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的策略分析

2022-07-09 22:17肖慧
民族文汇 2022年41期
关键词:审美教学美术教学初中

肖慧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和初中美术新课改的深入推进,美术教学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越发凸显,主张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实现自身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怎样让学生认可美术课程,对美术知识产生强烈学习欲望,则成为每名美术教师应当密切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审美教学

初中时期作为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对学生日后的成长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注意引导学生解放思想和双手,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主动将思想呈现出来,在实践中实现自身审美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

首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长期影响,家长和学校并未高度重视美术学科的重要作用和教育功能,导致美术学科的地位低,仅将其当作一门副科来对待,存在边缘化现象。与此同时,因部分家长主观认为美术无益于学生的中考或高考,所以并不支持学生在美术学习上投入更多精力。受上述因素影响,不仅会致使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逐渐降低,同时也不利于陶冶美术情操、提升综合能力。

其次,部分初中美术教师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缺少明确的美术教学目的和目标,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且课堂上主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技能,导致课堂呈现出枯燥的现象,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使学生出现不愿学、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不会等情况。

最后,虽然一些教师尝试结合实际生活开展审美教育,但在结合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存在不合理、不恰当的现象,同时生活审美教育的开展也并未切实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实际情况,导致课堂上结合生活开展的审美教育存在形同虚设的现象,应有功能并未充分发挥,也未能实现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及审美素养发展的目的。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的策略

(一)紧抓初中生的审美心理特点组织美术教学活动

要想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提升,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审美心理进行把握,注意在课堂上结合学生心理特点组织教学活动,以此来让自己的美术教学更具针对性。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本身就具备了一定的判断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片面地进行知识传授,将美术知识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初中生自身的审美能力本身就涵盖了自然、社会及社会等领域,已经对抽象的美术作品背后的情感有了基本感知。另外,初中生对美术作品的风格有不同偏好,有的学生喜欢传统山水画,有的学生乐于欣赏西方的印象派作品。鉴于此,教师应对学生的审美心理进行了解,并以此为契机让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得到弘扬。针对喜欢民间艺术的学生,美术老师要引导他们说出喜欢民间艺术的原因,并以此为话题来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对民族文化有更深入的感知。

(二)尊重学生主体作用

初中阶段作为学生一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此时期,是学生思维意识逐步趋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因此,美术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需要注意,在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时,不可过于刻意,而是应当利用有效的渗透方式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使学生对美有正确的理念与认知。

(三)挖掘生活之美,培养审美意识

创作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创作灵感的来源主要是生活,生活中有丰富的美术创作参考素材,所以美术和生活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交相呼应和相得益彰方面。从这一理念出发,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就需要紧密结合生活美感这一主题,在教学全过程充分贯穿生活中的美感,以此确保学生逐渐生成更热爱生活、更珍惜生活的情感。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从一些表现生活之美的名人名家作品出发,冲击学生的视觉神经,为学生建立超脱作品表面形式之美的理性判断框架提供辅助,以此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为学生审美素养的快速形成提供帮助。

(四)引导学生积极实践,让学生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提升审美能力

美术欣赏水平是学生审美能力高低的主要衡量指标,是借助直接感受得以实现的,要想提高学生美术欣赏水平,就需要教师进行积极引导,组织学生参与实践,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直观欣赏进行结合。对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进行培养不仅是让学生感受美术作品的艺术美,还要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挥,提升其创造的能动性。美术是一门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学科,学生在参与美术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有效培养,体验美术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通过美术还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现,让学生可以将所学习和感知的内容运用到美术创作中去,进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五)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审美能力

初中生往往面临着繁重的课业任务,所以很少有接触生活的机会。考虑到此种情况,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师要以学生的主观需求为前提,与教材内容充分结合,进而在美术课堂上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借助具体化的生活场景来展现抽象化的美术理论知识和美术作品,为学生在真实教学情境中的快速融入提供有利条件。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时,教师要想帮助学生实现审美能力的提高,在引入生活化元素的同时,必须要重视生活情境的创设,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生活实践中,如此才能使学生产生深刻印象,并从中挖掘生活美,逐步锻炼、培养自己的审美素养。

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路径,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美术教师要从学生追求美和向往美的审美意愿为出发点,将实际生活中美的景色、元素、情感等充分提取出来,以此充实和丰富美术作品的艺术和精神内涵。并将多样化的美术作品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带动学生审美水平的有效提升,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魁崇杰.基于审美能力培养的初中美术教学改革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2(18):153-154.

[2]朱小平.初中美術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分析[J].新课程,2022(23):218-219.

[3]杨洋.浅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6):119-121.

猜你喜欢
审美教学美术教学初中
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
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学语文审美教学研究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小说的审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