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制干辣椒种植与收获现状调研

2022-07-02 01:12王士国刘向新董云成
新疆农机化 2022年3期
关键词:干辣椒朝天椒收获机

王士国,刘向新,刘 洋,李 斌,董云成,王 涛

(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新疆 石河子 832000)

0 引言

新疆光热条件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辣椒的生长,制干辣椒得到大面积种植制干辣椒包括食用辣椒和工业色素辣椒。新疆种植的朝天椒等食用辣椒产量高于其他产区2~3倍,辣椒色泽深红鲜亮、香味足、辣味适中,是优质的调味原料[1],种植的工业用色素辣椒红色素含量高,极具市场竞争力。经过多年发展,新疆的巴州、塔城地区沙湾县、新疆兵团第十师184团等地已经形成了大规模的辣椒种植基地。但是,由于种植模式不统一、选育的品种与机械化采收不匹配以及人工采收成本高等不利于因素,制约了辣椒产业规模化发展。为此,课题组成员对新疆辣椒的主要产区进行了调研,了解辣椒在品种、种植模式、收获方法、加工等方面的情况,并提出发展建议,为新疆辣椒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1 调研内容

1.1 种植面积和区域分布

根据《新疆统计年鉴》统计近10年新疆辣椒种植面积变化趋势,辣椒种植从2010~2012年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2年时种植面积达到高峰为7.67万hm2,后受销售价格的影响,种植面积减小,到2014年种植面积减小到6.05万hm2,随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2017年以后,种植面积基本保持在8万hm2以上,新疆工业辣椒的种植面积占辣椒种植总面积的73.3%。

近10年新疆辣椒产量的变化趋势与辣椒种植面积相同,2017~2019年辣椒的产量保持在340万t以上,其中工业辣椒产量始终保持在260万t以上,占总产量的77.7%。

根据《新疆统计年鉴》和《新疆兵团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新疆辣椒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有塔城地区、巴州、阿克苏地区和喀什地区,以及新疆兵团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八和第十师,其中巴州和第二师的种植面积最大,分为别3.73万hm2和1.38万hm2,工业辣椒总种植面积为5.01万hm2,占总种植面积的97.9%,这两个地区的焉耆回族自治县、和静县、和硕县、博湖县以及周边第二师的22团、23团、24团等团场是辣椒的主要种植区域,其中种植面积较大的是和静县和和硕县,种植面积分别为1.2.4万hm2和0.92万hm2,产量分别为48.6万t和42.5万t。其次,塔城地区沙湾县和第十师184团也有较大面积的工业辣椒种植。

图1 新疆辣椒主要产区种植面积

1.2 种植品种与模式

新疆制干辣椒的品种主要有铁皮椒、板椒、线辣椒、朝天椒和灯笼椒(图2),其中铁皮椒、板椒和线辣椒是工业用辣椒,朝天椒和灯笼椒是食用辣椒。铁皮椒和板椒种植主要分布在巴州地区和第十师184团,线辣椒种植主要在沙湾县安集海镇、第八师142团和143团,朝天椒种植分散在巴州地区、喀什地区英吉沙县和第六师105团,灯笼椒种植主要在沙湾县安集海镇。

图2 制干辣椒类型

新疆辣椒种植都需要铺地膜和滴灌带,安集海地区的线辣椒主要品种为红安6号和博辣红牛[2],主要采用1膜4行的种植模式,有膜上行距30+50+30cm、膜间行距50 mm和膜上行距25+50+25 cm、膜间行距60 cm等多种行距配置,株距在10~15 cm之间,主要采用播种种植,1穴1株,株高80~110 cm。线辣椒种植无倒伏现象,收获时辣椒含水率均匀,株形在中下部无分枝,在中上部开始有分枝并结果,果实距离地面较高(图3a)。干辣椒产量约500~600 kg/667m2,售价约10元/kg。

图3 辣椒株形

安集海地区种植的灯笼椒也采用1膜4行的种植模式,行距为25+50+25 cm,株距12 cm,株高80 cm,干辣椒产量约400 kg/667m2,种植较分散。

板椒主要采用1膜2行种植模式,膜上和膜间行距有33+70 cm、40+70 cm和70+80 cm等多种配置,株距为16~25 cm,普遍采用1穴2株,株高60~80 cm。板椒的产量为500~700 kg/667m2,销售价格约10~11元/kg。板椒的株高较矮,属于无限分枝类型,果实从中部结果到顶部,分枝果实较多(图3b),果实距离地面较低,有倒伏现象。

朝天椒种植模式多样,有1膜1行,行距为1.1 m,也有1膜2行,膜上和膜间行距为30+70 cm,株距40~50 cm,株高50~90 cm,分枝较多。朝天椒的产量为400~500kg/667m2,售价为15~18元/kg。

铁皮椒种植模式与板椒相同,主干比板椒粗壮。铁皮椒具有产量高、色价高的优势,是新疆种植较早的色素辣椒,但是铁皮椒抗病性差,种植风险高,目前已经逐渐被抗病性好的板椒红龙23号取代。这两种辣椒都有产量高的特点,但是因为是无限分枝的株形,结果距离地面较低,果实在收获时含水率不均匀,不适合机械收获。线辣椒中下部分枝少,果实距离地面高,收获时含水率均匀,适合机械收获。朝天椒具有抗病能力强的特点,但是由于朝天椒个体小,对辣椒收获后的完整度要求较高,不适合机械收获。灯笼椒果柄较粗,不易从分枝上脱离,也不适合机械收获。

1.3 收获技术

北疆安集海地区的辣椒收获时间在9月15日~9月30日,第十师184团辣椒收获时间为10月1~20日。南疆地区辣椒收获时间为9月20日~10月10日。收获前,线辣椒、板椒和铁皮椒需要喷洒脱叶剂,板椒和铁皮椒由人工或者机械收获,线辣椒主要用机械收获。朝天椒和灯笼椒不喷洒脱叶剂,采用自然方法使叶子干燥脱落,主要由人工收获。人工收获辣椒的费用为300元/天·人。人工收获朝天椒时,将辣椒树砍倒倒置于田间,等辣椒干燥至辣椒柄与茎容易分离时,人工敲打收集朝天椒。对于一些辣椒柄较粗不易与茎分离的朝天椒,只能用辣椒收获机收获。

图4 辣椒收获机械

目前使用的辣椒收获机可以分为不对行收获机和对行收获机。不对行收获机主要是新疆机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梳齿式辣椒收获机[3],作业幅宽3.6 m,该辣椒收获机用弹齿从辣椒树底部向上将辣椒连同较细的茎秆一起收获,收获的辣椒中茎秆较多[4]。线辣椒在收获时含水量较均匀,用梳齿式辣椒收获机不易发生破损。板椒在收获时植株上的果实虽然已经成熟,但是含水率差别很大,较干燥的板椒易破损,含水率较高的板椒易造成果肉挤压,晾晒后发生花皮。对行辣椒收获机是螺旋辊式收获机,收获原理主要是模拟人工收获板椒时的人手拔辣椒动作,最小作业行距为30+45 cm,该机较适合收获板椒,对板椒的损伤较小,收获的板椒中茎秆等杂质较少[5,6]。但是该机的作业速度仅为5 m/min,效率非常低。

辣椒在收获后需要进行摊晒和分拣。由于含有杂质,线辣椒主要是采用人工捡拾辣椒中的茎秆,板椒主要使用分离筛去除杂质(图5)。去除杂质的人工费用为200元/天·人。

图5 辣椒摊晒和分拣

2 总结与分析

2.1 存在的问题

(1)种植模式多样。目前制干辣椒种植在行距和株距配置上形式多样,种植侧重高产和抗病性,对株形、农艺性状关注不足,例如普遍种植的板椒红龙23号,板椒集中生长在离地面较低位置,不利于机械收获。

(2)朝天椒和灯笼椒规模化程度低。朝天椒和灯笼椒种植是新兴产业,与其他省份相比,新疆更利于规模化种植,但是目前只有巴州和静县、喀什地区英吉沙县和第六师105团有种植,规模化程度不高。由于朝天椒和灯笼椒是食用辣椒,对辣椒的色相及收获后的完整度要求较高,而现在使用的辣椒收获机主要是针对工业辣椒,不适合收获朝天椒和灯笼椒。朝天椒和灯笼椒在收获后,需要进行清选和分级,目前没有专业的成套清选和分级设备。

(3)管理模式不统一。工业辣椒在采收前需要喷洒脱叶剂,由于辣椒在收获时已经封行,喷雾机行走轮会碾压枝叶,有挂椒现象。无人机喷药不需要机具行走在行间,喷药效率高,是目前使用较多的喷洒脱叶剂的方法。但是,从喷洒效果上来看,上部喷洒效果好,中下部差,导致辣椒成熟度不均,特别是板椒,由于分枝较多,中下部的枝叶喷洒不到脱叶剂,导致收获时板椒含水率不均,机械收获时辣椒易破损。

(4)机械收获损伤严重,收获成本高。目前人工收获费用约9 000元/hm2,梳齿式收获机的收获费用约1 500元/hm2,比人工收获节约成本7 500元/hm2,机械收获可以明显降低收获成本。但是,机械收获含杂率较高,对辣椒的损伤较大,混入辣椒中的沙土使辣椒晒干后色泽暗淡,损伤的辣椒在晾晒过程中色素发生流失,造成花皮,严重降低辣椒的品质。机械收获会有辣椒掉落在地面,造成浪费,例如梳齿式收获机在安集海镇收获线辣椒每亩浪费干辣椒45.8 kg,浪费量较大。

2.2 对策与建议

(1)建立合理的栽培管理模式,农艺与机械收获相融合。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科学灌溉、水肥一体化,在病虫害预防方面做到精细用药、精准用药,积极实施统防统治,降低农药残留污染[7]。辣椒育种目标和农艺性状与农艺尽可能融合,机采辣椒的整齐度、稳定性、收获时成熟均匀性、株形、果皮厚、抗倒伏是育种和栽培的主要研究方向,应选育出易脱柄、最低结椒位置易于机收的品种,使育种与农机的研发同步进行[8]。

(2)研制专用的辣椒收获和加工机械。针对不同品种辣椒的性状开发专用的辣椒收获机,提高采净率,降低辣椒的损伤和浪费。针对板椒和线辣椒研制专用的除杂和除尘设备。针对朝天椒和灯笼椒研发专用的清选、色选分级生产线,针对客户的需要配置辣椒去柄设备。

(3)积极推进规模化种植。在推进机械化采收和加工的同时,扶持和鼓励辣椒种植大户、合作社和大型农场进行规模生产。培养有经验,勇于探索和实践的辣椒种植与生产带头人,建立一批技术示范基地,带动当地辣椒种植产业发展壮大。例如巴州和静县哈尔莫顿镇辣椒种植户何军,在当地率先种植朝天椒,通过自己不断摸索,找到合理的种植和收获方法,提高朝天椒品质,并自筹经费建立朝天椒清选和分级生产线,当地朝天椒种植已经初见规模。

(4)延长辣椒加工产业链,挖掘辣椒潜在效益。目前新疆制干辣椒主要是初级加工,部分供应企业生产,如安集海禧安骄辣椒酱、第十师184团屯南雪椒辣椒丝等食用辣椒酱,色素提取企业主要有新疆天椒江安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工业辣椒深入加工企业较少。辣椒精加工可以增加辣椒收益,要做大做强新疆辣椒产业,必须加强辣椒深加工技术的开发和引进,增加科技投入,给辣椒深加工企业更大扶持力度,将辣椒以原料外销为主转变为新疆加工为主[9]。

(5)强化科技支撑。支持产学研管理等部门联合立项,对辣椒全程机械化生产关键设备进行研发,包括精量播种、高速移栽、植保机械、专用收获机械的研发。鼓励扶持研发生产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及资金资助。

3 总结

辣椒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目前新疆辣椒种植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但是种植方法多样,在收获和加工环节机械化程度不高,研发力度不够,需要政府加强重视,在政策的引导下促进农艺与农机融合,通过机械化、自动化降低辣椒种植、收获和加工成本,促进新疆辣椒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干辣椒朝天椒收获机
“东方红”收获机备战2022年市场
联合收获机的卫星定位控制与远程管理技术应用
干辣椒市场走势分析
玉米收获机的规范使用与维护保养技术
消失的朝天椒
玉米收获机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其前景展望
错误百出的生活小常识
新疆干辣椒源源出国门
几种制干辣椒种质资源的评价及相关性分析
红红的朝天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