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下镇生态公益林建设的保护与管理探析

2022-06-30 08:06张学家
花卉 2022年12期
关键词:公益林管护生态

张学家

(上海燕青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1402)

0 引言

1 生态公益林保护工作面临的困境

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在我国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影响了该工作的落实,具体内容如下。

1.1 毁坏森林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已经意识到了对于森林资源过渡开发的不良影响,国家相关部门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程度也在不断增进,并相继颁布和落实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有效减少了破坏森林问题的出现。但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虽然破坏森林资源问题有所缓解,但也不可避免的时有发生。比如在我国工业建设过程中,对于林木资源的需求是很大的,而且通常需要采用较为粗壮的大树,难免会对林木资源进行开发,导致经常出现采伐过量的问题。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并没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导致森林资源被破坏之后难以恢复[2]。除此之外,近几年来,我国虽然严谨出现偷伐林木问题,并对此加大了管理力度,但大多数人们都缺乏森林资源保护意识,导致森林资源毁坏问题十分常见。

1.2 资金短缺

近几年来,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对于林业发展予以了高度重视,在林业事业方面的资金投入也在不断增加。然依然有部分地区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影响了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的推进。对于生态公益林建设来说,资金是重要基础,一旦资金匮乏,便会导致很多工作难以落实。在人员问题方面,林业职工的福利待遇并不是很高,导致很多人才并不愿主动参与到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中来。除此之外,由于资金的缺乏,导致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没有得到良好的宣传和推广,这样一来也就无法有效提高林业工作者的保护意识和重视程度,自然会阻碍林业建设的推进与发展。

1.3 保护意识薄弱

在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中,人们的保护意识和管理意识直接影响着工作的最终效果。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地区对于公益林建设问题并未予以高度重视,在很多方面的工作都没得到落实。不仅忽略了宣传工作,在公益林建设与保护方面也并未重视起来,导致社会群众对于生态公益林建设存在错误的认知,忽视了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没有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性,这样一来,严重增加了动物猎杀和植被破坏问题的发生概率。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地方依旧沿用落后传统的管理方式,管理手段上也比较单一,不利于生态公益林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2 廊下镇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基本概况

项目全称为“2016 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生态公益林”。2016 年,该公益林的建设共有13 个项目,其中共有10 个生态公益林,其中有3 个经济果林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设位置主要为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南陆、景阳、万春、光明等6 个村。生态公益林建设过程中,主要种植的树木品种有香樟、无患子、水杉、落羽杉、榉树、栾树、湿地松等,立项批复面积为2656.6亩。生态公益林项目如图1 所示。

图1 生态公益林项目

3 廊下镇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与管理的必要性

3.1 是地区创造绿色生态屏障的需要

地方相关部门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强生态林辖区范围管护力度,能够有效减少森林植被破坏问题的出现,同时也能控制过度开发森林问题,从根本上增强了林区生态资源的安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加强对于廊下镇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与管理,也能将最终的成果展示在人们面前,不仅可以打造地区生态公益林建设主要阵地,同时也能宣传生态文明,是地区创造绿色生态屏障的根本需要。

3.2 是维护地区生态安全稳定的需要

对于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态公益林建设来说,加强对于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不仅能够为地区居民打造天然的生态屏障,同时也能有效维护地区生态安全稳定性。在该地区,每年在生态公益林方面的建设投入是巨大的,主要涉及了林道维护、森林消防、森林巡房、打击破坏生态等方面。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和操作,有效提升了生态公益林的整体功能质量,相继打造了多个生态示范林区。而且在多年不断增加资金投入的过程中,也有效避免了各类破坏森林资源问题的出现[3]。由此可见,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和管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地区生态安全的稳定性,增加生物多样性,能够有效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

4 廊下镇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与管理的意义

加强廊下镇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与管理工作,具体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5 个方面。

1976年,美国学者Cremin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正式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的概念,正式把焦点集中在教育与周围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教育学的发展思路提供了新的视角。1987年,美国学者Goodlad提出了“文化生态系统(cultural ecosystems)”的概念,指出学校应从管理入手统筹各种生态因子提高办学效果。

(1)在进行金山区廊下镇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的过程中,必然会持续增大管护经费的投入,能够让林地规模得到扩大,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与此同时,加强对于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公益林生态系统结构,增强其生态功能,可以获得巨大的生态效益。

(2)做好对于生态公益林的保护与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扩大当地林地面积,提高森林植被生存质量,保证生态公益林的整体功能,比如气候调节功能、涵养水源功能、净化空气功能等等,让地区土壤变得更加肥沃,为当供更多丰富的生态产品。让该地区野生动植物问题、自然灾害发生等问题有效减少,也能减少森林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有效保证了森林资源的安全性。

(3)加强对于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与保护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优化生态林的现有条件,在净化空气的同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如果能够全面落实生态公益林保护工作,能够让林区景观更加丰富多彩、巍峨壮观,同时让周围环境得到美化,对于促进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4]。除此之外,强对于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保护,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出改善水质、净化水源的作用,让地区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得到保证。

(4)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和保护,需要很多工作人员的参与,这为地区人们参加林业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有效提升了护林员的福利待遇和整体收入,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除此之外,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也能有效提高生态公益林的等级,为地区林业事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为人们打造良好的居住空间,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其维护周边社会稳定的作用。

(5)站在社会经济的,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工作,属于一项社会性、公益性的项目,既能够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为社会各界的生产提供足够的木材资源,通过打造专门的木材储备基地有效解决了生管护经费不足的问题。

5 廊下镇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与管理策略

针对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生态公益林项目的实际情况,要想有效加强其保护与管理工作,必须要创新管理理念,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方式,主要从以下5 个方面着手开展。

5.1 进行科学规划,创新经营管理理念

对于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来说,统筹规划是重要内容,若想全面落实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工作,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规划、统筹管理,创新经营管理理念。具体手段如下:

(1)做好整体上的统筹规划。廊下镇生态公益林管理者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针对地区的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地址条件、植物种类等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生态公益林管理方案。

(2)改变管理理念。在落实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过程中,对于先进的技术要积极引入,广泛应用,改变管理理念,采用做好人工造林、林木更新、封山育林等工作。在每个路口要安装专门的监控系统,开展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及时了解森林资源被开发、被破坏的情况。一旦发现,必须要立即解决。对于树木病害现象,也要及时处理,避免传染周边健康林木。

(3)加强巡护监督。设置专门的定位系统,以此来了解林业工作者日常出勤情况以及相关巡护记录,确保所有工作都能落实到位。

(4)创新管理技术。结合实际情况引进先进的生态公益林管理技术,创新经营方法,不断优化廊下镇生态公益林的整体环境。

5.2 落实巡查责任制,开展两级管护管理

在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保护的过程中,要全面落实巡查责任制,结合实际情况实行科室挂点区域制度,确保每个部门每月至少巡山两次以上,同时也要将安全生产制度和护林防火制度以及奖惩制度全面落实。林区管理处需要与每个护林员分别签管护承包协议,明确护林员的分工职责以及管护范围,要求其全面担负起生态公益林管护任务。除此之外,日常也要加强对于邻居的巡逻,一旦发现毁林违法行为,必须要立即制止并严格处罚。

5.3 做好监测管护,有效控制风险隐患

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相关也要积极做好监测管护工作。对于日常工作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明确其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将风险隐患得到有效控制。积极收集各方面的森林生态信息数据,并结合情况建立相应的信息变动档案,为森林生态保护工作的落实提供有力依据。结合上海市金山区林业管理处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廊下镇生态公益林建设实际情况成立专门的管护领导小组,明确组员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保证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成效和预期效益。除此之外,也要指派专门的人员来负责生态公益林建设相关信息资料归档工作,并适当采用信息技术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从根本上保证项目推进过程中,每一项工作都照相关安全生产制度的要求进行,全面落实权责合一的运营管理模式。

5.4 加强环保宣传,适当增加资金投入

为了进一步将廊下镇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应该适当加强环保宣传力度,积极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平台为地区群众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周围居民对于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正确认知,使其认识到公益林的重要性,从而有效激发居民的环保意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乱砍乱伐现象。

另外,在资金投入方面,项目管理处必须要从多方面做好资金的投入与优化。尽可能的做到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严格实行报账制,在保证生态公益林建设进度的同时,提高施工管理质量。地方政府要出台相应的资金补贴政策,拓宽资金渠道,与此同时全面落实“谁受益、谁补偿”的管理机制,以此来达到补充资金的目的。另外也要建金山区廊下镇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的公益林补偿机制,并及时将相关补偿信息对外公开,保证补偿金支出的公开透明。

5.5 打造管理队伍,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

在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队伍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有关部门要重视起来,鼓励更多管理人员参与到其中,加强对于各个部门工作的规范力度,全面提高生态公益林建管理的整体成效。与此同时,也要适当提高管理人员的薪资待遇,严格执行奖惩制度,以此来充分调动起管理作积极性和能动性,从根本上打造一只高素质的生态林建设管护队伍。

6 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林建设与管护在我国林业生产中占据重要位置,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建设。随着近几年来出现态环境问题,各地区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于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与管理,在提高公益林整体质量和功能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公益林管护生态
安徽省进一步加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期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生态养生”娱晚年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生态公益林管理问题及对策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