。

1.5 记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判定

于两组治疗前、后采用临床记忆量表(clinical memory scale,CMS)[5]、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6]评估患者记忆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CMS评分越高为记忆能力越好,ADL评分越低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59) 单位:例(%)

2.2 两组PANSS评分的比较

治疗后2周、4周、6周时,两组PAN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PANSS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表2)。

表2 两组PANSS评分的比较(n=59) 单位:分

2.3 两组CMS、ADL评分的比较

治疗后两组CM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AD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表3)。

表3 两组CMS、ADL评分的比较(n=59) 单位:分

2.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

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n=59) 单位:例(%)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疾病中患病率较高的一种,具有起病缓慢、反复发作及迁延性等特点,且患者在疾病反复的过程中易造成病情不断加重,使得该疾病更加难以治愈[7]。目前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主要报道了以下几类[8-10]:①神经发育障碍假说,即精神分裂症是源于胚胎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所致;②神经递质假说,主要有多巴胺功能亢进、代谢异常、5-羟色胺活动过度等;③神经细胞膜假说,即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是由于神经细胞膜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缺乏,进而引发前列腺素水平降低、多巴胺含量增多所致;④免疫系统障碍假说,白细胞介素、免疫球蛋白水平异常等也是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之一。

与第一代抗精神药物相比,第二代抗精神药物具有独特的认知改善作用,且对阴性症状改善效果明显,然而由于不同患者对药物的起效时间、急性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有所不同,使得单纯使用第二代抗精神药物治疗效果仍难以达到预期。MECT又称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与传统的电抽搐疗法相比,MECT的不良反应更少,因而在临床的应用更为广泛。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期间各时间点PAN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MECT联合第二代抗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更优,能加速精神症状的改善。MECT是在治疗前先于患者麻醉状态下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肌肉松弛剂,以避免肌肉痉挛发生,随后再加以短暂、适量的脉冲电流刺激大脑,诱发患者短暂性意识丧失,使得患者大脑皮层广泛性放电,最终达到有效控制精神症状的目的,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MECT物理治疗效果更佳[11]。

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着认知功能的障碍,主要表现为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力障碍,且有研究认为执行力障碍会导致注意力、记忆力障碍[12]。同时,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亦一定程度受损,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且病情越严重、发病次数越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缺陷越严重[13]。目前,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目标已经不仅仅只限于控制症状,较少的不良反应以及较高的功能恢复水平也是临床治疗的重点。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CM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同时联合组治疗后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MECT联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更有利于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且未对患者记忆能力造成明显损害。动物实验显示,使用丙泊酚可改善电休克对记忆的损害[14],这可能是本研究中联合MECT治疗后未对患者记忆功能造成不良影响的原因之一。此外,联合组锥体外系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提示联合疗法并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优。

综上所述,MECT联合第二代抗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临床疗效较单纯药物治疗更优,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升日常生活能力,且并未增加记忆功能下降及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显著性精神分裂症评分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北京少儿散打比赛采用评分赛制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