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实事件”为起点的幼儿园课程开发——徐州市雍景新城幼稚园大班毕业季主题课程开发

2022-07-09 02:46李红蕾江苏省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幼儿100 2022年24期
关键词:园长毕业幼儿园

文/李红蕾 江苏省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在新一轮学前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幼儿园课程被认为是“幼儿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在教师支持、引导和鼓励下,获得各种经验的过程”。幼儿园课程具有生态性、行动性、对话性、和谐性的特点。因此,幼儿园课程应该是基于幼儿生活中各种资源而开发的实践系统,是由各种活动机会组成的行动系统,是由开发课程的多个主体,包括幼儿、教师、家长、其他人员之间平等互动的对话系统,是追求课程主体,包括幼儿、教师、家长、幼儿园全面发展的和谐系统。虽然幼儿园课程开发是多主体主动参与的过程,但作为专业机构的幼儿园和专业的幼儿教师,在建设课程的过程中应该具有高度的专业敏感性,包括对幼儿发展需要的及时准确判断、对课程资源的敏锐挖掘和开发、对特殊事件的准确把握和应用,对多元主体的积极组织与支持。

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徐州市全体师生居家隔离。这段时间,幼儿园课程能够实现支持幼儿发展、指导家庭教育的作用吗?幼儿在家可以做什么?家长如何为幼儿提供高质量指导与陪伴?教师怎样发挥自己的专业指导作用?

徐州市雍景新城幼稚园大班教研组提出了进行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新思考。居家隔离结束后,大班幼儿将迎来毕业季,如何告别幼儿园、用什么方式组织毕业活动、如何适应小学生活等都是幼儿即将面临的新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幼儿,也给家长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焦虑。这些摆在幼儿、家长、幼儿园面前的迫切问题,就是鲜活的课程开发的关键事件,而对于关键事件价值的分析、问题的挖掘,对幼儿、家长、教师心声的倾听,就是课程开发的有效起点。他们提出,在居家的时间段内与家长协作尝试课程开发实施新模式。我认同幼儿教师的观点,并受邀以课程开发伙伴的身份参与了全过程。我从教研员的视角,对课程主题的判断与教育者角色的界定提出了实施建议。

一、对课程主题的判断

雍景新城幼稚园的园本课程“花园课程”以月主题的形式组织实施,围绕大班组教师提出的“毕业季”主题,我们首先对主题的核心概念进行了价值评估。

1.“我们的毕业季”主题来源与幼儿自身密切相关的话题。

这样的话题会带给幼儿讨论的热情和参与的机会,能够引发幼儿真正的兴趣。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应该“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毕业是幼儿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与每一个幼儿密切相关,受到幼儿、家长、教师的广泛关注,充分体现了课程的生活化、经验化、整体性。

2.“我们的毕业季”主题能够涉及幼儿学习的多个领域,有助于培养能力、表现技能、激发情感。

围绕毕业季主题的开展,可以引发对幼儿园三年生活的回顾、对拍摄毕业照的畅想、给好朋友赠送礼物的设计、对毕业典礼的策划等丰富多样的活动,这些活动能够覆盖幼儿发展的多个领域,并且有很大的生成活动的空间。主题可能涉及的各种活动,能够引发家长和幼儿的积极互动,材料方便易得,易于在居家阶段实施。

3.“我们的毕业季”主题既面向全体,又能够照顾每一个幼儿发展的需要。

优秀的幼儿园课程应该是园本化、班本化,甚至是能够满足每一个幼儿发展的需要。本主题围绕的是全体幼儿共同面临的“重大事件”,每一个幼儿都是事件亲历的主人公,课程的开始、进展、实施、展现能够支持每一个幼儿对自己幼儿园生活进行回顾,活动的进展能够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展示、交流、表达、合作的机会。

4.“我们的毕业季”主题能够很好地实现发展幼儿、提升教师、指导家庭的作用。

主题的开发、实施、评价全过程,也是幼儿、教师、家长通过特殊形式参与的创新尝试。课程的主题网络由幼儿、教师、家长通过问卷调查、家园合作平台以及家长群等形式收集、汇总、梳理信息而形成;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分工协作,共同为幼儿提供支持与指导;对参与课程的每一位成员来说,这都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一种课程协同实施模式的探索。

5.“我们的毕业季”主题课程开展的一大难点就是居家生活模式下对课程实施新模式的探究。

幼儿的兴趣、问题、经验如何收集、判断与衡量?与主题相关的讨论如何组织、实施并收集有效信息?家长在本次课程中由教育伙伴的角色转变为教育的主要指导者,家长的教育理念、教育态度、教育方法是否能和幼儿园保持一致?这些都给本次课程实施带来了挑战,需要幼儿园加以提前思考。

二、对教育者角色的界定

幼儿园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多主体协同合作的开放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以其独有的方式参与,而教师、家长、其他课程开发人员则需要明确职责、通力配合,并通过阶段性的审议、修正、学习、反思等方式完善课程。

我建议幼儿园将“我们的毕业季”主题课程开发过程视为一次课程开发主体的研修活动,教师、家长、业务园长、园长、资源库管理员等都需要在这次特殊的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再次反思自己的儿童观、课程观,并尝试新的思考、实践、解决问题的模式,提升幼儿园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的技术质量。

基于以上思考,在课程开发初期,幼儿园先确定课程开发主体的角色与职责。

1.大班组教师。

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的第一技术主体。他们在主题课程班本化实施过程中,指导并协同家长共同收集幼儿的问题、兴趣、经验、表征,指导家长正确评估幼儿的发展现状,汇总形成并不断优化班本化课程的实施网络图,评估家庭教育实施的观念与方向,并及时指导。班级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起到方向性的专业引领作用。

2.大班组家长。

随着《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家长的“教育者”角色日益明确。家长应是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者,但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能力仍需要来自幼儿园的专业引领。本次课程实施的一大创新点和难点就是由家长成为与幼儿互动、收集信息、过程指导的教育主体。因此,在主题课程实施过程前,教师要做到通过班级微信群、家园合作平台等向家长明确主题课程对幼儿发展的推动价值,明确幼儿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明确幼儿学习生活化、经验化、操作性的特点。教师要明确具体活动实施指导方法与指导用语,以及对幼儿作品评估的视角与指导语等。结合实践的细致指导是保证课程质量、推进家园协作的必要手段。

3.业务园长。

业务园长应下沉到三个大班课程开发全过程并进行具体指导,通过课程审议的形式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把握方向,并联动教研员、园长、资源管理员,协同为大班组课程开发与实施提供支持。具体来说,课程实施前确定主题价值与实施方向,形成主题课程目标,支持大班组基于主题进行班本化的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课程实施中,通过审议讨论各个班级课程内容选择的适宜性、与目标的匹配度、与幼儿发展需要的均衡性以及与家庭协作的效果等;课程实施后,通过各类调查、访谈、幼儿作品分析等途径,反思课程实施的效果,并形成“云上课程”开发与实施模式的经验。

4.园长。

幼儿园园长是持证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因此本次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其主动提出担任大班组家长指导教师一职。通过课程实施前的问卷分析可知,相当一部分大班家长对“毕业季”的普遍期待是,希望幼儿园能够对幼儿进行升入小学的知识技能性准备,如数学、书写、拼音等,对其他的主题课程支持度不高。因此,园长将伴随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以理论分析、实践案例解析等形式开设家长课程,并对有必要的个别家庭进行持续性跟进与指导。

5.资源管理员。

幼儿园有一位经验丰富、专业的资源库管理员,在本次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将全程伴随大班组,通过观察、访谈等形式及时提供资源的支持、调整,并通过本次课程开发探索资源库与课程开发配合的新模式。

“我们的毕业季”主题课程开发自4月初开始,历经一个月的时间,于五一劳动节后进入尾声。这次主题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是幼儿、家长、教师、园长、资源库管理员以“真实事件”为起点,通过课程开发、实施、评价全过程,以全员发展、教育质量提升为目标的生长过程。在这个历程中,全体参与人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幼儿园课程的文化,也感受自己的主动成长。

猜你喜欢
园长毕业幼儿园
忍不住想打扰你
我爱幼儿园
我们今天毕业了
欢乐的幼儿园
园长考试
毕业季
爱“上”幼儿园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毕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