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背景下的广西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演进研究

2022-07-06 12:39韦佳培
山西农经 2022年12期
关键词:供给广西能源

□韦佳培

(广西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2021 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期间指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勉励广西要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受制于地域特征和人口结构等因素,广西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巨大。

从地域特征来看,广西属于我国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区,具有边疆、山区、库区、多民族、石漠化等特点,生态环境脆弱,石漠化现象严重。从人口结构来看,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 年广西有2 295.58 万人生活在农村,占比达45.8%,远高于全国同期农村人口占比。从农村生活能源模式来看,梁育填(2012)研究发现广西农村生活能源消费以薪柴和煤炭为主,获取能源的劳动支出很大。这种传统的从自然界获取薪柴的模式,使农民越来越贫困、山地越来越贫瘠,进一步加剧了当地石漠化现象。

广西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转型迫在眉睫。把握广西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的演进规律是实现绿色转型的基础与前提。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背景下,深入开展广西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演进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关于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的研究

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大致经历了依赖自然界提供的传统供给模式、单户生产的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和专业生产的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3 个阶段。

第一,依赖自然界提供的传统供给模式,其特点是短缺、浪费和污染重。薪柴、秸秆和畜粪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农村最主要的生活用能源。20 世纪80 年代,我国农村生活用秸秆供给缺口高达3.7 亿t,1 亿多农民每年有3~5 个月缺少生活燃料。1987 年我国农村生活能源中,薪柴、秸秆和畜粪占84%,其中薪柴占农村非商品能源的46%。2000 年我国农村生活用能源中,薪柴和秸秆占比仍高达57%。该类能源完全依赖自然界提供,薪炭林和农作物的生长速度赶不上人类的砍伐速度,能源供给严重不足。数据显示,薪柴的使用造成每年1.4 亿m森林资源被烧掉,相当于森林面积以2.53 hm/min 的速度减少。

第二,单户生产的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其特点是基本够用、成本高、维护差。自建沼气池和庭院经济成为单户生产农村生活能源的主要形式。20 世纪90 年代初,单户生产农村生活能源的技术逐渐成熟。刘广运(1997)指出,1990 年广西恭城已形成了以沼气池为核心的庭院经济格局,至1996 年已建成沼气池3.03 万座。Brijesh Mainali(2014)利用ESI 法,选取了13 个指标对中国等6 个发展中国家1990—2010 年农村家庭能源进行评估,发现中国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状况不断改善,这种改善主要来源于清洁高效的炊事能源。

第三,专业生产的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其特点是足量供应、管理专业。专业户承包生产和管理维护社会化是专业生产的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的主要形式。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2011)指出,农村生活能源的发展必须走专业化、产业化的道路,农村生活能源管理要建成以专业化投资公司、专业化服务公司为主的系统,着力培育生物质能产业的管理公司。王波(2013)指出,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今后应将大中型沼气项目作为农村沼气项目发展的重点。

1.2 关于农村生活能源价值的研究

1.2.1 实物价值量

实物价值量指被砍烧的薪草柴和被直接用掉的畜粪的实物价值量,以及薪草柴、畜粪实物排碳排尘的负价值量。薪柴和秸秆是我国南方农村利用最广泛的能源,有35 万农户在使用薪柴和秸秆。高山地区农户薪柴的使用比例更高,达到68.55%。

闫丽珍等(2005)指出,1 kg 秸秆燃烧会产生12~16 m烟气和0.78 m的CO气体,1 kg 薪柴燃烧会产生12~16 m烟气和0.91 m的CO气体。陈微(2009)指出,2010 年我国畜禽粪便排出的总氮、总磷量分别为0.19 亿t、0.04 亿t。Bailey(2003)指出新鲜猪粪中的挥发性脂肪酸具有抑制和消除植物土传病害的功能,将新鲜猪粪直接施入大田可以为作物提供营养元素,也可以消除土壤中的一些病害。朱海生等(2004)指出,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和营养元素,用鸡粪混合垫草或在饲料中混入粪草可直接饲喂奶牛,效果与饲喂豆饼相同。

1.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

戴靖(2012)对我国农村沼气工程的生态价值进行评估发现,恭城农民通过沼气替代燃煤、薪柴和秸秆共可减排CO气体1.24×10t,利用碳税法估算了广西恭城的沼气工程项目对保护森林和减少大气污染的碳汇价值为1 600 万元/年。任志远等(2013)利用影子工程法对陕北能源区生态系统服务减少泥沙淤积的价值进行了测算。刘岩等(2011)基于自然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理论,构建了可再生能源价值构成模型,指出可再生能源资源价值应等于其边际生产成本、边际使用者成本和边际外部成本3 部分之和。

1.2.3 社会经济价值量

大部分学者对农村生活能源项目发挥的社会经济价值持肯定态度。

Md.Mizanur Rahman(2014)对沼气混合动力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进行评估,指出使用新能源系统的成本比使用常规能源的成本更低。韦佳培等(2014)利用条件价值法对山东、湖北、山西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农户对秸秆和畜禽粪便的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每人每年186 元、310.8 元,秸秆和畜禽粪便的年总经济价值分别为9.38×10元/ 年、1.54×10元/ 年。戴靖(2012)研究得出广西恭城通过节约炊事燃料和沼液沼渣回收利用为每户农民节约19 877 元,为全县带来1.26 亿元总收益。

2 研究区域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选取

文章以国内生态能源的典型地区——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为研究区域,对所辖恭城镇、栗木镇、莲花镇、平安乡、三江乡、嘉会乡、西岭乡、观音乡、龙虎乡各选取3 个典型村进行实地调研,并进行连续定点观测,为分析广西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和价值演进规律收集第一手资料。

20 世纪80 年代以前,恭城以薪柴作为农村的主要燃料。自然索取的农村生活能源模式使当地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资源枯竭,最终阻碍了经济发展。恭城于1981 年被定为贫困县。1984 年起,该县开始实施“沼气扶贫工程”,使5 口之家减少日常燃料和照明开支的80%以上。在这一举措的助力下,该县1995 年摘掉了贫困县帽子,但单户自给后,沼气发展遇到了原料不足、沼气池老化、沼气管道燃具维修更换等后续服务问题。随后“全托管”、服务队等专业化的沼气供应模式应运而生,提高了农村生活能源的生产及供应效率,更大程度地将农民从自给自足的能源生产模式中解脱出来,产生了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2.2 研究方法

2.2.1 模型构建

不同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的价值影响因素多种多样。为了更好地对其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对农村生活能源的总价值(总目标)进行分解,建立实物价值、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3 个子系统(准则层),再分别对准则层3 个子系统进行变量选取和指标权重设置。按照实物价值、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的影响指标,构建了广西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的价值层次结构模型,详见表1。

表1 广西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的价值层次结构模型

式中:δ为随机扰动项。

2.2.2 方法选取

第一,广西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的实物价值量计算时,主要采取直接市场法和碳税法,计算出不同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的实物价值和负实物价值。第二,广西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计算时,通过碳税法、水量平衡法、影子价格法、替代成本法和条件价值评估法,分别测算不同能源供给模式在保护森林和固碳制氧、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景观游憩方面的价值,再利用组合赋权法求得广西不同供给模式农村生活能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第三,广西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的社会经济价值量计算时,主要采用机会成本法评估农民从能源生产劳动解脱投入其他经济活动的收益、利用少消费而多形成的生态实物进行经营的收益,如旅游、种养等;借助间接效益评价模型评估农民从能源生产劳动解脱投入其他非经济活动的收益,如学习等,以及减轻劳动强度和改善农村居民健康状况的收益。

3 研究结论

3.1 广西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及其特征

农村生活能源的供给模式较多,大致可分为依赖自然界提供的传统模式、单户生产的农村生活能源模式和专业生产的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3 种,在时间上具有显著的演进性特征。我国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西南山区、藏蒙牧区、黄土丘陵地区、高原寒冷地区在农村生活能源的供给模式上具有较大差异。在对广西恭城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其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的演变和最新发展,研究其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的演进路径、特征,发现广西农村生活能源的供给模式的发展趋势,即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的演进规律是自然索取—单户沼气自给自足—专业化生产供应。可见,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的演进规律应向着更清洁、简便、高效率的专业化方向发展。

3.2 广西不同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的价值演进规律

第一,对不同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的实物价值评估。各种能源形成机理、生命周期的影响其实物价值具有较大差异。基于对不同供给模式农村生活能源及其生产、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实物价值和实物负价值进行评估发现,实物价值在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间的分布,随着能源供给模式的演进其实物价值量逐渐减少。

第二,对不同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各种能源由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同,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较大差异。基于对不同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及其产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发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间的分布,随着能源供给模式的演进其生态服务价值量逐渐增加。

第三,对不同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的社会经济价值评估。各种能源由于使用成本、社会经济效益和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不同,其社会经济价值具有较大差异。基于对不同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及其产生的社会经济价值进行评估发现,社会经济价值在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间的分布,随着能源供给模式的演进其社会经济价值量逐渐增加。

3.3 广西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与价值的协同演进规律

利用亚当·斯密关于专业化和市场分工的分析方法,推导出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与价值的协同演进规律。当市场的需求具备一定条件时,社会分工促进形成新的专业化生产者,使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向高级层次演进,专业化生产和服务模式提供了更多的社会经济价值。此外,较高社会经济价值将反过来促进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模式高级化演变的速度,较高社会经济价值的能源供给模式将促进广西农村实物量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的有效增值。

猜你喜欢
供给广西能源
广西贵港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供给侧”何以流行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丰富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