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许村镇油茶栽培技术要点

2022-07-04 04:41邵文瑛
南方农业·下旬 2022年8期
关键词:油茶栽培技术

邵文瑛

摘 要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农产品的种植与推广,油茶作为经济类农作物,是乡村振兴背景下进行种植和推广的主要作物,对油茶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有利于提高油茶产量和质量。分析油茶种植价值,对安徽省歙县许村镇油茶栽培优势进行分析,并从选种育苗、选地整地、栽植、抚育管理、防治病虫害等方面阐述油茶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油茶;种植优势;栽培技术;安徽省歙县许村镇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6.033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重要木本油料之一,适应能力强、含油量高,而且油茶本身还具有净化空气的功能,对环境起到了一定保护作用。茶油可食用,可用来制作化妆品,废渣还可当作肥料。当前,我国油茶种植规模逐渐扩大,但我国油茶种植技术手段较为落后,很多地区油茶种植的产量尚未达到既定目标。歙县许村镇的油茶栽培具有天然的优势,但在栽培技术应用上仍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人们对油茶种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对油茶种植技术的研究有利于促进许村镇经济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1]。

1 油茶种植价值

油茶生产效率高、经济价值大、生态价值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且茶油不仅是纯天然食用油,还在医疗、美容、工业等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我国市场对茶油的需求量不断加大,油茶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意义。油茶种植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高产稳定。油茶种植后第4年开始结果,且之后随着树体的生长产量会逐渐增加,一般可持续产果30年以上,且产量稳定。以歙县许村镇油茶种植为例,起初每株油茶产量可达11 kg,随着时间推移,每年单株产量平均增加2 kg。2)节省面积。种植油茶后,农户还可在油茶中间套种其他相互影响较小的作物,这样不仅可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还可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例如,油茶套种丑八怪香瓜或适宜的中药材,可为农户带来额外5%左右的经济收益。3)节约成本。油茶种植前期每年投入的资金较少,且油茶一旦步入稳定生产阶段,管理成本就会大幅减少,从而有效节约生产成本。例如,起初油茶栽培投入成本大概为1 200元/667 m2,随着油茶生产逐步稳定,每年可减少管理成本500元/667 m2。

2 许村镇种植油茶的优势

2.1 地理优势

油茶为山茶属小乔木或灌木,其对于生长环境和地质条件方面的要求十分严格。1)地质条件。种植油茶的土壤必须为酸性,才能保障油茶正常生长发育。2)光照和水分条件。油茶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水分,如果土壤含水量不足,就要及时进行人工灌溉,否则会影响油茶种子的含油量和产量。因此,种植油茶的首要条件就是要为油茶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满足油茶生长所需的条件。

许村镇位于歙县北部,面积5 923.9 hm2,地势北高南低,海拔最高处可达1 398 m,基岩主要为花岗岩,土壤为黄红壤,土质疏松肥沃,呈微酸性,符合油茶对土壤条件的要求。许村镇气候条件良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量充足。年平均气温16 ℃,年均降水量1 900 mm,无霜期长达220 d。此外,许村镇境内有3条河流,水岸线长达31.5 km,水源较为充足,能为油茶提供大量水资源,满足其生长需求。许村镇居民还具有一定的油茶种植经验,对种植油茶的接受度较高,且许村镇经过治理后生态环境较为良好,温湿度和降水量都较为适宜种植油茶。

2.2 政策优势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化的农业生产已成为各村镇农业生产发展的着眼点。为进一步扩大许村镇油茶种植规模,政府部门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政策。1)构建了相应的油茶良种育苗区域,大力推广油茶良种,严格管理种苗质量,为种植农户提供优质茶苗。2)创建相应的油茶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及农业合作社申请,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提高了油茶种植成功率和油茶产品研发效率,加快油茶产业的转型与发展。3)设置专项信贷服务,帮扶油茶种植农户或相关小微企业从事油茶种植与生产加工,推动油茶产业稳定发展。

3 油茶种植技术要点

3.1 良种选择

农户选择油茶树种时,要科学选种,选择穗条粗壮通直、苞芽健全饱满、无病虫害的树苗[2]。农户可根據《全国油茶主推品种目录》进行品种分析和选择。通常各地育种部门会结合当地气候特征与土壤特征,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树种,然后进行初步培育,培育成功后在基层大力推广该树种。例如,许村镇地处长江以南,雨量充足,无霜期较长,土壤类型多样,多为丘陵和中低山地形,因此农户可选择长林3、4、18、23、40、53号及浙林2、5、6、8、10号等油茶良种。

3.2 科学选地、整地

选择油茶种植地时,首先需检测土壤pH值,确保土壤pH值在5.0~6.5,且土壤不可过于紧实。例如,可选择丘陵、山岗或平原种植油茶,海拔控制在500 m以下。山坡地带应向阳,保证光照充足,坡度保持在25°左右,避免坡度过大,影响土壤湿度。

在确定种植地点后,农户要根据所选土地实际情况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确定适宜的种植方式、种植密度及整地方式。油茶种植前期,为保证油茶的成活率,要对种植地进行整地、除草等工作;完成前期工作后,要依据种植密度挖掘苗木种植坑穴,同时施足底肥,每个穴坑中施加农家肥10~15 kg,提高油茶成活率[3]。

3.3 嫁接育苗

歙县许村镇农户多选择嫁接育苗方法,以实现壮苗目标。嫁接育苗具体方法如下。

1)催芽处理。在果实未开裂前采集油茶种子,观察茶果状态,如果茶果微裂且易剥开,颜色呈深棕色,即可进行砧种采集,最好选择颗粒较大的种子。将采集的种子放到通风良好位置,并将其放入干河砂中贮藏,河砂厚度为10 cm。每隔5 d喷洒一次水,保持一定温度,观察其胚芽长到3 cm左右可进行播种。

2)苗圃地准备。苗圃地应排灌方便,且土壤酸碱度应控制在6.0左右。嫁接前需要搭设好遮阴棚,控制其高度在1.8 m,遮阴度75%。苗圃地每667 m2撒入50 kg生石灰,并将其翻入土中进行土壤消毒。施用100 kg复合肥作为底肥,整地完毕后作床。苗床宽度控制在1.3 m,覆盖黄心土,并覆盖塑料薄膜。

3)接穗选取。选择优良无性系母株,并观察叶芽的饱满情况,枝条出现木质化后进行接穗采集,直径在0.3 cm左右为佳。接穗采集过程中将多余叶片去掉,并使用湿布包裹。

4)嫁接。嫁接使用嫁接刀作为主要工具,使用牙膏皮作为嫁接保护工具。嫁接时先剪除接穗1/3左右的叶片,在基部0.2 cm位置切削一刀,控制斜面角度约为30°。将苗砧主干离地面2 cm位置进行切断处理,并削出嫁接口。嫁接过程中将楔形接穗与苗砧对齐,用嫁接专用塑料薄膜绑扎。

3.4 科学栽植

1)油茶每年的最佳种植时间在11月下旬至翌年3月。正式种植油茶时,要提前30 d进行施肥,提高土壤中营养物质含量,使用的肥料包括农家肥、草木灰等,其中草木灰用量为15.0~22.5 t·hm-2。如果选择将化肥作为主要肥料,则每个坑穴中需放置磷肥和麸饼混合制作的肥料1.5~2.5 kg。完成施肥后,将肥料与回填土相互搅拌均匀,再在上面盖一层土壤,将穴深控制在20 cm左右,从而避免在油茶种植中出现烧根问题。2)油茶的最佳种植时间为雨后的阴天,且要尽量在起苗后快速完成种植,保证油茶树体的含水量。在正式种植前,农户要对油茶进行预处理,包括浸泡、消毒等环节,降低油茶种植过程中出现病虫害的概率。种植时要重点保护油茶树根部位置,保证根部的完整性。挖开适量的回填土,舒展油茶根部后将其放入土穴,保持油茶垂直于地面,之后使用细土回填、压实。利用分层填土的方式固定油茶幼苗,并在根部区域进行浇水,提高油茶成活率。3)油茶种植密度要根据油茶品种确定,初植油茶密度可控制在行距2.5 m、株间距2.5 m。土壤肥沃的山脚及平坦地区种植油茶密度可控制在行距3.0 m、株间距2.5~3.0 m,每667 m2可种植75~90株。如果种植地立地条件好,可适当减小种植密度,反之可适当加大种植密度。合理计划油茶生长空间,合理密植,可有效改善油茶之间竞争营养的现象[4]。

3.5 抚育管理

油茶的抚育管理是一个十分精细化的过程。油茶抚育管理水平直接關系到油茶树能否正常生长发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油茶的产量。因此,高质量的抚育管理对整个油茶栽培过程而言十分重要,良好的抚育管理大致可分为以下3点。

1)水肥管理。油茶种植初期,植株较小,林地空间大,可在空隙中种植其他植物,不仅能提高农户收益,还能改善土壤环境。油茶生产前期,每年3月和7月分别施肥一次,使用的肥料以尿素和其他混合肥料为主。在即将入冬前,农户需施用大量农家肥,有利于油茶冬季生长,同时为避免肥料流失,还需用土覆盖肥料。油茶生长期间缺水时,要及时做好灌溉工作;阴雨天水量增多时,要做好排水工作,避免油茶根系因长时间无法呼吸而死亡。

2)除草松土。油茶种植时,根系不深,要及时清除油茶周边的杂草。油茶种植2~3年内,需翻耕油茶周围的土地,但翻耕的深度不宜过深,以免破坏油茶根系。干热天气时,不宜进行中耕除草工作,否则会增强油茶的蒸腾作用,导致油茶植株内的水分含量急剧下降。

3)整形修剪。充足的养料会促进油茶生长,因此要及时对油茶进行整形修剪。当油茶侧芽长出后,只留3条主枝干(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及时去除油茶的顶端优势,提高油茶后期的产量和品质。剪除油茶所有的枯枝、枯叶、重叠枝、寄生枝等,保证油茶通风采光良好。油茶成林后,要注重油茶授粉工作,油茶授粉主要依靠昆虫,要合理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昆虫授粉,提高油茶后期的产量[5]。

3.6 病虫害防治

油茶在生长的过程中可能遭到病虫为害,如果不及时进行防治,就会影响油茶未来的长势,因此做好油茶病虫害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3.6.1 虫害防治

1)茶尺蠖。茶尺蠖是导致油茶枯死的害虫之一,可使用杀虫脒100倍液等化学药剂喷施油茶,可有效防治茶尺蛾蠖。2)茶毒蠖。防治茶毒蛾的措施可分为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如可喷洒50%辛硫磷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或者喷洒50%二溴磷乳油1 000倍液或50%杀螟腈;物理防治可采用杀虫灯,利用茶毒蛾的趋热性与趋光性进行人工捕杀。3)茶蚕。茶蚕为害油茶树叶片,其幼虫会在每年4月左右出现,农户可抓住在这一关键时期进行防治,如喷施苏云金杆菌或茶蚕颗粒体病毒,可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

3.6.2 病害防治

1)炭疽病。炭疽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以1∶1的质量比配成1 000~1 500倍混合液进行治理。2)根腐病。根腐病危害性极大,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隔7 d喷洒一次。3)软腐病。软腐病是油茶常见的病害之一,在发病前期就要着手进行防治,做到早发病、早治疗,如此才能有效根除软腐病。如发病初期可使用38%噁霜嘧铜菌酯800倍液,每隔5 d喷施一次;如果发病比较严重,可采用38%噁霜嘧铜菌酯600倍液,每隔3 d喷施一次。

4 结语

油茶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油茶种植与管理者有着密切关系,油茶质量与种植技术及管理水平有关。虽然目前许村镇较适合种植油茶,但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因此相关部门要不断改革创新油茶种植技术,加大扶持力度,大力支持许村镇种植油茶,促进油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谭锡乐.油茶栽培管理技术与油茶产业发展前景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2(2):78-79.

[2] 陈隆升,梅莉,陈永忠,等.油茶林生草栽培对地表径流及氮磷流失特征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5(6):127-134.

[3] 张兰芳.软枝油茶种植优势及丰产栽培技术分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10):131-132.

[4] 柳钢峰,郑国良,王震明,等.多种栽培措施对油茶林下套种多花黄精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浙江林业科技,2021,41(5):28-35.

[5] 戴求正.油茶栽培关键技术与其经济效益分析[J].南方农业,2021,15(8):90-91.

(责任编辑:张春雨)

猜你喜欢
油茶栽培技术
油茶花开茶子红
油茶价值观的转变是发展油茶产业的一个关键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
“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