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命题特点及备考启示

2022-07-05 22:43项霞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2年6期
关键词:选项命题试题

项霞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试题在能力考查中浸润着中华优秀文化,不仅体现了高考语文的选拔性、引导性功能,而且彰显了高考应当承担的文化熏陶和教育功能,在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建立民族文化自觉上充分发挥出语文试题的特有优势。

下面以2022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试题为例来分析其命题特点及给我们的备考启示。

命题特点

1.注重考查综合能力

2022年高考语文命题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在“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等方面继续探索,使用新题型,扩大试题的开放性与灵活度,引导学生用有效的学习方式提升自己的成绩。

在2022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试题中,阅读材料的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加多样;试题考点更加灵活,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如全国甲卷古代诗歌阅读主观题为“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考生在答此题时,不仅要弄清楚两首诗中画眉鸟的形象特点,还需要分析相同意象传达出的不同情感以及通过何种技巧造成的不同等问题。如果学生探究的点仅局限在某一个考查层面上,那么面对这种综合性的题型时将无从下手。《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指出:减少针对单一知识点或能力点的简单、碎片化的试题数量,应体现语文素养的综合性、整体性。这在2022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试题中表现得很明显。

命题组在命制2022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试题时着眼于鉴赏分析,努力去模式化,重视对诗歌本身的研读,重视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试题简答题中多出现“分析”一词,命题者更注重对古诗形象、手法、思想感情等的综合考查。

2.注重考查比较阅读

新课标提出“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它是以任务为导向,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在2022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中,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考量,命题组在设计考题时多选取有关联点的诗歌进行比较阅读。如全国甲卷考查了欧阳修的《画眉鸟》和文同的《画眉禽》,比较阅读的关联点在相同的意象;全国乙卷考查了王勃的《白下驿饯唐少府》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关联点在相同的作者;浙江卷考查了王建的《楼前》和《过勤政楼》,关联点在同一古迹。而在2021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中,命题者大都是选一首诗进行设题考查。

今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中,形式为比较阅读的题目与去年相比有所增加,设题比较的角度更加丰富:有对诗歌意象所起作用的不同进行分析(如全国甲卷),有比较表达离愁的不同方法(如全国乙卷),还有比较诗句在情感、写法上的不同(如浙江卷)等。此类考题可以从不同层面考查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和“审美鉴赏与创造”。

3.注重思想价值引领

在选材上,2022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以唐宋诗词为主,学生容易读懂,能够快速地进入诗境。命题者在选材上并没有选择对学生来说理解有难度的诗词,材料选择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试题特别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高考全国甲卷中,欧阳修写画眉鸟实际上是写自己,这首诗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达自己久居庙堂、羁鸟念林的渴望。而文同对画眉鸟进行侧面描写,通过对比“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衬托出了诗人的高洁出尘、闲散淡泊、襟韵洒落。在高考全国乙卷的《白下驿饯唐少府》中,诗人借太阳来遣愁,尾联“长安在日边”意思是“长安就在太阳边上,如若想念在长安的唐少府,可抬头看看太阳”;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借乐观的态度来遣愁,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说明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只要心意相通、心胸豁达,就不需要管离愁。新高考Ⅰ卷古代诗歌阅读《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描写了在古代劳动生活中形成的其乐融融、井然有序的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阐明“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的道理。浙江卷王建的诗追忆飞龙舞马,表达对昔日盛世的怀念,感慨玄宗的骄侈佚乐;杜牧的诗借眼前金铺上的紫苔抒发昔盛今衰的悲叹之情。

全国甲卷向学生传递了即使形体被束缚,也可以追求精神上的无拘无束和思想上的逍遥自在。全国乙卷则告诉考生,离愁别绪等情绪是可以排遣的,既可以寄托于事物,也可以心胸开阔地面对;浙江卷感叹历史兴衰,“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诗词内容在潜移默化中给正在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生以正面引导,鼓励学生积极面对自己的人生。

备考启示

1.关注诗歌的形象鉴赏,包括对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的鉴赏

“歌以咏志,诗以言情”,诗人创作诗歌的目的在于抒情言志,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的。

在2022年新高考Ⅰ卷古代诗歌阅读中,两首诗里既有诗人自己的形象,也有诗人之外的其他形象。如何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其次,从品味关键词入手抓意象的特点;第三,展开必要的联想、想象,体会诗中这些意象给我们的感受;第四,选擇准确的词语概括其作用。

例(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

B. 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鸟则在笼中饲养。

C. 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别,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

D. 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78F8C064-13D2-49E5-BCC2-0533F42DCA1C

2.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准确作答此题,考生需要紧抓“画眉鸟”这一意象,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画眉鸟的特点。

此题客观题中A选项考查画眉鸟是否为描写的主要对象;B选项考查画眉鸟所在地点;C选项考查画眉鸟鸣叫的地点和方式;D选项考查“林间”和“千岩万壑”的文化含意。命题人基本围绕主要意象画眉鸟来命题。

主观题考查意象的作用,对欧诗考生须抓住“山花红紫树高低”和“锁向金笼”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画眉鸟的叫声思考,对文诗考生要抓“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诗人听画眉鸟鸣听的感受进行分析。考生再联系意象作用进行思考,理解欧诗是通过托物言志表达诗人对归隐山林、向往自由的渴望,文诗则描绘出一个高洁出尘、闲散淡泊的人物形象。

2.关注对整体诗意的理解,要求能概括内容、感悟观点和理解思想

2022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在命题上关注对诗词内容的概括,通过对内容的梳理,让考生达到感悟观点和理解思想的目的。考生答题时要关注细节,注意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内容。

例(2022年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2.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在此题客观题中,A选项要抓住诗中“人情苦向南山觅”中的“人情”来理解,应是寻春的执着之情,而非年老体弱之苦,此项为错误选项;B选项考查对“祈麦祈蚕”的理解,主要写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C选项考查考生对题材的把握,写的是农村风俗,具有生活气息;D选项考查到写作手法。四个选项中有三个是围绕内容进行设题,对考生来说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主观题考查了中国传统节日“人日”,要求考生结合内容简要分析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题目在难度上比客观题有所提高,考查了对整首词的理解以及作者传达的情感,如此试题就有了区分度。题中的“人日”和词中的“元正七”,都是指农历的正月初七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尽管到处是春色,还是要去寻春、觅春;“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等写出农村“人日”的风俗景象;“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中写出“翁”“子”“孙”之间的孝道友爱,“商”“贾”“农”自食其力。诗歌内容传递出人们追求幸福与美好生活的愿望,勉励人们追求梦想不放弃。在回答主观题的过程中,学生既对诗歌内容进行了概括,也领悟了作者的观点态度。

3.纵横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关注课内知识、课外拓展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在探究中理解”,“通过梳理和整合,将积累的语言材料和学习的语文知识结构化”。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關注考查学生的综合性素养,考查内容既关联课本知识,也涉及课外知识。

考点设置直接与教材内容关联。全国乙卷的古代诗歌阅读选用的是王勃的《白下驿饯唐少府》,试题要求学生将这首诗与在教材上学过的王勃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进行比较,体味两首送别诗里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的不同。诗中的“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样,充满豪情。新高考Ⅱ卷古代诗歌阅读选用李白的《送别》,要求学生判断该诗最后两句“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与在教材上学过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表达方式是否相同。

考点设置与课外知识、平时积累知识关联。2022年高考古诗阅读试题考查对典故的理解,如全国乙卷“昌亭旅食年”说的是韩信寄食南昌亭长处的事;考查考生对诗词题材的把握,如全国甲卷客观题A选项的“咏物诗”;也有对描写手法的考查,如全国乙卷客观题C选项“颈联中的‘低‘隔,使得饯别场景的描写有了高低远近的层次感”;还考查考生对诗词创作技巧、风格的赏析,如全国乙卷客观题D选项“颔联和尾联中的问句,使语气起伏,也增添了诗作的豪迈昂扬气概”……试题从多角度考查考生的古典文化素养,不需要考生去找出技法,做出模板式的分析,只需要考生通过内存知识去理解、判断、梳理即可。

根据2022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题的命题特点,我们可以确定,如果想要在诗歌阅读题上得高分,那么在复习备考时需要做到:一是梳理诗歌阅读的相关知识,做到“心中有数”;二是有意识地进行训练,总结答题规律,做到“手中有法”,从而以不变应万变。78F8C064-13D2-49E5-BCC2-0533F42DCA1C

猜你喜欢
选项命题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