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新形势下国有煤化工企业经营管理创新路径分析

2022-07-05 04:37蔡艳
南北桥 2022年7期
关键词:煤化工经营人才

[ 作者简介 ]

蔡艳,女,湖北钟祥人,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经济师,本科,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组织绩效考核、合规管理)。

[ 摘要 ]

煤化工产业实现了煤炭资源高效利用,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及煤炭化工产业规制的相关政策发布,以及市场经济的竞争愈加激烈,国有煤化工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着“破与立”的严峻局面,经营管理理念滞后、财务管理制度缺陷、专业技术人才断档、信息化发展不足等问题阻碍着企业高层次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现有市场形势,针对国有煤化工企业现有经营管理问题,提出创新路径解决方案,为提升国有煤化工企业经营管理效率、质量提供参考。

[ 关键词 ]

市场新形势;煤化工企业;经营管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7.024

现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推进,国内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国有煤化工企业的经营环境亦在不断发生变化。煤化工企业作为我国的能源支柱性产业,在能源战略的组成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国有煤化工企业的经营状况,将会影响到国内能源供应情况,并对能源战略的推进产生影响。现阶段,在国内市场激烈且多变的新形势下,国有煤化工企业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需采取对应措施有效提升经营管理效果。本文主要分析在市場新形势下国有煤化工企业经营管理创新路径,为解决现有经营管理问题提供参考。

1 当前市场新形势分析

随着市场新形势的逐渐到来,现阶段的国内市场经济环境已较之前发生较大转变,合理充分地认识现有市场新形势对于改进与完善国有煤化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目前,由于工业化红利、人口红利及经济全球化红利逐渐消退,其对于煤化工企业提供的积极影响已逐渐减弱。传统的国有煤化工企业迅速发展,离不开高投资、高回报的模式,但在市场新形势背景下,此种模式已无法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模板,需要及时抓紧市场变化的新动向,快速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加上现阶段全球经济发展环境下行压力较大,面对这一发展困境,如何破除困境,核心导向在于全方位地创新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以及大胆尝试新技术。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这一重要指示对我们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企业应创新经营思路,拓展渠道,大胆且大力地开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及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与方式的进步。

简言之,煤化工产业一直是我国能源战略中的重要组成,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非化石能源以及新能源的产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化工产业的行业地位与占比,数量扩张形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已逐渐转变为质量提升类型。在新形势下,需要重新正确认识煤化工产业,在不断提升整体生产质量的同时,改善经营管理方针,重视产能过剩问题与煤炭市场化改革,提高煤化工产业的集中度,积极提升煤化工产能,强化自身市场竞争力,积极契合新形势的市场环境,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果。

2 国有煤化工企业经营管理问题

2.1 经营管理理念滞后

煤化工企业作为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重要产业,在实际经营管理中的许多理念均是较为落后的,其在行业早期的发展中起到了较为重要且积极的作用,使煤化工企业可快速发展,积极顺应时代要求,提供能源供给。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传统的国有煤化工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已经无法充分满足现有企业运转与市场经营的需求,导致企业在运作中难以紧跟市场变化,发展速度逐渐下降,并难以满足带动经济发展、社会环境稳定的要求。例如,某单位下设子公司,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尤其是与总部距离较远的分公司,存在制度贯彻落实不到位、运行机制不够高效等问题,导致生产、经营、管理等成本居高不下,制约集团整体高质量发展。同时,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也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对于经营管理理念及时革新的需求。需要在后续的运转中,采取更为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使企业更好地应对经济环境的变化,提高经营管理效果,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受制

随着市场新形势的到来,传统的发展模式已无法较好地顺应市场要求,需要实施更为强力的供给侧改革,以此提高煤化工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市场的变化,不仅使整体经济环境变得更为灵活多变,社会分工更为复杂,更使人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在此大背景下,需要更为高质量的生活环境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煤化工企业一直归属于高污染行业,其行业的运作标准需要不断地变革更新,以适应人们经济水平的变化与生活需求的提升。新能源的出现,就是市场选择更为清洁、高效的能源的标志,但由于新能源的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较长时间内,煤化产品仍然是不可替代的能源产品;由此,为煤化工企业的及时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机会。此外,由于新冠疫情的冲击,经济增速的逐渐放缓,国内外对于煤化工产品需求增速的减慢,导致煤化工行情呈下降趋势;由于目前煤化工产业的主要运营手段仍为原煤的生产输出,运营结构较为单一,使得煤化工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处于较低水平,且原煤的生产输出难以利用高科技的力量获得经营优势,导致大部分煤化工企业只能采取增量取胜的经营策略,简单地增加生产输出量以达到提高经营利润的目的,从而导致企业运营存在较大风险,并使煤化工行业市场竞争增大,形成恶性循环。

2.3 专业技术人才断档

专业技术人才是企业有效发展的动力与资本,亦是保障企业在行业中竞争力的重要筹码。充分认识到专业技术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企业经营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的煤化工企业整体发展时间较长,其对于人才管理方面的理念已较为落后,从而导致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利用并未受到管理层面的足够重视,致使目前大部分的国有煤化工企业存在专业技术人才断档的情况,这将导致这些企业无法充分满足市场需求,使企业市场竞争力下降,影响企业的正常健康发展。企业对人才的管理是否科学决定了人才是否能够持续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传统的企业人才管理模式可能集中于对人才的保留方面,即为其提供足够的经济补助、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等,但由于市场的不断变化,其对技术人才的技术水平要求不断提升,现有的技术人才需要不断地进行培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提供更为优质有效的服务。因此,为顺应市场新形势,需要对现有的技术人才管理模式进行充分改革,提升企业技术人才数量,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3 市场新形势下国有煤化工企业经营管理创新路径

3.1 结合市场新形势创新经营管理理念

目前影响国有煤化工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落后的管理模式、经营管理理念的滞后,以及竞争、危机意识较差。首先,应当破除传统的较为落后的经营管理理念,强化企业的自我创新意识,提高其对于市场新形势的认识水平,使其充分了解市场变化,提出更新的且合理的管理理念。在传统经营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升煤化工企业对于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积极改善现有生产运作流程,对现有的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应当加强对于企业产品的质量把控,若产品质量较低,将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明显下降;因此,要利用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此外,应当对企业内部进行自上而下的经营管理改革,对管理层、员工等进行培训,提升其对于创新经营理念的认知程度,提高员工对于新型管理模式的支持度,以此加速企业的转变。在后续工作中,企业应当不断了解市场动态,针对各种变化及时做出反应,以此降低市场变化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

3.2 结合企业实际,科学合理地优化产业

充分做好市场調研,选择合适的发展项目。项目的选择决定了企业产业变革的大方向,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市场环境、市场需求做好调研,充分了解自身企业实力,并结合各项资料选择合适的发展项目。可组建专家论证团队,从多方面分析现有市场风险与前景,结合企业现有条件,选择更为合适的技术与工艺,参与项目的筹备,以此保证项目适合企业自身条件与发展。

其次,应当充分了解现有煤炭行业的转变方向,在现有企业工业技术的基础上,对标国外先进煤化工技术,提高企业实力,引入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等,提高企业活力,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并积极开展煤化工产业升级改革的研究,促进现代煤化工、焦煤等领域的改革重组,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提升产品推出效率,打造煤炭产业的新兴产业集群。

主动响应政策安排,促进煤化工产业升级改革,推动产业与企业的绿色发展,主动淘汰落后且高污染的生产线,引进更为绿色环保的生产工艺,推广绿色开采项目,降低煤化工开采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提高开采效率并减少运营成本。例如,某公司引进了聚丙烯装置用于生产,这对于消除安全环保隐患、增产扩能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3.3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训

专业技术人才是国有煤化工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应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改变传统的企业对于技术人才的管理模式,招聘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为其提供更为合理的经济补助,使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自愿留在企业中,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定期安排专业人员对员工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并设立相关考核制度,对技术水平上升的员工进行奖励,对未能通过考核的员工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以此保证专业技术人才的水平不断提升,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动力。此外,还应当提高员工之间的配合程度,适当安排员工之间的共同活动,如运动会等,培养员工的集体意识与竞争意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员工的作用。

3.4 积极实现经营管理信息化

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是目前各行业改革的主要方向,企业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进行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改革将会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适应能力,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企业整体运转效率。在保留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优秀部分的基础上,积极引入数字信息化处理系统,使现有的资料与工作管理模式进行变得更加信息化,使员工与管理人员更为高效地完成工作。同时,对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经营管理培训,提升其在信息化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其整体工作效率。此外,利用信息化系统将国有企业的各大部门,如财务部门、管理部门、市场部门、生产部门等进行整合,提高部门之间的联系程度,促进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还应当充分利用经营管理信息化后的企业生产优势,减少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压力与消耗,为员工提供更为优质的工作环境,促进企业快速发展,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市场竞争力。

4 总结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煤化工企业属于传统行业,其经营管理模式大多存在有滞后的情况,如经营管理理念滞后、财务管理制度落后、专业技术人才断档、人才管理模式落后、信息化发展不足等。在市场新形势下,需要根据企业现状,针对发展困境进行合理有效的改革,并结合市场新形势进行经营管理理念的创新,提升企业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凌豪,姜士全.我国发展现代煤化工企业的意义和对策[J].决策探索(中),2019(2):17.

[2]刘姗,顾邵歌,庄苏缘.徐州地区煤化工行业产业链现状及新型煤化工发展情况调查报告[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11):22;199.

[3]张芳花.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评价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11):18;23.

[4]李龙,吴卫红,杨红深.煤化工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J].能源与环保,2018,40(7):170-172.

猜你喜欢
煤化工经营人才
人才云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低温甲醇洗技术及其在煤化工中的应用探讨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对“煤化工基础”教学方法的思考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