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卡里娥伊》
——兼谈帕提亚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2022-07-08 06:06何彦霄
古代文明 2022年3期
关键词:巴比伦米特卡里

何彦霄

提 要:本文在帕提亚史的研究视阈下,结合文学研究中的新历史主义批评方法,对公元1世纪的希腊小说《卡里娥伊》进行重新解读。本文认为,理解《卡里娥伊》从西西里到大夏的广阔视野,需要注意帕提亚帝国从公元前2世纪末到前1世纪末在中亚地区和游牧民族的互动,而中文史料是理解这一互动的关键。帕提亚的希腊主义源自中亚地区,中亚地区的希腊主义也在其与帕提亚的互动中得到发展。因此,帕提亚的“内亚性”是与“希腊性”共存的。本文对《卡里娥伊》小说第五卷做深度阅读,意在强调其故事来源自帕提亚统治下塞琉西亚的流行叙事与王权批判。这一小说的帕提亚来源表明,小说中呈现的地理空间并非纯粹的古希腊罗马地理想象,而是对帕提亚与中亚互动认识的反映。帕提亚研究不应该与古典学分割,也不应该人为划分东方与西方。

引 言

一、希腊主义与帕提亚欧亚外交

除此之外,司马迁《史记》里记载的一则材料也揭示了帕提亚从中亚继承的希腊化遗产:

二、《卡里娥伊》与塞琉西亚的流行叙事

该小说的基本情节是:女主人公西西里公主卡里娥伊在西西里被误认为死亡而被埋葬;卡里娥伊被盗墓贼发现并卖到米利都;米利都僭主狄奥尼索斯(Dionysus)和卡里亚总督米特里达提斯(Mithridates)都爱上了卡里娥伊;与此同时,卡里娥伊在西西里的丈夫卡瑞亚斯(Chaereas)及其同伴到小亚细亚寻找卡里娥伊,并被当地人俘获,被卖到米特里达提斯在卡里亚的矿场为奴;米特里达提斯从卡瑞亚斯得知后者是卡里娥伊的丈夫,心生一计,希望借此和狄奥尼索斯抢夺卡里娥伊;狄奥尼索斯获知米特里达提斯的计划后,他告知波斯国王,请求裁决,诉讼遂在巴比伦进行;波斯国王也爱上卡里娥伊;与此同时,埃及叛乱,卡瑞亚斯利借机和埃及一道击败波斯,夺回卡里娥伊。

本文主要关注的是狄奥尼索斯去巴比伦向波斯大王提出关于米特里达提斯企图抢夺卡里娥伊的诉讼的记载,即该小说的第五卷。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小说特别着墨于巴比伦发达的大众政治,民众积极议论并参与该诉讼:

如果说塔西佗的记载提供了关于塞琉西亚大众政治的图景,普鲁塔克的记载则可以加强对塞琉西亚流行文化的认识: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塔西佗的记载表明小说里对巴比伦民众政治的记述反映了作者卡里同对塞琉西亚状况的认识,普鲁塔克的记载则进一步表明这一描述是对小说情节源自塞琉西亚大众叙事的元诗学记载。之后,小说还有如下记载:

因此,《卡里娥伊》小说拥有帕提亚来源,不仅仅是希腊作家对东方事务的凭空想象。正是在这样情况下,读者可以对卡里娥伊要到达巴比伦时发出这样一段感叹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结 语

猜你喜欢
巴比伦米特卡里
安娜·卡里纳及她的说明书(组诗)
巴比伦传奇
神之门(环球360)
安娜·卡里娜及她的说明书(组诗)
米特与地图精灵
国王和迷宫
好老板
土耳其地下城保卫战
巴比伦人
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