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与对策:中班幼儿建构游戏模仿行为研究
——以L幼儿园为例

2022-07-01 09:39张梦雪
教育观察 2022年18期
关键词:模仿者积木对象

张梦雪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模仿是幼儿学习的方式之一,幼儿的模仿行为对其社会性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其全面发展有特殊价值。游戏是幼儿园活动之一,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建构游戏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游戏,幼儿可以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和互动进行学习,获得发展。在建构游戏中,幼儿也容易产生模仿行为。本研究对中班幼儿建构游戏中的模仿行为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引导策略,以期为教师提供借鉴。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幼儿模仿行为

幼儿模仿行为是指在受到同伴行为的刺激时,没有外界的控制,幼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使本身的行为与同伴相仿。[1]一个完整的幼儿模仿事件包括参与主体、模仿情境、模仿动机和模仿内容四部分,其中参与主体包括行动者和模仿者。[2]本研究将幼儿模仿行为定义为:受到模仿对象行为影响,模仿者当下行为与模仿对象当下行为表现具备一定的相似性。模仿者是受到模仿对象行为刺激从而效仿行为的幼儿,模仿的幼儿通常具有自觉性和主动性。模仿对象是指模仿内容的发起者,模仿通常是无意识的、被动的。

(二)建构游戏

《幼儿教育辞典》将“建构游戏”解释为“儿童通过操作各种材料进行物体构造的活动”[3]。有研究认为,结构游戏是指发生在幼儿园里,经过教师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儿童对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沙土等,进行构造的活动,如排列、拼搭、接插、黏合、穿编等。[4]本研究中的建构游戏是指在室内开展的,幼儿利用教师为其投放的游戏材料,如雪花片、积木等进行的游戏。

二、建构游戏与幼儿模仿行为的关系

(一)建构游戏可促使幼儿产生模仿行为

建构游戏为幼儿模仿行为的生成提供了情境。建构游戏是幼儿展现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活动。建构游戏以造型为基本活动,作为活动成果的具体造型物品需要通过幼儿动手操才能完成。因此,在建构游戏的情境中经常会出现幼儿模仿同伴搭建的行为,这样的模仿行为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丰富和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印象,当幼儿对生活中的事物有了明确的印象后,反映现实生活的结构作品才能被幼儿在游戏中清晰地模仿。[5]教师可通过图片、视频、沙盘、模型和优秀作品示范帮助幼儿学会观察,理解物品的名称功能、构造轮廓、部件组成和特征细节等,以便提升幼儿的模仿能力。此外,教师对幼儿过度模仿行为的介入,有利于幼儿形成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二)幼儿模仿行为可提高建构游戏水平

幼儿的建构游戏水平有个体差异,如低游戏水平的幼儿可以进行简易的、基本的搭建。当教师允许幼儿模仿较好的建构作品, 并从成品的造型结构上启发幼儿的独创性时,幼儿就能通过模仿完成较高水平的建构。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自然观察法为主,研究者以非参与者的身份观察自然情境下的中班幼儿模仿行为,不介入幼儿的建构活动。在观察的过程中,研究者将幼儿活动情况用摄像机记录下来,观察结束后对所获得的视频进行整理分析。研究者在L幼儿园随机抽取某中班共26名幼儿为研究对象,观察时间为3周。观察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模仿行为,收集到幼儿模仿事件120件,模仿者人次264次。

四、研究结果

(一)模仿行为参与者性别分布情况

本研究对不同性别幼儿建构游戏中的模仿行为进行了频次统计,统计显示:男幼儿模仿行为频次为80次,占总数的66.67%;女幼儿模仿行为频次为40次,占总数的33.3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建构游戏中,男幼儿的同伴模仿行为比女幼儿多。

(二)模仿动机分布情况

根据李雪提出的模仿动机,本研究把幼儿模仿动机主要分为五种:嬉戏模仿、起哄模仿、趋同模仿、学习模仿、无意识模仿。[6]嬉戏模仿是指模仿者以娱乐为目的进行模仿。例如,西西将积塑套在手指头上,并且哈哈大笑,小明看见后也做出相同的动作。起哄模仿是指模仿者的主要目的为扰乱他人行为、打闹生事。例如,早早将旁边幼儿的积木造型踢翻,大可和另一名幼儿看到后也踢翻他人的积木。趋同模仿是指模仿者以与模仿对象保持行为一致为目的。例如,小华看到另一幼儿在使用积塑搭建火车并展示给教师看后,也立马拿起积塑搭建火车。学习模仿是指模仿者以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为目的进行模仿。例如,小明模仿另一幼儿在使用他人玩具时与他人商量。无意识模仿是指模仿者没有模仿目的,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对模仿对象进行的模仿。例如,小红安静地低头玩游戏,另一幼儿有事要离开,与其他幼儿说“拜拜”,而小红也低着头说了声“拜拜”。

从表1可以看出,中班幼儿嬉戏模仿发生频次最多,趋同模仿次之,无意识模仿发生频次最少。

表1 幼儿模仿动机频次统计

(三)幼儿模仿类型的分布情况

通过对观察资料的整理,研究者发现模仿类型主要包括身体动作、言语行为、面部表情三方面。

【案例1】宏宇和世才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玩耍,今天两人商量一起用积木搭建一个可以通过火车的大隧道。5分钟后,两人搭好了隧道。这时,宏宇拿起小火车,用手扭动火车穿过隧道,笑着说:“火车来啦,呜呜呜。”世才看到后,也拿起小火车,用手扭动火车穿过隧道,也笑着说:“火车来啦,呜呜呜。”

在案例1中,世才作为模仿者,模仿宏宇做出同样的动作。在这一模仿事件中,包括身体动作、言语行为和面部表情三类模仿。因此,幼儿模仿不是单一模仿,也可能模仿多种内容。本研究将模仿类型分为七类:身体动作、言语行为、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及言语行为、身体动作及面部表情、面部表情及言语行为、身体动作及言语行为和面部表情。

从表2可以看出,身体动作单独出现的模仿行为最多;身体动作及言语行为和面部表情同时出现的模仿行为次之;面部表情单独出现的模仿行为最少。

表2 幼儿模仿类型分布情况

(四)幼儿模仿行为的对象反映情况

通过对观察资料的整理,本研究将模仿行为的对象反馈分为未察觉、察觉无反馈、积极反馈、消极反馈。数据统计显示,模仿对象未察觉的频次为13次,占总数的10.83%;察觉无反馈的频次为38次,占总数的31.67%;积极反馈的频次为61次,占总数的50.83%;消极反馈的频次为8次,占总数的0.6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幼儿模仿行为的对象反馈为积极反馈的情况最多,察觉无反馈次之,消极反馈出现的频次最少。

(五)幼儿模仿行为的教师反映情况

研究者根据张雅倩对教师介入方式的分类,将教师介入模仿行为的方式分为不在现场、在现场未注意、发现后积极指导、发现后忽视、发现后消极制止。[7]数据统计显示,教师不在现场的频次为20次,占总数的16.67%;在现场未注意的频次为30次,占总数的25%;发现后积极指导的频次为5次,占总数的4.17%;发现后忽视的频次为24次,占总数的20%;发现后消极制止的频次为41次,占总数的34.1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教师介入方式中发现并消极制止的情况最多,在场未注意的情况次之,发现后积极指导的频次最少。

【案例2】吉吉的建构游戏水平较高,可以灵活掌握架高、拼接等技能,而桐桐不甘心自己只能进行简单的基础搭建,因此想通过模仿吉吉的作品提高自己的游戏层次。但由于在搭建过程中急于求成,缺乏教师的指导和介入,桐桐多次失败,未能获得愉快的游戏体验,学习积极性受挫。

在案例2中,教师因为忙于其他事情,没有在场,没有注意到有幼儿需要教师介入游戏,这不利于幼儿建构技能和游戏层次的提升。

五、因素分析

(一)性别差异

男幼儿的模仿行为比女幼儿频率高,这与男女幼儿性格差异有关。一般而言,男孩性格活泼好动,喜欢有挑战性的活动。女孩性格温柔乖巧,语言发展、动作发展较好。在活动中,女孩更容易成为模仿对象,男孩更容易成为模仿者。此外,这也与教师的选择偏好有关。教师更容易选择心细、乖巧的女孩作为赞赏榜样,引导其他幼儿进行模仿。

(二)动机差异

中班幼儿嬉戏模仿和趋同模仿出现的频次较高,这是因为:第一,嬉戏模仿能帮助幼儿调节情绪和获得愉快的情绪,让幼儿不受现实世界的束缚。游戏没有明确的结果和具体的目标,幼儿在游戏中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这个事物能让幼儿获得愉快的体验,因此他们选择模仿。第二,趋同动机的出现与幼儿此年龄阶段的从众心理强烈有一定的关系。幼儿的发展水平较低、缺乏知识和经验,与同伴相处时较易受到影响,想与同伴言行一致,因此趋同模仿的频次较多。

(三)模仿类型差异

中班幼儿身体动作单独出现的模仿行为的频次较高,这与幼儿生长发育较快、动作能力迅速发展有关。中班4—5岁的幼儿能够控制动作的快慢,动作有一定的灵活性,精细动作处于发展早期,动作的配合能力逐渐提高,在运动时多余的动作少,能敏捷地进行符合其年龄阶段的运动。但中班4—5岁的幼儿在语言方面具有直觉形象性,语言表达与动作表达并不能分开,相较语言,他们更喜欢在活动中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他们更愿意在建构游戏中通过模仿动作表达自己。

(四)模仿对象反馈差异

在模仿对象积极反馈的情况下,幼儿觉得被模仿是对自己行为的认可。幼儿在被同伴模仿时,在一定程度上会体验到自我实现和榜样的光荣感。模仿对象能够被更多的同龄人接受和肯定,模仿者通过模仿表现出观察到的榜样行为,从而两者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因此,幼儿察觉到自己的游戏行为被模仿,大都给予积极反馈,积极反馈将使模仿的持续时间加长,甚至影响下次模仿。

(五)模仿行为教师介入差异

教师采用消极制止的介入方式是由于教师对幼儿模仿行为持有不利于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和班级秩序维护的态度。基于此,教师容易忽视幼儿模仿行为的价值。第一,教师对幼儿模仿行为的担忧过多,认为幼儿模仿具有危险性或者会扰乱秩序,不利于管理。第二,教师并没有足够重视幼儿建构游戏中的模仿行为。大多数幼儿发生模仿行为时,教师并不在场,这会导致模仿行为被忽视。第三,教师缺乏对幼儿游戏模仿行为的有效指导,会因为幼儿模仿行为破坏了建构游戏规则而及时制止。第四,教师缺乏对建构游戏材料投放的反思,没有意识到材料的投放对幼儿模仿行为的影响。

六、策略

(一)在了解幼儿模仿特点的基础上给予正确指导

中班幼儿身心发育不成熟,难以分辨是非,模仿具有盲目性,在模仿时不会考虑模仿的内容是否恰当。[2]在介入游戏时教师要注意正确判断幼儿的模仿行为,进行正确和及时的引导,促进幼儿建构游戏水平的提高。教师要充分认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掌握幼儿模仿行为的特征,在建构游戏活动中发现幼儿的模仿行为,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尊重和理性对待幼儿的游戏模仿行为

教师消极阻止介入方式出现的原因是教师对幼儿模仿行为持有不利于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和班级秩序维护的消极态度。基于此,教师需全面客观地对待幼儿的模仿行为,树立科学的模仿观。首先,认识到幼儿的模仿行为是幼儿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其次,在允许幼儿相互模仿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保持作品的独创性。最后,了解幼儿模仿行为背后的动机。不同的模仿行为是基于不同的动机,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回应。

(三)制订建构游戏规则

基于中班幼儿嬉戏模仿发生频次最多,教师未在场会增加幼儿模仿行为出现的情况,教师应制订相应的建构游戏规则,防止消极模仿行为的出现。在建构游戏中,幼儿的不良模仿行为有模仿他人多拿积木材料、模仿他人扔积木材料、走路时碰倒他人的建构造型等。教师要制订建构游戏规则,以避免幼儿的不良模仿行为。

(四)选择良好的榜样形象,消除不良榜样环境的影响

研究表明,幼儿模仿行为对象会积极反馈的情况最多。幼儿认为模仿是对自己的认可,会体验到自我实现感,从而与其他幼儿积极建立友好关系,促进社会性发展。幼儿的行为可以通过模仿获得,但模仿依赖于教师选择的榜样。教师要重视榜样的力量,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充分肯定优秀行为并鼓励其他幼儿积极学习。例如,某幼儿在建构游戏结束后将他使用的积木材料放回原位,教师应表扬该幼儿的行为,并鼓励其他幼儿学习与模仿。

猜你喜欢
模仿者积木对象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这块积木能给我吗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星钻积木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基于Bass模型的第三方移动支付扩散实证分析
依附理论下对《模仿者》的新殖民主义解读
有趣的积木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玩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