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7-08 09:19吴爱鸿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小学数学策略

吴爱鸿

【摘要】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符合多元化的育人目标,对数学解题思维的建立、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问题导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首先是对问题导学的概述及应用意义、问题导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进而提出优化问题导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对策,从而得出影响问题导学应用的因素主要有学生理解能力差、解题信息掌握不全面等结论,期望对提高问题导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水平有所帮助,以供广大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问题导学;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引 言

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如果采用传统、机械的教学方法,不仅会抑制学生思维模式的发展,还无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而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不仅没有脱离教师的监督、指导,还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想象、学习空间,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对问题进行自主剖析,进而解答,所以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点、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导学的概念及应用意义

(一)问题导学的概念

问题导学是在问题模式下进行的教学指导.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通过教条主义教学来实现的,而是从问题层面来进行剖析,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问题产生的因素等,进而引导学生找到解决方法.这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给予了学生足够的主动空间,使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依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根据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利用所学知识点来解决问题.折射到本次研究的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的方式主要是教师辅助学生进行对题目的理解和解读、对题目信息的解释和总结.题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理解题目了才能继续下一步的解答.所以,教师应在学生充分理解了问题之后,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理解题目并掌握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监督、引导的作用,作为一个旁观者进行教学活动的介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或者教师引导提出问题,以此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问题导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新课标的深入发展,使得小学生的培养目标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对小学生的教育教学目标不应建立在应试教育和知识点的学习上,教育部门的“双减”等相关政策也越来越注重学生个人的自我发展.学校应进行扩展、延伸教育,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学科的思维能力以及对学科的学习兴趣等.在这种教学目标的要求下,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很难和新时代的教学育人目标相匹配.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将问题导学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对规避传统教学弊端,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更有利于小学生养成自我认知、自我学习的习惯.首先,从学习数学知识的角度来看,问题导学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找到学习的关键点,实现对重点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理解数学各个元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其次,从多元化的育人培养目标来看,问题引导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学主体的作用,对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自信心、实现主动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黄金时期,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能够通过教师的正向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而这将会影响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由此可见,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问题导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理解能力差,影响问题导学的顺利开展

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偏向于对形象事物的理解,不容易理解抽象事物,所以对事物之间本质关系的理解应该通过形象思维模式进行转换.教师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找到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主要通过对规律性问题的多次讲解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这种教学模式虽然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学难题,但是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模式,使学生不能融会贯通,只能进行固定模式问题的解决.同样,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中也会遇到这一问题,由于小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较差,无法从事物之间的表象联系中,找到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所以使得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无法顺利展开.比如,在进行上衣和裤子的搭配方法有多少种的计算中,很多小学生是单项思维的理解,能够认识到上衣可以和裤子搭配,但是没有认识到所有的上衣都可以搭配不同裤子,所以导致搭配方法计算错误.这都是由于学生不能认识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所致,而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开展.例如,在小学三年级的数量关系的练习课上,我给孩子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益民超市由于牛奶还有1个月过期,现搞活动“买二赠一、买三赠二”,在日常生活中怎样买更节省钱?在这样一个商品数量关系中,学生都在想:我怎样才能给爸爸妈妈节省钱买牛奶呢?恰好就是这样一个素材,让孩子的思维到达一个自我思考的阶段.

(二)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信息获得不全面,无法更好地理解数学题目

小学数学中,数学题目一般是形象化的,题目的内容多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以此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更好地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但是尽管如此,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还会出现题目信息理解不全面的情况,很多小学生顾头不顾尾,片面地解决数学问题.在问题导学中,教师也是因为信息掌握得不全面,导致理解问题片面化.小学生之所以无法全面掌握题目信息,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语文学习的滞后性,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识字量较少,无法读懂数学题目,所以自然很难获取全面的信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文字较多的题目进行解读.例如,在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求面积的问题上,教师就需要拿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比如,魔方、裝快递的盒子,这样有利于孩子对物体有空间感,让孩子积极探索长方体和长方形的关系、正方体和正方形的关系,进一步了解每个面间有没有联系.

此外,学生在进行题目信息归纳的时候,能够找到相匹配的信息,但是无法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提炼运用到数学解题中,所以在具体题目的解决时,出现了片面化的解题方式,而这些都使得学生无法全面、综合地掌握题目信息.所以,教师在进行问题导学模式的教学中,也无法对学生展开具有针对性的引导.

(三)不能从本质上理解知识点,出现类似问题的教学错误

数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学生在学习中应注重规律的学习,通过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来解决具有同样事物联系的相关问题.所以学生掌握规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思维模式受限,对表象的事物更容易理解,但是无法挖掘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也无法做到知识点的迁移运用.比如,在图画问题中,教师让学生找到小明同学回家的路径有几种.学生能够选对回家的路径,也能进行正确的连线,但是在连线的时候会忘记标箭头方向.这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让学生了解路径类型的连线图应用箭头来表示方向.但是当遇到衣服搭配的连线图时,学生的连线也出现了箭头,这显然是不合理的.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无法做到知识的正确迁移,无法找到数学元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所以无法利用发现的规律来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而在问题导学的教学过程中,当遇到学生在类似问题中频频出错时,教师没有帮助学生进行相同问题的对比、分析,让学生找到问题的不同之处,导致教师无法应用问题导学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四)教师注重教学结果,忽视教学过程

重视教学结果的数学教学方式会使教师陷入传统教学怪圈,重视结果,重视成绩,从而忽视对解题思维的培养、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新课标的倡导下,小学的很多数学题目给学生设置了很大的思考空间,所以答案并不是固定的,比如,解决图片搭配问题时,方块代表什么?三角形代表什么?一共具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来选择搭配方式,而不是拘泥于一种答案的搭配,只要搭配方式合乎情理,都算正确.在进行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合理的引导,所以学生只注重结果的输入,而如何实现的结果、结果如何获得,却找不到相应的解决办法.这样的教学是没有意义的,一旦换了题目,学生很难重新建立解题思路来更好地解决相似的问题.在问题导学模式下,如果学生只是进行机械的学习,注重解题结果,而忽视解题思路,那么教师很难对学生进行解题思路、良好学习习惯的引导,而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

三、问题导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分析

(一)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注重数学题目的解读

小学生对数学题目的理解能力较差,所以导致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无法顺利开展.鉴于此,教师应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题目来创设条件和问题情境.首先,在解决题目的时候,教师应让学生一起大声地朗读数学题目,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题目的大致内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数学题目进行讨论,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本质意图.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倾听学生的讨论,并对学生错误的理解进行讲解,让学生正确地认识题目所表达的意思.最后,在理解题目后,教师要鼓励学生独自解决问题,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查看学生能否正确解决问题,如果仍旧无法解决问题,或者出现解决思路的错误,教师需要找到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直到问题全部解决.

(二)进行数学信息的全面罗列,解题之前掌握全面的题目信息

数学题目的信息表达不仅仅采用文字的方式,还会采用图片、图形等方式来进行表达.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寻找题目信息的时候要注意到题目提供的所有信息,在解题的时候,要培养学生分析题目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寻找问题信息的良好习惯.比如,在数学解题的环节中,教师应让学生首先找到题目中罗列的全部信息内容,并保证查找的信息内容没有遗漏,其次,在找到所有信息之后,要注重有效信息的提取,摒弃一些和解题思路无关的信息,为更好地完成解题提供有利条件.此外,图画信息是学生很容易忽略的一项,尤其是在文字、图画交织的题目中,学生更注重文字信息,往往忽略图片信息,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图片信息的引入指导,以此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获取方式,为学生顺利地解决数学题目提供有利条件.

(三)注重数学知识点的掌握,实现相似问题的教学转换

数学问题的解决需要对知识点进行转换.学生需要在头脑中建立规律体系,然后完成类似问题的解决.但是类似问题中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并不具备互通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容易混淆的數学问题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自己发现不同之处.教师针对这种不同进行总结,然后再找出容易混淆的数学题目让学生来解题,直到学生全部掌握为止.比如,针对以上出现的箭头方向问题,教师可以把两个题目罗列在一起,让学生找出为什么有的带箭头,有的不需要带箭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做出总结,即当遇到回家的路径选择、从这里到那里的路径问题的时候,需要在连线时带上箭头符号,而对于一般的搭配问题,则不需要带箭头符号,以此加深学生的记忆,避免在之后的解题过程中出现类似的错误.

(四)重视数学问题的解题过程,通过过程引导实现教学目标

在数学新课标的影响下,数学题目设置得非常灵活,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学生掌握了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注重解题思路非常重要.因此,在数学问题的解题中,教师要注重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过程,在解题的时候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思考中找到题目的解决方法,进而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小学生思维水平的限制性,教师在进行问题引导的时候,要避免急功近利,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进行引导,以防难度较大,抑制了学生积极、正向的感受.

结 语

小学生受理解能力、数学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无法顺利解决数学题目.在采用问题导学教学方式时,教师应客观看待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重视题目解读、题目信息的罗列,为学生提炼有价值的解题信息,并对易错题、相似题进行对比,避免因为知识点混淆而产生解题错误.此外,在解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思路,避免功利性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参考文献】

[1]谢文顺.问题导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21(5):87-88.

[2]马全胜.问题导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2020(36):66-67.

[3]董学卿.问题导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J].新智慧,2020(32):11-12.

[4]余长葵.问题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高效应用[J].新课程,2020(45):174-175.

[5]陈烨.“问题导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8(6).

[6]盛丽慧.浅谈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17).

[7]何凤梅.小学数学主题图的有效应用策略[J].学周刊,2018(25).

[8]谭艳兰.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8(4).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小学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