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评估

2022-07-06 12:39丁朝真李雨欣
山西农经 2022年12期
关键词:姑婆国家森林公园意愿

□丁朝真,李雨欣

(天津商业大学,天津 300134)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经济发展得到了政府及社会的大力支持。森林旅游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与发展乡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当地经济和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有利于乡村可持续发展,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上升和百姓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旅游需求逐渐趋于多样化。人们对安静、宽松、慢节奏的自然游憩空间更为青睐。依托原始自然资源、天然景观地貌、特色人文风俗建设的森林旅游产业能够使人们更贴近自然、感受自然。森林旅游作为乡村旅游方式之一,2019 年游客量达18 亿人次,创造社会综合产值1.75 万亿元。2020 年,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森林旅游游客量依旧达到2019 年总量的84.2%,复苏势头强劲。疫情发生前,森林旅游人数占国内旅游人数比例已上升至30%,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1 森林游憩价值研究概况

随着森林旅游的迅速发展,对于森林游憩资源的规划、开发与利用需要有着更为完善的方案,在森林游憩价值评估上也需要采用更科学的方法,更好地测算其价值。游憩价值本身属于公共商品的一种,不能像市场化商品一样使用市场价值衡量其经济价值,因此需要通过收集游客对游憩地的最大支付意愿或者最低补偿意愿,对游憩价值作出较为完整的定量分析计算。对森林游憩价值进行研究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为有关部门提供信息,使其更为清晰地认识到游憩价值的重要性,从而对森林公园的服务和管理进行有效改善及调整;二是提高人们珍惜与保护森林游憩资源的意识。

森林游憩价值为个人或团体组织在休闲时间依托森林空间获得满足自身精神需求以及物质需求的各种游憩活动效益的总和。森林游憩不仅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游客满足自身物质需求、精神需求以及心理需求的意愿消费活动。

森林游憩价值评估是当前森林游憩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关注的热点,但由于其自身特殊的商品属性,衡量其价值的评估方法与其他市场化商品的价值评估法有所区别,而各学者对于森林游憩价值评估的研究方法也不同。

在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旅行费用法(TCM,Travel Cost Method)和条件价值评估法(CVM,Contingent Value Method)中,我国最早应用在森林游憩价值评估的案例是吴楚材等(1992)使用旅行费用法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进行评估。之后,孙根年等(2004)以实际旅行费用与时间旅行价值之和评估秦岭北坡森林公园游憩价值。曹辉和陈平留(2003)对条件价值评估法在森林景观评估的运用进行了初步分析。韩宏等(2009)在北山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评估中使用了条件价值评估法。

在对两种研究方法的比较上,刘敏等(2008)提出条件价值法虽然存在偏差敏感等问题,但其方法灵活,适用范围广,具有强大的提供数据来源的能力。张颖和杨志耕(2011)认为,条件价值评估法可以直接调查消费者的支付意愿。综上,游憩地的非使用价值能够较为准确描述游憩价值。本研究将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对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估。

2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2.1 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坐落于旅游资源丰富的广西贺州市,于2006 年评选为国家4A 级旅游风景区。园内景点有仙姑瀑布景区、天堂顶观光区、姑婆山顶观光区和五棵樟大草坪综合区等。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降水量1 700 mm,森林覆盖率高达99%,空气清洁度高,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5 万个/cm,被称为“华南地区最大天然森林氧吧”。2019 年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量超过400 万人次,游客的旅游总消费达45.8 亿元。丰富的天然动植物资源与优质的森林游憩空间使得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无论是从个体还是整体都具有极重要的游乐价值、景观价值、生态价值以及研究价值。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又称意愿价值评估法,其基本思想于1947 年由资源经济学家Criacy Wantrup 首次提出,1963 年Davis 在研究缅因州林地游憩价值中首次应用。条件价值评估法作为一种典型的陈述偏好法,是在市场信息缺失的情况下人为地虚拟出一个假想市场,依托收集到的社会调研数据,通过计算研究地游客的服务改善、环境保护以及生态续存的最大支付意愿(WTP)或者因游憩地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最小补偿意愿(WTA),从而对公共商品价值进行经济价值评估。在社会调查中,游客受访过程其实是一个风险决策过程,会存在多种心理偏差,同时由于假想市场缺少对照市场,价值评估的准确度与实际市场相比相对较低。

3 调研结果与数据分析

为保证问卷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本研究实地调研前于2020 年1 月进行预调研。由于疫情原因,为保证数据收集的有效性,实地调研在2020 年8 月进行,共收集问卷100 份,有效问卷84 份,有效率84%。

3.1 游客社会特征

从性别比例上看,男性占游客人数的53.6%,女性占46.4%,男性占比较高。年龄构成中,40 岁以下的游客为主,占总样本的58.4%,其次是41~50 岁的游客,占总样本的15.5%。游客在姑婆山停留时间多集中在1~2 d,占总样本的97.6%,停留3 d 及以上的游客较为稀少。游客文化程度较为集中在大学专科或大学本科,占总样本的42.9%。多数游客喜欢自行决定旅游目的地,选择自驾游前往旅游地的游客占总样本的83.3%,而参加旅行社的人数较少。大部分游客月均收入主要集中在2 001~6 000 元,占总样本的60.8%,月均收入处于中下水平。游客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公司或企事业单位职员、个体经营者和离退休人员3 类群体,分别占总样本的26.2%、14.3%和15.5%,这3 类游客具有较强的出行能力、较好的收入情况以及较多的休息时间。

3.2 游客满意度

在对84 名游客的满意度调查中,对于景区自然资源,54.8%的游客评价为比较满意。对于景区景观特色评价,60.7%的游客作出了比较满意与非常满意的评价,21.4%的游客评价为一般,表明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建设仍需突出地方特色。对于景区内空气质量评价,比较满意与非常满意人数为80 人,占比95.2%,反映出姑婆山的空气质量优秀。在景区基础设施方面,85.7%的游客评价为比较满意与一般。内部交通情况与基础设施的评价相近,两者需要进一步完善。对景区公共卫生与服务质量评价是一般或比较满意的占比均在25%以上,说明这两方面较为良好但需要进一步完善。游客对景区餐饮、住宿、购物、娱乐设施评价多为不太满意与一般,两种评价的总占比均在60%以上,侧面反映出这4 种景区设施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完善。调查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 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满意度

3.3 游客支付意愿

在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置的休息区里,通过面对面方式向游客询问其是否有意愿支付以及其最大愿意支付值,从而测出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调查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支付意愿

受访的84 位游客中,有52 位不愿意为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保护与持续发展支出额外费用,32 位游客愿意为景区支出一定的费用,支付意愿率约为38.1%。其中,最高意愿支付达500 元,占总样本的1.2%,最低为1 元,占总样本的1.2%。由于最高的500 元与最低的1 元相差500 倍,为减少误差,剔除最小值1 元与最大值500 元。在游客愿意支付的金额中,100 元占比最大,占总样本的9.5%,其次为20 元、30 元、50 元,占比均为7.1%。

3.4 游客不愿意支付的原因

在不愿意支付的52 名游客中,57.7%的游客认为在门票中已经支付过,23.1%的游客认为享受不到自然资源而对保护自然资源不感兴趣,15.4%的游客认为自身经济收入较低没有多余的钱进行支付。综上,游客存在门票定价过高的主观想法,景区宣传不到位,游客对游憩资源价值的认识不足而认为自身难以享受到游憩资源,游客经济收入较低而无力支付,是游客不愿意支付的主要原因。

4 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评估

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的基本理论,通常使用总WTP 值或总WTA 值测算游憩价值。两者都可以用作评价非使用价值的经济计量指标,但较多学者均使用WTP 值评价研究地的游憩价值。WTA 与WTP 的数值具有差值且相差较大,WTA 一般大于WTP 数倍,众多学者认为使用WTA 测算游憩价值将会有较大的误差。同时,WTP 较WTA 更容易测定,因此较多研究者在测算游憩价值时会选择WTP 作为经济计量指标。本研究使用WTP 值测算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公式如下。

式中:AWTP 表示被调查样本的平均支付意愿值;WTP 表示被调查地区人们对被调查地的总支付意愿;AWP表示被调查地区人们第水平的支付意愿;n表示受访者总数中支付意愿为AWP的人数;为受访者总数;为被调查地区的游客总数。

根据中国日报网公布的数据,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2019 年游客量达到415 万人次。根据游客支付意愿表收集到的数据,受访者中愿意支付人群的AWP值为48.1 元,愿意支付率为38.1%。根据上式可得,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为7 605.3 万元。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研究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基于2020 年1 月与2020 年8 月收集的社会调查问卷,对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进行经济定量分析,最终得出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人均WTP 值为48.1 元,游憩价值为7 605.3 万元。基于数据分析,提出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在游客特征概况分析中,40 岁及以下的中青年游客占比超过1/2,为姑婆山景区的主要游客,但总体停留时间较低,集中在1~2 d,说明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度与挽留度较低,应加强景区整体旅游资源开发与人工设施建设。游客月均收入集中于2 001~6 000 元,占比60.8%,说明姑婆山景区对于中低收入游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中高收入游客较少。建议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加强宣传,吸引更多外来游客与高收入游客群体,增加景区经济收入,使得管理处有足够财力用于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和更好地保护森林游憩资源。

选择不支付的游客占总样本的61.9%。在不愿支付的原因中,占比最高的是“游客认为在门票中已经支付过,不应重复支付”。这反映出景区门票存在定价过高的情况。可以适当降低门票价格,虽然短期内收益降低,但后续游客量增加会抵消这一影响。

在景区环境评价上,对景区自然资源和空气质量满意的人数最多,说明景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得到较好的保护,空气质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评价较差的是景区内餐饮、住宿、购物与娱乐设施,对这4 类设施不太满意与评价一般的人数较多。建议景区加强各类软硬件设施建设,适当对餐饮业与住宿业进行开发。例如景区可适当建设景区餐厅,推出当地特色美食,加强食品质量管控,保障食品安全。景区内娱乐设施的建设让游客不仅可以体验自然森林风光,也可以享受到人造设施与自然环境结合所带来的旅游乐趣。同时,应加强对景区人员的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与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从整体上提高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整体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姑婆国家森林公园意愿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攻略
森林公园历险记
猫壶
湖南省林业局评选出2019年全省十佳国有林场和十佳森林公园
山谷狂欢夜
失心疯
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行为”转化路径及其机理研究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姑婆来家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