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基于因子分析的研究

2022-07-06 12:39魏赫飞
山西农经 2022年12期
关键词:种植业贡献率因子

□魏赫飞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1)

1 河南省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河南省被称为“中原粮仓”。近10 年来,河南省农业生产一直保持在全国前3 位。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河南省农业经济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农业生产效率大大降低,农产品运输环节遇阻。随着我国疫情控制得当,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在2020 年第二季度恢复生产,农业经济一改颓势,开始节节攀升。对河南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说明

2.1 研究方法

影响农业经济的因素有很多,具有多指标性,因此使用因子分析能直观地测度其发展水平。以河南省17 个地级市的农业经济综合水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可观测指标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一个或多个公因子,利用公因子来反映现象的总体情况,最后对所提取公因子按权重组成综合因子并求出总得分,用总得分比较各个地级市的农业发展水平,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2.2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构建

2.2.1 综合评价指标构建与数据来源

鉴于农业经济综合水平评价的复杂性,在参考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选取12 个指标作为指标体系,分别是X(第一产业从业人数)、X(农村住房面积)、X(农林牧渔业总产值)、X(耕地面积)、X(农业机械总动力)、X(农村用电量)、X(农用化肥使用量)、X(农药使用量)、X(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X(农田水利灌溉面积)、X(农作物播种面积)、X(农村居民消费支出)。

12 个指标数据均来自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或由上述年鉴数据计算所得。

2.2.2 指标解读

地区农业发展主要取决于当地劳动人口和耕种土地的面积。因此X、X、X可以作为一个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好与坏的重要参考指标。X、X及X体现了农村居民生活改善的发展程度。农业生产条件也是反映农业经济实力的重要因素,选取X、X、X、X、X、X作为参考。

3 河南省各地级市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3.1 总方差解释

利用SPSS 26.0 统计分析软件,对原始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原始指标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与贡献率,提取载荷平方和,最后旋转载荷平方和。根据特征值大于1 和累计贡献率大于75%的原则,由表1 可以看出,最终选取前两个主成分作为公因子。

表1 总方差解释

3.2 计算旋转因子载荷矩阵

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初始因子载荷,对河南省17 个地级市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进行因子分析。从原始变量中提取两个公因子,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8.145%和17.367%,因为二者累积贡献率大于80%,表明提取的这两个公因子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可以充分反映原始的信息量。

为了使得公因子解释更加清晰,采用旋转成分矩阵,经凯撒正态化和最大方差法提取因子。公因子包含的指标为X、X、X、X、X、X、X、X、X,这些指标都与农业中种植业发展有关,因此公因子命名为种植业发展因子。公因子包含指标X、X、X,这3 个指标代表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水平,所以将公因子命名为农民生活条件因子。

3.3 综合评价计算

为了更合理地解释河南省各个地级市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线性组合需要捕捉更令人满意的共同公因子。将采用正态化最大方差法用于最大化旋转因子加载矩阵,对选取的河南省17 个地级市分别计算出其种植业发展因子、农民生活条件因子的实际得分,并将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计算农业发展水平的权重系数,最终计算出农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计算公式如下,最终得分排名结果如表2 所示。

3.3.1 第一公因子得分

种植业发展因子是占贡献率最高的因子,占68.145%,说明种植业发展因子是体现河南省17 个地级市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种植业发展因子得分中,南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商丘市得分比较高,均大于1,明显高于其他地级市。表明南阳市、周口市等4 个市的种植业发展比较优异,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相较于其他市更为成熟。反观鹤壁市、三门峡市等地区得分偏低,得分下降到-1 分左右。

3.3.2 第二公因子得分

农民生活条件因子所占贡献率为17.367%,重要程度方面次于公因子。由近年国家出台的政策不难看出,政府依然把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作为重点。由此来看,农村生活条件同样是衡量河南省17 个地级市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农村生活条件因子得分中,郑州市领跑整个河南省,得分远超过其他市,表明郑州市的农民生活条件更加优越,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在河南省中处于较高水平。濮阳市、漯河市、三门峡市和鹤壁市得分较低,可以看出当地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相比郑州市、新乡市较差。

3.3.3 综合因子得分

总得分是通过对河南省17 个地级市的得分进行加权和组合来进行计算的,可以基于总体得分对17 个地级市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综合得分前3 名的地级市分别是南阳市、周口市和驻马店市,说明这3 个地级市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排在河南省前列。从表2 可以看出,这3 个地级市的公因子得分同样也是前3,表明种植业的发展水平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这3 个地区适宜耕种田地较多,并且不断升级自身农业生产条件和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郑州市虽然农业种植业发展不算先进,在河南省17 个地级市中的公因子的得分位于倒数第一,但是郑州市政府大力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改善农村居民住房问题,完善农村基础建设,增加农户福祉,同样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因此综合排名提升。

表2 F1、F2、F 得分情况

4 结论

利用《2018 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从种植业发展水平与农民生活水平两个方面对河南省17 个地级市的农业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可知,焦作市、漯河市、三门峡市和鹤壁市的种植业发展比较落后,具体表现在第一产业从业人数较少,农村耕地面积少,农业机械工具落后,以及绿色农业发展力度不足。因此,这4个市需要科学扩大农业生产面积,增加农业生产用地,增加农业从业人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需要加大农业生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生产效率。濮阳市、漯河市、三门峡市和鹤壁市得分偏低,表明这4 个市农民生活水平及农民收入较低。因此,需要政府增加补贴,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帮助农民建立成熟稳定的经济体制,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从总得分来看,南阳市、周口市和驻马店市得分相比其他地级市较高,因此河南省其他地级市可以参考这3 个市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对症下药,推动自身农业发展。影响农业经济水平的因素是复杂的,综合评价结果与指标选取有关,还应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以作出更加合理的决策。

猜你喜欢
种植业贡献率因子
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的河北种植业结构调整研究
一类常微分方程的解法研究
直径不超过2的无爪图的2—因子
图的齐次因子分解
巧解难题二则
14.8%
代营粮食蔬菜种植业的条件分析
当前天然橡胶市场主要矛盾分析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贡献率研究:1998—2011年的数据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