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头鲂池塘高产养殖试验

2022-07-12 13:47丁立付
渔业致富指南 2022年6期
关键词:池鱼增氧机投饵

○丁立付

(蚌埠市固镇县任桥镇畜牧水产站 安徽蚌埠 233713)

团头鲂又称武昌鱼、团头鳊,原产于湖北省梁子湖,1960年开始池塘养殖,1964年开始在国内推广,现已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团头鲂适应性强、生长迅速、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食性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经过驯化能够摄食配合颗粒饲料,近年来,市场价格稳步上升,得到了养殖户的重视。2021年在固镇县任桥镇一口6亩的池塘进行了池塘主养团头鲂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技术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6亩,长方形,东西走向,池底平坦,水深2.5m,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有独立的进排水设施,另配3kW叶轮增氧机一台,饲料投饵机一台、水泵二台。

2.池塘清整与消毒

池塘在上一年养殖结束后,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修整塘埂,彻底曝晒池底,鱼种投放前用生石灰干法清塘,池塘放水10cm深,每亩用生石灰75kg化水趁热全池遍洒消毒,杀灭池塘病原体及野杂鱼,一周后注入新水至80-100cm深,进水口用60目筛绢过滤,防止野杂鱼及敌害生物进入。

3.鱼种投放

团头鲂鱼种来源为蚌埠市水科所,投放数量7200尾,鱼种规格为50g/尾,投放日期是2021年3月2日,间隔15天后再投放鲢、鳙、银鲫鱼种,鱼种投放前均用来3%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具体投放情况见表1。

表1 池塘苗种投放情况

4.饲料驯化与投喂

鱼种入池后第二天即开始投喂饲料,饲料采用团头鲂专用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30%,投喂饲料前先开动投饵机制造声响,然后人工用手抛撒饲料驯食,驯化时间一般一周左右即能正常摄食人工饲料。日投饵次数根据水温来定,水温15℃以下每日一次、16-20℃每日二次,20-30℃每日3-4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4%,根据天气、水温、鱼种规格、摄食情况灵活掌握,10天调整一次投饵量,开始投喂时饲料料径采用为直径为1.0-2.0mm的饲料,100g以上调整为2.5mm,后期逐渐调整为3.5mm,蛋白质含量隆至28%,投饲采用“四定方针”,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喂时间一天二次的;上午一般在8点到9点,下午3点至5点;一天三次的,上午7点至8点投喂第一次,12点至13点投喂第二次,16点至17点投喂第三次,第三次投喂量要适当减少,晚上吃的太饱,易浮头,造成泛池,每次投喂量控制在吃八成饱为宜,即80%的鱼离开食场即停止投喂,另外从4月开始每周喂一次青饲料,主要是水草,水草吃完后残渣要及时清理,水草残渣在池塘中腐烂变质,恶化水质,影响池鱼的健康成长,4-8月共投喂水草约4000kg。

5.水质管理

春季保持浅水位,随着水温的上升和鱼体的增长,逐渐加深水位,3-4月份池塘水位保持在1m左右,春季保持浅水位,有利于提高水温,加快池鱼生长速度,5月份加至1.2m,6月份水位加至1.5m,7-8月份气温达到全年最高值,同时池鱼体重增加的也较多,这时候水位保持在2.5-3m,不至于造成池水温度太高,抑制池鱼生长,9月份水位调整2m,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cm左右,pH值保持在7.2-8.0,4-5月份每半月换水一次,6月份每10天换水一次,7-8月份每7天换水一次,9月份每10天换水一次,每次加新水20-30cm,同时放掉一部分老水,每隔半月每亩池塘用生石灰10kg全池遍洒一次,调节水质,预防疾病。根据天气、池鱼动态及增氧机的负荷等灵活掌握增氧机的开关时间,使池水溶氧始终保持在5mg/L以上,增氧机开关坚持“五开三不开”:晴天中午开,阴天次日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下暴雨上半夜开,特殊情况(如浮头、泛池等)随时开;三不开,早上日出后不开,傍晚不开,阴雨天白天不开。

6.鱼病防治

鱼病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鱼池建造时就应设计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不同的鱼池发病时不致相互蔓延,鱼种要选择体质健壮,规格一致的,鱼种来源要尽量从同一个场购入,鱼种投放应尽可能一次放足,鱼种来源选择距离近的,长途运输的鱼种,体表易损伤造成感染,体质恢复得慢,鱼种投放前要池塘消毒,鱼种消毒,池塘养殖5-8月高温季节每隔半个月用生石灰10kg全池遍洒一次,调节水质,预防疾病,6月份进入锚头鳋的发病期,每亩用阿维菌种素溶液0.15mL/L全池遍洒预防锚头鳋鱼病。

7.日常管理

坚持早、中、晚巡塘,观察池鱼动态,检查进排水口,防止逃鱼,池鱼吃剩的水草残渣要及时捞除,根据水温的升高,逐步加深水位,观察池塘水色,塘水透明度,测量溶氧含量,及时换水,每年10天测量一次池鱼体重,根据池鱼的生长速度,10天调整一次投饵量,每天写好池塘日志,做好防逃防盗工作,巡塘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二、结果

1.产量 11月底,经拉网、排干池水捕捞,6亩池塘共收获总产量8121.6kg,其中团头鲂5472kg,占总产量的67.4%;鲢1152kg,占总产量的14.2%;鳙633.6kg,占总产量的7.8%;银鲫144kg,占总产量的17.7%。每亩产量1353.6kg。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池塘收获情况

2.生长速度 团头鲂在240天的投饲养殖期内,平均尾日增重3.12g,其中7月份生长速度最快平均尾日增重5.21g,至起捕时,团头鲂净增重750g,增重倍数15倍。

3.效益分析 6亩池塘总产值91123.2元,总投入50596.32元,其中鱼种费用:团头鲂5040元,鲢、鳙、银鲫5340元,饲料费用29056.32元,电费、鱼药、塘租、人工等费用10800元,净利润40526.88元,每亩净利润6814.48元,投入产出比1:1.81。

三、讨论

1.团头鲂当年要养成规格达到500g/尾以上,应该保持合理的密度和规格,每次每亩投放鱼种1000-1500尾是适宜的,投放过多产量虽有所提高,但是规格过小当年达不到上市规格。鱼种规格应在50g/尾以上,低于这种规格,同样达不到上市规格,另外,市场上规格大的团头鲂价格也高,效益更好。

2.团头鲂池塘养殖搭配一定的鲢鱼、鳙鱼、银鲫是适宜的,可以充分利用水体饵料和空间,鲢、鳙鱼类通过摄食水体的浮游生物,能够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有得于团头鲂的生长,本试验没有搭配草鱼、鲤鱼,是因为草鱼、鲤鱼的抢食能力强,与团头鲂争食饵料,影响团头鲂的生长。

3.用颗粒饲料投喂团头鲂不仅提高了团头鲂的生长速度,而且配合饲料中可以添加药剂预防鱼病,配合饲料来源充足,投喂省时省力,适宜大面积养殖,是发展团头鲂大面积养殖的必要手段。

4.水质管理至关重要,团头鲂虽是底栖鱼类,但不耐低氧,要获得高产,高温季节必须勤换水,配备增氧机,使池水溶氧长期保持在5mg/L以上。

5.团头鲂的市场价格高的季节在4-7月份,在当地能达到20元/kg,若能暂养至次年4月份再出售能获得较好的收益,池鱼销售后还可以再培育一龄团头鲂鱼种供来年养殖用,节省鱼种投资,一举多得。

猜你喜欢
池鱼增氧机投饵
池鱼 [外二首]
观赏鱼喂食须知
池鱼思故渊
池鱼思故渊
关于溶氧自动控制器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池鱼思故渊
“热水鱼”的捕捞技术
高效养鱼投饵技术要点
淡水鱼苗放养与饲养管理技术
光伏自动投饵机的研制与应用试验