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慕课平台的高职康复专业《康复评定技术》立体化教材的建设研究

2022-07-01 13:26耿姣姣陆建霞
科教导刊 2022年14期
关键词:立体化康复教学资源

耿姣姣,陆建霞,唐 蓉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5)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是教师传道授业和学生学习新知的重要渠道,在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策略构建和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意义重大。2018 年9 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中提到,要紧紧围绕教材、教法和教师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探索多样的教学方法。“三教”改革不管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还是办学质量提升方面的地位都不可替代。教材作为“三教”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承载着课程建设和内容革新的重任。

国务院于2019 年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教材改革方面对教材的形式和教材内容提出了具体建议,提倡使用新型教材,同时应配套信息化教学资源,教材的更新修订不超过3 年,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立体化教材基于较成熟的传统纸质教材,并辅以信息化环境和资源,教学内容多样并能迅速更新,同时,多元的教学资源、立体的展现形式使得立体化教材成为当前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迎合了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

当前,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已成为主流。自2008 年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问世以来,世界各地高校掀起了MOOC热的大潮,慕课平台的建立提供了众多的课程资源,增加了优质资源的时空利用率,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基于慕课的立体化教材建设便成为“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

1 开发《康复评定技术》立体化教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康复专业旨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康复人才,同时康复是一个实践性强及充满朝气且发展迅速的专业,“康复评定技术”是基础学科过渡到康复医学各学科的桥梁课,作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与专业课程体系的其他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康复评定知识和技能,学会使用常用评定工具,为正确选择康复治疗手段、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奠定基础。本课程内容多,实践性较强,技能要求高,学生学习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记忆错乱、操作不佳等问题。

“互联网+”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步提升,学生必须具备适用于社会的知识和能力。康复医学日新月异,康复知识、技术和理论的更新周期已降到2~3 年,然而目前高职院校仍选用5 年前编写的教材,而传统教材弊端突出:在实践和素质教育方面相对薄弱;与康复治疗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存在脱节现象,适用性欠缺;在内容呈现方面形式较为单一,配套的数字资源相对有限;教材更新速度缓慢,不能及时体现康复新知识、新技能和新理念等等,因此,传统纸质教材已无法满足当前教学要求,改革势在必行。

笔者在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全面剖析,结合信息化技术对教材内容进行立体化设计,开展《康复评定技术》立体化教材的开发,丰富和优化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教材、课件、案例、题库、慕课等资源,以满足师生的不同需求。通过立体化教材的使用,进一步推动以学生为主体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开发所需资源,教学资源得以均衡、合理地使用,避免浪费。

2 慕课和立体化教材

慕课意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旨在实现自由参与和资源的开放获取。慕课的概念最早是由加拿大教育学家在2008 年提出的,并于2012 年风靡全球。2013 年慕课开始大规模进入我国,众多高校竞相开发自己的慕课资源,数量上呈爆发式增长。慕课有“互联网课程”“开放性”“大规模”三大特征,通常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将短视频等电子资源发布到在线平台供学生学习,师生可借助网络开展线上答疑和交流。

当前,各地区高校数量、质量和教学资源参差不齐,慕课的出现让优秀资源的共享变为常态,打破了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中,学生兴趣低下且学习被动,而在线学习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颠覆了传统教育模式。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有选择性地学习,使学习更具个性化、更高效。

立体化教材,也叫多元化或一体化教材,是以专业课程为中心,在传统纸质教材基础上,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融合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手段的出版物的集合。它的出现使得教材的形态结构更加多样,让教学活动的时空展现更加灵活,迎合了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

20 世纪末教育较发达的国家开始呈现立体化教材雏形。自2002 年以来,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充分借用互联网技术开展信息化教学,教学时不统一、不指定教材,教师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编撰讲义,学生结合教师提供的讲义搜索学习资料,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受到学生的一致喜爱,教学效果显著。2004 年,“国际高等教育立体化教材发展趋势论坛”的举办,为各国在立体化教材开发方面拓宽了思路。目前,已有很多学者从理论、实践及评价等方面对立体化教材展开研究,如尹照原明确了立体化教材建设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坚定了其主角地位;孙继荣等分析了立体化教材建设现状,提出了“互联网+”环境下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策略;秦静等结合教学实践和教育部对立体化教学的构建要求,阐释了立体化教材的三个设计要点和四项编辑要点;龙芸提出构建搭载慕课的立体化教材模式,是满足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郝东等基于在线课程平台完成了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

近年来,国内各高校均在积极探索和实践新型教材的建设,但总体上而言,立体化教材发展迟缓且不成熟,所以,传统纸质教材仍然居于当前教育的主体地位,教师依靠纸质教材,辅以教学课件、动画、案例等完成教学。研究发现,国内医学领域的立体化教材的启动和建设相对滞后,而康复专业的立体化教材还有待开发。尤其在疫情时期,各高校纷纷开展线上教学,教学资源建设短板随之显现,在线资源的优化及立体化教材开发尤为迫切。“康复评定技术”的核心课程地位对基础课程及其他专业课程的影响是肯定的,基于慕课平台的《康复评定技术》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将会是显而易见的,也将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基于慕课平台,开发《康复评定技术》立体化教材对于课程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 《康复评定技术》立体化教材开发过程

笔者在调研基础上进行教学情况综合分析,包含教学背景、授课内容、学情、教学资源和环境等。教学设计则重点探讨教学模式革新、媒介资源制作与整合、教学平台建设与使用等。依据教学分析和设计,编写教材,制作资源,包括主教材及教辅教材的开发、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媒体的选择、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以及教材评价体系的构建,并在使用过程中补充完善(见图1)。

图1 康复评定技术立体化教材建设过程

3.1 组建“校企行社”联动的建设团队

组建一支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熟练、教学经验丰富、职业素养水平过硬、信息化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对于慕课建设至关重要。队伍由来自“校行社企”的专业教师、行业专家、社会知名学者、信息化专家组成。团队成员齐心协力,深入研究立体化教材的建设路径,各抒己见,融入个人的教学经验、课程思政成果、信息化教学手段等,制订建设方案,形成质量监控与管理机制等。

3.2 开展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构建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框架

团队成员查阅文献和相关资料设计调研问卷,对实习生、毕业生及其就业单位开展调研,了解岗位能力需求,收集并分析调研结果,梳理课程脉络,提炼本课程的重难点和精华内容,对本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资源条件等进行深度剖析,开展教学设计研究,形成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框架。

3.3 开发《康复评定技术》立体化教材

编写立体化主教材:对接岗位需求,聚焦立德树人,探索训育结合,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项目任务为引领,重新整合教材内容进行编排设计,适当增加实践、康复治疗师职考要点等内容;以信息化手段为抓手,对主教材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和数字化处理,使其与慕课平台无缝对接。

编写辅助教材并建立多元化课程资源库:以主教材为核心,编写辅助教材,包含学习指导书、实训指导书。根据主教材来选取、整理和开发本课程相关的案例、试题库、音视频、微课、思政案例等多元化资源。康复评定技术中众多重、难点知识和技能仅靠纸质教材难以解释和展现,但借助互联网技术,新知和技能便可通过形象的、可视化、立体的图像、声音和影像等形式在慕课平台进行展示。

创建立体化教材的网络环境:结合现有课程资源和平台,对各教学平台功能及服务情况进行评估,选用最佳网络教学平台,整合课程资源,为师生的沟通交流和答疑互动创建平台。同时,在平台上建构学习参考资料、学习网站链接等拓展模块,开阔学生视野。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教材评价体系构建,采集教材的使用感受,评估效果,为其修订提供依据。初步考虑在配套资源的教学平台上设置教材评价页面,使用者可以对教材内容、教材形式、使用感受等方面进行评价,以及时发现不足并做调整。

立体化教材使用与完善:在使用过程中,针对师生反馈的意见,对教材的内容和资源进行及时修订、完善。

4 结语

基于慕课平台的《康复评定技术》立体化教材相较于传统纸质教材更加灵活多样,内容不受篇幅影响,并能及时更新新知识和新技术,教材更具实用性和先进性,也能最大限度地解决本课程教学信息量巨大与教学时间不足的矛盾;立体化教材的开发及建设能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的应用也能最大程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探索新知、实践、创新发展的能力;慕课的介入可扩大师生交流和探讨的空间;立体化教材多元表现形式让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更加灵活,利于推动“立德树人”的落实;立体化教材可较好服务继续教育,通过建设完成的慕课教学平台,专升本学生、医务工作者可继续在线学习,这也必将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及信息化进展,立体化教材仍将不断完善才能紧跟时代需求。

猜你喜欢
立体化康复教学资源
常态宣传“立体化”构筑安全“防火墙”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立体化学校体育新样态实践研究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