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综述
——基于CiteSpace软件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2022-07-07 02:42卫云梦徐绍华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聚类共同体中华民族

卫云梦,徐绍华

(昆明理工大学 a.马克思主义学院;b.学报编辑部,云南 昆明650500)

自2017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以来,学术界掀起了对该论述的研究热潮。5年来,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研究一直持续不断,学术成果也相继涌现。但是,相应的文献梳理与定量分析还相对欠缺。为此,本文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以便更好地展示该研究的发展动态、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化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将中国知网收录的学术期刊和学位论文作为文献来源,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跨度为 2017—2022 年,共检索出相关文献 1 703篇,其中学术期刊论文1 562篇、硕博学位论文141篇。另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认同 /民族认同”等关键词进行高级检索,时间跨度为2015—2022年,在剔除学位论文、报纸文章、会议论文等文献基础上,获得有效期刊文献500篇。以上所得文献与数据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并具有相应的统计分析价值和文献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中国知网文献计量与CiteSpace(5.8R3版本)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作为分析工具,有效呈现了研究主题及其发展趋势,且各具特色。其中,中国知网文献计量分析可用曲线、柱状图等展示主题研究的总体趋势与分布状况;而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则通过美观的不同色调和清晰的密度视图来展示关键词的聚变和主题共现,从而更好地展现其主题研究的发展脉络和演化进程。

二、文献统计与可视化分析

(一)载文量与发文机构分析

1.载文量分析。通过对检索文献的逐年量化统计,获得总体研究趋势(见图 1):自习近平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来,词汇“铸牢”取代“筑牢”成为研究热词;以2017年为研究起点,文献数量呈递增趋势。其中:2017—2018年为研究起步期;2018年,“中华民族”一词被写入宪法,相关议题的发文量快速增长。2020年8月,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由此,2020年的发文量呈快速增长趋势。2021年8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再次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1]之后,发文量更是达到了1 300篇。从2017—2021年,对该论题的研究基本属于快速增长期,直到2022年,发文量才呈现稳定状态。这些重要时间节点,说明了学术研究成果数量受政策影响比较明显,即国家政策是影响学术议题研究兴衰的直接因素。

年份图1 论文发文量年度分布图

2.发文机构分析。通过发文机构分布图(见图2)显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发文量前10位的单位是:中央民族大学(152篇)、中南民族大学(68篇)、云南大学(51篇)、新疆大学(46篇)、南开大学(38篇)、西南民族大学(37篇)、中国社会科学院(37篇)、贵州民族大学(35篇)、兰州大学(35篇)、广西民族大学(33篇)、大连民族大学(33篇)。通过数据整理发现:一是国内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以民族高校为主阵地,集中于民族类院校学报和民族研究类期刊;二是研究机构大多分布于北京和西南民族地区及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这充分反映了全国民族高校纷纷响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民族理论,纷纷贡献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三是从机构合作共现来看(见图3),各个节点之间联系很少,网络密度Density显示为0,表明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发文机构之间学术合作密切程度不高。与此同时,其节点数量为N=119,E=0,说明当前发文机构多为独自研究,没有形成规模化的合作关系。在未来研究中,需进一步加强发文机构之间的互动、互联与合作,形成系统化的学术共同体。

图2 论文发文机构分布图

图3 论文发文机构分布图

(二)关键词共现与聚类分析

1.关键词共现分析。通过 CiteSpace软件对关键词聚类可视化分析,得到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见图4)。每个聚类由多个紧密联系的词组成,聚类的圈越大,代表圈中聚类所包含的关键词使用的频率越高。其中:关键词聚类最大的是“中华民族”,说明大部分研究紧扣“中华民族”这一核心主题;而“民族团结”“民族认同”“新时代”“文化认同”“民族工作”“习近平”“民族教育”“国家认同”“多元一体”则是继“中华民族”之后共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这也充分说明这些共现关键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主题在该研究领域的核心内容,且在未来研究中依然发挥较大的影响力。

图4 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2.关键词聚类分析。关键词聚类时区图谱能够展现各个不同聚类演变过程的时间跨度和研究进程。通过关键词聚类图(见图5)可见:纵轴为聚类名称,横轴为时间,它将同一聚类的关键词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布在水平线上,清晰表明了聚类内部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成像后的聚类Q值为0.633 8,S值为0.906 8,说明聚类明显。聚类中包含的关键词数量越多则聚类编号越小,聚类编号越小即表明该关键词被学者们广泛关注的程度越高。通过聚类分析获得的9个关键词分别是“#0 民族工作”“#1 共同体”“#2 五个认同”“#3 文化认同”“#4情感认同”“#5国家认同”“#6民族地区”“#7民族教育”“#8民族院校”。研究发现:在2015年,“#1 共同体”聚类与“#2五个认同”聚类中最早出现研究热点,并与后续的研究密切关联;“#0 民族工作”聚类的发展较为均衡,研究一直保持创新与发展,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新的研究热点。综上,说明近年来学术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共同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民族理论的深入推进。

图5 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

三、文献综述与研究评价

(一)文献综述

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主题聚类和关键词共现分布发现,该领域研究聚焦9个热点主题,即“民族工作”“共同体”“五个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国家认同”“民族地区”“民族教育”“民族院校”。其中,“#1 共同体”聚类与“#2五个认同”为集聚点,最早出现研究热点,并与后续的研究密切关联,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开展多维度研究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民族理论的落实;民族研究类期刊、民族类院校学报针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同时交叉学科研究和发文机构之间的学术合作是接下来需要努力的方向。面对中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新形式下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与考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命题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不断聚焦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研究及全球命运共同体建设。

CiteSpace作为一种对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的辅助软件,虽然可以展现研究主题方向和脉络,但不能确定其研究的内部特征,所以还需结合中国知网的文献梳理。通过进一步梳理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内涵阐释、价值评价、现状解析和路径探究四个方面。

1.内涵阐释。学者们大多从各自的理论视角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系统阐释,主要有下列三种观点:

(1)基于本体视角的内涵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体,在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物质的现实反映,两者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例如,徐黎丽等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各个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共同的国家疆域、互补的生计方式、互鉴的生活经验、共有的历史记忆、共认的价值体系、共育的国民意识、共享的精神家园等因素组成的实体与精神共同体。”[2]杨虎得等从民族大一统的格局出发,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中国公民共同体,也是我国各民族荣辱与共、利益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和认同中华文化的各民族共同体。”[3]17-18

(2)基于哲学视角的内涵阐释。哲学是一个宏阔的方法论,多位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阐释其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例如,孔亭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角度出发,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实体存在见之于中华民族主观认知的一种具象化集合,而中华民族共同体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赖以存在、表现和变化的物质基础。”[4]白屯等则从认识与实践辩证关系的角度出发,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5],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动力。杨刚等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在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国家与社会文化现象,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深刻地体现着世界观、国家观、历史观和民族观内在的统一逻辑。”[6]8

(3)基于认同视角的内涵阐释。国内学术界普遍从认同要素视角对其内涵进行阐释。例如,郎维伟等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7]褚松燕在此基础上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五个认同’为内核,从而实现共同体认同向心力”。[8]郝亚明主要从社会认同视角来解析,提出“群体认同意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要求。”[9]哈正利等则从心里学的认知维度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在历史、心理、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层面取得一致性或共识性的集体身份认同。”[10]

2.价值评价。学术界主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义进行了评价分析。

(1)理论价值。学者们普遍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集中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例如,杨虎得等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推动新时代中国民族理论政策创新”[3]19,继而推动国家民族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代洪宝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民族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创新发展的集中体现。”[11]此外,斯琴格日乐结合对“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概念的系统论述,认为“它超越了儒家传统衍生下的民族政治观和民族大一统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对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明确的政治方向和理论指引。”[12]

(2)实践价值。学术界分别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例如,扎西、刘玉、靳勇强和李那等学者从宏观(国家)视野提出它有利于“统一国家认同感、凝聚民族力量、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上汇聚力量。”[13-14]王易、陈玲、郝时远从中观(民族地区)视野上认为它“有利于增强民族地区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对构建新型民族关系奠定思想基础。”[15-16]顾超等从微观(大学生群体)视野上提出,它“可以增强大学生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更加坚定地维护民族团结、引导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实现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17]武显云在跨文化背景下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引导大学生对跨文化信息进行鉴别和选择,提升对跨文化信息真伪的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自己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自信。”[18]李海凤等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加坚定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崇高理想。”[19]

3.现状解析。学术界主要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两方面进行了现状解析。

(1)面临的挑战。当前,学术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挑战研究主要聚集于国外与国内的双重挑战。例如,商爱玲等提出“错误观念”“三股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主要挑战:“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造成民族之间的对立,甚至分裂,阻碍我国民族团结合作的事业;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这三股势力严重危害民族团结,极大地侵蚀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境外敌对势力不断制造民族分裂的杂音。”[20]董慧等认为“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着国际与国内双重挑战,国际上主要是多变的国际局势下中国遭受到强权政治、经济危机、文明冲突的挑战;国内主要是各民族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治理水平的参差不齐。”[21]

(2)存在的问题。学术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问题的研究主要以民族地区为依托、以高校为阵地、以大学生为主体。例如,关于高校领域存在的问题,鲁特指出高校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落后、培育内容缺乏时代性和针对性。他通过对5所高校的实践调查,指出“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并未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教学方法有待改善、学校的新闻媒体宣传力度和教育资源的优化有待加强。”[22]关于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存在的问题,邹丽娟等指出,部分少数民族由于现实发展中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存在民族身份认同的本位偏差及对中华民族文化历史记忆淡薄的现状。她们通过对云南跨境民族的深入调查,指出“云南跨境民族地区由于复杂的民族成分及敏感的地缘关系,目前存在狭隘的民族意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度不高的问题。”[23]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社会建设的后备力量,但大学生群体存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不全、主观能动性不强、使命担当意识不足等问题。闹梅基于对藏族大学生的实证调查,指出“大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且积极性不高的问题”[24]。

4.路径探究。路径探究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环节。目前,学术界关于此方面的探讨最多,可归纳为单一路径探索、二维路径探索和多维路径探索。

(1)单一路径探索。所谓单一路径探索指从某一具体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进程。例如,在经济路径上,邓新星提出“要积极构建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25],以此夯实经济基础。因为在中国实际发展过程中,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存在一直是阻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程的物质因素。因此,构建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有利于缩小边疆地区与全国、城乡之间、民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在认同路径上,王希恩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落实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命运认同上来”[26],从而增强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现有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宗教冲突、民族分裂运动问题等诸多因素让学者们意识到了民族认同对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为此,严庆倡导 “积极开展‘五个认同’教育,从而激发中华民族内生动力。”[27]从文化路径来看,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进程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沃土。为此,宫丽提出“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秉承、基本原则和路径方法。”[28]从政治路径来看,马冬梅提出“从制度层面入手,健全体制机制,把制度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29],从而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道路自信和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政治路径本质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外形势更加严峻,所以要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创造更为真实的民主政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中。”[30]

(2)二维路径探索。二维路径也可谓之双重进路,能够在实现各自独特功能的同时达到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实践效果。例如,周平提出:“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议程效益的最大化,必须将民族团结路径和增强国民意识路径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最终达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31]李娜在此基础上提出,要“从夯实经济基础、稳固政治保障”[32]双重逻辑维度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多维路径探索。中华民族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包容、交融、互联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在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时,要实现纵向深化和内向延伸的有机结合。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文化格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生的地方。所以,平维彬提出“从继承历史、立足当下和面向未来”[33]三层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文化根基;纳日碧力戈等提出从“五通”(心通、情通、语通、文通和政通)[34]上着力,从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沈桂萍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治和舆论这六方面着力”[35],从而实现多方面、多维度、全方位的实践探索。

(二)研究评价

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学者们分别从各个维度和视角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阐释、价值评价、现状解析和路径探索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分析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就;呈现出了由点到面、由一到多、部分与整体相结合的研究态势,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但从整体情况看,现有研究在研究视野、实践深化与方法拓新方面仍存有不少短板和薄弱环节需要补齐和扩充。

1.研究成就。现有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理论成果、实践成效和方法特色三个方面,具体表现如下:

(1)理论成果。通过分析研究,学者们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一是普遍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最新成果。其中,颇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新理念、新举措,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创新成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36]二是明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概念与逻辑结构。学者们分别从本体视角、哲学视角、认同视角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概念与逻辑结构进行了系统阐述,得出了一些颇有见地的研究结论。例如:杨虎得等[3]15-20提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格局观;杨刚等[6]8-15提出的世界观、国家观、历史观和民族观内在统一的逻辑观;褚松燕[8]提出的以“五个认同”为内核的共同体向心力;哈正利等[10]提出的历史、心理、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层面的共识性认同观等。三是编辑出版了一些颇有分量的研究著作。例如:虎有泽、尹伟先主编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编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与思考》 (民族出版社,2021);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编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辅导读本》 (民族出版社,2021)。

(2)实践成效。自2017年来,学者们不仅提出了许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策建议,而且许多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学术机构等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求是》杂志等权威报刊刊发了大量的学习研讨文章,中宣部还在“学习强国”APP上专门设置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专题。二是各地民族院校和少数民族地区积极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学术研讨会议。例如:云南省于2021年12月组织召开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云南省委统战部、省民族宗教委于2021年11月联合举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讨班;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于2022年1月组织召开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学术研讨会。三是推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及研究中心的创建与成立。例如:2019年9月,云南省举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发布会;2021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举行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西实践”发布会;2022年5月,银川市成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研究中心。

(3)方法特色。学者们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以规范性研究方法为主,其中个案研究是其方法运用上的一大特色。例如,以高校为案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37]、以民族地区为案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探索[38]较多。另外,借助CiteSpace等软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动态[39]进行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也不断涌现。

2.研究特征。学者们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探讨,基本呈现出由点到面、由一到多、部分与整体相结合的研究态势,具体表现如下:

(1)由点到面。例如,在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方面,学者们一开始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进行阐释,而后又扩充为国内视角和国际视角。其中,在国内视角下又分别从国家角度和个人角度集中探讨其价值意蕴。再如,在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研究方面,学者们一开始主要集中于内容构成方面,而后又不断扩充为不同时空的历史形成说、不同视角的多重解释说等方面。

(2)由一到多。学者们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主题呈现出由一到多的发展态势。通过关键词聚类图谱分析(见图4)可以看到:“中华民族”“民族团结”“民族认同”“新时代”“文化认同”“民族工作”“习近平”等7个关键词是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主题;围绕这些主题又从中不断涌现出一系列新的研究主题,如“价值体系”“百年历程”“国民意识”“历史记忆”等新兴主题。此外,也有学者密切结合当前新时代背景下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新的研究主题。例如,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学者们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不可或缺的力量[40];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应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化建设之路[41]等。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外延,使现有研究呈现出了由一到多的多元化研究态势。

(3)部分与整体相结合。近年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逐渐呈现出了部分与整体相结合的研究态势。其中:“部分”是指“多元”的各民族文化;“整体”是指“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例如:王瑜等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体现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属性又蕴含了 ‘一体孕育多元文化’和‘多元文化共生’的文化逻辑。”“在此基础上,基于多元一体的文化路径通过深挖文化底蕴塑造大家庭意识、共享文化符号、共建精神家园、增强文化认同、凝聚认同意识的维度,深层次建构中华民族文化共生的共同体意识。”[42]李静等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要以中国各民族共享文化作为宏大的背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与各个少数民族文化的资源整合,既要放眼多民族多元文化,也要着眼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整体框架,更要注重各民族与中华民族在价值观念、世界观和人生观方面的联系。”[43]

3.研究局限。虽然学者们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取得了明显的研究成效,但囿于主观与客观的局限性,也存在下列尚需继续克服的研究局限:

(1)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有待深化。从学术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评价中可以看出,更多的是集中于对理论价值的宏观分析层面,而在实践价值的微观层面将该理论与不同群体的现实需要相结合的研究还有待扩充;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解析中,大多聚集于高校、少数民族地区和大学生群体,而对于具体民族的研究较少,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具体少数民族自治区或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中央治理民族问题的顶层设计,由于各民族地区社会现实需要的不尽相同,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的理论指导也具有不同的实践效果。所以,其研究不能仅局限于理论本身的解读和描绘,更应注重对特定区域、群体或阶层治理方法的应用价值研究,认识新形势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解决当前出现的新境遇、新情况、新问题。在路径探索中,学者们站在各自的视角出发,多重维度、多方向探讨其铸牢路径,但所提出的铸牢路径大多是宏观层面的系统研究,所指路径过于宏观和泛化,只停留在宣传性的政治话语,实则缺乏具体有效的对策措施。所以,铸牢路径方面的探索还有待具体细化,尤其是在今后的研究中,需努力从具体角度找好找准切入点,实现理论与实践联系的可行性分析,避免停留于表面的泛泛而谈,从而真正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

(2)实证研究与方法拓新的科学性有待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的民族理论创新成果,是指导我们民族工作实践的理论指南,但从现有研究中可以看出,有关“铸牢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成果在方法拓新与实证研究方面拓展不足,大多是以文献分析为主的理论研究和政策性解读文章,深度考察、调研访谈、田野调查、定量分析等实证研究不足,缺少对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和不同地区的深度调研,尤其是运用大数据分析法、调查法、比较法等进行的创造性研究极为鲜见。虽然偶有一些关于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证研究,但涉及范围太广、覆盖面过于宽泛,研究结果很难看出切实有效的实质问题,从而造成铸牢路径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欠缺等问题。

(3)研究内容的拓宽与研究层次的提升有待强化。纵观现有研究成果,很多学者主要从相关民族理论政策出发,研究内容大多对边疆民族地区、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注较多,而对中部地区、东部地区、港澳台地区及整体中国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较少。事实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贯穿全中国、全社会、全领域的基础性工作,更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宗教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为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需注重不同视角、不同层面,不断拓宽研究内容,注重从实际出发,多方、多维齐心协力地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例如,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我们牢牢把握变幻莫测世界变局的重要支撑,尤其是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中国的冲击影响更加彰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在全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生命至上”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卓有成效的,但学术界对此议题的研究反而较少。尤其是在研究视野方面,现有研究主要还是从民族学、政治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视角出发,交叉性学科、跨学科研究还十分匮乏,发文期刊也大多以民族类期刊为主、发文机构主要以民族院校为主阵地,明显存在学科壁垒与研究机构单一等问题。

4.研究展望。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未来研究中,需在开阔研究视野、丰富研究内容、促进方法创新、提升研究层次方面下功夫。

(1)开阔研究视野。未来研究不能停留于民族理论政策方面的研究,而应把视野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法律、历史、心理、宗教及国外民族学等领域,推动社会各个方面、各个视角、各个维度的共同参与,尤其应鼓励多学科参与研究,发挥各学科专业优势,实现多学科研究的交叉融合与参考互鉴。另外,还可以参考借鉴国外处理民族问题的成功经验与方法措施,实现研究视野的纵向挖掘与横向拓展。

(2)丰富研究内容。广大学者应突破研究对象的同质性与单一性,不宜局限于边疆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研究,而应积极转变研究观念,主动把目光投射到对东部地区、城市地区、全体国民,不同社会群体、社会阶层,甚至海外华侨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上;同时,还应积极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及时关注铸牢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从中国面对的实际问题出发,不断丰富研究内容,实现研究对象的整体性与多样性拓展。

(3)促进方法创新。研究方法创新可为理论研究提供科学的支撑作用,增强研究成果的客观性与权威性。纵观现有研究成果,由于规范性研究方法使用较多,创新性方法运用较少,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研究成果的说服力和客观性。因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入研究中,可以充分利用当今科技发展的技术便利,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等使未来研究走出过于片面和宏观的方法局限,加强对具体议题、具体内容的定量分析,有效促进方法运用的创新性与科学性。

(4)提升研究层次。由于单一学科视野容易造成研究的片面化和碎片化,在未来研究中,必须坚决打破学科壁垒,坚持学科相融共建的原则,大力突破单一的民族研究领域,从各个学科视角协同推进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建议综合类大学及重点研究基地积极投入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系统研究中,发挥综合性资源集成优势,有效促进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研究机构的协同合作,不断拓展研究范围的广度与深度,提升系统化与规范化的研究层次,共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作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聚类共同体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一种傅里叶域海量数据高速谱聚类方法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面向WSN的聚类头选举与维护协议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