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草莓农药残留污染现状与防控技术研究

2022-07-04 08:06鞠国栋郑一凡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泰安市菊酯拱棚

鞠国栋,郑一凡,王 琦

(泰安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山东泰安 271000)

我国是农业大国,为了增加农作物产量,农药使用量逐年增加。20世纪80年代,每公顷土地农药用量为4.65 kg;20世纪90年代增加到15.9 kg以上,增加了两倍多。目前,全国农业使用农药为23万t左右,每公顷使用农药24.2 kg[1]。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给人们提供了充足的食品。随着农药用量的日益增大,品种逐渐增多,化学农药对人畜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和影响也越来越突出。合成农药及其衍生物直接作用并积累于农田、水域、地下水、食品和人体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同时对生态环境有着不利的影响。农药的过量使用不仅会直接污染地表水,通过淋溶、渗透等途径也能污染地下水。因此,正确使用农药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势在必行。

草莓(Fragaria×ananassaDuch.)又名洋莓、红莓,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蔷薇科草莓属。其外观在成熟之后多呈现红色,鲜嫩多汁且伴随酸甜之感,口感极佳,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2]。草莓除了可以直接食用外,还可以制作成果酱、果酒、果干和果汁等加工食品,从而进入国内外市场。草莓的种植周期短、收益高,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迅速,产量逐年增加。目前,草莓种植主要以无性繁殖为主,以植株作为母株进行育苗并连年使用[3]。虽然能简单获得大量草莓苗,但极易造成草莓病害的暴发,导致草莓用药量巨大,对草莓的生长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山东省草莓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山东省泰安市草莓生产规模庞大,仅泰安市岱岳区就有 160 hm2草莓种植面积。鉴于农药滥用的巨大危害,为了解泰安市区域内草莓农药残留现状,笔者进行了草莓安全生产评价与防控对策分析。本文调查统计了2021年、2022年泰安市草莓的农药残留情况,分别对露天、冬暖式大棚、大拱棚和小拱棚等4种不同生产方式的草莓进行采样,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2763—2021)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检测,检测分析了21种常规农药的残留现状,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相关评价[4]。

1 材料与方法

1.1 抽样情况

共抽取草莓240批次,具体包括露天80批次、冬暖式大棚60批次、大拱棚50批次、小拱棚50批次。涉及产品品种有章姬、甜查理、京香系列、妙香系列、白雪公主、桃薰、雪里香、丰香、美十三、钱德拉和全明星等。样品来自泰安市岱岳区、泰山区、肥城以及新泰等地共45家受检单位(规模化基地13家,抽检草莓162批次;散户32家,抽检草莓78批次)。

1.2 仪器与试剂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赛默飞TSQ 8000Evo),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岛津8040),氮吹仪(Organomation Associates Jnc)。

乙腈(Fisher色谱纯)、重蒸丙酮(Fisher色谱纯)、氯化钠(国药集团分析纯)、正己烷(Fisher色谱纯)等。

1.3 样品处理

样品抽取完成后,按规定要求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将草莓样品用食物调理机打碎匀浆后装入0.38 L的塑料样品盒中,放入-18 ℃以下冰柜中冷冻待检。

1.4 质量控制

检测过程同时做试剂空白和加标回收。每测定20个样品做一个添加回收,根据GB/T 27404—2008中检测方法确认的技术要求,当被测组分含量在 0.1 mg/kg时,回收率控制在80%~110%。如发现回收率达不到检测方法规定的范围时,重做该批次样品。用质谱法对农药残留超标样品进行定性确认。

1.5 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及判定依据

根据《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残留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GB/T 23200.113—2018)与《水果与草莓中450种农药及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B/T 20769—2008)进行样品检测,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T 2763—2021)进行检测结果判定,对于不合格的样品采用副样再检、质谱检测来确定样品中农药残留是否超标。

2 结果与分析

项目涉及21项农药残留,具体包括甲胺磷、氧乐果、甲拌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水胺硫磷、毒死蜱、三唑磷、六六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三唑酮、百菌清、涕灭威(包括涕灭威砜和涕灭威亚砜)、克百威(包括3-羟基克百威)、腐霉利、多菌灵、氟虫腈(包括氟甲腈、氟虫腈硫醚和氟虫腈砜)和噻虫嗪,共抽取样品240批次、合格样品235批次,总体合格率97.92%。

2.1 不同草莓种类农药残留监测结果比较

本次抽取草莓结果见表1。共抽取露天生产的草莓80批次,检出农药残留的样品1批次;共抽取冬暖式大棚生产的草莓60批次,检出农药残留的样品3批次;共抽取大拱棚生产的草莓50批次,检出农药残留的样品1批次;共抽取小拱棚生产的草莓50批次,未检出农药残留的样品。

表1 不同生产方式的草莓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表

2.2 不同来源样品超标率比较

不同来源的草莓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见表2。抽取规模化基地草莓168批次,农药残留超标样品数量为2批次,超标率为1.19%;抽取种植散户草莓72批次,农药残留超标样品数量为3批次,超标率为4.16%。

表2 不同来源的草莓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表

2.3 不同品种农药检出率和超标率比较

本次调查检测了甲胺磷、腐霉利、多菌灵、联苯菊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三唑酮等21种农药。由表3可知,240批次样品中多菌灵检出5次,检出率2.08%;腐霉利检出18次,检出率7.5%;毒死蜱检出1次,检出率0.41%;噻虫嗪检出9次,检出率3.75%;百菌清检出4次,检出率为1.67%。检出超标农药为多菌灵1次,腐霉利2次,百菌清2次。

表3 不同农药种类的检测结果表

3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抽样检测结果来看,泰安市整体管理良好,草莓中农药残留的检出率和超标率均保持在较低水平,但是依然需要加强对农业种植散户、生产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化种植单位的草莓质量安全监管。调查中草莓检出的农药水平大多数较低,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T 2763—2021)中关于农药限量的规定。基地中抽取的草莓大多在上市之前抽取,存在抽样时草莓离上市尚有部分时间,适当延长安全隔离期后超标草莓中农药降解,农药残留不再超标的可能。施用农药的草莓适当延长安全隔离期是确保草莓食用安全很重要的一项措施。

散户中检出率与超标率明显高于规模化基地,可能是因为规模化基地配备较高水平的种植管理人员,对农药施用的施药量、安全隔离期、生物防治以及科学管理等方面有更好的认识。规模化基地提供的草莓需要进入周边的商超,往往需要定期检测,因此在管理水平与认识上较高,生产的农产品更 安全[5-6]。

4 下一步工作建议

(1)加强农户或基地种植管理人员用药知识培训指导,让生产者对施药与作物农药残留的知识了解更全面。在施药量与施药次数增多的情况下,要确保农药残留的安全隔离期,保证采收上市草莓的安全性。

(2)当地农业、市场监管等相关责任部门应进一步强化对草莓种植基地的监管与监控[7]。加强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执法力度,严查违禁剧毒高残留农药在水果上的使用,进一步提高水果的质量安全水平。

(3)加强生物农药等新型广谱、高效、安全的杀虫剂的推广使用。因为生物农药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治多种虫害,还对人、畜、家禽没有伤害。通过推广绿色环保的新型农药可以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率,从而减少化学农药污染。

(4)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销售的水果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8]。销售企业对其销售的农产品应当建立健全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批发市场开办单位应当对进入市场经营的农产品经营者实行固定摊位、挂牌经营,对进入市场销售的农产品进行抽查检测,对经检测不合格的水果,应当停止销售。

(5)积极培育脱毒草莓苗,选育抗逆性强的优质草莓新品种。事实证明,依靠匍匐茎繁殖的草莓种苗很容易感染病毒,草莓植株染病后不仅会造成草莓产量与品质的下降,还会导致农药使用量的大幅增加。脱毒草莓苗抗病性强,植株生长旺盛,农药的使用量会大幅减少。积极培育引进抗逆性、抗病性强的优质新品种,选育适合本地区气候土壤特点的特色品种,种植休眠期短的如丰香、桃熏和甜查理等适合山东地区栽培的草莓新品种。这些抗逆性、抗病性强的新品种种植过程中苗势旺盛,草莓产量高,病害发生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也会少 很多。

猜你喜欢
泰安市菊酯拱棚
早春拱棚胡萝卜管理要点
天气转冷 拱棚多膜覆盖早进行
5%氯氟醚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正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欧盟拟修订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芹菜、茴香和大米中的最大残留限量
泰安市通联站站长——王晓栋
春伏西瓜双拱棚立架栽培技术
西葫芦瓜小拱棚薄膜覆盖栽培技术
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茶叶降低菊酯类农残方面的应用
泰安市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研究
氯菊酯在有机溶剂中的光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