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模型优化方法研究

2022-07-06 08:51林立宽
中外公路 2022年3期
关键词:灌缝路况病害

林立宽

(广西百色公路发展中心,广西 百色 533000)

公路沥青路面破损状况指数(PCI)是路面技术状况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用于评价沥青路面病害发展状况。在进行养护决策分析及选择养护对策时,PCI指标常作为重要的决策指标。由于路面日常养护措施对PCI指标的计算结果影响较大,也直接影响到该评价路段的养护对策。该文将根据路面病害发展程度及养护维修情况,利用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提出公路日常养护策略使用的边界条件,从而为开展公路路面养护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1 分析方法

1.1 分析思路

根据JTG 5210—2018《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规定,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的计算公式如下:

PCI=100-a0DRa1

(1)

(2)

式中:DR为路面破损率(%);wi为第i类路面损坏的权重或换算系数,见表1;i为路面损坏类型,包括损坏程度(轻、中、重)。

由表1可看出:修补病害在破损率计算中权重仅为0.1,而重度的裂缝病害计算权重为1,即10条修补病害的影响效果等同于1条相同长度的重度裂缝。结合式(2)可知,当病害权重wi降低10倍时,相同面积的病害计入破损率DR也降低10倍,从而计算的PCI指标相应可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灌缝对于路面破损状况指标PCI的影响如表2所示。

表1 沥青路面损坏类型、权重及换算系数

表2 路面病害修补效果对比分析

由表2可看出:修复措施可显著提升原有路面PCI指标,特别是已有破损面较大的路段,通过灌缝或块状修补,可将PCI指标恢复至优良的水平。故在年度路况检测及养护资金分配前,大规模开展病害处治可有效提升整体路况,优化养护计划及养护策略。

该文在以上分析基础上,建立以路面开裂率及灌缝率组成的病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路网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提出基于病害评价指标体系的公路路面养护需求边界条件,可进一步优化现有路面管理系统分析模型,提高养护决策准确性及科学性。

1.2 数据来源

2007年以来,随着JTG H20—2007《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颁布实施及路况快速检测装备的逐渐普及,中国各省份均开展了年度路况普查工作。特别是针对普通国省道及高速公路,随着路况普查工作的逐年开展,各省份均积累了丰富的路况数据。该文数据样本选取中国南方某省国省干线公路网约2 500 km公路路面连续7年跟踪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重点提取了病害明细中的条修面积及横向裂缝、纵向裂缝面积等几类数据,以每公里评价单元的数据指标作为样本单元,主要指标类型见表3。

表3 基本数据项目

1.3 评价指标

为了对沥青路面裂缝病害分布及灌缝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定义以下两个评价指标:

(1) 开裂率:指路面所有裂缝(包括已灌缝及未灌缝)面积占路面总面积的百分率:

CR=(Ar+Ac)/A×100%

(3)

(2)灌缝率:指已灌缝裂缝面积占路面所有裂缝面积的百分率:

RR=Ar/(Ar+Ac)×100%

(4)

1.4 统计方法

利用以上指标,分别计算下面几种情况下PCI指标的变化情况:① 若所有未灌缝裂缝均进行灌缝,PCI指标恢复情况:可用于评价该路段PCI指标在现有养护程度基础上仍具备的提升空间;② 若所有需灌裂缝均未灌缝,PCI指标衰减情况:可用于评价现有路面结构开裂的严重程度,即所有的裂缝均未得到处理时路面原始PCI指标情况。

PCI指标恢复情况:根据已有病害种类及数量,在计算全路段破损率时,调整该类病害的影响权重:情况①,将裂缝的权重调整为0.1代入运算;情况②,将条状修补病害的权重调整为1代入运算。

2 分析结果

(1) 实际PCI>90,CR<0.4%(图1、2)

由图1、2得知:当实际路况较好,PCI>90,CR<0.4%时,即现有路面裂缝较少时,即使全线仅有10%的裂缝得到灌缝处理,其PCI指标也能达到优等的水平,对于该类路段,维持正常的日常养护即可。

图1 未灌缝裂缝均进行灌缝

图2 所有需灌裂缝均未灌缝

(2) 实际80

图3 未灌缝裂缝均进行灌缝

图4 所有需灌裂缝均未灌缝

由图3、4得知:当80

(3) 实际80

图5 未灌缝裂缝均进行灌缝

图6 所有需灌裂缝均未灌缝

由图5、6可知:现有路况水平处于良等水平,且路面裂缝属于主导病害时,若现有灌缝率已经大于80%时,则再通过灌缝维修已无法将路面PCI指标恢复至优等;若此时灌缝率已大于70%,说明原有裂缝病害较多,其PCI指标的衰减速度将大于正常完好路面的衰减速度,有可能很快会衰减到中等的水平,此时建议采取整体性维修措施。

(4) 实际70

图7 未灌缝裂缝均进行灌缝

图8 所有需灌裂缝均未灌缝

由图7、8可知:现有路况水平处于中等,路面裂缝不属于主导病害时,此时通过灌缝措施已无法将路面PCI指标恢复至优等水平;若此时灌缝率已大于70%,其PCI指标有可能很快会衰减到次等的水平,此时建议采取整体性维修措施。

(5) 实际70

图9 未灌缝裂缝均进行灌缝

图10 所有需灌裂缝均未灌缝

由图9、10可知:现有路况水平处于中等,路面裂缝属于主导病害时,此时通过灌缝措施仅能将PCI恢复至良等水平,而无法恢复至优等水平;若此时灌缝率已大于50%,其PCI指标有可能很快会衰减到次等的水平。

(6) 综合分析(图11、12)

图11 若所有需灌缝裂缝均未灌缝,PCI指标值衰减情况

图12 若所有未灌缝裂缝均进行灌缝,PCI指标值恢复情况

由图11、12推算出通过灌缝处理即可将原有路面PCI指标恢复至优等水平的临界条件:

(1) 80

(2) 80

3 养护需求分析模型优化

基于以上数据统计及分析结果,发现利用开裂率及灌缝率这两项指标,结合PCI指标,可将养护需求分类进一步细化,区分出虽然当前破损状况指数较低,但仅经过灌缝处治,就可恢复路面PCI指标的养护需求类型路段,从而避免了养护工程投资的浪费,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及针对性。故在养护决策树的第二及第三阶段,增加开裂率及裂缝率两项指标;同时,决策树中也考虑了将车辙病害、抗滑不良及平整度不良、结构强度不足等问题进行区分,便于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养护措施。利用PCI、RQI(路面状况指数)、PSSI(路面结构强度指数)及开裂率、灌缝率等几项指标,构建了公路路面养护需求分析及养护对策选择方法,如表4所示。

4 结论

通过理论计算及大数据分析,找到通过日常养护措施可有效恢复公路路面路况水平的边界条件:

(1) 80

(2) 80

同时,利用新构建的病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PCI、RQI及PSSI等技术状况评定指标,提出了优化的养护需求分析方法,可更为准确地筛选养护需求路段,提高养护方案设计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灌缝路况病害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TPO灌缝沥青研制与路用性能考察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高寒山区沥青路面温拌灌缝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路面灌缝施工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研究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从实时可视到人工智能,你的实况信息属于哪个时代?
浅析交通广播路况节目的正确引导
新媒体时代交通广播路况信息要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