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服务“1+X”证书下会计教学模式探究

2022-07-04 06:47
上海商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实训岗位

陈 星

一、引言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培养模式。其中探索“1+X”证书制度就是一项重大创新。新一轮工业革命推动新一轮财务变革,这一次的关键词是数字化。由于财务共享服务的建立,传统的会计教学已不再适应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要求。通过深度校企合作,打造新的会计课程体系与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符合新型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重要。

二、实施“1+X”财务共享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意义

伴随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5G 等新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新一轮的财务变革正在悄然临近,财务共享服务也成为企业财务智能化转型的必经之路。在我国,财务共享服务已经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很多企业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了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岗位、新经济模式下财会教育的改革升级和数字化发展的教学工作的新要求,高校应积极推进“1+X”财务共享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助力提高学生从事财务共享服务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运营管理及财务大数据分析等职业技能。同时也努力提升了学生的职业岗位综合素养、岗位的适应能力,培养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知识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分析传统会计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模式与数字化岗位的差异性

在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中,虽然注重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但课程体系的结构设置比较单一没有形成符合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技术类的课程体系。学生的理论和专业技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与财务变革新形态下的新岗位职能技能要求相差甚远。在互联网数字经济的推动下财会工作的组织结构发生了全面转变,核算与监督已不是主要的技能要求。面对我国会计人才队伍结构失衡,需要大量具备业务与财务、数据分析能力、智能应用能力融为一体的技术技能型的人才。所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重构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实施已迫在眉睫。

2.传统教学模式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单一

在传统的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线上线下交互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实训环节,也由原来的手工实训转变为仿真的实训模拟平台进行演练。学生利用实训平台进行操作,对于各个财务岗位的职责与勾稽关系更新清晰了,对基本的业务处理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但是学生对这些实训平台信息技术的掌握仅仅局限于新岗位技能要求的一小部分,比较单一化。传统的实训平台缺乏对学生的业务分析、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智能分析、智能设计等新智能财务技术的培养。而这些技能要求恰恰是新形势下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所以改变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块,完善和补充“财务共享服务”的实训内容是首要解决的重要任务。

3.传统教学模式侧重于基本核算环节

在传统的会计教学中,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与学时的分配主要侧重于财务会计类课程。学生掌握的也主要是反映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教学内容。在数字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企业急需大量的管理会计人才。而大多数职业院校对于管理会计类的课程设置占比较少、学时分配不足,导致学生缺乏财务分析、经营分析、财务预决算、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等新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所以要对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引起足够重视,要重构和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培养出数字经济下高素质应用型的管理会计复合人才。

4.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在传统人才方案培养中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占比较大,而对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主要以恪守守信、廉洁守法、细心严谨的职业操守为主。导致学生缺乏沟通协调、管理能力、决策能力、抗压能力等综合能力素养的培养。除了专业技能以外,这些综合能力素养也备受用人单位的关注。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的战略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个人的综合能力。所以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还需要将综合能力素养和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课程,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要求,助力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四、重新定位“业财税法”合一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1.传统的会计思维应当升级到“大智移云物区”思维

由于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及产业发展的需求,社会和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从传统的核算与监督职能逐步转变为能进行业务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决策、管理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在“大智移云物区”的背景下,要不断创新会计教育,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重构课程体系,融入“财务共享服务”等数字化的信息技术,打造“产教融合、德技并修、岗证融通”的职业理念,不断培养学生的管理会计、数据分析、风险管控能力,培养出符合新形态、新岗位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2.必须熟练掌握新一代财务信息技术及智能化数据流程设计

传统的财务信息技术已不适用于服务现代产业建设的需求。基于新时代业务转型形态和人才培养的需求下,打造真实的财务业务场景和数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首要解决的任务。对于财务共享、业财一体化的流程设计、财务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应用、RPA 财务机器人的设计开发等新财务信息技术的熟练应用,是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应用新技术改善和提升学生的技能结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能力,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必须全面了解企业的市场环境、业务和管理流程

随着财务人员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型升级,人才培养方案中除了基础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外,还需要增设和融入培养学生提高岗位的管理分析、风险控制等综合业务处理能力的课程。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全面了解企业的市场环境、业务和管理的流程处理等领域。有效改善学生的会计工作效率,同时提升财务分析、经营分析、财务预决算及内部控制等能力,使学生不仅懂财务、懂业务、懂税务,又懂法务,打造出培养复合型知识人才的结构体系。

4.明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设立的岗位与职责划分

在“大智移云物区”的发展趋势下,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学分银行”的建设,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进度,职业院校需要加快制定符合新技术的人才培养方案。在重构人才培养之前,为了切实提升毕业生职业岗位的适应性,应开设与岗位技能融合和应用性强的课程。为了更加合理地重构课程体系,首先需要明确企业集团建立财务共享中心设立的岗位划分。通过对各个财务共享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如表1),设置对应的课程体系,打造和提升人才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技能结构。

表1 集团企业共享中心岗位

5.研究财务数字化转型趋势下重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1)“1+X”财务共享技能等级证书与会计专业课程标准相互对接

为了顺应新时代对会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在明确财务共享设立的岗位和职责划分后,根据“1+X”财务共享技能等级证书的具体考核要求,将证书的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同时重构和升级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需融入财务共享中心会计核算、业务财务数据收集与整理、智能财务工具设计、财务共享中心运营与管理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能够应用智能财务工具进行纳税申报、税收筹划及风险控制、利用会计云平台进行业财税一体化设计、财务数据整理和可视化分析等岗位技能要求。

(2)“1+X”财务共享技能等级证书与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相互融合

在专业核心课程的模块化教学中,融入“财务共享服务”的相关内容,将证书的知识点和财务共享岗位的专业技能相融合,将职业技能大赛的参赛内容与教学内容相融合,形成新的融合课程,完善教学内容体系实现“岗课证赛”融通。同时为了顺应财会岗位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需要融入专业管理类的课程,重构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管理会计的思维模式,助力人才培养的提高。

改变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块,完善和补充“财务共享服务”的实训内容,形成“1+X”对接融合的新实践实训课程体系。在“大智移云物区”的背景下,财务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行业的重视。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中,将财务共享中的智能化流程设计、财务大数据的分析应用、RPA 财务机器人的开发与应用等财务信息技术与实践教学相融合。提高学生运用财务信息技术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技能储备。

(3)构建“1+X”财务共享服务与专业课程体系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依托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在线教学资源库及试题,利用不同的教学模块与专业基础课程、管理类课程、技术类课程相融合进行课程的混合式教学与课程的考评。将日常教学、证书训练、课程考核进行多元化的融合。

以“1+X”财务共享服务与《初级会计实务》融合的混合课程的教学设计为例:

《初级会计实务》课程,与财务共享技能等级证书的课程标准相融合,融入证书的考核内容、会计技能大赛的考核内容等形成新的混合课程。根据教学的目标,重构教学的模块内容,形成理论知识模块、技能大赛实践模块、“1+X”证书实践模块、岗位职业技能模块、税务申报实践等混合项目化教学模块。

《初级会计实务》的课程考核评价与“X”证书考试对接。利用企业共享的在线教学资源进行学习情况监测,开展阶段性的测验和考核,全程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为了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的部署,制定1+X证书与学分银行的学习成果认定、成绩置换的教学考评机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助力人才高质量发展。

五、结语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引领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变革的重要引擎。“十四五”期间,更要紧紧抓住发展数字经济的机遇。职业教育的变革,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和新目标。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工作,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与重构课程体系,助力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实训岗位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