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康定苹果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2022-07-02 05:19刘泳林
现代园艺 2022年12期
关键词:康定供应链农产品

刘泳林

(四川省康定市姑咱镇人民政府综合服务站,四川康定 626000)

2019 年,在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贫困区域脱贫攻坚、新农村未来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必须立足农产品供应链,有效解决农产品供应链生产效率较低,生产规模较小的问题,切实解决靠天吃饭难题。立足农村发展现状,必须建立因地适宜的农产品流通体系、销售模式,促进体系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从康定市实际情况出发,近年来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强农业转型升级发展,优化品牌农业,促进质量兴农、品牌兴农。但苹果产业利润较为薄弱,产业发展不够雄厚,地区特色明显不足,缺乏品牌带动,导致生产链条缩短,而供应链也逐渐延长,农产品附加值不高。为此,根据多年农村经济工作经验,立足于乡村振兴角度,结合康定市苹果产业发展现状,探讨苹果产业的发展优化路径。

1 康定苹果种植历史

康定市作为四川藏区首个县级市,是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境内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复杂,变化多样,因而土壤、生物类型复杂,结构多样,垂直地带性差异十分显著。康定苹果宜种植在高山峡谷区,属亚热带干旱性或暖温性河谷气候,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康定苹果逐渐演变为水分充足、口感清脆、果核呈透明状的糖心苹果。

康定境内从民国23 年(1934 年)开始私人栽培苹果,至今已有80 余年历史;1959 年,县政府在姑咱镇试建果蔬苗圃试验地;1961 年,康定县政府将姑咱镇果蔬苗圃试验地交给农业社管理,由县林业站负责技术指导,加强果园发展,当年共计栽培苹果4hm2,后来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时,果园所余果树全部分散承包到户,其他公社或生产队试建集体果园;改革开放后,县内果品由农民直接投入市场,基本满足市场需求,康定苹果经过多年发展,栽植株数从解放初的不足10 株发展到1985 年的32 万株,产量达175 万kg;1985 年,康定县政府对全县建立苹果商品生产基地进行科学论证,规划出最适宜区共11 个乡,这些乡已建有苹果基地共136.87hm2,为苹果生产和有计划发展苹果产业奠定基础,同时,主要品种红富士不仅是康定水果市场的主要商品,而且可销往到雅安、成都;1986 年,县政府决定建立苹果商品基地县;1986-1991 年,全县以苹果、花椒为主的经济林木发展迅速,6 年间共育有经济林木苗10.74hm2,苹果商品基地建设具备了一定格局,全县经济林木生产效益日趋显著;截至2010 年,苹果产量近50 万kg,人均苹果收入达7000 元。

2 乡村振兴对康定苹果产业带来的影响

2.1 有机优化苹果产业结构

在康定苹果产业发展中,利用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可促进苹果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传统苹果种植创新、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借助农产品供应链的开放性优势,建立苹果产业生产、管理、经营的全新发展模式,让种植户能准确、及时掌握农副产品的市场行情,了解未来发展趋势。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借助农产品供应链综合性优势,在信息覆盖范围上,不仅局限于苹果种植技术创新,而且实现了苹果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流程服务模式。此外,借助农产品供应链的创新优势,有利于苹果种植技术的推广、运用,不断创新苹果生产方式,进而提升苹果产业的经济效益。

2.2 促进苹果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通过产村振兴的推动,农产品供应链的协同合作优势,可降低苹果产业生产劳动力的投入,有效提升苹果种植的综合效率,促进苹果种植技术不断创新。同时,依托农产品供应链发展优势,为苹果产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制定、政策实行、目标实现提供了强力支撑。

2.3 提升苹果产业的整体效益

在农产品供应链模式下,让苹果种植户了解农副产品不足的问题,有利于提升苹果产品质量,为产业体系改革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随着农产品供应链的不断推广,有效简化生产流程,加快苹果流通速度,进而提升苹果产业整体效益。

3 康定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1)2013 年康定苹果产量突破3 万kg,实现产值30 余万元。(2)2014 年时济乡杠江沟村推进种植优质苹果20hm2,2016 年苹果基地有3000kg 的产量,该村21户村民也因发展水果产业走上了致富路。优质苹果基地的成功建设,为康定市特色优势产业提供了发展模式。(3)2016 年在麦崩乡敏迁村新建苹果基地6.67hm2,助推贫困村脱贫。(4)2017 年农业部公布的第七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姑咱镇达杠村成甘孜州唯一上榜村。康定市大力打造以达杠村为中心的“康定苹果”特色产品区域品牌,达杠村达杠苹果合作社更被评为“省级示范社”。(5)2017 年,随着高原苹果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实现了优质苹果“第一年长树、第二年挂果,第三年稳产”,产量达到1400kg/667m2以上,优果率达到85%以上。(6)2018 年,通过技术支撑,“康定苹果”全市发展苹果200hm2,已挂果80hm2,产量实现135kg,产值1350 万元,并建立了康定市苹果的可追溯体系,打造“圣洁甘孜、苹果飘香”特色品牌,突破物流、冷链、深加工等短板,为农户带来更大的增收。(7)2019 年,“甘孜州苹果绿色高效栽培新技术成果展示暨第三届康定苹果品鉴会”在康定市举行。新技术、新模式的不断革新带来了种植模式的“蝶变”,也让百姓收获不少实惠。苹果产业化的发展,不仅使农民挣钱变得轻松许多,而且让当地巩固脱贫成果、振兴乡村探索出了新路径。

康定市以“一村一品、产村一体、产村相融”产业发展思路,依托大渡河流域的高山峡谷区独特的生态气候资源,科学规划,以苹果为主的特色林果发展,实行标准化生产,形成了“康定苹果”品牌。

4 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康定苹果产业发展建议

4.1 加强协同合作,促进“康定苹果”生产标准化、规模化

在“康定苹果”产业发展进程中,需积极引导农民建立生产合作社,改变传统家庭式生产模式,通过合作社开展苹果种植,逐渐扩大生产规模。同时,通过拉式供应链管理模式解决供需不平衡问题。充分收集、分析市场需求信息后,评估生产规模,不断完善健全生产标准,加强初级加工,促进生产的标准化。此外,通过规范化生产,建立合作社方式,还能有效解决农民就业难题,减少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数量,实现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4.2 加强与第三方物流合作,不断完善物流网点建设

针对“康定苹果”产业发展,物流渠道是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为此,在建立合作社之后,应加强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建设农村物流服务点,确保生活资料、农产品供应链之间的双向流通。此外,为客户提供优质物流服务,不断提升客户消费体验感,促进供应链环节的合作供应和供应链效益的最大化,实现生产、运输、储存、配送等流程一体化发展,进而提升流通效率,保障苹果的安全度、新鲜度(见图1)。

图1 “康定苹果”第三方物流网络建设

4.3 充分挖掘特色产品,提升品牌力度

目前,因同质农产品数量较多,使得各农户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但立足区域实际,每个地区均有自己的特色农产品,“康定苹果”作为康定市的特色农产品,其“糖心苹果”在全国享受盛名。然而因现代年轻人的传统种植技术传承意识较低,使得传统种植技术逐渐失传。合作社可开展实地调研,充分挖掘各地特色农产品,实现“一区一品”,促进品牌化建设,按照“康定苹果”的特色属性,加强设计、包装和初级加工,实现标准化生产,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提升农户之间的收益。利用品牌化宣传、效应,不断提升知名度,进而朝着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4.4 构建信息化平台,减少供应链的中间流通环节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也发展为信息时代。在我国各行业、各领域中,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被广泛推广和运用,与人们生产、生活不可分离。首先,针对供应链发展,需构建信息化平台,不断提升信息对称化、透明化。信息平台是客户、农产品的重要沟通渠道,按照需求信息,加强资源整合和发布,让客户通过平台即可查看苹果生产全过程,不断提升品牌认可度,减少供应链环节,降低种植生产成本。其次,产业发展想要跟上时代步伐,在供应链管理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数据对农业经济市场的要求进行动态掌控,开展针对性、科学化的生产活动,防止种植生产的盲目性。再次,提升农村水利、道路等工程建设力度,不断引入农业科技,通过互联网平台,促使供应链、市场经济的有机融合,实现经济管理网格化发展。最后,政府需加快农业经济信息化发展,加大投入保障,确保农村信息网络的全覆盖。使用信息技术,构建农技推广网络平台,农民通过移动客户端,即可实现农业技术信息、知识的搜索和浏览,或了解最新的农业咨询和动态,为农民创造自我学习平台。

4.5 不断健全“康定苹果”产业发展管理机制,提升协意识

因产业各环节主体一味追求自身利益,协同合作意识较低。然而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信息共享,可促进供应链主体之间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分担机制的建设,积极引导农户、商户之间逐渐转变为合作协同关系,促进供应链的有效规范,围绕终端客户要求,加强供应链流程的优化重组。

4.6 搭建“康定苹果”电子交易平台

在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发展中,电子交易平台应运而生,实现了生产市场、消费市场的空间限制突破,促进了专业分工,进而提高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准确性、科学性。所以,必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农户参与,搭建“康定苹果”电子交易平台。(1)按照康定市实际状况,与淘宝、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加强合作,借助互联网终端,实现有机流通;(2)如果条件允许,可积极建设“康定苹果”交易平台,通过手机APP、电脑网页等工具,建设交易平台,为农户创造更多的交易机会,进而减少农户交易成本,有效缩短销售周期,防止销售受阻;(3)加强物流网络建设,不断健全物流配送系统,积极建设农副产品基地;(4)提升农户参与电商平台建设的积极性,按照苹果特点不断拓展服务渠道和群体,优化服务质量,通过品牌化建设,促进产品营销;(5)依托电商平台优势,农村企业必须加快生产模式、销售模式的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品牌能力,完善产品品种。

4.7 依托物联网技术,促进“康定苹果”工业化发展

农业种植效率高低,对农村经济有着直接影响。为此,在康定市苹果产业发展中,必须融入物联网技术。(1)依托物联网技术,实现相关主体自动监控,按照气候变化状况,及时调整苹果种植方式、策略;(2)借助物流网技术,实时控制、检测苹果品质,全方位、全流程监控苹果种植、生产过程;(3)利用物联网技术,有效控制种植灌溉、农药化肥等内容,实现水资源、农业资源的有机节约;(4)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质量、生产效率。同时,通过大数据技术科学分析市场风险,依托互联网+农业技术,使用大数据技术有效预测农副产品市场特点、风险,实现“康定苹果”开发的有效性、针对性。所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农户收集、分析、统计苹果产品市场数据,科学分析农业市场行情,可不断提升生产的风险识别能力,加强风险控制(见图2)。

图2 “康定苹果”物联网体系建设

5 结语

综上所述,康定市有着近百年的苹果种植历史,得天独厚的光能资源对提高糖心苹果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生长于大渡河流域高山峡谷区的康定苹果皮薄、肉质鲜美,在“康定苹果”产业发展中,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促进苹果产业结构的有机优化、转型升级,提升苹果产业的整体效益。在今后发展中,必须立足于康定市苹果产业发展实际,加强协同合作,完善物流网点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构建信息化平台,不断健全产业发展管理机制,搭建电子交易平台等系列措施,不断优化苹果产业结构,让“康定苹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康定供应链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唱一首康定情歌,跟着领克02 Hatchback 解锁钢炮宿命
《康定情歌》用文艺镌刻山下的不朽恋歌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康定:酒,或散文诗(随笔)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产品可靠性与供应链集成优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